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评转喻分析模式看《黄帝内经·素问》中举隅辞格及其英译

2022-11-11 09:18唐诗意云红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2期

□唐诗意 云红/文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和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它汲取和融汇了当时先进的哲学、自然科学成就及其特有的思维方法,汇集了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规范了中医学术发展的方向。全书风格隽秀,其中运用了包括举隅在内的多种修辞手法,丰富了该书的文学性和表现力,是中医典籍中运用修辞的典范。但举隅辞格的英译对于译者而言颇有难度。本研究拟从修辞批评视域下批评转喻的角度出发,以李照国教授的《黄帝内经·素问》英译本为研究文本,基于批评转喻分析的理论框架,分别从“举此赅彼”“举此及彼”“举偏盖全”三个类型通过批评转喻分析模式的“辞屏”“修辞动机”“修辞劝说”三个步骤对《黄帝内经》举隅辞格的英译进行探索性分析,总结出以下的英译方法:(1)去“举”(表层含义)还“本”(实际内容);(2)以读者为中心,不过度追求一一对应;(3)联系具体语境,实现修辞动机。

近年来,《黄帝内经》英译研究日益增多,但大多数研究的是广泛使用的修辞,例如:隐喻、省略、回环等,而从举隅辞格方面着手研究的甚少。笔者通过知网的高级搜索功能发现,篇名中含有“举隅”的文章共有338篇,其中只有3篇是关于“举隅”修辞的英译研究,其他论文中虽有“举隅”一词,但其意思都是“举例”。这三篇中包括杜福荣和张斌对《内经》修辞中互文和举隅辞格的英译研究,张洁和罗海燕从认知理论对《内经》中举隅辞格英译的研究,以及张洁,柳春雨,王银泉从转喻的认知机制对《内经》中举隅辞格英译的研究。如此看来,虽然《黄帝内经》中运用了大量的举隅这一修辞手法,但相关的研究还寥寥无几,故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撑。

1 基于修辞批评的批评转喻分析模式

1.1 修辞批评与批评转喻

修辞批评,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针对修辞手法展开批评的过程。沈其亮认为广义的修辞批评即为针对象征行为、象征活动所开展的体系的评价与分析工作,狭义的修辞批评即为按照修辞理论针对言语性行为开展体系的评价与分析工作。

作为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补充,批评转喻分析研究是指系统分析文学作品或文章中出现的转喻现象从而揭示转喻的修辞劝说功能,实现原文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同一”。李克认为,批评转喻分析是使用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某些方法来分析和评价语篇中的转喻现象,目的是揭示转喻体现的意识形态和原文作者的一些思想和观点,进而能对语篇展开更加深刻的解读。而刘辰认为批评转喻分析是把转喻看作一种特殊辞格,用于拉近其语篇构建者和其受众的距离,使两者之间展开更为密切的互动,从而消除辞格解读时所造成的挑战,使读者尽力理解修辞者使用的转喻背后的意义,以及理解作者的修辞动机。

笔者认为,基于批评修辞的批评转喻分析能够引导和帮助读者对著作或文章的含义理解得更为完整,并且能推动读者对其隐藏意义、态度或者情感展开讨论。修辞、批评、转喻这三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在进行相关的文本解读时,将批评转喻和修辞批评结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取性。首先,我们对整个语篇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其次找出其中的转喻,之后结合作者的原文所处的情境进行相关的转喻解释,最后对转喻这一修辞手法分析评价,阐述修辞动机,从而更好地分析语言的艺术性。因为转喻和举隅具有相同的认知机制,所以举隅也同样适用于这一分析模式。

1.2 批评转喻分析模式

李克以西方修辞学为基础,通过辞屏、修辞批评、修辞动机、修辞劝说,尝试构建一个全新的批评转喻分析模式,从转喻描写、转喻解释和转喻评价这三方面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转喻表达,深层次剖析转喻的运作机制与原作者所想要传达的修辞动机,其中转喻描写对应与转喻突显性相关的辞屏,转喻阐释对应原作者的修辞动机,转喻解释对应语篇构建者的修辞劝说。

