□ 阳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师旭明
推动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阳泉市纪委监委找准找实纪检监察工作和经济社会两个高质量发展的切合点,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创新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五清行动”,实施问题线索“清仓”、明察暗访“清障”、提质增效“清梗”、执纪问责“清污”、容错纠错“清风”,努力蹚出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新路径。
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促发展,加快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既是省委赋予阳泉的重大改革任务,也是全市干部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期盼的民心工程,更是纪检监察机关做深做细做实政治监督的重要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为此,阳泉市纪委常委会在深入调研、集体讨论、反复研究、民主决策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落实党中央“三新一高”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推进阳泉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以“纠治一批具体问题、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健全完善一批制度机制”为目标,从推进36 个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入手,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五清行动”专项政治监督,以强有力的监督、严明的纪律,持续压紧压实各级职能部门服务企业的主体责任,推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转变工作作风,以“小切口”推动解决创优营商环境“大问题”,努力蹚出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阳泉路径”。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化“五清行动”,既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清除破坏营商环境的“害群之马”,又坚持监督、办案、治理一体推进,惩治、教育、整改贯通融合,全力为阳泉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排淤清障、保驾护航,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保障高质量的发展生态。
一是问题线索“清仓”精准把脉病灶。全面清仓起底2018年以来已办结的164 件涉及营商环境方面的问题线索,并对处置不精准、没有查清查透的9 件问题线索重新处置“回头看”,从老问题中剖析损害营商环境的症结;坚持深入调研、问卷调查、案件剖析、健全机制“多管齐下”,从新问题中分析阳泉营商环境现状。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坚持班子成员领题调研,直插一线听诉求,深入企业问心声,广泛征求重点项目、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干部群众对阳泉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开展营商环境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0795 份。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汇总分析,形成《调查问卷分析情况报告》,为精准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职责,指明方向、找准病灶。为进一步拓宽渠道,建立了营商环境问题线索“清仓”长效机制,实行百名纪检监察干部联百企、惠企政策宣传常态化、损害营商环境问题检举控告及线索办理优先等三项“创优营商环境直通车”制度,确保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发现收集、第一时间研判处置,及时回应企业和群众关切。
二是明察暗访“清障”推动解决问题。聚焦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市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组成7 个督导检查组,综合运用好集中式、日常式、专题式、机动式、点穴式、提级式等六种监督方式,整合县级纪委监委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力量,“室组地”联动下沉企业、下沉项目,实现了对全市36 个省级重点工程项目调研督导、监督检查全覆盖,主责发力查淤堵。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调研督导、监督检查、明察暗访248 次,发现问题210 个,推动有关部门发现和纠治设置涉企审批“路障”、妨害政策红利兑现等问题198 个,通过召开项目现场协调会,督促推动平定县政府、市交通局等部门解决因拆迁矛盾导致部分村民阻挠207、307 国道正常施工等问题。针对监督检查发现CA 数字认证证书收费偏高的问题,督促市行政审批局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压减交易费用,对招标人、出让人、采购人实行免费,年免服务费约14 万元。
三是提质增效“清梗”提升治理效能。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拓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和阳泉市《强化责任担当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6”行动方案》,采取阳光监督、建立正负面清单、政治巡察、聘请特邀监督员、企业赞助费专项整治等多种方式,拓展监督视角、延伸监督链条,打出了一套政治监督“组合拳”。同时,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章立制结合起来,形成闭环,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有机统一,推动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通过下发工作提醒函、监察建议书等方式,堵塞漏洞建机制,推动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工作制度79 个,有力有效推动各级各部门服务市场主体质量效率“双提升”。
截至2021 年12 月底,全市市级调度的省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78.47 亿元,投资完成率95.09%,开复工率89.09%。城区纪委监委制定《创优营商环境正负面清单》,明确职能部门“可为”“不可为”界限,规范服务企业行为,开展专项政治巡察,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快办快结民生诉求2896 件。
