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识别与发展方向

2022-11-07 07:33邬晓霞安树伟
改革 2022年10期
关键词:区域性中西部城市群

邬晓霞 安树伟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1],而高质量的国土空间支撑是必要保证。一般而言,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按照“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方向演进,中心城市的培育与发展壮大是都市圈、城市群发展的前提。因此,将都市圈、城市群作为我国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就要培育一定数量的中心城市。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数量较少、发育也不成熟、城市间经济联系程度较低,多数仍处于都市圈形成和发展阶段。此外,中西部地区面积辽阔,未被城市群和都市圈覆盖的区域面积广,与城市群和都市圈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使得城市群和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也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除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之外,还迫切需要培育发展若干区域性中心城市,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将区位条件好、经济实力强、人口规模大、腹地范围广、功能较完善的城市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和都市圈之外的广大地区形成次一级增长极,从而更高效地集聚经济和人口,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中心城市的一种类型[2-3]。中心城市的提出源于中心地理论,国外学者分别从封闭系统的城市等级体系[4]、开放系统的城市网络体系[5-6]、城市等级体系和城市网络体系相结合的视角对中心城市的内涵开展了研究[7-8]。国内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马洪认为中心城市要强调经济中心,对周围地区具有辐射力和吸引力[9]。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认为,中心城市是指在经济上有重要地位、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起关键作用的城市,具有较强的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10]。

此外,国内有部分学者认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经济社会中心地位,功能相对完善,能够在经济、技术、文化等领域渗透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11],具有经济较发达、首位度较高、城市功能较完善三个主要特征[12]。

(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识别

多数研究采用定性描述、中心性指数、等级—网络分析等方法对中心城市进行识别。定性描述多从行政角度,将研究地域内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或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等直接界定为中心城市[13-14]。中心性指数测算方法包括两种:一是选取市区非农业人口、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市区邮电业务总量、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进行加权平均[15];二是从经济、劳动力、开放等维度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出中心性指数[16-17]。李玏和顾朝林构建了基于等级—网络的中心城市分析框架,分别采用中心城市指数和企业网络联系测度城市的等级中心性和网络中心性[18]。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识别多以定性描述为主,学者们从区位条件、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城市功能、行政地位等角度给出了识别标准。冉景江等认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万至100万之间,经济较发达,工商业综合发展,功能综合,在区域空间联系网络中处于最佳区位[2]。肖振西认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位于区域中心,交通便利,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拥有经济发展向更高层次跃升的平台,辐射带动作用明显[19]。肖金成和马燕坤从行政角度指出,西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除城市群外各地级市的中心城区以及行署、自治州政府和盟政府的所在地[12]。滕飞和申红艳选取非农人口数、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通过计算城市中心职能强度确定了省际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20]。

(三)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

现有研究从全国、西部地区、城市群、典型城市等维度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杨洁和肖金成认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既要增强其接纳上一级或同级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又要增强其对下一级城市的带动辐射能力[21]。罗志高[3]、王佳宁等[22]从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加快与其他地区联动发展、发挥辐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成渝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路径。孙久文等指出应通过构建精细化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产业布局等,提升我国中心城市的承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23]。肖振西[19]和罗丹阳[24]分别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城市规模、提高创新能力和加强对外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建议。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在以下方面需要完善:系统剖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内涵和特征,科学识别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明晰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有鉴于此,本文在剖析区域性中心城市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中心性指数对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进行科学识别和分类,最后指出不同类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

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征及其在中西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在都市圈和城市群之外,人口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城市功能较完善、腹地范围较广,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可以集聚较多的产业与人口,能够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五方面的特征:第一,人口规模较大。城市人口是城市规模的重要标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要大于区域内其他城市,具有较高的城市首位度。第二,经济实力较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本区域内经济总量较高,增长潜力较大,非农产业发展较快,现代产业体系较为成熟,发展前景较好。第三,城市功能较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能够吸引周边地区的人口、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集聚,产业发展、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和公共服务功能较为完善,商贸、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全面发展,具有发展成为都市圈和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功能基础。第四,腹地范围较广。腹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城市的基本职能发挥作用的空间所在。在中西部未被都市圈和城市群覆盖的广大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拥有的腹地范围较广,通过消费周边地区生产的农产品、向周边地区提供高质量的工业产品、与周边地区开展产业分工与合作、向周边地区提供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为周边地区培养人才和促进科技发展等方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第五,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具有良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空间、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是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支撑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中西部地区面积辽阔,能够被都市圈和城市群覆盖的区域毕竟是少数区域。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全国19个城市群之中,中西部地区有12个,但只有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发育程度较高、带动作用较强①中西部地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三个核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距离较远,且彼此之间缺乏密切的经济联系。学术界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否属于城市群有不同看法。,而多数城市群面积偏大、城市之间联系薄弱、发育程度偏低,很难称得上城市群,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也较为有限。根据黄艳和安树伟的测算,2020年全国有29个都市圈,其中,中西部地区有12个,都市圈平均密度为1.5个/100万km2,而东部地区是14.1个/100万km2[25]。因此,对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和城市群之外的广大区域,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一定范围内的产业集聚中心,承担着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人口集聚,提供公共服务,从而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有利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因地制宜优化城镇化布局与形态,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加快中西部地区城乡区域经济循环畅通,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促进形成全国统一、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三、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识别与类型划分

