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气象因素对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波动的影响

2022-11-10 07:22:46毕伟轩张宇王仲言董琪崔宏艳王林李新
天津医药 2022年11期
关键词:病患者高龄季节

毕伟轩,张宇,王仲言,董琪,崔宏艳,王林,李新

脑卒中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致死、致残性疾病[1]。高血压病是脑卒中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高血压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不断提高,但脑卒中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且呈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2]。因此,寻找中国人群潜在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十分重要,其中气象因素是脑卒中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3]。多项研究显示,脑卒中发病呈冬季高峰、夏季低谷,高血压病患者同样在低温情况下血压升高更为显著[4],而且老年人对气温变化更敏感[5]。为此笔者观察了气温变化对老年人群血压波动的影响,并分析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4 h动态血压数据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从而探讨气温对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以及H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波动性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7月—2018年7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入选根据《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标准[6]:年龄≥80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诊断为老年高血压;曾确诊为高血压且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老年人,即使血压<140/90 mmHg,也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排除标准:有过敏体质者;半年内曾患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后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病、各系统感染者;未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或动态血压监测不合格的患者。共纳入882例,最终438例符合条件,年龄80~104岁,平均(86.43±4.33)岁,其中男246例,女192例。所有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佩戴动态血压计日期、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等数据。

1.2.2 动态血压监测 患者入院72 h内常规佩戴动态血压计,期间避免吸烟、剧烈活动与情绪激动等。在肘部关节上3~5 cm处固定袖带,使用Meditech ABPM-04型(《2020年动态血压监测指南》中通过认证的型号)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计测定患者血压。血压监测时间应不少于24 h,每小时都有1个以上血压读数,自动测量的时间间隔:白天每30 min测量1次,夜间每60 min测量1次。有效读数在设定应获得读数的70%以上,白天血压的读数至少20个,夜间血压的读数至少7个,方可作为有效监测[7]。

1.2.3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及分组 患者入院当日(非空腹者选择次日)抽取空腹静脉血约3.5 mL,使用美国雅培i2000SR全自动酶标仪,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浆Hcy水平。以佩戴动态血压计当天日平均气温中位数为分界点,将患者分高温组和低温组,再将不同温度组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血浆Hcy≥15µmol/L)组和非H型高血压(血浆Hcy<15µmol/L)组[8],比较不同温度组中2种Hcy水平患者血压的差异。

1.2.4 气象资料 根据天津气候学划分的季节标准: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2月。根据患者佩戴动态血压计日期所在的季节,将患者分为春、夏、秋、冬4组,根据天津市气象局所提供的气象资料,选择佩戴动态血压计当日的具体气象数据,比较患者四季血压相关数据的差异。

1.3 观察指标 根据测得动态血压数值,分别计算出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DSD)。根据公式脉压指数(PPI)=(平均SBP-平均DBP)/平均SBP,分别计算出24 h脉压指数(24 hPPI)。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t法。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Hcy、日平均气温、日温差、日平均气压与血压数据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24 h SBP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and blood pressure related data betwee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exes表1不同性别患者一般资料和血压相关数据的比较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患者一般资料和血压相关数据的比较 男性的24 hSBP、24 hSSD、24 hPPI均高于女性,且男性的脑卒中病史比例更高(P<0.05),见表1。

2.2 不同季节患者动态血压数据和气象数据的比较4个季节呈现的气象因素(包括日平均气温、日温差、日平均气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 hSBP冬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最低;24 hSSD和24 hPPI冬季高于其他季节,见表2。

2.3 不同Hcy水平患者动态血压数据的比较 测量时日平均气温的中位数为14.18℃,据此低温组220例,高温组218例;其中低温组中的H型高血压患者的24 hSSD较非H型高血压组升高(P<0.05),高温组未见类似现象,见表3。

2.4 Hcy与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cy与24 hSSD呈正相关(r=0.343,P=0.001),而与24 hSBP、24 hDBP、24 hDSD、24 hPPI均无线性相关性(r分别为0.063、0.049、0.154、0.256,均P>0.05)。

Tab.2 Comparison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between patients of different season groups表2不同季节组患者动态血压和气象数据的比较 (±s)

Tab.2 Comparison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between patients of different season groups表2不同季节组患者动态血压和气象数据的比较 (±s)

*P<0.05,**P<0.01;a与春季比较,b与夏季比较,c与秋季比较,P<0.05。

季节春夏秋冬F n 110 108 111 109 24 hSBP(mmHg)133.60±11.36 128.25±10.72a 134.13±12.71b 140.80±14.20abc 19.477**24 hDBP(mmHg)65.99±8.79 66.18±7.59 65.27±8.99 66.25±9.26 0.294 24 hSSD(%)12.65±2.51 11.99±2.35 12.82±2.59b 14.25±3.01abc 14.871**24 hDSD(%)8.28±2.24 8.60±1.92 8.17±1.93 8.63±2.13 1.357 24 hPPI 0.506±0.055 0.491±0.058 0.511±0.056b 0.522±0.066abc 5.276*日平均气温(℃)15.60±8.44 24.80±9.48a 14.37±6.49b 0.25±3.12abc 223.200**日温差(℃)10.34±3.14 7.27±2.36a 8.25±2.61ab 6.95±2.42ac 35.728**日平均气压(Pa)1 015.29±10.21 1 008.42±11.26a 1 020.02±5.58ab 1 029.55±6.35abc 119.138**

Tab.3 Comparison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betwee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Hcy levels表3不同Hcy水平患者动态血压数据的比较 (±s)

