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监管的江苏化肥农药使用监测体系建设研究

2022-11-11 05:48陈慧琴徐冬寅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化肥农药农产品

陈慧琴,徐冬寅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

1 江苏化肥农药使用监测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1.1 化肥农药使用监测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完善

近年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根据农业投入品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相关要求,先后建设了江苏省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监管系统、监测信息系统和农业行政执法信息系统。

江苏省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以责任主体和产品流向管理为核心,构建从产地到市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用户主体将自产或收购的农产品信息采集录入到系统中,其中包含了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记录,以及农产品采收前的农药残留等信息。

江苏省农产品质量监管系统,实现基地巡查、追溯监管、农产品抽检和绿色食品用标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其中农产品抽检除了支持检测信息的手动录入,还实现了与农残检测仪器的数据对接,直接获取农残仪的检测结果。

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系统,依据农产品监测流程开展方案制定、任务分解、抽样检测等业务工作,实现网络化集中汇总例行监测、监督抽查、普查、专项等定性、定量检测数据,为保证农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江苏省农业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包含了现场执法检查、执法抽检、监管对象信息管理、法律法规查询等模块,通过移动终端开展执法检查、监督抽检等执法业务工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种子、农药、肥料,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动态检查。

1.2 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平台基本建成

自江苏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2019年正式上线以来,通过推进省级各监管、监测、追溯、执法系统融合,省、市、县相关平台对接,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平台平台基本建成。截至2021年9月,江苏已有16万多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入网”,录入生产档案12万余批次,产品检测数据358万余条,督查巡查数据57万余条,打印追溯标签超过5097万余张。

1.3 监测手段不断增强

江苏省财政自2018年开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药使用强度监测,扩大全省所有农业县(市、区)的农药使用强度监测点覆盖面,持续开展农药品种、使用情况等监测工作。

树立全程监管理念,快速形成了形成涵盖从投入品监管一直到上市农产品可追溯的全程风险防控体系。江苏省严格落实“三定一考核”网格化监管机制,即定监管对象、定监管人员、定监管任务和工作绩效考核,以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为核心力量,开展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产品速测工作,使基层监管机构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加速构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同时,建立健全“省市县乡镇四级检测+第三方检测+生产主体内部检测”的检测体系。

1.4 现代化监管能力持续提升

江苏在建设农产品质量监管相关平台的同时,着力提升监管部门人员的现代化监管能力,要求监管人员、检测人员和执法人员充分运用现代化监管平台,推进“智慧监管”进程。利用平台数据,多维度进行分析,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业务重构、流程再造,结合专业监管思维,巧妙解决传统监管中的难题。依托江苏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让各级监管部门,特别是基层监管部门和广大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强化源头监管,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2 聚焦化肥农药使用监测薄弱环节

2.1 现代化农业装备应用不足

现代化农业装备是农业高效、绿色、开放发展的迫切需要,智慧监管离不开智能化的农业装备。目前信息化平台的功能在不断优化提升,但是许多数据仍要借助人工录入到系统中,这对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全面性、真实性都将是一个不小挑战。例如:全省化肥农药经营门店智能化经营购销系统装备应用不足,化肥农药使用监测离不开对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的规范管理。全省农业自动化装备应用不足,农业现代化生产离不开智能化的农业装备。全省乡镇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站先进检测装备应用不足,导致监管手段落后。综上,从化肥农药的购买、使用及检测都用上智能化的设备,纳入大数据平台管理,才能更好地开展化肥农药使用监测。

2.2 基层人员信息技术能力偏弱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系统不断升级,硬件设备的迭代更新,给信息技术能力本就薄弱的基层人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增强农业信息化能力是监管适应新机遇、新任务、新挑战的必备因素,但目前,在基层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

信息化基础薄弱,有些人员尽管进行了相关系统的培训,由于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信息化设备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造成信息化系统及设备应用领域还不够广泛。一些乡镇质检中心硬件环境较差,员工薪资待遇不高,加之缺乏专项经费支持,很难引进有一定经验的专业检测人员,导致部分高价购买的先进检验检测仪器,存在技术人员操作跟不上、设备闲置等情况,致使个别基层质检站未能很快发挥作用。

2.3 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突出

近年来,我国通过研究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控、物理防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绿色节本增效技术和装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经济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但潜在的隐患不容忽视,农残化肥的危害问题在个别地区、品种和时段还比较突出,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及对生态平衡破坏现状尚未得到有效改善,优质绿色生态农产品供给还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农业绿色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需要久久为功,有序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由零增长到负增长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的监测体系,切实加强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管理,有效实施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管理监控。

