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
现阶段,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因该病入院甚至死亡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做好冠心病的预防十分必要。本文将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对冠心病的预防进行科普,以期让更多人了解该病的相关医学知识。
引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肥胖
引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较为典型,比如肥胖。这类人群自身心脏负担会加重,出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随之升高;加之他们大多热衷于高热、高油、高盐、高糖饮食,这都会进一步增加自身基础性慢性疾病发病率,导致冠心病发病风险变得难以预控。
基础性慢性疾病
相关专业文献研究发现,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些基础性慢性疾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相比正常人要高出2~3倍。因为高血压会损害人体血管内壁,导致血脂沉积至血管内膜,从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冠心病的发生。高血脂即人体血液中血脂过高,沉积至血管壁,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自身体内代谢失衡,血液胆固醇含量随时间推移增加,便会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且,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存在各自交互、相互影响特质,比如糖尿病患者本身可能还患有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同时还患有高血脂,这都使之患上冠心病的风险大幅升高。
烟酒
烟酒中本身就含有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各类化学因子。如吸烟致使人体血液氧含量减低,会损伤动脉内皮,血小板、血脂沉积附着血管内壁;酒精刺激人体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长期饮酒使得患上冠心病的风险会持续增加。此外,还有遗传、年龄、长时间运动缺失等,都属于引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冠心病预防分类
从现代临床医学角度来看,冠心病预防包含一级、二级和三级预防。一级预防主要针对尚未发生冠心病疾病危险人群;二级预防主要针对已经确诊的早期冠心病患者;三级预防是针对已经确诊,且有一定病程的中重症冠心病患者,旨在预防病情恶化,防止并发症出现。但必须明确的是,无论哪一级别的预防,具体到临床阶段,都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即飲食调整、锻炼计划、定期检查、自我调节,以保障冠心病预防效果能够达到预期要求。
四个方面预防冠心病
饮食调整
健康规律的饮食可以最大限度规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防止肥胖发生,继而达到预防冠心病的目的。所以平时饮食,要坚持少食多餐,低油、低盐、低糖,多吃新鲜的应季蔬菜和水果,像豆类、香菇、黑木耳、大蒜、紫菜等,远离高油、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在此基础上还要戒烟戒酒。
锻炼计划
无论是正常人群还是早期冠心病患者,都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通过适度运动来增强自身免疫力,控制好体重。同时,专业到位的锻炼方案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体内脂质代谢水平,保障心脏功能运化效率充分得到发挥。所以,平时要坚持每周至少锻炼3~4d,每天至少锻炼30min。而对于早期冠心病,即使症状较轻的患者,锻炼计划方法、内容、锻炼量等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随意,谨防运动过量导致病情加重。锻炼期间一旦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必须立即停止,休息调节。
定期检查
无论是正常人群还是冠心病高危群体(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等),甚至早期冠心病患者,必须坚持定期检查,相关生理指标,像血压、血糖、心率等。有服药需要的,定时定量服药,同时谨遵医嘱定时体检,做到早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将冠心病对人体健康危害性降至最低。
自我调节
紧张、惶恐、激动等情绪波动较大时,会导致人体内代谢失衡,比如人体血压、血糖在情绪激动时便会升高,继而导致冠心病发生率变得难以预控。所以无论是正常人群还是冠心病高风险人群,都要学会自我调节,主动控制自身情绪,这也是预防冠心病的有力举措。
冠心病患者预防病情反复的举措
预防冠心病旨在避免病情反复,使自身病情处于稳定可控状态,保障自身生活质量、机体水平可以与常人无异。所以平时生活期间,必须在家中常备冠心病急救药,像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片等。在此基础上,谨遵医嘱用药,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像打太极拳、散步等;作息要规律,保障睡眠质量;饮食上,少吃动物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像蛋黄、动物内脏等。平时工作期间,不可参与过重的体力劳动以及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的工作;工作时注意休息,心率超过110次/min,必须尽快休息调养。工作过程如有心慌、气短、胸痛症状,需要尽快停止工作,前往医院诊治,防止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正常群体还是冠心病高风险人群,甚至已经确诊的早期冠心病患者,都要从饮食调整、锻炼计划、定期检查、自我调节这四个方面做起,才能保障冠心病预防效果完全达到预期要求。此外,对于已经确诊且病情较长的冠心病患者,平时生活工作预防的核心在于避免病情反复,必须在饮食调整、锻炼计划、定期检查、自我调节基础上,严格谨遵医嘱行事,方能有效确保自身病情得到长效、稳定控制,从而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