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伟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大豆作为粮油两用作物,在近年来逐渐提升产量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注意质量问题,优化大豆种植技术并注重病虫害防治,才能保障大豆品质,促进大豆种植持续发展。
科学选种,结合大豆种植既定区域的土壤环境因素等对大豆种子进行科学选择,并考虑不同品种种子其实际产量,以及对病虫害所能产生的抵抗力,选择优质品种以及高适应性品种种植。其次对选定后的种子实施处理,剔除残种,并将剩余健康种子放置在阳光下暴晒24小时,能够起到紫外线杀菌的有效作用,进而保障种子的实际发芽率并达到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效果。
为保障在大豆种植过程中能获得相对较好种植效果,需要充分做好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对将播种的土地实施深耕保墒,进而促使土壤能够形成丰富的自然肥力,促使大豆种子在种植后能够获得充足养分供给自身的健康生长,如若在深耕过程当中发现土壤实际肥力相对较低,则相应的需要适当施加肥料补充肥力。一般情况下会在土壤当中施加底肥,以有机肥为常见的底肥,施加底肥能够促使土壤充分获取保墒作用,进而为大豆的生长提供充足营养。同时在大豆的后续生长阶段中也需要相应的为其补充肥料,以促进健康茁壮生长。
播种时间是关乎到大豆正常生长的关键性因素,在实施播种前,需要在每公顷土壤中投入5%浓度的辛硫酸颗粒,能够有效杀灭土壤地层当中的蝼蛄以及蛴螬,避免病虫害侵蚀种子。同时需要结合不同的大豆种子确定种植密度,一般情况下在每公顷当中可以投入15万株以内的大豆种苗,并保障达到5厘米的种植深度。大豆种植同样可以应用免耕机,能够保障统一种植效果,并提升种植效率。使用免耕机实施种植需要控制最宽行间距为50厘米左右,最窄行间距需要控制在20厘米以上。
在完成基础的大豆种植之后,需要能够及时的对田间的杂草实施清除工作,这是由于在土地当中的杂草将会分散大豆种子的营养与水分,进而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同时杂草丛生的环境也会引发严重的病虫害问题,降低大豆的产量与质量。因此需要能够实时观测大豆种植地当中的杂草生长状况并及时清除。在播种完成后直到大豆出苗期间,一般情况下可以应用到低毒害的化学药物处理杂草,以乙草胺为常见应用药物,在田间每7天喷洒1次。在大豆出苗后,应用低浓度的除草剂对大豆种植地进行喷洒,例如苯达松药剂等,都能够对大豆种植园中的苍耳等杂草起到清除效果。
在大豆出苗后直到成熟阶段当中的田间管理是关乎大豆的最终质量与产量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当中不仅需要及时的为大豆补充充足的水分与养料,同时也需要注意做好大豆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够促进大豆的高产。
大豆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对大豆的质量与产量具有关键性影响。因此在种植以及病害防治的过程当中都需要能够及时的做好整地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并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以提升大豆产量,促进大豆种植经济效益的增长。
一般在每年的7月左右是大豆灰斑病的多发时期,在阴雨季节多发,同时长达两个月的发病时间将会严重影响大豆产量。灰斑病患病后的大豆秧苗叶片出现枯黄迹象,最终整株植物枯萎。灰斑病将会造成高达30%以上的减产率,因此实施必要的防治,一般情况下会与应用到多菌灵溶液实施防治,在每100公斤的种子播种范围中喷洒0.3公斤的50%浓度的多菌灵溶液。
需要在大豆种植完成后及时对可能发生的病害做好防治工作,其中立枯病就是需要实施防治的关键病害。立枯病患病后将会促使大豆秧苗出现成片枯黄萎缩的现象,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因此防治立枯病需要在种植阶段就实施必要的防治工作,加强土壤环境当中的养分供给,并选择地势相对较高的环境实施种植,科学配比磷钾肥后进行播撒,并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能够有效降低立枯病的传播范围。同时在发现立枯病发病之后,剔除患病根苗同时并适当喷洒相应的药剂达到彻底根除的效果。
在大豆的生长发育期间常会出现严重的红蜘蛛虫害问题,对整体植株的生长造成影响,一般在大豆叶片的背部集中大量的红蜘蛛害虫,促使大豆秧苗严重落叶,最终死亡,严重的红蜘蛛病害将会造成90%的减产率。防治红蜘蛛,需要应用到旱田水田轮番耕作的方式,及时清理田间的杂草,并配合相应的化学药物实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