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夕节爱意满满的氛围之下,我第101次点开了这部电影—《爱乐之城》。
为什么是这部电影?大概因为它展现的是一种现代人向往的情感状态。
很难说它是happy ending还是bad ending,它刚好卡在中间值上。两个人曾经彼此触动,却来不及交融,最终渐行渐远,复归于陌生,因此才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意难平吧。
塞巴斯蒂安热爱爵士乐,却难遇知音;米娅一心想当演员,却在现实中经常碰壁。他们在灰头土脸的日子中相遇,塞巴斯蒂安坚信米娅是个了不起的天才,米娅则鼓励塞巴斯蒂安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被世人所爱。
看上去这应该是爱情最好的样子,可惜他们没能走到一起。事业上的峰回路转造成他们聚少离多,电影结尾处用了整整10分钟想象两个人在一起的样子,实在催泪。
这样的结局,反而让这段爱的内核更加深刻。
可以说《爱乐之城》有一定的现代性,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它超越了我们熟悉的那种“古典爱情”。
毕竟,在那些爱情故事里,双方纵然相爱,彼此也知之甚少。
就像在《茜茜公主》中,王子不能说不爱茜茜公主,但他不懂她,只当她是一个明朗少女,贴合了他心中的幻影。王子认为,把她迎娶回家已经是一个男人能够给予一个女人的最高礼遇了。可对茜茜公主本人而言,这些反而是身外之物。
在所谓的“古典爱情”中,无论男女都需要找一个伴侣,伴侣的意义更像是在搭伙过日子,至于有没有情感的触动,有没有灵魂的交融,似乎都没那么重要。
如今,我们有了更多做自己的条件,伴侣不再是生活的刚需,大家都可以独自美丽,爱情成为锦上添花的事情。那么,“伴侣”就要能深刻触动我们的灵魂。
《爱乐之城》里的米娅和塞巴斯蒂安,他们的爱情最动人之处,就在于那些碰撞的瞬间,可惜,距离交融仍是一步之遥。
当下有许多人都是这样的状态,双方已经心心相印,碰撞出巨大的激情,但终究不能做到感情与事业等多维度的交融。
大家对这部电影念念不忘,正因为它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真正的交融是需要有自我牺牲的。
高度交融的两个人就像能够从日常的沙里淘出金屑,好像灵魂里有很多小气泡不断被激活、迸裂,散发出炫目的光芒。
交融是比触动更加微妙的事情,需要平衡,需要真正的理解,为对方着想,同时也为自己着想。两个人在一起不是相互消耗,而是互相鼓舞,从而持续地获得推动生命的力量。
无垠生机的爱,或许正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