3 江苏化肥农药使用智慧监测体系的建设路径探讨

进一步建立健全江苏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坚持“四个最严”要求,不断夯实追溯、监管、检测、执法基础,多维度考虑,多部门合作,建设基于智慧监管的江苏化肥农药使用监测体系。

3.1 信用+追溯建设助力建立健全监测体系

通过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行政管理由“门槛管理”迈向“信用管理”,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依托现有的全省统一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平台,根据省信用办相关要求,开发并完善江苏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信用模块。依法依规采集信息,实现覆盖全省的监管对象信用信息电子化管理,实现电子信用档案全覆盖,逐步实现重点监管对象信息体系与检验检测体系、监管体系、执法体系相衔接。通过平台信用信息公示和主体失信行为曝光,形成以市场约束间接淘汰失信生产经营者的良性循环,同时联合奖惩机制,落实信用监管主体责任,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能力和水平。

3.2 人工智能装备助力智慧监管

利用人工智能改变作业模式、简化管理,结合业务场景解决一线实际问题。将农业产业链中,有可能涉及农产品安全的所有环节、场景、因子等通过区块链、无人机、5G、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进行原始数据的采集与共享,农事行为的判断与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大数据管理和智能预警。促进农产品生产透明化、智能化,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农业物联网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建立典型示范,引领江苏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重点建设农业投入品监管设备。通过“高清视频监控+人工智能识别”,实现施药信息智能抓取、休药期安全管理;采集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各环节中使用的数据,形成电子化档案;规范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事项的监管,做到来源清楚,领用清晰,用量明确。将农业数据真正转化为农业资源,充分运用大数据为江苏化肥农药使用监测体系建设打牢基础。

3.3 加强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

逐步改善各级质检机构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壮大质检队伍,快速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围绕产地环境、投入品和农产品全面监控几个基本要素构建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增强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性,保护生态环境、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大力推进乡镇监管站标准化建设,加快升级更新速测仪器设备,着力提升乡镇监管站速测筛查能力,实现检测数据实时上传。高效整合农牧渔各行业的检验检测资源,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激活第三方检验检测资源作用,探索政府购买服务、高校和科研机构、大型农业企业共享开放实验室等新途径,分担农产品检验检测任务,实现现有检测资源的最大化运用。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队伍素质。持续开展对检测人员的各类培训工作,提升检验能力,信息化运用能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日常监测、例行监测工作目标。同时,现有各级各类检测数据上传平台,实现联网共享,实现各环节检测的相互衔接与工作协同,实现总体数据的分析研判和风险预警,科学构建监测体系。

3.4 大数据赋能执法,把好化肥农药源头质量关

加大日常巡查检查力度,深入监测检查。以大数据为支撑建立综合行政执法信息情报体系,依托数据共享平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风险监督监测,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分局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实现对规模生产主体巡查检查全覆盖。

健全完善“执法部门+农资企业+农户”的农资监管信息化网络,推行农业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实名购买农药制度。严抓化肥农药经营管理,对经营不规范的农资经营门店,纳入到信用管理系统的重点监管对象中,强化管理约束。

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集中力量开展农药、肥料等重要农资专项打假治理的同时,利用大数据平台,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建立假劣农资联查联办机制,利用信用管理平台强化大案要案查处曝光力度,震慑违法犯罪行为。

4 政策建议

4.1 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积极参与的化肥农药使用监测工作长效机制,实现化肥农药使用监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无缝对接,形成工作合力。加快完善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使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明确化肥、农药以及农产品销售使用链中的权利和责任,加强化肥、农药登记管理制度。

4.2 强化资金项目支撑,综合建设绿色智慧农业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夯实科技支农能力。抓牢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加大组织推动力度,集聚资源要素,优化协调服务。通过重大科技突破与产业示范,实现农业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为化肥农药使用监测体系建设打牢数据基础。

4.3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增强基层监测力量

提升基层的检测和监管技术核心支撑能力,择优挑选一批具有专职检测技术人员、固定实验场所和经费保障的县(镇)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进行投资建设,扩充基层监测力量。加强力量指导并督促基层生产主体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管理、质量追溯、信用档案、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制度,助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4.4 大力宣传引导,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大力宣传农药、化肥等农资施用知识和有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依靠科技力量,多举措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项目实施,切实加大对标准化生产的组织领导。

猜你喜欢
化肥农药农产品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