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墒情旱情及农作物抗旱指导意见

2022-11-10 12:21:32
农民文摘 2022年9期
关键词:孕穗墒情抗旱

一是灌溉补墒调温,减少高温热害。广辟水源,积极调取可用水源,全力保障农作物生产需水,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热害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水稻重点落实以水调温降低穗层温度,如遇持续超过35℃的高温天气,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的水稻田应保持8~10厘米水层。玉米则重点开展灌溉补墒,有条件田块可叶面喷肥喷水,降低穗层温度。

二是采取农艺措施,增强作物抗旱能力。可对水稻等喷施叶面肥和抗蒸腾剂,增强植株抗旱抗逆能力。部分地区玉米处于抽雄吐丝散粉关键期,可能会因高温热害导致花粉失活,应酌情部署辅助授粉,提高授粉结实率。同时加强监测防控,预防病虫害暴发。

三是及时追施肥料,尽快补充作物养分。可在灌溉补墒的同时进行追肥补充营养。其中水稻应及时根据苗情补施穗粒肥,减轻高温对孕穗抽穗和结实灌浆的不利影响;玉米则应及时追施穗肥,尤其是尚未抽雄的玉米地块。

四是针对重灾地块,适时补种改种。受灾严重、无法恢复生长的绝收地块,在高温干旱缓解、土壤墒情适宜时,及时补种或改种生育期较短的经济作物,如短季蔬菜、鲜食玉米等,减少干旱热害造成的损失。

猜你喜欢
孕穗墒情抗旱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江阴市“扬麦25”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 09:08:51
简述寒地水稻科学施肥技术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防汛抗旱
开封市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