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站点价值能力深入挖掘5G网络潜力的研究

2022-11-11 11:02左明华爽杜晖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2年15期
关键词:室分门限站点

左明 华爽 杜晖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8)

随着5G网络建设的不断深入,当前无线网络覆盖渐趋完善,网络建设更加聚焦用户感知的提升,价值站点也由广覆盖向深度覆盖转变。并且,随着室内外站点不断建设与入网,4/5G系统间和系统多频点间的协同难度逐步加大,5G用户数和分流比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站点的单验流程无法完整、全面的评估5G开通后的总体效果和开通价值,也无法有效支撑前端促活工作推进。

在此背景下,南京电信聚焦5G站点场景评估、站点流量吸收评估、效益评估、覆盖能力评估、共享竞对评估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5G站点前后量化和多维立体评估体系,通过该体系,结合场景持续输出相关画像与能力下发前端,引导前端部门差异化分类施策进行精准促活;同时,创新通过多系统多频点间切换策略的精细协同优化,充分挖掘5G网络的能力优势,本文相关成果均在南京全网全面推广与部署。

1 量化站点价值,加快5G热点及深度覆盖建设

1.1 多维评估手段,精准部署站点规划

2022年中,南京电联5G总规模到达1.2万站,实现县城以上、重点乡镇5G覆盖,但在城市深度覆盖、县乡扩展覆盖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4G流量已达峰,5G化趋势加快,5G出货终端正全面替代4G,5G终端全民普及,功能持续完善,支撑的5G业务也在高质量发展。相比于建设初期,现阶段的网络覆盖不管是从规划部署还是从建设落地来看,都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传统的网络规划手段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网络需求,目前南京电信制定的一套多维规划体系,兼顾覆盖及容量需求,深化共建共享能力,盘活资源调度,如图1所示。

图1:站点多维规划体系

1.1.1 针对不同场景灵活部署建设方案

从无线规划的视角考虑,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内涵。如高密度居民区需兼顾深度覆盖以及用户容量,“高校”在考虑区域信号覆盖强度的同时,更关注其宿舍区域高流量、高负荷对用户使用感知的冲击。只有对各场景对无线信号的“共性需求”进行抽丝剥茧,才能真正确保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分场景建设方案规划原则如图2 所示。

图2:分场景站点灵活部署方案原则

1.1.2 覆盖评估

结合站址高度、站间距、方位下倾等因素,综合评估站点覆盖能力,同时保证频段部署连片不插花。以居民区场景为例,居民区内部采用2.1G滴灌,确保深度覆盖,居民区外的面覆盖采用3.5G宏站。

1.1.3 流量评估

以流量为导向,识别5G热点区域、高价值场景、高价值站址。一个高效益的站点对区域的覆盖能力和业务吸收能力均高于普通站点,高效益站点的快速获取,可以更好的支撑区域业务的拓展。

室外场景,对于市区及发达县城,结合打底网建设,3.5G作为主力承载,实现感知领先;一般县城、乡镇,2.1G作为主力承载,热点按需扩容3.5G;农村场景主推低频打底(优先700M共享),热点按需扩容2.1G。

室分场景,高流量/高价值楼宇(4G单扇区日均流量大于40GB),3.5G作为主力承载;中流量/中价值楼宇根据场景灵活采用低成本解决方案,以2.1G 为主;其他楼宇则2.1G作为主力承载,利旧现有DAS快速实现5G覆盖;另外重点场景考虑有源数字化室分部署。

1.1.4 共享评估

充分发挥共建共享资源优势,充分对接,加快建设,盘活设备使用。频率整合方面,释放双方频段资源,根据现有网络情况,实施2.1G NR规划方案。

1.1.5 竞对评估

综合分析竞对优劣,精准部署频段,对于口碑和重点区域场景,优先部署大带宽频段,保证速率、体验双领先。

1.2 覆盖效能仿真辅助,加快热点站点落地能力

室内场景,采用“全量采集”MR方式,真实反映楼宇覆盖和话务分布情况。辅以楼宇内CQT抽样测试、KPI指标统计、投诉数据收集、破壁信息收集等支撑分析,形成区域立体覆盖能力预估,因地制宜精准规划,具体评估效果如图3所示。

