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璐
(晋江市科创服务中心,福建 泉州 362299)
近年来,晋江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21 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9家,同比增长62.3%,贡献了全市36.4%的研发投入和63.0%的发明专利,成为带动全市科技创新的“领头羊”。通过量化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对促进晋江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科技部火炬统计调查信息系统中的晋江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年报数据,从企业的规模、领域分布、创新能力3 个角度,选取相应的指标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总体规模稳步扩大。2021年,晋江市共有409 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参与火炬年报统计的407 家高新技术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574.9 亿元,营业收入518.9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04.8 亿元,净利润450.2 亿元(数据来源:科技部火炬统计调查信息系统,下同)。从企业规模来看,营业收入10 亿元以上的高企共13家,营业收入2 亿~10 亿元的高企共36家,营业收入5 000 万~2 亿元的高企共72家,营业收入2 000 万~5 000 万元的高企共86家,营业收入2 000 万元以下的高企共200家(见表1)。
表1 2021 年晋江市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分布
2)领域分布相对集中。2021 年晋江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材料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三大领域。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最多,有162家,占所有高新技术企业的39.8%;新材料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157家,占38.6%;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35家,占8.6%。从2021 年不同技术领域高企的经济贡献、创新能力以及经济效益等各项指标的总量来看,新材料领域在经济贡献、创新能力、经济效益等方面都位于第一,这主要与新材料领域高企数量较多且拥有安踏、百宏、恒安等大型企业有关。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在知识产权方面表现较为突出。此外,可持续发展指标方面,新材料技术领域的总资产净利率位列第一,为6.37%,也就是每1 元的总资产可创造的净利润为0.06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总资产周转率均位列第一,达到109.62%,意味着总资产在1 年中周转1.10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具有更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见第13 页表2)。
表2 2021 年晋江市不同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各指标的对比
3)创新能力日益增强。2021 年晋江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拥有的潜在因素得到发挥,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从人力资源投入来看,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共计10 396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6.72%,远高于10%的高企认定标准;共有科技活动机构178个,机构研究开发人员5 064名,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48.71%,这说明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人力资源投入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相对较好。从研发费用投入来看,2021 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投入24.07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64%,总体达到高企认定的3%~5%标准,远远高于全市企业平均水平,这说明晋江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规模和强度相对较好。从创新产出方面来看,2021 年全市有292 家高新技术企业共申请专利2 436件,同比增长42.04%,其中申请发明专利831件,同比增长72.05%;获授权专利2 683件,同比增长57.92%,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58件,同比增长110.59%;拥有有效专利12 370件,同比增长56.29%,其中发明专利1 750件,同比增长29.34%,这说明晋江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发展良好,实现了数量的递增[2]。
1)创新意识相对薄弱。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来看,晋江市高新技术企业409家,与其他先进县(市、区)比还有较大差距(昆山2 264 家、太仓896家)。晋江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24%,与其他百强县(市)相比差距较大(昆山49.07%、太仓50.37%)。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企业占比(约22%)和研发投入总量(44.8 亿元)仍然不高,企业的创新意识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2)财务管理不够规范。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对财务报表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特别是所得税减免对财务的规范要求更为突出。从近两年晋江市高企享受所得税减免情况来看,2021 年全市有155 家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占高企总数的38.08%,共享受减免额4.54 亿元,同比增长3.69%;77 家企业享受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占高企总数的18.92%,共享受减免额1.07 亿元,同比增长60.78%,全市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3)产业结构层级偏低。知识产权情况关系到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成功率,而目前晋江市大多数企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较少,从专利方面来看,全市的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仅为12.63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晋江市的产业层级相对较低,以附加值较低、创新能力较弱的制造加工为主,在材料端、装备端、信息服务业端等环节上尚未取得有效突破,而集成电路等新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导致知识产权储备不足,从而制约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
4)人才短板仍然突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创新是灵魂,人才是关键。2021 年晋江市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中博士学历79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0.13%;硕士学历683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10%;本科学历5 584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98%,高学历从业人员比例偏低。人才短缺对企业创新的制约愈加明显,已经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成为晋江市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1)强化高企服务体系建设。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打造以政策引导、梯度培育、特色培训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定期召开高企培育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高企培育工作,将任务目标层层分解下发到各镇街,并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形成全市上下齐抓高企培育的工作格局。同时全面摸排挖掘全市科创型企业资源,建立企业纳税额、销售额、研发经费、专利数量和研发人员结构数据库,形成良性成长机制。建立“科技部门+专家+专业机构”联动机制,采取专场培训、实地走访、一对一辅导等方式跟进高企申报全进度、全过程。
2)激发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企业,推动高技术制造业扩能提升,补齐产业链中高端环节缺失的短板,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运用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高新技术赋能纺织鞋服、建材陶瓷、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强化高新技术研发,突出高新技术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鼓励企业申报各级科技项目,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研发、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培植实施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提升带动作用强的好项目,努力在若干重点新兴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3]。
3)加强高新技术产业招引。结合产业结构布局需求,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依托各类平台载体,引进一批在行业内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大力推动项目引进,坚持围绕产业链招商,推进“工改工”项目建设,瞄准集成电路、特种陶瓷、石墨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一批技术尖端、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优质项目和科技型企业,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强化平台带动作用,以晋江主导产业的技术需求、成果转化为目标,布局建设产业平台,通过做强新基地,带动高端面料、医疗器械、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科技型企业,提升全市科技型企业数量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
4)做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做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充分发挥资源集聚和产业吸附效应,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构建技术转化体系,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需求,建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大专业技术转移机构扶持力度,发挥中关村中试熟化服务平台作用,高效运营产业创投基金,推动一批高新技术成果落地转化[4]。打造科技服务体系,用好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围绕科技创新链部署金融服务链,推进股权投资基金市场建设,健全创新创业股权投资体系,充分发挥资金杠杆作用和引导效应,撬动一批高新项目引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