我国中西部地区包括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面积789.5万km2。2020年,中西部地区以占全国82.2%的土地面积,承载了全国52.9%的人口,创造了全国43.1%的地区生产总值。除重庆市为直辖市外,2020年中西部地区共有212个地级行政单位。

(一)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初步选择

2020年,中西部地区共有1个直辖市、3个副省级市、171个地级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选择,宜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市辖区为基础进行识别,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在国家各大区域和沿边等较大空间尺度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市辖区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非农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基础较好,能够更好地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在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市辖区,便于各项政策的操作与实施。

1.人口规模较大

人口规模是反映城市综合实力与地位的常用指标,根据2014年《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50万人即为中等城市,中西部多数地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在50万人以上。因此,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标准宜采取城区常住人口下限是50万人,上限为300万人①城区人口超过300万人的城市就是都市圈的核心城市。。2020年,我国中西部城区常住人口介于50万~300万人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共有93个,这即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候选城市。

根据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征,从93个候选城市中筛选出都市圈和城市群之外的城市。目前国内学者对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数量与空间范围界定仍存在争议,借鉴国家城市群的相关规划以及黄艳和安树伟的研究结论[25],剔除晋中、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南昌、九江、宜春等42个位于都市圈和城市群之内的城市。由此,初步筛选出51个城市。

2.战略地位重要

中西部地区地域面积较广,陆地边境线较长,少数民族分布广泛,考虑到南疆面积辽阔、地缘政治、边境稳定、民族团结和开发开放等因素,将新疆喀什地区行政公署的喀什市纳入区域性中心城市范围,候选城市增加到52个。

(二)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确定

根据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内涵与特征,按照科学性、准确性、适用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人口规模、经济实力、腹地范围、城市功能、资源环境承载力五个维度构建中心性指数的指标体系(见表1,下页)。人口规模采用城区常住人口数量指标;经济实力主要从城市市辖区的综合经济发展、非农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潜力三个方面来衡量;腹地范围选取全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指标;城市功能从城市提供的教育、文化、科技、医疗和交通服务等方面来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从绿色空间、空气质量、土地资源、水资源四方面来衡量。喀什市为县级市,因此除城市常住人口外该市指标均为全市指标。空气质量指数来自中国环境监测网站,其他相关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和中西部各省(区、市)和相关地级市的统计年鉴。

表1 中心性指数测度的指标体系

为了克服主观因素影响的随机性和臆断性,有效解决多指标变量间的信息重叠,用熵值评价法测算初步筛选的52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中心性指数。通过测算,按照2020年中心性指数得分对52个初步筛选的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保证省域全覆盖并考虑到省域面积差异②如果各省份只有1个备选城市,那么该城市即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如果有2个或者2个以上备选城市,则把中心性指数前两位城市确定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最后共选择出28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见表2),其中中部地区11个、西部地区17个。

表2 2020年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选择的结果

(三)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类型

根据中心性指数,选用Ward's连接聚类分析法,将28个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划分为成熟期、成长期、培育期和萌芽期四种类型(见图1)。

图1 Ward's连接聚类树状图

成熟期区域性中心城市,也可称为准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包括贵阳、兰州、呼和浩特,共3个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中心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城市,经济实力雄厚,城市功能完善,未来以这三个城市为核心可分别形成都市圈。成长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包括赣州、包头、柳州、襄阳、南阳、遵义、宜宾、银川、宜昌,共9个城市,人口规模和市辖区经济总量均居所在省份前列,消费市场发育较为成熟,城市功能较完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培育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包括西宁、桂林、阜阳、常德、南充、大同、蚌埠、安阳、曲靖、长治、郴州,共11个城市,基本具备了承担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基础条件,但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需要完善,资源环境承载力亟须增强。萌芽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包括榆林、拉萨、天水、汉中、喀什,共5个城市,城市人口规模较少,综合实力较弱,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

