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体系建构与推进路径

2022-11-08 11:12毛文璐
北京社会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市域法治体系

毛文璐

一、引言

市域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不仅是我国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实施,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树立‘五大导向’,优化‘四大体系’,提升‘七大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加速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宏观与微观的转承点,市域具有比较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和解决重大风险矛盾的统筹能力与资源力量。在社会治理领域中凸显市域的地位与作用,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符合社会治理的规律。市域社会治理体系是党委领导下的政府与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制度体系,包括一整套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的制度安排与体制机制。市域治理体系作为中观层面的制度体系,是实施市域社会治理的主体性架构,也是影响市域社会主义治理能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新时代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关系着民族的长远发展、党的执政水平以及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的政治体系

现代政治制度由政党和政党制度、国家和政治制度、政治团体及其运行规则组成,是国家建立、治理、组织和有序的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当前,要充分发挥党的全面领导优势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优化地方党政机关改革,加快市域高效协调,优化政治体系建设。

(一)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委领导体制

习近平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完善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健全党委(党组)工作制度,确保党的领导作用的充分发挥。第二,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各方面及全过程。党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对人民军队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第三,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党和国家所有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改革成果,在构建科学规范、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上持续发力。

(二)构建职能优化、运行高效的政府负责体制

优化政府职责体系涉及面广、任务重大,必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上来。第一,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必须继续推进机构改革,重点是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形成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要求的党政群机构新格局。第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在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机构改革的同时,要优化职能配置,完善运行机制。第三,优化行政区域设置。行政区划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政府组织结构优化。要按照部分实施、先易后难、成熟先行的原则,依法有序探索政府体制改革,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决策,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正确引导。

(三)构建区域联动、部门协作的齐抓共管体制

开放共治、联动融合,是提高市域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第一,建立联动机制。“及时调整充实各部门领导班子力量,将思想政治素质好、贯彻执行能力强、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强、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强、联系服务群众能力强的干部调整到重要岗位,确保人岗高度契合。”第二,明确部门职责。组织部门对整合利用工作牵头抓总,协调管理;民政部门指导做好换届选举工作,组织推选好村民(社区)代表、加强村社政务公开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工委负责做好区域化党建工作,加强非公和社会领域党建,提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第三,加强督导考核。建立资源整合利用工作督查机制,党建督查组结合阶段性重点工作,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并及时反馈结果。在党建工作考核中加大资源整合利用工作在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权重,制定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人,量化考核指标,提升考核的实效性,为形成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合力提供保障。

三、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的自治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深化城市社会治理,必须充分调动城乡群众、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的自治积极性,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议。从实际出发,构建人人尽责、人人有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快构建开放、包容、民主的城市自治体系,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水平。

(一)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是基层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源头。基层人民群众自治本质上就是群众对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加强城市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认真总结基层自治的良好经验和良好做法,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在自我组织、自助服务、自我管理方面的优势。社区建设是群众自治的基本平台。要重视社会规则的作用,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规则体系。基层要结合辖区实际,广泛开展微自治管理活动,制定一个明确的居民公约、村规民约,激发村镇(社区)成员积极参与进行监督事务的积极性,使其能运用自身发展优势参与并处理自己的事务。培养优秀的群众组织和社区级社会组织,依靠社会力量的自身优势,吸引社会力量提供一些公益服务、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加强基层自治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丰富群众自治形式,组织公职人员进入社区担任楼道长职责,积极承接各类公共事务和服务项目。

(二)完善企事业单位自治机制

企事业单位既是从事生产经营、提供产品服务的市场主体,也是实行民主管理、维护职工权益的基层组织。第一,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出硬指标、硬要求、硬措施,分层次、分重点、分阶段推进企事业单位标准化建设,加强对标准化建设成果的总结提炼。第二,拓展职代会制度机制。加强培训提升,要把职工代表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来抓。搭建履职平台,建立和落实巡视制度、职工代表常任制、提案跟踪落实制度等。第三,强化监督考核。建立职工代表评议机制,突出组织考核和职工监督相结合,建立部门目标考核、民主测评、联合考察、津贴补助等保障制度。第四,完善平等协商机制。丰富民主平等协商形式,畅通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大力推进企事业民主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设,“加强政府、工会、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三)完善社会组织自治机制

