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智果,张 倩,刘 聪 Fang Zhiguo & Zhang Qian & Liu Cong
(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93)
自中共中央先后提出“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战略以来,乡村建设呈现丰富多元的局面,基础设施日渐齐备,农业的规模化、景观化有了显著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不少问题,值得重新看待与评估。在此期间,一方面由于急于见效,乡村建设过于注重外在表征改造,缺乏对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内涵的整体认知,虽投入大量资金,却没有实质激活内生动力,导致乡村青壮劳动力流失、人口高龄化等态势。另一方面,乡村资源相似度较高,但各级政府没有提出适宜的发展政策,容易形成简单复制和同质竞争,从而引申经济二次衰败和出现新的空心村等各种问题。也就是说,乡村建设的问题并非单纯的景观美化的问题,其本质为产业与社会的问题。
乡村研究已发展成各个学科的主题之一,包括生态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评价与提升[1]、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乡村保护[2-3]、产业和景观要素相结合的乡村可持续发展等[4-5]。但多数研究局限于针对一类主导产业与景观的结合或文化景观的乡村保护上[6-7],将产业、文化、生态、景观综合考虑且系统阐述的研究则较少。由此通过“产、文、景”一体化的视角切入乡村建设,揭示乡村景观与产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规律,对于当下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产、文、景”一体化包含三层含义:产业重构、文化融入与景观更新。首先,对产业重构进行演绎,再从乡村所呈现的文化形式和表达的文化内涵入手,解析其要素构成。在此基础上,再将各种“景观”与“文化”要素进行关联,结合其所依附的景观载体层次,从基于产业结构的景观格局更新、人居文化的公共空间优化、功能复合的民居更新三个角度,提出乡村建设策略(图1)。
■图1“产、文、景”一体化的乡村建设策略
■图2 产业、文化、景观系统要素关联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将推进现代社会发展的资本归结为经济、社会与文化资本,社会、文化资本的活化可带动经济发展,而经济资本的循环累积又可推动社会、文化传承,彼此之间相互促进[8]。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的五个观点。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复兴的首要任务,是乡村文化与景观更新的物质基础。社会文化的发展即注重村民自身的发展,维护村民的权益,传承地域文化,使得乡村文明不断推陈出新,因此社会文化传承是乡村产业升级的目标。如果只重视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忽视产业经济、景观生态的建设,可能会导致社会文化发展因缺乏自身动力而难以持续。景观环境作为乡村产业、文化的物质载体,景观环境如果保护滞后,会导致乡村公共精神缺失、产业发展的设施支撑力不足,并降低乡村赖以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景观环境的提升,则可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促进乡村的传统节庆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创新(图2)。
中国台湾借鉴日本经验开始实施社区营造策略,整合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发展,期望达成“人文地产景”一体化的目标[9]。日本开展“新村建设”,成功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策略,既保留乡村地域景观,又改变乡村衰败现状,激发乡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具有独特景观风貌的瑞士政府则在国内开展以生态环境模式为主基调的规划理念,将乡村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资源与经济价值相融合,建立城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10]。对于产业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环境三者条例的数量比例,欧盟《乡村发展社区战略指导方针(2007-2013年规划)》中比例为32%、45%、23%;英国《苏格兰乡村发展规划政策》中比例为22%、35%、43%;美国《社区发展技术支持手册》中比例为18%、73%、10%[11]。上述政策都非常重视乡村的“产业、文化、景观”三者的一体化发展,其自然也可成为我国开展乡村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产业振兴是乡村复兴的根本,而寻找乡村传统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对乡村传统产业、自然资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需综合考虑当地的社会、文化需求。本文将从产业群、孵化链、营销链三方面探讨,有针对性地探索乡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多元路径。
产业集群是指相互临近的村庄围绕特色产业,聚合上游、中间、下游企业,形成完整的生产链,进行全产业链纵向发展[12]。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处于同一地域的乡村,由于乡村资源相似度高,容易形成简单复制和同质竞争。为提升产业效益,可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前提下,“以点构线、以线带面”打破行政界线,统筹乡村地区成片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化[13]。产业规划可从“点、线、面”三个层面进行深化,根据现有产业、法定规划及资源禀赋,明确产业发展主题,形成产业发展片区——产业基地——产业项目相结合的层级。农业型、商贸型、 综合型及旅游型四类乡村皆可在延伸产业链条的基础上,融入当地的工业、田园、旅游文化,利用“农业+”“旅游+”“生态+”等模式,以资本、创业和智能为驱动力,弥合传统产业间的缝隙,推动原有产业边界消融,在产业动态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产业价值再造和转移,促进产业群由单纯的相加转化为乘积(图3)。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与变革的重要方法、工具和有力载体。创新“孵化链”主要通过智能信息技术与乡村产业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并以此为主导,拓展化经营带动相关产业(图4)。