“辞屏”(terministic screen)是伴随修辞动机对现实进行遮蔽、凸显以导引受众的特定修辞性术语。任何辞屏都是对事物某一方面的反映,其内涵与转喻的突显性相同。如果把语篇分析看作是一种修辞行为,那么原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态度就可以看作是其所想要传达的一种修辞动机。而修辞劝说就是修辞者通过修辞手段对受众进行劝说从而达到说服的目的。这样看来,通过辞屏可以解释原作者的修辞动机,以实现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即实现了修辞劝说的功能。转喻这一手法用于修辞劝说,蕴含了原作者的思想与态度,还包括其规劝受众的愿望。

综上所述,修辞批评从宏观层次对批评转喻分析研究进行定位,而辞屏主要是对转喻现象的客观描绘,通过辞屏我们得以发现语篇构建者想要传达的修辞动机,最终实现修辞劝说功能,即对转喻的深层解释。

2 批评转喻分析和举隅

一般来讲,批评转喻分析就是用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某些方法来评价语篇中出现的转喻现象,从而揭示转喻现象所体现的意识形态和语篇构建者的信念、思想和观念,进而对文本展开更加深入解读的过程。《黄帝内经》中的举隅现象是通过相对突显、易感知的部分代替不易感知的部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含义,这和转喻中用“部分”代替“整体”或者“整体”代替“部分”的认知过程相似。因此,从批评转喻分析这一角度来解读《内经》中举隅辞格的使用是可取的。

转喻是指用一种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事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这两种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转喻看似没有规律,既可以用部分来指代整体,例如“The White House” 可以用来指代“美国政府”,也可以用整体来指代部分,例如“水壶烧坏了”(烧坏的是水壶的某个零部件)。但其实转喻并不完全是任意的,不是任何一种事物都可以用来指代另一种事物。比如,“壶开了”可以指水开了,但是壶坏了不会说成“水坏了”。

举隅一词最早出自于《论语·述而》,其中讲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举一端为例,目的是使人由此一端可推知其他。清代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中也曾提到“夫子作《大象》,多於《卦》《爻》之辞之外,别起一义以示学者,使之触类而通,此即举隅之説也。”由此可见,举隅的认知过程也部分—部分,或者部分—整体—部分,这与转喻的认知过程如出一辙。

3《黄帝内经·素问》举隅辞格的英译

按照举隅与被举隅对象之间的关系,杜福荣等将举隅分为了三个类型:举此赅彼、举此及彼和举偏盖全。

3.1举此赅彼

举此赅彼即举一种人或事物去概括与它相关的其他人或事物的格式。

例1.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释义:天气不足于西北方的,所以西北方属阴,而人的右耳目也不及左边的聪明。

英译:The heavens appear deficient in the northwest. So the northwest pertains to Yin. That is why the ears and eyes on the right side are not so keen and sharp as that on the left side.

分析:阴阳五行说,天干之丙属阳之火,天干之丁属阴之火,左耳为丙,右耳为丁,所以左耳目获得的精气大于右耳目。故“右耳目不如左明”的意思是右耳不如左耳聪,右目不如左目明,举辞屏“明”概括辞屏“聪”。译者在“as that on the left side”中用“that”巧妙地将比较的对象表达出来,同时“keen and sharp”的译法也概括对照了“聪”和“明”,分别修饰“耳”与“目”,体现了“耳聪目明”之意。形式上,译者将左右两边进行了对比,能够更加明显地反映出从“部分—部分”的举隅过程,从而达到了使用修辞的动机——表述动机,即读者通过译者运用的翻译手法理解了修辞者所想要传递的信息。

3.2 举此及彼

举此及彼即从举出的人或事物中可以联想或推导出与它们对应的人或事的格式。(注:方框内为译者基于上下文语境在翻译时添加的成分,下同)

例2.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食,莫知之也。(《素问·宝命全形论》)

释义:已颁布天下用针刺治疗疾病的方法有5种,但人们都只顾饱食,不懂得这些道理。

英译:[As to] puncture, there are five points to be publicized [because] ordinary people only care their living and do not know [the secrets of acupuncture].