按照党中央关于推进社会组织改革的要求,让社会组织的微治理推动城乡社会组织成为运行规范、充满活力、制度健全的自治实体。第一,发挥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是党在社会组织中的战斗堡垒。第二,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使社会组织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第三,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规范活动开展,明确报备范围,严格报备程序,明确报备时限、程序,实现社会组织党建与组织发展良性互动,规范运作,共同推进。第四,支持与发展社会组织自律联盟。由社会组织成员自愿组成联盟,按照“自愿、合作、互信、互助”的原则,通过行业倡导、资源对接、创新论坛等形式,聚集社会组织精英人才,以创新思维、科学理念、通力协作为方向,创新社会组织交流模式,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跨越发展。

(四)做实网格化党建

做实网格化党建、实现精细化治理是党中央对党组织领导基层建设社会治理问题提出的全新发展要求。习近平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随着网格党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党员和干部逐步流向网格治理,资源和力量也呈现出向网格集中的特点。第一,基层党组织要明确社区和网格的责任清单,把每项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网格中。“将城市按照网格划分,不留缝隙、不留漏洞,做到精细管理、精准定位、精心维护的三精原则保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落地生根。”第二,要有效地建立联合联动、联合努力的工作局面。从“大党建”的角度,把党建工作的领导地位放在村、社区、街道的网格上,根据辖区内实际情况,设立功能性党支部,遵循“管理便利、责任明确”的原则。要促进企业党建网格与社区社会治理网格进行全面发展融合,真正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第三,要选拔和加强党支部书记或党组领导,优化法律维权、政策咨询等项目,突出调解、咨询的服务功能,对于党员进行正确的引导与调和,化解心中的矛盾和不解,营造整个基层家园团结且安逸的归属感。

四、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的法治体系

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旨在立足国情,提出一套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市域社会治理的法治保障机制,实现司法与党委、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旨在探讨在中国的市域范围内如何将社会治理的各项事务纳入法治轨道。通过科学完备的立法,公正权威的法律实施,普遍自愿的守法,务实有效的法律监督,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的法治化。

(一)建设科学完备的市域法律规范体系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要聚焦基层社会治理需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用足用好地方立法权,形成软硬结合、内外协调、运行高效的市域社会治理法律规范体系。第一,加强地方立法。坚持立法先行,良法促进善治,充分利用立法资源,注重社会治理领域立法项目和内容的创制性,先后制定出台社会治理地方性法规,推进市域社会治理领域法规的立、改、废、释。第二,健全规范性文件指引。关联贯通地方立法、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依法执政等环节,加强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顶层设计,推动市域法治建设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第三,形成社会治理规则体系。推动国家法律法规与社会自治规则相互衔接融通,全覆盖、分领域、多层次制定有效管用的社会规范,使基层社会治理和群众生产生活有规可循。第四,开展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前瞻性研究。加强调查、研讨,开展区域法治现代化前瞻研究,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和实现路径及指标体系,加强城市依法治理、风险防控能力体系研究与建立,破解城市治理顽症难题。

(二)建设公正权威的市域法治实施体系

法治实施体系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基础要素,主要由依法决策、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等制度机制构成。推进新时代下市域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第一,要明确社会治理的重点领域,采取多元化解方式及时疏导利益矛盾纠纷,构建完备的矛盾纠纷化解网络。第二,要根据上级安排进行风险防控主题教育、监管部门合规教育等活动要求,引导相关工作人员坚守合规底线,规范操作行为,提升全员风险防控意识与能力。第三,可以开展“知法于心、守法于行”主题的案件警示教育专题培训,持续营造良好的合规文化范围,大力宣扬合规文化理念。基层人员作为重要参与者,真正让风险防控、服务深入人心。第四,“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普法教育从娃娃抓起、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推广以案释法制度”,从各个方面让法治成为社会治理的当然要素,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法治能力。