图3:全量MR采集覆盖仿真图

室外场景,省市联合,开发出一套以系统网络仿真技术为基础的5G仿真无线网络系统。可以为5G基站规划效能提供一个方便的模拟环境,具有真实性的同时又操作方便简单。该系统基于站高、方位角、下倾角、覆盖衰减等各方面输入因素,并加权环境差异因素,呈现出参考价值较高的仿真覆盖视图,便于规划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具体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

图4:室外站点5G网络仿真结果图

总体应用效果:

通过合理的站点部署,南京全网的覆盖率、无线网话务有效吸收能力、5G网络的分流能力均有明显的增益。目前南京的NR下行资源利用率已达9.28%,高于全省均值8.86%,处于领先水平,5G分流比33.47%,位于全省第一,SA用户面周流量达6436TB,5G覆盖率97.06%,在全省排名均靠前。综合来看,南京多维精准的站址规划方案对现有网络效能的提升,具有较好的正向拉动作用。

2 聚焦站点能力后评估,结合场景分类攻坚施策,精准促活

2.1 开通站点多维立体效益画像评估,差异化策略优化提升站点效能

目前南京5G分流比(5G分流比概念为:5G流量/(5G+4G)总流量)在江苏省名列前茅,但是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从分流比分析发现,4G高流量区域5G依然有较大业务发展潜力,尤其是商务楼、商圈、校园和居民区场景,为进一步提升5G分流比,建立5G站点后评估多维画像,可更加有效的支撑前端促活和业务发展。

相比传统站点开通评估方案,建立一套基于站点开通效益评估、开通测试、用户级MR上报、站点5G分流能力、和站点流量吸收的多维度立体评估方法,如图5所示。

图5:站点开通多维后评估体系图

同时,通过流量提取,采用7年成本加成计算方式,明确站点开通流量收益情况,为前端5G促活和室分规划、优化提供意见和建议。

根据全网不同场景类型(商务楼、商场、医院、党政军楼宇、居民区等)、不同覆盖频点(2.1/3.5G)和不同覆盖方案的站点进行效益评估,最终确认采用7年成本加成方式计算评估5G站点资源投入和成本回收。总体计算公式如下:

5G室分站点建设效益=5G流量收入(月)-(站点施工费+信源造价)/7年/12月-电费(每月)

结合以上后评估方案,对不同站点覆盖区域采用差异化策略,主要分为无线侧指标低需整改、分流比过低需促活、天翼业务少需洽谈、站点后评估良好需维持等,充分利用相关结果指导后续工作开展。

2.2 结合画像评估,场景化重点攻坚,多措并举,多渠道细分开展促活运营

结合站点后评估多维效益画像,对站点开通低覆盖效能站点推进整改优化,并及时针对前端进行建设能力发布,确保开通一处通知一处。前端针对站点开通且效益低的区域,聚焦特征性重点场景开展差异化策略攻坚,主要对楼宇、地铁、校园、居民区四大场景进行突破。以提升服务感知为切入,加快用户5G网络登网辅导,加速用户5G终端迭代更换,前后端紧密协同,发布一处,促活一处,同时周期性进行后评估多维效益画像的动态更新。

聚焦机套匹配维度细分:聚焦新换机用户,优先推荐更换5G套餐,并引导用户体验5G网速+千兆提速,聚焦有5G套餐无5G终端客户,通过扫楼、小区团购等,主推当季明星产品终端,引导用户更换5G终端,对于存量已登网用户通过权益应用等进行流量拉动。

聚焦5G关闭原因细分:针对资费问题,做好适配套餐推荐;针对网络问题,由网络部门精准开展网络优化;针对操作问题,通过企微、抖音号等方式加强辅导;针对耗电问题,提供手机省电宝典,安卓用户引导关闭5G节电模式,苹果用户打开5G多数据模式,分类施策打消用户使用顾虑,增强客户5G体验黏性。

经过上述一系列动作,站点能力将得到最大化效益转化,全流程体系如图6所示。

图6:站点全流程能力转化体系图

2.3 评估与效果

2022年,对于开通低覆盖效能的站点进行整改优化,整改完成495个,涉及室分楼宇242个,室外站点253个,整改后整体网络覆盖率提升4.3%,5G用户感知速率明显提升,相比整改完成前,新增5G月流量收入121万元/月;对5G低流量且站点开通效益较低的区域,前后端协同,完成5G促活楼宇213个,平均5G分流比提升9.30%,新增5G月流量收入223万元/月。