四、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基础和条件不同,未来发展方向也有所不同。成熟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向都市圈方向发展;成长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提升人口集聚水平;培育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提升产业发展功能;萌芽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筑牢发展基础,为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创造条件。

(一)促进成熟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向都市圈发展

成熟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均为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随着中西部地区“强省会”战略的陆续实施,贵阳、兰州、呼和浩特凭借其在全省(自治区)经济、科技、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优势,具备较强的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能力,城市功能将更加完善。2020年,贵阳、兰州、呼和浩特建成区人口分别为297.5万人、256.3万人、214.0万人,其中贵阳已经非常接近都市圈核心城市建成区人口300万人的门槛人口。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应积极创造条件补齐交通等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兼容、合理共享,提升中心城市及周边一小时通勤圈的发展质量,促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向都市圈方向发展。

就成熟期区域性中心城市而言,应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建设中心城市综合对外联通运输通道,加强交通枢纽建设,提升客货运服务水平,促进成熟期区域性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通过规划建设发达畅通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降低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生产要素流通成本,提高劳动力通勤效率,促进中心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生产要素更畅通、更快速地向周边地区扩散。二是构建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新型产业分工格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中心城市的产业链条向周边地区有序延伸,引导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域着重发展公司总部、研发、设计、培训及营销、批发零售、商标广告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中心城市郊区及周边中等城市侧重发展高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周边其他城市和小城镇则发展一般性制造业和零部件生产[26]。在这种新型产业分工格局下,中心城市的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发展,中小城市的制造业基础将更加雄厚,从而可以有效提高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产业竞争力。三是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科技、信息等要素在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自由流动,促进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公共服务向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

(二)提升成长期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集聚水平

成长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仅次于所在省份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2020年中西部成长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建成区平均人口160.6万人,刚超过都市圈核心城市建成区最低人口规模的1/2,人口集聚水平依然偏低,提高人口集聚水平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应当进一步优化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营造高品质消费氛围,完善宜居宜业功能,提升人口集聚水平。

提升成长期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集聚水平,首先要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当公共服务功能提升之后,人口集聚水平自然得到相应提升。因此,要适应高质量发展阶段民生诉求层次不断提升的需求,做到让市民生活工作更加便利,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通过挖掘公办学校潜力,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确保转移农业人口随迁子女等受教育的权利,全方位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与居住年限、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供阶梯式医疗、养老、就业扶持、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等各类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逐步实现与城市户口同等功能、同等权限[27]。我国城乡公共服务相对滞后与我国税收结构有较大关系。我国是以增值税为主的税收结构,2020年国内增值税1791.24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36.8%;国内消费税1028.10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7.8%。以增值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征收成本相对较低,但也使地方政府把更多精力用于招商引资,而对于提高居民公共服务功能重视不够。因此,可以选择若干处于成长期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试点,探索实行以消费税为主的税收结构改革,促使地方政府把主要精力用于改善公共服务,由此可以集聚更多的城市人口。

(三)增强培育期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产业发展功能

培育期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偏小,经济实力较弱,资源环境承载力低,产业集聚能力有限,城市功能有待完善。为此,一方面要通过科学规划、挖潜增效、创新驱动等途径,促进市政公用、环境卫生等设施扩能提级。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路网结构,增加城市路网密度,加强城市绿化,改善城市环境,积极开发和发展城市水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技术,推动城市土地挖潜和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改进生产工艺,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废渣排放量,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产业配套能力,支持本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富民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培育现代产业体系。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需求为牵引,强化质量基础共性技术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研究、推广与应用,不断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水平和效能,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健全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发展新型产业创新平台,逐步构建引领未来的产业基础体系[28]。

(四)筑牢萌芽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基础

2020年,中西部地区的5个萌芽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平均城市建成区人口59.0万人,刚刚跨入中等城市的门槛,综合实力较弱,在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城市功能、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近期应该筑牢城市发展基础,为将来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创造条件。