(三)建设规范严密的市域法治监督体系

法治监督体系是约束政府权力和保障人民权利的重要制度设计。第一,要结合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体化市域服务管理的大数据平台,大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向基层拓展,提升法治监督的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第二,要打破市县乡村的层级界限,构建上下贯通的法治监督体系。法治建设,重在治权,通过限制公权、规范公权,防止公权的扩张和滥用给私权带来侵害,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经验。第三,手持正义之剑,要肩扛公正天平、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构建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市域法治监督网络,以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立法目的的有效实现。

(四)建设务实管用的市域法治保障体系

法治保障体系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支持系统。“法治保障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是一个具有基础性、中间性、立体性的系统化体系,分为内核式保障和外延式保障两个层次。”内核式层次是道路保障,外延式层次是理论保障、人才保障、制度保障。第一,构建科学完备的市域社会治理法治规则保障体系,各基层要深入对市域治理机制规律的整体把握与认识,提升法治理念,在推进过程中要采用法治的形式来缓解人民矛盾,引导人民群众守法、学法、用法、护法。第二,要优化基础设施的网络配置,做到数据一体化,完善各类风险防控体系,提升防控的实效性与精准性,打通多方相关数据流,对接政府各部门系统,将资金审批、结果查询全流程链上管理,降低人工操作和校对风险。第三,要从威胁到市域治理现代化最突出的风险抓起,譬如社会暴力、恐怖袭击等风险,将严防增量与消化存量两者相互融合,构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防范突出风险的叠加以及进一步蔓延。第四,要从国家政策、管理手段以及技术提升等视角全面、多角度进行防范优化,围绕风险防范的短板,将实名登记、产权保护以及个人信用纳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风险防控体系中。

五、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的德治体系

要积极探索创新德治新模式,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在传承文明、弘扬美德、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中的重要基础作用,继续以德治为先导,厚植基层社会治理的道德底蕴,进一步激发市域社会治理内生动力。

(一)挖掘德治资源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是新时代德治的最大本土资源。在人与国家发展方面,要倡导“天下为公”“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文化精神,强化集体管理意识、主人翁意识,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伟大实践。第一,在人与自然方面,我们应该倡导“天人合一”和“自然法则”,教育人们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第二,在人与人方面,提倡“见利思义”“先义后利”,提倡诚实守信、合作互助,成人之美,反对极端金钱崇拜和极端个人主义。第三,在人与内心方面,要倡导“正心修身”“慎独、慎微、慎初”强化自我管理约束、自我进行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良好心态。

(二)健全德治体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德治体系。第一,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要促进和完善市级媒体的宣传引导机制,弘扬真善美,诋毁虚恶丑,让全社会充满正气的力量、正义的光辉。要深入挖掘市域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用独特的市域文化激发自豪感、陶冶道德情操。完善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加快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城乡人民的公共道德水平。第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要开展研究各类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提高各行各业的道德生活水平。推动建立和完善跨行业、跨地区的守信联动机制和失信联罚机制,提高守信红利,提高失信成本。第三,加强家庭美德建设。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庭教育和家庭作风。发挥管理好家庭的人生第一课堂作用,深入推进家德家风文化教育,培育学生尊老爱幼、男女之间平等、夫妻关系和睦、邻里社会团结的传统美德。第四,加强个人品德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思想品德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推动市域各级学校的思想品德发展教育创新,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吸引力。要善于识别城市先进典型,完善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身边最美的人、好人的选拔和宣传机制。

(三)强化德治约束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崇尚德治的国家。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法律无法进行约束的,就由道德对群众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约束。第一,以法助德,力促社会治理。法治与德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法治与德治的提升,为社会文明进步不断注入正能量。第二,要积极开展国家安全、法律宣传、禁毒教育等多种法制宣传活动,群策群力把法制教育送到基层,形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共识,引导人民群众树牢法治意识,有效构建和谐稳定的辖区环境。第三,加大对牟利、欺诈、制假、销售假冒伪劣等行为的执法力度,使违法者付出高昂代价,充分发挥对全社会的警示教育作用。法治只有伴随着德治,以德育为后盾,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社会发展才能进入更高水平。

