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 歌
二月里。春风从枝头递出一把剪刀,把所有的枝丫裁成一丝一丝的嫩绿,把万里山河剪成一匹一匹的白练。
而后,让长城秦砖汉瓦堆砌的肃穆,让长江黄河披肩的磅礴泪花,为您送行。
时光缓缓移动,东风翻开一帧一帧熟悉的面庞。
远去的身影,依次交出岁月的底片——
掠过牌坊的夜晚,洗砚池的蛙声,神道碑的铭刻。
浮现东门码头的晨雾,渠江行舟的少年英姿,勤工俭学的求索漂泊之旅。
一路烽火,旌旗猎猎。用如磐的信仰和坚实的步履写下白色,太行,遵义,延安,写下天安门,大西南,写下江西一条荒芜的小路。直至后来,将三落三起的传奇平衡成时代的重负,扛在宽厚的双肩。
当大幕刚刚拉开,您却去了大海,任二月的春风反复吹拂您过河触摸的石头。
当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浑厚的乡音,回荡万里长空,让无数关于 “人民”的豪言壮语,顿然失色。
帆影远去,天空辽阔。
想您的时候,我们只有面朝大海,唱起春天的故事。
1979年的春风,在您的指头绕了一个圈,惊醒了无数沉睡的梦。
您浑厚的乡音从经济特区响起,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不停传递。犹如四面旗帜在春风中飘扬,成为一个时代共和国版图上最醒目的色彩和标记。
30年前,东方风来满眼春。春风里,响起您朴实睿智的方言,像花朵一样,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的大地上滚动,燃烧,并拨亮一双双充满希冀的眼睛。
那些犹如庄稼一样拔节疯长的意象和词语,最终被 “南巡讲话”这温润的春色一一注释和收藏。
乡音溯流而上,思想随风绽放。
“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警策之语,已成为乡音中最厚重的底色,最绵长的韵律。
哪怕撷取一抹亮色,一枚音符,春风过处,也会遍地花开。
每次春暖花开的时候,您却走了。
春去春又来,花谢花又开。恍然间应该快25年了吧。
您走后,我们试图在一路滴落的方言中小心翼翼捡拾起满地的桃花,犹如梳理和清点您一生清白的行囊。
一朵,两朵……桃花,或者浪花。人们反复掂量,琢磨。
越过堆积如山的目光,越过花海,您把最后的背影,写进春天的故事。
至今,春风依旧在枝头诵读。
仿佛不曾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