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石鼓区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分析

2022-11-10 02:13:18廖晶晶
乡村科技 2022年17期

廖晶晶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1 衡阳市石鼓区乡村旅游开发背景

1.1 政策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定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方针。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有机结合。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既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市场需求背景

衡阳市作为湖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常住人口接近700万人,城区常住人口有200多万人,人均消费水平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休闲旅游的需求急剧增加。因此,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人们更加希望在附近的地方玩得更好、更安全,因此,催生了大众在周边寻找2 h以内车程的旅游地,利用周末闲暇时间享受与家人一起的度假时光。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近郊微度假成为旅游市场消费热点。衡阳市 2 h自驾圈覆盖4 800万常住人口,加之高铁出行便利,使得衡阳市可进入性不断提升。石鼓区作为城区门户,在南岳脚下,当地千万级的休闲旅游市场蓄势待发。

2 衡阳市石鼓区乡村旅游开发条件

2.1 区位条件

石鼓区乡村旅游地位于城市近郊,交通便利,可达性较高,区位优势明显。一方面,石鼓区距离高铁站25 km,约40 min车程;距离南岳机场35 km,约 50 min车程。衡邵高速公路和南岳高速公路在石鼓区交汇,并设有出入口1个。另外,107国道于此穿过,北二环、蒸湘北路、长丰大道等城市快速路都可以直达。另一方面,通过农村道路提质改造,石鼓区已经形成“旅游环线”。“旅游环线”将石鼓区众多散布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串联起来,香樟苑、望夫湖农业、万佳家庭农场、潇湘玫瑰园、山水莲花、青月生态农庄和云飞农业等在沿线次第分布。目前,衡角线、杉旭线和角松线等线路已建设完成并通车。

2.2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020年,石鼓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92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3.8%。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3.67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4.6%。2020年石鼓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 312元,相比2019年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 449元,相比2019年增长7.1%。

2.3 人居环境

近年来,石鼓区不断出台措施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基础设施改造提质。区域内良好的水、电和通信条件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保障。

2.4 乡村旅游资源

石鼓区乡村旅游资源包括农业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等。其典型代表有以蔬果花卉为特色的三星蔬菜基地、山水莲花、潇湘玫瑰园、云飞生态农场,兼具瓜果种植与生态养殖的香樟苑、青月山庄,走网红路线的灵官庙游乐项目,以特色养殖为特色的佳林苗圃、浩林生态农场,以水景观为特色的青石水库、杉旭河,以非遗技艺传承与食品加工为特色的君玲食品,等等。其中,香樟苑入选“衡阳十大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山水莲花入选“2021年度衡阳市游客喜爱乡村旅游点”。

3 衡阳市石鼓区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近几年,石鼓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香樟苑、山水莲花、青月山庄、丛林秘境、灵官庙村等景点吸引大量市民到访。目前,区域内有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1家、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景区(点)3家;有休闲农业及观光农业企业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4家,家庭农场68家。2021年上半年,石鼓区接待游客19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69%。

同时,石鼓区先后引进远翔农庄、云飞农业、青月山庄、志邦生态、四季果园等10余家都市农业项目,根据季节不同,开展采摘鲜果、品尝农家饭菜、骑行、钓鱼、赏花等休闲活动,“旅游+农业”模式发展态势良好。

目前,石鼓区正全力构建“一圈一带一环”区域发展格局,着力做大商贸物流、文旅康养两大主导产业。石鼓区对接衡阳市全域旅游规划,主动融入南岳核心旅游区和城市中心休闲区,整合区域优质资源,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打造特色明显、层次清晰、辐射较广的文化旅游生态圈,积极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因此,分析石鼓区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估其乡村旅游开发各项指标情况,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提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4 衡阳市石鼓区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

4.1 评价方法

首先,构建衡阳市石鼓区乡村旅游发展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对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加权求和得到石鼓区乡村旅游发展适宜性综合评定值。

假设X为第个年度第个指标的数值,∈[1,],∈[1,],首先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如果该指标为正向化指标:

如果该指标为负向化指标:

其次,计算每个年度数据对于该指标的贡献度。假设P表示年份指标占所有样本总评分的比重,计算公式如式(3)。若比重为0,则定义

再次,计算信息熵,Q表示年份第个指标的信息熵,计算公式为

然后,计算指标权重。设W为第个指标的权重,权重越大,表明该指标更为重要。权重计算公式为:

最后,对于标准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第年石鼓区乡村旅游适宜性的总和评定值:

4.2 评价体系构建

旅游业发展需要当地经济基础、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故将经济基础、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及人力资源作为一级评价指标(见表1)。在经济方面,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体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及一般公共支出体现地区财政支持,旅游总收入、总人数体现旅游业发展情况。在旅游资源方面,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星级乡村旅游景区数量、果蔬及养殖基地数量体现石鼓区的旅游资源情况。在基础设施及人力资源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体现该地基础设施发展情况,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体现劳动力资源 情况。

表1 衡阳市石鼓区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4.3 数据来源

笔者选取2016—2020年石鼓区相关指标数据(见表2)。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业人员年末人数来自《湖南省统计年鉴》,其余指标数据来自《石鼓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2 2016—2020年石鼓区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数据

4.4 实证分析

因为选取的指标均为正向指标,采用式(1)计算各项指标数据标准值,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另外,各个指标占所有样本总评分的比重(P)、信息熵、权重结果分别如表4至表6所示。在石鼓区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中,各指标权重排序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旅游总收入>果蔬及养殖基地数量>从业人员年末人数>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星级乡村旅游景区数量>旅游总人数。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权重值最大(为0.189 9),其次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权重(0.158 6),说明评价体系中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指标较为重要。石鼓区应在发展休闲农业的同时配套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提高当地乡村旅游适宜性。2016—2020年石鼓区乡村旅游适宜性综合评定值如表7所示,整体呈现波动趋势,其中2016年综合评定值较高(为0.528 3),这是因为该年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较高;2017—2019年综合评定值呈现上升趋势,说明石鼓区的旅游适宜性逐年提高;2020年综合评定值略有下降,可能是因为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旅游从业人员数量、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数较往年有所下降。

表3 2016—2020年石鼓区乡村旅游开发适应性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值计算结果

表4 2016—2020年石鼓区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各指标占所有样本总评分的比重

表5 石鼓区乡村旅游开发适应性评价各指标的信息熵

表6 石鼓区乡村旅游开发适应性评价各指标的权重

表7 2016—2020年石鼓区乡村旅游开发适应性评价 综合评定值

5 衡阳市石鼓区乡村旅游发展建议

5.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品质

要想进一步促进衡阳市石鼓区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持续完善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石鼓区旅游环线已经将当地主要的乡村旅游地连接起来,接下来要统筹规划、突出特色,逐步建设满足游客便捷停车、绿色餐饮、生态住宿、土特产品购买等方面需求的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便捷、卫生、安全的基础设施保障,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

后疫情时期,石鼓区需要全方位提升各项配套服务品质,细化服务内容,引导村民和经营者共同参与旅游消费环境营建,营造健康、生态、环保的旅游环境。此外,当地应大力发展数字化乡村旅游,借助科技手段和网络平台开展无接触式服务、数字化导览、线上营销、直播带货等,提升服务品质,吸引游客。

5.2 优化旅游产品,区域联动,深化产业融合

石鼓区应依据“一村一品”“一企一特色”原则开发乡村旅游,突出区域内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开发,挖掘产品特色。同时,应深化“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形成以石鼓区西北部三星蔬菜基地、香樟苑等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基地核心开发区,联动周边乡村发展,以美丽乡村旅游环线将各个资源点连接起来。

同时,石鼓区应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延伸,着力打造区域内集休闲度假、研学旅游、生态养生、美食体验、农事节庆活动、网红打卡等于一体的多元化旅游产品,营造“四季有不同,游玩深体验”的乡村旅游环境,塑造高品质的乡村旅游产品品牌,以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