(四)激励德治能量

道德和法治,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石。第一,我们要把见义勇为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风向标,形成惩恶扬善、扶正祛邪、扶危济困的社会氛围。使见义勇为宣传更加贴近居民,让见义勇为宣传走进、融入群众生活,为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工作搭建有效载体,将德治正气内化为自觉的行为规范,成为社会治理群众基础的有力补充。第二,选树典型是基层政府治理德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立足“最美”在服务基层治理、植根社会群众的优势,团结和带领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力量,以典型为引领,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风尚,全面营造出基层治理的良好氛围。第三,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修养既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是通过不断的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不断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进行淬炼出来的,这是一个党员一生中不变的追求。作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影响党员和周围群众,真正发挥模范和领导作用,才能营造清风正气的政治生态。

六、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的智治体系

任何国家要赶上时代步伐,都必须把智能化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上升为重要的治理方式。数字时代的城市运行管理,追求的是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实现这一目标,构建一个可以动态感知关键数据、信息共享、快速反应、联勤联动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提高城市运行管理关联系统的协同执行能力和城市综合管理的监控预警、应急响应和跨领域协同能力,为领导决策、科学研判、统筹调度提供有力辅助。

(一)加强智慧政府建设,提升治理智慧化水平

第一,构建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当前社会治理存在信息共享能力不足、治理应对性不强等问题,网络化社会治理具有精准分析、精准服务、精准治理、精准反馈等优势,可以实现社会治理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能够更加有效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网络化社会治理,一方面以时空信息云服务平台为依托,以地图底图数据为基础,对全市进行统一网络化划分,实现管理全覆盖和服务“零距离”,构建全市统筹、区级统管、街镇统办、社区统收、网格统报,实现全市社会治理“五级联动”的一网统管、全城统管体系。另一方面,以数字基础应用平台为基础,整合基层数据采集末端人口,汇聚城中村内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房屋信息等基层社会治理信息资源并实现动态管理,对城中村社区交通、城市面貌、社会治安等区城事务的解决起到了很好地协助作用。

第二,不断推进基层减负便民。主要通过基层服务事项的优化和基层审批的便利化改革,来实现基层减负便民。一方面,持续整合基层服务业务系统,对系统力值进行优化,强化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体制、优化服务模式,提升基层服务的可视化、移动化、智能化水平,让数据多跑让群众和基层干部少跑路。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基层政务服务的改革力度。比如利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平台及“政务数据大脑”等,有效地解决基层手工填写任务重、重复录入等问题。

第三,增强智能化城市管理能力。城市管理涉及城市治安管理、应急管理、环境管理、交通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每一个领域的管理都是极其复杂的,政府可通过城市各个领域运行状态的可视化监测、动态跟踪等有效地增强智能化城市管理能力。治安管理方面,构建和完善公安基础资源及大数据资源体系,实现公安领域横纵数据贯穿,加大对维稳、反恐、打击犯罪等信息的综合应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信息体系。应急管理方面,升级、改造、整合应急领域现有业务系统,实现在应急综合指挥调度中心的统一使用,并拓展监控预警、指挥调度、部门联动、应急保障、模拟演练等功能,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全民参与、群防群策”的防灾减灾应急联动。环境管理方面,探索建立高效的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新模式,推动生态环境要素上图,构建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交通管理方面,通过夯实大交通数据基础,深化多源数据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在交通行业管理、执法稽查等应用的深化,提升公众出行便捷度与满意度。消防管理方面,构建智能化消防防控体系,汇集全市消防智能防控数据,实现风险隐患的动态监测、预判预警、精确指挥、社会监管的协同合力、火灾事故的有效控制。