2.2.1 结合数字经济,创新农业新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它是信息文明与农业文明碰撞、交织、融合、延展的过程[14]。农业与智能信息技术融合,催生了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模式。所谓“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大数据驱动以实现农业全产业链智能化、精准化的高级农业形式[15]。即依靠智能技术的支撑作用,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环境传感器、产品生长传感器、视频检测系统采集农作物的信息传输至中枢系统以大数据、云计算进行分析后预测作物生长情况并制定科学种植计划;将数据传输到监控终端形成实时远程调控,应用智能调控生产系统、科学洒水肥药系统对农作物进行科学培植控制产品生产状况;而后以品质分析技术对产品进行精确筛选检测品质规格,实施精准采集、加工、分包、发货;最后以建立“智能物流”体系确保物流仓储、中转和配送信息的准确、快捷且高效(图5)。
2.2.2 重构产业营销体系,建设产业品牌
■图3 乡村产业与文化结合构建“产业集群”
■图4 产业结合信息技术推动产业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当前,各地乡村产业发展有了历史性跨越,已经由资源约束型为主向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转变[16]。利用开放数据、物联网、电商、众筹等技术和平台,以村民为产业项目主体,实施私人定制配送,O2O体验消费等多种营销策略,建设农业品牌已经成为产业建设的重要抓手。瑞士利用物联网技术,首先提出了“社区支持农业产业营销模式,即都市消费者为能够采购到新鲜、天然的食材,与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农民达成工序协议,并直接由农民送上门,农民和消费者互相支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借助物产搭建城乡之间的桥梁。
我国可依托农业物产资源,整合市场和资本力量,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路径,利用“乡村品牌 +创新团队 + 外部资本 + 信息技术”的思路,建立产业品牌培育、发展、监管、保护以及诚信管理制度,打造生产方式绿色生态、产品品质优良、适合网络营销的农业品牌,从而带动传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民收入提升。
乡村地区的基础产业,除了农业以外,其生产价值的另一种体现是特色手工业,比如乡村的农民画、编柳、风筝等,这些传统手工艺技术是乡村地区宝贵的财富。依托城市创意产业中心的优势,结合乡村独特的农民画、扎染、刺绣、制陶等传统手工业,用“文化+”发展手工业文化体验经济,树立品牌,把传统的手工业产业转化为新兴的、带有体验效能的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如景德镇马鞍岭村从发展陶瓷文化旅游开始,吸引陶艺家、传统手工艺专家、收藏家入驻,形成以“陶艺”为特色的艺术家集群和文化创意集群,逐步带动周边村社发展乡村旅游业,最后推动地域特色农产品传承创新和销量增长(图6)。
要使乡村文化被完整与真实地保护与传承,既要对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内涵进行梳理,同时还要明确承载历史记忆的景观载体。在资源梳理的基础上,采取分类措施传承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与景观,将文化传承与乡村景观载体更新有机结合,调动产业政策、社会资本理论、文化艺术等多元动力,把传统、古老的文化内容转化为新兴、带有体验效能的文化产品。
根据影响动因的差异,乡村传统文化内涵系统包含人居、职能、历史、精神文化等多个要素。物质文化的载体,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等级层次,主要为聚落形态、村落肌理、街巷氛围、公共空间、单体民居。表象层面包含生活习惯、宗教礼制风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能、地方性特产等。
3.1.1 人居文化的保护——构建乡村景观意象
乡村意象包含景观与文化意象两部分,是个体对乡村的整体感知与印象,对乡村的反馈和映射在心理上的积淀[17]。构建乡村整体氛围的真实感知,则需要依靠对物质载体即乡村自然风光、空间肌理、传统民居、宗祠建筑、街巷景观等的保护。具体而言,可从自然、建筑、生态三层级制定乡愁记忆要素保留利用标准,分类采取整体规划、系统控制、重点保护及保留优化的方式,从而彰显乡村的聚居传统、山水格局及特色人居文化。
村民的传统节庆与生产、生活活动等非物质文化亦是形成乡村人居文化风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乡村人居文化中保护中应尽量“留屋又留人”,有意识地引导其日常性交往与生产活动,表现出动态的、生活化的乡村生活与劳作场景,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原汁原味的乡村原风景以及连续性的人居文化。
3.1.2 历史文化的体验——模拟乡村原真生活
历史文化主要包含传统历史名人、传统技艺两方面。乡村传统技艺是文化遗产的体现,脱离传承人就等同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没落,由此,传承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空间。对于乡村传统技艺文化空间,通过还原民间演艺、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能等文化空间的功能属性,结合在地文化体验式转化,促进乡村传统技艺传承。传统历史名人文化则可通过提升、改造、扩大化,走特色产业道路,修复文化场所,挖掘文化内涵,推广表演,扩大影响。
3.1.3 精神文化的转译——传播乡村遗产内涵