拉萨是西藏最大的城市,喀什是南疆最大的城市,对于稳疆固边、促进民族团结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两个城市腹地宽广,但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城市发展受到较大局限,集聚功能亟须加强。要突出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以强化与内地联通为主要方向,构建借外力激发内力、以“输血”促进“造血”的体制机制,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全面保护修复林草湿地等生态资源,提升城市的产业层级,扩大城市就业规模,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分别发展成为西藏和南疆地区的核心增长极。天水、榆林、汉中均位于省际交界区域,天水位于甘肃东部,是甘肃第二大城市,也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应进一步提升其综合承载能力,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强与陇南、平凉、庆阳、定西的协同错位互补发展,在陕甘宁省际交界区域发挥更大的作用。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域地域广阔,缺乏中心城市的带动,榆林人口集聚条件较好,作为我国能源的主要富集区,是国家“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输出地,应加快构建高端低碳现代产业新体系,打造成为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和资源型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示范区。汉中位于陕南秦巴山区,是陕南、陇南、川北交界区域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应以独特的生态和文化为依托,增强产业支撑,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汉(台)南(郑)城(固)一体化发展,以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品为重点,提升本地及周边地区产业配套能力,打造绿色制造业示范基地。

五、加快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策略

促进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机遇,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投资、土地、税收、人才、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通过转移支付、税收减免、贴息贷款、投资补贴、土地指标倾斜等优惠措施,积极引导项目、资金和高技术人才向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

(一)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破除生产要素流动障碍,促使生产要素的流通和配置主要依靠市场交换实现。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巩固和完善公有制经济,推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提高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第二,坚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要素配置环境。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第三,全面放开落户限制,促使户籍制度改革与产业发展同步。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健全宅基地流转、抵押、审判、监管等制度,实行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联动改革,盘活用好土地资源[29]。

(二)提升城市创新能力

当一个国家和地区处于创新驱动阶段时,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主要取决于知识和人才两个关键要素,因而有必要大幅度提升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创新能力。具体而言,要从如下方面着手:第一,完善中心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整合优化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推进地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集聚创新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体系,下大力气支持中心城市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打造完整的创新链条,提高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创新资源的流动效率。第二,推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补齐人才短板。人才不足是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面临的共同瓶颈,可以借鉴云南等省的经验,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以智力服务为目的,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契约管理、绩效激励”的运作方式,实施柔性的人才引进,吸引东部发达地区人才为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引入科研成果市场化定价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科研人员报酬真正体现其劳动价值[30]。第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国家科研平台、科技报告、科研数据进一步向企业开放,完善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使用与权益分配制度。发展研发设计、中试熟化、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各类服务机构,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三)打造高质量产业发展平台

产业园区能够通过共享资源,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从而有效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产业园区已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发展和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重要载体,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集聚产业、争取国家支持政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中西部地区28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共有1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呼和浩特、银川、兰州等10个城市同时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阜阳和南充既不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不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了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功能,阜阳和南充应尽快选择发展条件比较好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取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治、南阳、蚌埠、宜昌、郴州、包头、柳州、桂林8个城市只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创造条件补齐其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方面的短板。此外,应抓住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加强承接产业转移载体的统筹规划和布局,依托现有基础,科学规划、相对集中、功能有别、错位发展,以产业园区为重点打造一批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以有效承接沿海和特大、超大城市的产业转移。

(四)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市场主体兴衰、生产要素聚散、发展动力强弱,中西部地区的营商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打造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一网通办”专项行动,持续优化工程建设审批,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推行政务标准化便利化建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办事效率。健全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强化信用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治理体系和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法治化水平。不断放宽市场准入,给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大幅度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持续推动减税降费,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企业生产要素成本,提高企业违法违规成本,优化企业政策供给,全面增强竞争力。对标东部先进城市,破除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资吸引力、监管与服务三个维度,在减时限、减环节、减材料、减成本,增加透明度、便利度、满意度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

(五)补齐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的短板

补齐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短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人口、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促进公共服务均衡普惠和整体提升。统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人才、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同城化水平[31]。培育更多行业协会、商会、志愿服务等社会组织,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27]。另一方面,以巩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根本,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短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大气污染特别排放限值,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推进清洁利用,鼓励利用余热等清洁能源取暖;以生活污水垃圾、危废、医废等为重点,加快推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以建筑、交通、生态等为重点,推动绿色建设、绿色改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水平[32]。

猜你喜欢
区域性中西部城市群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天宫课堂”在中西部青少年中点燃航天梦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农民工回流释放中西部崛起积极信号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
第28届汤姆斯杯中日羽毛球男单运动员技术运用区域性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