四是执纪问责“清污”一体推进“三不”。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持清醒头脑,永远吹冲锋号,牢记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重要指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压倒性力量常在,坚决以“零容忍”态度刮骨疗毒、猛药去疴,严查快处破坏营商环境典型问题。坚持单独建账、优先处置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200件余,立案70 余件,给予组织措施40 余人、党纪政务处分60余人。严肃查处了市原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市直建设工委书记薛银栓,原盂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锦宪等严重违纪违法案。制作《阳泉市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专题片》,深入剖析服务项目推脱绕、项目审批不尽责、不吃公款吃老板、阻挠施工动手脚、巧立名目耍聪明、敲诈勒索谋私利、权钱交易损生态等7 类破坏市场公平竞争问题,公开曝光2021 年查处的9 起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件,把“不敢”的典型案例转化为“不想”的教育资源,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上播放,并针对性提出清障碍、卸包袱、保权益、倡廉洁四项要求,坚持监督执纪执法、保护干事创业、保障合法经营、倡导企业自律多方联动,同向发力,持续释放“谁砸阳泉发展的锅,纪检监察机关就砸谁的碗”的强烈信号,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阳泉形象”意识,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五是容错纠错“清风”激励约束并重。制定《阳泉市纪委监委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实施办法》,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明晰党员干部在服务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失误和违纪违法行为界限,“尽责可容错、纠错给出路”。
2021 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为39 名干部澄清正名,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1 人,真正做到激励约束并重、提醒警示并存,将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三者贯通起来,树立激励改革者、保护干事者、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良好工作导向,弘扬了敢担当、善作为的清风正气,最大限度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比如,盂县纪委监委积极推动相关部门解决太行1 号旅游公路项目等问题25 个,严肃批评教育处理相关干部;针对该项目未依法将建设资金单独核算管理问题,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县交通运输局建立专账专户,出台了《盂县重点公路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堵塞项目资金安全监管漏洞。
通过一年多来开展创优营商环境“五清行动”专项政治监督的实践,总结出三个方面的体会和启示。一是开展政治监督必须找准方向定位。从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去谋划、去推动,才能找准政治监督的方向定位,找实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有效路径。二是开展政治监督必须坚持正确的理念思路。开展“五清行动”,加大办案力度、执纪问责“清污”,发挥监督作用、问题线索“清仓”,推动整改治理、提质增效“清梗”,推动解决问题、明察暗访“清障”,激励约束并重、容错纠错“清风”,就是坚持“三不”一体推进的方针方略、理念思路,努力做到监督、办案、警示同向发力,惩治、整改、治理一体贯通。三是开展政治监督必须坚持科学的方式方法。推进“五清行动”中,坚持运用“四边”工作法,边学习,及时了解掌握党中央和省委、市委最新决策部署;边调研,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调查问卷听民声、访民情,找准问题症结有的放矢;边工作,综合运用监督执纪执法,推动解决问题、惩治腐败、建章立制形成闭环;边总结,制定三项优化营商环境直通车制度,使政治监督形成常态、力求常在,保障“五清行动”行稳致远、推深走实。
在今后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将持续深化“五清行动”,不断巩固深化提升,全力蹚出政治监督新路径。在市纪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市纪委常委会将常态化开展“五清行动”专项政治监督,作为落实反腐败、促发展、保民生、树清风“12 字”工作思路,抓实利剑行动、五清行动、排忧行动、清廉建设“3+1”工作举措的重要载体,坚持范围上扩展、质量上提效、制度上完善、执行上落实,通过五项举措,力争以政治监督更多制度性成果护航市委营商环境“首位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是扩展范围推动解决问题。围绕省政府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将监督检查重点向全市200 多家规上企业扩展,推动并帮助解决一批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把为实体经济发展排淤清障做到实处。二是查处曝光案件形成高压震慑。紧盯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紧盯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以刚性问责,倒逼有关职能部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主体责任。紧盯在创优营商环境中吃拿卡要、利益输送等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严肃查处,定期不定期通报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始终保持高压震慑,以良好的政治生态保障创优发展生态。三是推动制度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做实纪检监察机关三项“创优营商环境直通车”制度,推动有关单位、部门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建章立制结合起来,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和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提神、提标、提质、提速、提效”,争取取得更大的治理成效。四是开展全媒体问政推进提质增效。组织开展《创优发展环境 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媒体问政活动,聚焦政令畅通问实效、聚焦群众利益问担当、聚焦履职尽责问发展、聚焦工作落实问作风,促进阳泉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五是推进清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环境。全面开展清廉机关、清廉企业等清廉单元建设,双向发力、同频共振,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方面,推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全面开展清廉机关建设,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制定政商交往的正负面清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断提升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和效率;另一方面,推动市场主体全面开展清廉企业建设,引导企业和市场主体以信立业,诚信廉洁经营,不断激活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