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
物理研究所所长
经过长期发展和国家持续支持,我国在大容量、高参数燃煤发电机组和煤直接液化、煤制烯烃等新型煤炭转化等核心关键技术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煤化工关键装备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我们不仅要突破煤炭领域诸多关键技术门槛,还要破除各类能源之间转化的壁垒,将煤炭放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全局中进行统筹布局。
以煤为原料,通过气化、液化、焦化等途径制取油品和替代石油制取大宗化学品的现代煤化工,不仅可缓解石油供应紧张局面,同时也可弥补现有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行业的结构性缺陷,促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紧急情况下还可为油气供应提供重要支撑。通过以合成气、甲醇转化为平台,发展合成气直接生产大宗化学品和高值化学品技术、甲醇耦合石油基原料(苯、甲苯、石脑油等)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烯烃、芳烃和含氧化合物大宗化学品/燃料的合成技术变革,促进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协调发展,构建更加合理的产业结构。
我们应该认识到,跨领域、系统化、体系化的能源布局不仅有巨大的创新空间,还会产生巨大的整体节能减排效果。多能融合的新型能源体系将提高能源储备和保障能力,保障我国能源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当前应发挥跨领域综合交叉的碳中和重点科技专项作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全面支撑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体系,推动我国能源体系及工业结构全面升级。
郭华东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著名的人口密度分界线“爱辉(瑷珲)—腾冲”线(由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亦称“胡焕庸线”),也是中国东、西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现象分界线,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如何通过构建“美丽中国中脊带”来破解“胡焕庸线”?为此,我建议——
一是以创新西部跨越式發展、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为出发点,挖掘西部发展新要素,激活西部发展新动能,维护西部发展的良好环境,包括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跨越进入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激活西部资源能源优势,产生新的发展动能;加强西部教育针对性发展,培育第四产业人才;创新引进与稳定人才环境,不拘一格使用好人才;保持西北半壁比较优势,维护西部良好环境。
二是培育“美丽中国中脊带”为国家的区域战略,全社会共同推动“美丽中国中脊带”发展。针对交通、资源、生态、政策、经济、旅游、人才等要素,对“中脊带”全域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内外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开发。
三是把“美丽中国中脊带”构建成中国内外循环的枢纽、国内大循环流通的主干带、国际循环的促进带,构建国家区域发展和国土发展新格局。
四是把“美丽中国中脊带”建成生态安全屏障,建成东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构建宜居生活带。可把目前在“中脊带”内部与东、西两侧的国家生态屏带设置进行整合,构造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安全屏障。
丁奎岭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
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各国科技竞争的本质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是同等重要的。该如何做好科普教育、讲好科技创新的故事?我认为要做到内容、渠道和技术的三位一体。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正在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演化为公众号、短视频、微电影等多种渠道并举。近年来,我们在科普中大胆尝试,从过去的发表科普论文、举办科普讲座、参加电视节目,到拍摄公益广告、纪录片、微电影等,力图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让内容变得越来越生动、受众面越来越广、接受度越来越高。
在我看来,科技传播和科普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给社会大众营造一种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氛围。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应该建立科技创新、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相互衔接、相互争议的正循环:通过创新传播的内容与方式,提升科普对公众的吸引力;好的传播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培养的人才继续推动创新。
我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创新与科学传播事业,从受益者变成推动者,点亮更多年轻人的科学梦、中国梦。
褚君浩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
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可以互相转换的;事物互相联系转换,在矛盾中发展。
物质世界就是物质、场、空间、时间,还有它们之间各种组合,各种不同组合在空间和时间中发生各种过程。这种组合和时空过程,是关联性,是规律,属于信息范畴,是物质世界的第五要素。米、水、锅、火,都是物质,但把它们在空间、时间中组合起来,就烧成了饭。物质的时空组合是信息,它能产生财富。信息是物质性的。所以,世界由物质、场、空间、时间、信息五大要素组成。物质的时空组合产生效果的因果规律,人们能够去发现和认识。
人类的重要任务是要不断深化对物质世界五大要素的认识,适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构建和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在努力完善科学体系驱动下追求科学规律的发现,客观上成为技术发明的源泉,成为技术发明的总开关。科学推动技术,技术发展反作用于科学,相互促进,推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现代物质科学技术、电子科学技术、光学工程技术、生物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材料科学技术,以及各类工程科学技术的科学技术体系。
人类可以去发现和认识客观规律,但宇宙的规律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人类还无法理解。物质和意识是什么关系,也是未知的。这些都需要人们进一步去探索。科
(资料来源于科学网、中国科学院官网。责编: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