Tab.3 Comparison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betwee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Hcy levels表3不同Hcy水平患者动态血压数据的比较 (±s)

*P<0.05。

组别H型高血压组非H型高血压组t n 104 116低温组24 hSBP(mmHg)138.12±14.29 137.89±13.56 0.120 24 hDBP(mmHg)66.97±9.04 65.83±7.63 0.628 24 hSSD(%)14.78±3.51 13.33±2.57 2.196*24 hDSD(%)8.71±2.58 8.20±2.10 0.998 24 hPPI 0.52±0.06 0.52±0.05 1.534组别H型高血压组非H型高血压组t n 96 122高温组24 hSBP(mmHg)135.56±13.60 134.11±13.98 0.162 24 hDBP(mmHg)66.71±7.02 65.28±8.56 0.903 24 hSSD(%)13.88±3.26 12.86±2.23 1.793 24 hDSD(%)8.58±2.21 8.47±2.00 0.746 24 hPPI 0.51±0.05 0.50±0.06 1.149

2.5 血压相关数据和气象因素的关系 将春、夏、秋3个季节患者血压相关数据和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4 hSBP与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气压相关(r分别为-0.423和0.329,均P<0.01)。以24 hSBP为因变量,日平均气温、日温差、日平均气压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平均气温每升高1℃,24 hSBP降低0.641 mmHg,见表4。

Tab.4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24 hSBP in spring,summer and autumn表4春、夏、秋3个季节24 hSBP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高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脑卒中病史性别比例的差异 高血压病是罹患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9]。前期研究发现5 7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者约占77%[10]。有关研究显示,高龄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甚至超过90%[11]。本研究中高龄老年高血压病人群中男性的脑卒中病史比例高于女性,与郭森等[12]研究结果类似,考虑与男性SBP较高、血压变异性较大及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有关。

3.2 高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季节差异原因分析 本研究中患者24 hSBP表现为冬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最低,24 hSSD、24 hPPI冬季高于其他季节,此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气温的变化对血压波动的影响比较大。有研究揭示气温升高时人体表面血管扩张、血管阻力下降,小动脉血管舒张,血压随之下降;气温降低时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增加,人体为适应气温的改变,要保障心、脑、肾等主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势必通过血管收缩来满足这一生理需求,加之高血压患者本身的小血管阻力和需氧量增加,老年人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下降或失调,又促进了这一生理过程,使得血压升高,血压变异性增大[13-14]。本研究中DBP并未表现出以上规律,考虑是高龄老年人血压以SBP升高为主,DBP降低、脉压增大,这导致DBP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再加上老年人血管硬化严重,各季节的气象因素对DBP的影响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之前有研究也显示气温对SBP的影响大于DBP[15],与本文结果类似。

3.3 高龄老年H型高血压病患者对寒冷更敏感的原因分析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肝脏内合成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诱导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其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6]。有研究显示H型高血压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17]。与中青年患者相比,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硬化情况更为严重,大动脉弹性减弱,在心脏舒张期不能相应回缩,再加上高龄老年人容量负荷增加,血管外周阻力增大,造成舒张压明显降低,舒张压波动的范围也就相应减小;而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射血时大动脉扩张性差,血管顺应性降低,压力感受器和β肾上腺能系统反应调节能力下降,血压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当遇到寒冷刺激时,血压波动较大。本研究中H型高血压病患者在不同温度组中DBP均无差异,而SBP水平显示出对寒冷刺激更敏感,表现为SBP变异性增大。之前有研究也指出血压变异性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血压变异性对脑卒中的预测价值高于单次随机测量的血压值,而且这种预测价值不受平均血压的影响[18]。

3.4 高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和日平均气温的关系 天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考虑到冬季高龄住院患者户外活动极少,室内外温差过大,患者血压受室外温度影响减弱,故本研究只分析春、夏、秋3个季节气象因素对患者血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这3个季节24 hSBP与日平均气温呈线性负相关,日平均气温每升高1℃,24 hSBP降低0.641 mmHg。Lewington等[19]对我国范围内的10个地区50万人的关于血压的季节变化与室外温度的研究显示,以哈尔滨为代表的我国北方地区寒冷季节由于供暖等原因,室外气温对血压的影响减弱,与本次研究观点类似;其研究结果显示室外温度每升高10℃,SBP降低5.7 mmHg,SBP与室外温度呈负相关,与本研究结果相近。动物实验也表明,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血压升高[20]。我国北方地区冬夏室外气温相差达30℃以上,不同季节气温变化可能导致患者血压及血压波动性的改变,因此调整患者降压方案时应到考虑气温对人体血压的影响。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作为单中心研究,纳入患者数量有限,并不能代表天津地区全部高龄老年人的血压情况。(2)只选取了几个气象因素分析,除去以上因素对血压的直接影响外,昼夜节律、饮食习惯、运动习惯、身体活动量、体质量指数和睡眠时间等季节性改变都可能导致血压的变化。(3)由于老年人群失访率较高,因此未能提供随访病例验证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存在季节性波动,其中高龄老年H型高血压病患者表现出对寒冷环境更敏感,提示在寒冷季节高龄老年人应当做好保暖御寒防护,减轻血压波动对脑血管的损害。

猜你喜欢
病患者高龄季节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14
高龄女性助孕难在哪里
我喜欢的季节7
季节蠕变
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06
高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术的长期预后
季节的变换
幼儿画刊(2018年10期)2018-10-27 05:44:36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6
花的季节
超高龄瘙痒症1例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