3 网络多频点、多系统间切换策略协同精细优化,实现网络流量和用户感知双提升

3.1 系统内“大小”带宽频点间策略优化

大部分5G室分和居民区滴灌站点采用FDD 2.1G,广覆盖宏站和部分热点区域采用TDD 3.5G建设,由于5G TDD 3.5G带宽为100M,5G FDD 2.1G当前主流带宽为20M,故构成了5G系统内“大小”带宽多频组网的网络结构。

为了进一步提升5G用户的实际使用感知,在本次系统内多频协同优化中,在室外优先让用户占用大带宽3.5G频点,在室内覆盖良好的区域根据信号强度灵活优选占用频点,充分发挥大带宽占用的速率和流量吸收优势,大带宽(3.5G)和小带宽(2.1G)之间主要通过A2+A5事件互做异频切换,同时创新在2.1室分和3.5G之间叠加A2+A4的基于频率优先级的切换,充分发挥大带宽的优势。

由于原先默认门限值中,3.5G到2.1G室分和2.1G滴灌场景的切换门限差异大,且难以区分,因此通过大量的现场测试门限验证,本次将3.5G到2.1G的切换门限统一优化为同一套参数,修改后选取统一A2门限为-103,介于原先到室分场景为-100和到滴灌场景为-109的A2门限之间。同时,2.1G往3.5G切换由于室内外信号衰减较快,本次将参数优化为室分场景比滴灌场景更早触发2.1G往3.5G切换,可以避免切换不及时,且为灵活提升大带宽的占用能力,增加2.1G室分基于频率优先级的切换方式。具体策略配置优化门限见图7。

图7:5G系统内切换策略优化图

3.2 5G与4G系统间互操作策略精细优化

5G到4G系统间互操作策略主要通过A2+B1的切换事件,4G返回5G用的是B1的重定向,为了进一步提升5G分流比和驻留比,加强5G覆盖能力,在不影响用户感知的前提下,对5G到4G切换的A2门限从-111dbm下探到-115dbm,同时将B1门限适当提升,增加了5G去往4G的难度,不仅提升终端在-115db到-111dbm信号段之间的5G驻留时长,同时提升5G用户的整体感知,具体参数方案对比如表1所示。

表1:优化前后切换参数配置对比表

同时,也考虑到A2门限下探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分用户上行速率低,使用体验劣化的问题,在本次精细优化过程中,创新叠加了基于用户上行SINR回落LTE的切换策略。当用户上行SINR质量低于一定门限(3dB)时,触发上行质切的切换策略,通过B2门限1(异频切换判决时5G低于此门限)和B2门限2(异频切换判决时4G高于此门限)配合实现,这样通过覆盖和质量两个优化维度,在提升5G驻留和不降低用户体验之间进行有效平衡,既可以充分发挥5G网络的能力优势,也可以保持用户良好感知的品牌口碑,具体策略参数方案见表2。

表2:上行质切的切换策略参数配置表

3.3 应用与效果

目前该策略已在南京全网部署,参数精细调整后,接入、保持、掉线、CQI、BLER、MCS等无线指标均无较大波动,用户上下行感知速率提升幅度在6%以上,日均小区流量从24.34GB提升至25.24GB,5G分流比从29.33%提升至31.33%,提升2%。

4 结束语

本文成果已在南京全网全面推广,并基于站点提出了一整套开通前的多维规划体系和开通后的多维立体评估方法,并结合场景进行差异化分类施策,精准落地与促活,同时,也通过系统多频间精细的切换策略优化,实现网络流量与用户感知双提升。南京电信也将不断发扬技术攻坚能力,为5G网络后续进一步发展持续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室分门限站点
基于规则的HEV逻辑门限控制策略
地方债对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及地区差异研究
随机失效门限下指数退化轨道模型的分析与应用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新型数字化室分的研究及应用
2017~2018年冬季西北地区某站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怕被人认出
基于四网协同的室分规划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工业集聚的非线性效应——基于门限回归模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