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讯员 尹建华
双季稻区“晚稻早种-连种”栽培技术,既有利于缓解双季稻面积下降的压力,又可解决因早稻落地谷造成优质晚稻纯度差的难点,还具备优质稻提早上市效益好的优势,值得在南方双季稻区示范推广。其技术要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选用已通过国家审定、生育期115天内、米质达到国标三级以上的优质晚稻早熟品种。该类早稻品种全生育期在120天以内,对灌浆期高温钝感,稻瘟病抗性较好。例如泰优398、井冈软粘、莲香早等。
早稻3月中下旬播种,种植方式为抛秧或机插,可于7月下旬至7月底前收割。晚稻7月下旬抛秧或手栽。
在浸种前晒种1 ~2天进行种子处理。如种子中秕谷较多可用清水选种,然后按照种∶水比=1∶1.5 ~2 浸种。为减少病害,前期浸种要选用咪鲜胺、强氯精等浸种剂兑水浸种24 ~48小时。药剂浸种后,要先用清水洗净,之后常温催芽。早稻播种,每亩大田杂交稻种子2.0 ~2.5 千克或常规稻种子3.0 ~4.0千克;晚稻播种,每亩大田杂交稻种子1.5 ~2.5千克或常规稻种子3.0 ~4.0千克。
早稻每亩栽2.0万~2.2万穴;常规稻每穴4 ~5苗,每亩10万~13.2万基本苗;杂交稻每穴2 ~3苗,每亩6 万~8.8 万基本苗。晚稻每亩1.9 万~2.1 万穴;常规稻每穴4 ~5苗,每亩7.2万~10万基本苗;杂交稻每穴2 ~3苗,每亩3.6万~6万基本苗。
水稻栽插后按照间歇灌溉管理模式进行田间管理,例如移栽田深水活苗、浅水分蘖、晒田控蘖、湿润长穗、有水抽穗、干湿壮籽(在有效分蘖终止期开腰沟和围沟排水晒田)等。优质稻普遍茎秆较细,早、晚稻种植中一定要在田间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左右时晒田。
按照有机肥、无机肥相结合的原则,有机肥可通过秸秆还田(稻草、花生秆等)、饼肥或商品有机肥等形式施用,施化肥则要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其中,优质稻抗倒伏能力差,早、晚稻均要注意控制氮肥总量,适当补施硅肥。该模式下氮、磷、钾的亩肥量控制在纯氮9 ~11千克,磷4 ~6千克,钾6 ~10千克。已施用有机肥或绿肥、秸秆还田的田块,根据有机肥料用量或秸秆还田量酌情调整化肥用量。
优先采用农业防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措施。使用化学农药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为主,且应严格执行NY/T 393规定,控制化学农药使用量和安全间隔期。注意合理混用、轮换、交替用药,克服或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在水稻成熟度为90%~95%时应及时抢晴收获。收获季节因阴雨或其他无晾晒条件的,应选用烘干机烘干。晾晒后及时放入符合标准的储藏空间。
“晚稻早种-连种”栽培技术主要在南方双季稻种植区域推广。要避免在高海拔或者冷水田种植,以免双季生育期延长造成灌浆和成熟受影响。
“晚稻早种-连种”栽培技术更适宜于种粮大户或区域连片种植,种粮大户可以与加工企业签订订单。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