精神文化在文化系统中位于隐秘而又难于把握的最里层[18]。它是一种凝练为信仰的思想理念体系,包含道德情操与价值信仰两部分。村民精神文化内涵的物质载体,则集中投射、反映在乡村的宗教场所与公共空间中。根据文化内涵与价值,制定保护规划的基础,特别是与精神文化、社会生活有关的建筑与空间等,如村口、街头、古树下、庙宇、戏台、具有象征意义的水井、神龛等,选择适当的保护方式,使之得以传承。在乡村的改造更新中,可从乡村的信仰、宗教、语言、生产、建筑等精神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载体中,提炼出地域文化元素,结合标识系统、公共装置、文创产品等进行展现,构建文化标识空间,从而传播文化内涵。
■图5 智慧农业模式解析
■图6 特色文化与产业构建融合的“产业集群”
乡村产业的振兴,离不开乡村品牌的建设。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乡村,结合乡村理事会协调艺术家、设计师等专业团队可运用新技术手段,在当地的地标、物产、场景、特色人文符号等维度的基础上结合时尚元素,为乡村定制化设计IP形象,并为IP设定人物角色和性格,通过乡村文创提高乡村的可识别性。围绕IP还可进行全系列的乡村文创商品设计、研发、生产和品牌塑造,包括特色农产品、当地手工艺品以及IP衍生商品等,通过创新内容和展示载体,让农业摆脱“土”气,从而实现乡村品牌文创化。
乡村还可从多角度引入外部的时尚艺术文化,如定期开展艺术乡村系列文化活动,建成文化服务设施;艺术介入乡村,邀请著名艺术家留下艺术作品,结合装置艺术、交互艺术、影像艺术、地景艺术、艺术活动等培育新乡贤文化,唤醒村民的乡土文化意识。学校与科研机构参与地方共建,开展“高校+支部+农户”社会实践,建立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资源库,以新知识、新理念引领村民开拓创新。
为配合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产业升级,乡村景观与产业、文化一体化的乡村建设必然要突破单纯物质空间的美化,探索经济发展、地域文化传承和景观环境发展相结合的景观更新路径。包含四方面:(1)交通一体化。链接外部交通,与形成产业集群的其他乡村交通共建道路系统,促进产业和乡村的交通耦合;在村落内部,依托主要游览步道,构建生态轴线,串联生态、文化印记等村落特色风貌,形成丰富的交通与景观体系。(2)设施一体化。公共设施包括生产、生活服务和旅游配套服务两部分。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按照“因地制宜、设施共享、弹性配置”的原则,充分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将传统的特色公共空间进行形态与功能上的复合,同时满足居民与旅游者的功能需求。(3)环境一体化。强调产业和空间格局之间的生态过程研究与保护,契合乡村自身环境特征,突出绿色生态的乡村特色,保留水系、良田、山体等景观要素,塑造良好的环境基底与稳定的生态格局,保障产业发展及投资硬环境品质,实现聚居形态的景、文、产融合。(4)规划一体化。考虑市场需求与区域协调,将乡村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水利、交通、环境、公共服务土地等进行“一盘棋”统筹规划。
乡村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生成与生活的重要场所[19],是社会关系的“发生器”,是奇美尔笔下“社会如何可能”命题重要的解[20],基于人居文化的公共空间营造又是改变当今乡村建设“千村一面”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宗祠、庙宇、公社、作坊、戏台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进行功能复核,同时满足村民祭祀、看戏、集会和外部游客的游览需求,作为乡村社会文化发展载体。其次,植入地方文化,创造具有地域文化氛围的公共空间[21],努力把握“新”与“旧”之间的平衡点,使其既能够展现空间格局、思想情感、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乡土内容,又可融入现代景观及功能元素以满足当代村民的使用需求。
传统的乡村民居与城镇住宅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其为一个居住生活与生产活动的有机组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单元。除了宅院中用于种植、饲养的空间之外,民居构成中还有一类用来专门储存生产工业和生产资料的空间即储藏间[22-23]。
4.3.1 地标建筑活化,公共展示空间
基于江南乡居特征的乡村民居建设,探索的是在传统生产生活习俗的背景下新民居的设计。其建筑设计要充分满足居住生活需求的同时又满足乡村未来经济的发展定位。具有地标作用的民居建筑可活化利用变成各种公共交流展示空间。如本地饮食器具和美食展示与体验空间,用于艺术品展示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戏剧和舞蹈表演剧场、个性住宿空间以及其他用途的公共交流与本地乡土文化展示空间[24]。
4.3.2 产住结合,民居有机更新
考虑未来建筑与产业结合的可能,民居可采用框架结构,为两户拼接预留空间变化的可能性,实现民居建筑功能的复合化。单体建筑可融入晒台、农用具储藏间等农业生产性功能,打造“居住+农业+产业”空间复合功能型建筑。采用经营空间与日常生活空间相分离的“立体复合”模式,如通过交通的组织,使各部分出入口和使用空间均相对独立,互不影响(图7)。
■图7 水库村民居建筑更新产住结合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而且系统的工程,涉及生态、文化、产业、生活等方面。“产、文、景”一体化的乡村景观设计策略,一方面积极挖掘文化内涵、合理建立优质项目、健全乡村产业链,以具有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文化脉络为核心对村庄物理条件、整体景观环境、历史遗存与文化风俗进行保护性开发。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产业景观的发展搭建起城乡的沟通渠道,加深城市与乡村的相互联系,促进信息、人才、资本等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通,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沟通壁垒。
本文建立了“产、文、景”一体化理论研究框架体系,未来一体化模式可以采用量化的评价体系来衡量与验证其科学性,确定相关指标的权重,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容易应用。有关产业与空间一体化的评价,仍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做长期的探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