分析:“黔首”中的“黔”本意为“黑”,这个称呼来源于秦代,秦代衣服尚黑,普通百姓都用黑巾裹头,所以称为“黔首”,秦代和战国时期都用此来指代平民百姓。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译文读者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为了实现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译者“丢弃”了原文的“黔首”,没有采用直译或者音译的方法,而是将此处译成译文读者耳熟能详的“ordinary people”。虽然少了一些原文的文学色彩,但其本身的含义一目了然,使目标读者和原作者在思想上达成了统一,达到了原文作者的修辞动机(同化动机)。另一方面,译者虽然遵循“译古如古,文不加饰”的原则,但此处选择意译的翻译手法使得译文更加流畅,体现了美感动机(旨在生成、传递美感信息)。

3.3 举偏盖全

举偏盖全即举出某些人或事物的局部或个体去概括它们的全部或整体的格式。

例3.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释义:切按寸口的脉搏,从它的浮、沉、滑、涩来推知疾病由何而生。

英译:[By] pressing Chi and Cun and studying the floating, sinking, slippery and unsmooth [states of the pulse], [one is able to] know [where] the disease is located.

Chi (尺) means Chifu (尺肤), the skin from the ellow at the inner side of the forearm to the wrist. Cun(寸) means Cunkou (寸口), the part of the radial artery at the inner side of the radial head.

分析:在此例中举“浮沉滑涩”四种脉象作为辞屏概括所有脉象。译者在分别译出四种脉象后,接着用括号里的“states of the pulse”点出了“脉象”,读者能够从括号里的内容理解到“floating,sinking, slippery, unsmooth”这四个词指的是中医的一个概念,从举隅的手法来看,此处属于“部分—整体”的模式,这使译文读者的认知会更接近于原文读者。笔者认为若能更加突出脉象这个整体概念,而不仅仅只是译文中这四个脉象,才会使目标受众完全领会原文的含义,故此处在信息传递(表述动机)上稍有缺失。

4 结语

《黄帝内经》的修辞格翻译是实现我国传统中医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一环,从批评转喻分析这样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研究举隅辞格的英译,能够揭示原文隐藏的信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具有本源性和广泛性。本文基于李克的批评转喻分析模式,对李照国教授的《黄帝内经·素问》中举隅辞格英译进行分析探究,进而总结此修辞格的英译方法。本研究发现,在批评转喻分析理论的指导下,举隅辞格有以下英译方法:(1)摘去“举”(表层含义)还原“本”(实际内容),以此来平衡原文作者和受众之间的文化差异,保留中医独有的文化内涵;(2)直接翻译晦涩难懂时,不过度追求与原文文学性和句式的对应,应以读者理解为目的;(3)译者在翻译时应根据具体语境推断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达到修辞动机的功能。■

引用

[1] 杜福荣,张斌.《内经》辞格的英译研究:互文与举隅[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2):1207-1209.

[2] 张洁,罗海燕.论举隅英译的认知理论依据:以《内经》英译为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7):878-880.

[3] 张洁,柳春雨,王银泉.从转喻的认知机制看《黄帝内经》中的举隅辞格及其英译[J].医学争鸣,2015,6(4):36-41.

[4] 沈其亮.基于修辞批评下的批评转喻分析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18(31):106+108.

[5] 李克.批评转喻分析模式试探[J].当代修辞学,2011(4):78-84.

[6] 刘辰,张权.批评转喻分析与修辞批评应用研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26(3):54-58.

[7] 李克,李淑康.批评转喻分析与辞屏研究[J].外语教学,2012,33(4):27-31.

[8] 李照国.《黄帝内经·素问》[M].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

[9] 李克,王湘云.修辞批评视域下的批评转喻分析模式新探[J].现代外语,2015,38(2):183-19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