(二)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助力实现美好生活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与互联网、物联网的深入融合,智能城市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集成运用和自回应性。在这样的理论和理念指引下,城市未来将结合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以及数字孪生、数字中台、城市大脑等新模式,积极开展智慧应用场景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部署新型基础设施。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指导精神,统筹规划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5G、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布局全域感知设施、网络连接设施等,进一步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向着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创建陆海空天一体化的信息网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其数字化支撑水平。

第二,加强技术赋能与安全可控。结合数字孪生、数据中台、城市大脑等最新技术趋势与建设理念,打造统一的智慧城市数字底座,优化共性支撑体系建设,保障智慧城市运行的安全可控。密切运用数字孪生、数据中台、能力中台等新技术新理念,整合现有信息化支撑能力,让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负责创建城市中台,针对智慧城市上层应用赋能。各部门依据实际需求开展应用项目建设,并确保应用和数据解耦,以便使数据在应用迭代过程中始终沉淀在数据中台,提升数据资源的安全性与流动性。

第三,提升智慧城市应用推广能力。借鉴北京市、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等地的建设运营模式,打破传统项目制周期长、成本高、多头运营的掣肘。在建设方面,成立技术联合体,统一智慧城市项目技术标准与建设规范,以便各个系统的对接与数据的流通;在运营方面,整合现有的信息化项目运营公司以及大量离散的中小软件企业,探索成立统一的智慧城市运营公司,推动过去在某些领域、行业的小规模智慧应用可在全市快速应用推广,进而辐射周边城市,壮大智慧产业。鼓励技术应用创新。加大政策与资金方面支持力度,鼓励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借助于技术创新实现产品以及应用的创新,让民众的众多需求得以满足。扶持本地信息技术优秀企业,加强智慧城市产业供需对接,支持研发创新各类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促进新业态发展,激发出新动能,促进市域智慧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当前,信息化、数字化正助力社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不断走向深入,如何运用新一代智能科技建设智慧社区,提高社区服务精准化水平,构建智慧社区新型治理模式,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当下亟须关注、思考的重要问题。“新型基础设施是以发展理念为引领、网络信息为基础、科技创新为驱动”,融合创新、智能升级、数字转型等服务,为新消费、新服务、新制造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社区作为城市的神经末梢,通过新基建的深化发展,既贯彻落实了习近平“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又满足了特殊时期疫情防控的现代化治理需求。在智慧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新基建”构建力度进一步增强,“社区营造”作为市区治理的基本单元,应该从微基建的角度进行智慧社区最新一轮的发展和整合。

从内涵看,社区微基建不同于新基建和传统基建,主要是以智慧生活、智慧服务为核心,以人民城市作为基本理念,着力打造“五位一体”的城市化服务体系。它是在原有社区营造的基础上,通过新设备、新技术的融合,提升原有社区的服务效率,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微基建能够实现公共服务和基建设施的有效整合,同时借助数字化、现代化信息技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社区服务问题,这也是新基建和老基建始终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社区微基建以社区现代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构建为核心,旨在为城市智能化、现代化功能的实现提供基础保障,让城市社区建设迈入新阶段。

从实践层面看,社区微基建的构建需要和老基建、新基建相互衔接,通过三者的协调统一、共同推动来实现智慧城市的发展。三种基建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各具特色,彼此可以互补。老基建的铁公基(铁路、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泛指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性建设)形成了以传统基础设备为主的服务体系;新基建以融合创新、数字转型、智能升级等基础设备为核心,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社区微基建则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基础,提供高品质生活的保障体系。新基建和老基建属于城市建设的战略性架构,而社区微基建属于具体的精细化提升。

从属性看,社区微基建具有公共性、市场性、社会性服务型特征。根据公共性占比可以将社区微基建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以公共性为主导的社区微基建服务,包括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其二,以市场性为主导的社区微基建服务,包括社区超市、快递服务点、停车库等;其三,以社会性为主导的微基建服务,包括社区广场、社区花园等。类型不同,对应的运营模式及服务方式也存在着差异。

猜你喜欢
市域法治体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以地方立法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市域没有局外人 治理没有旁观者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