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西医,如何降服“反流性食管炎”

2022-11-06 01:59:54吴中朝
祝您健康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炎流性

◎ 吴中朝

● 关于“反流性食管炎”,中西医是如何看待的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

胃食管反流病,与胃酸过多、运动障碍性、贲门松弛等有关。贲门是食管通向胃的一个“阀门”,如贲门关不紧,那么胃里的胃液自然容易上逆进入食管。胃酸过多、运动障碍以及胃内压力过高,都可能使得胃液向上逆流进入食管。

胃食管反流病对人体的主要伤害便是酸性胃液对食管环境的破坏,会直接损伤食管黏膜细胞,甚至上逆至咽喉、呼吸道引起炎症、咳嗽。须注意,反复发生的胃食管反流会让食管黏膜处于损伤—修复—再损伤的循环中,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

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主要与人体的功能失调有关,如升降失常、肝气郁结横逆犯胃等。其病位虽在胃,反流后表现于食管与咽喉等,但主要还是内在脏腑功能的异常,与肝、胆、脾、肺等脏腑关系密切。故其基本病机还是气机不畅,肝胆郁滞,木旺克土。因肝胆属木,脾胃属土,从而使其肝胆失于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挟胃酸上逆,滞于食管,累及咽喉,以致出现了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从病理因素上讲,主要是涉及气滞、痰湿等。

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反胃”“吞酸”“呃逆”“胃脘痛”“噎膈”“梅核气”“咽痛”等,都部分涵盖了与胃食管反流相应的临床表现。

无论中医或西医,都认为此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调治须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一般其基础疗程为3 个月。

● 胃食管反流病,西医通常怎么办

上面提到了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胃酸过多、胃运动障碍、贲门松弛等因素所致,西医会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胃酸过多则应用抑制、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胃运动障碍则需要用药来调整胃动力。贲门松弛主要通过饮食和药物干预来改善,较为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西医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主要使用三大类药物,或有三个临床用药方向:

(1)抑制胃酸效弱的药物:如组胺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拉呋替丁,我们简称为替丁类药物,这些是抑制胃酸效果比较弱的药物。

(2)抑制胃酸效强的药物:如质子泵阻滞剂,我们也简称为PPI 类药物。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或S-奥美拉唑等拉唑类药物,核心作用是抑制胃酸的分泌。

这类药物主要是强化胃动力,像胃复安、吗丁啉,还有一些对全胃肠道都有调整作用的药物,像枸橼酸莫沙必利、盐酸伊托必利等。

现在常用的主要有胶体铋剂,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复方铝酸铋颗粒等,它们能在胃液的酸性环境下形成胃黏膜的保护层,从而缓解炎症、修复损伤。其他如盖胃平、胃舒平,甚至硫糖铝混悬液、铝镁加混悬液、铝碳酸镁片,这些都属于黏膜保护剂。

临床还要根据患者的临床伴随症状,适当配合用一些其他西药。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还可以用降低食管敏感性的药物;对伴有便秘的患者,则会加用通便药等。

● 中医证治,如何降服反流性食道炎

西药因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且疗效有不少人对之不满意,有的患者往往更乐意选用中药治疗。中医调治此类疾病已有数千年历史,对此类疾病有较清晰的认识。此病的发生,与情绪关系密切。焦虑、抑郁都会让消化系统出现不良反应,所以患者在紧张与心情不畅时的症状更加明显,或者因之而诱发此病。故注重心理调节有助于此病调治。

在中医院中,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也有不同层次,可以中药、中成药、西药结合治疗,也可以针药并用、药穴同治,将中药与针灸包括拔罐、导引等外治技术结合起来。这样形成针药结合、针灸结合、治疗与保养结合的杂合以治理念,更有利于提高疗效。

主要针对辨证属于肝气郁结、气机上逆的患者。常用的代表方剂为加味逍遥汤、紫胡疏肝散等。

主要针对辨证属于胃气失和、胃失和降的患者。其代表方剂为左金丸、香连丸等。

主要针对辨证属于胆胃失调、痰气交阻的患者。其代表方剂为黄连温胆汤、二陈汤、半夏厚朴汤、半夏泻心汤、黄连汤等。

主要针对辨证属于脾胃不足、中焦虚寒的患者。其代表方剂为附子理中汤、黄芪建中汤、厚朴温中汤等方加减。

当然,很多患者可能证候复杂,出现多种病机同时存在的情况,这时医生会在方剂中进行有机挑选和组合,加减运用,将多种治法综合运用。不同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处方将各有加减,不尽相同,这便是“同病异治”的个体化诊疗,所以患者千万不能将别的患者所用处方直接拿来照搬服用。

肝胆失于调和,肝胆之气失于泄降,是此病的主要病机之一。拟予调和肝胆,理气泄降。治拟选肝胆之经穴位为主,主要是期门、日月、中脘、太冲、侠溪等,以泻法为主。

肝胃失于调和,肝胃之气失于泄降,是此病的主要病机之一。而肝气偏旺,横逆犯胃,是最主要病机。拟予调和肝胃,理气降逆。治拟选肝胃之经穴位为主,主要是期门、中脘、上腕、足三里、胃俞、肝俞等,以泻法为主。

胆胃失于调和,胆胃之气失于泄降,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之一。拟予调和胆胃,理气泄降。治拟选胆胃之经穴位为,主要是日月、中脘、内关、阳陵泉、胆俞、胃俞、侠溪等,以泻法为主。

● 降服胃食管反流病,离不开生活调摄

与胃食管反流病的战斗是一场持久战,中西医干预只是一方面,平时保养与生活饮食习惯的调整也很重要,日常生活建议做到“六少一高”。

酸性食物可能进一步刺激胃酸分泌,从而加重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很多患者的胃食管反流诱发因素就是酸性食物。

餐后的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食用高脂食物(烧鹅、猪蹄、红烧肉等)后降低更明显,因为脂肪在胃里的排空速度慢,容易刺激内源性缩胆囊素的释放,从而进一步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有关。

巧克力、糖果等甜食会刺激胃酸分泌,不建议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用。

如咖啡、红薯、土豆、芋头等。一方面,咖啡、浓茶会刺激胃酸分泌;另一方面,咖啡因也会导致食道下端括约肌松弛,更容易发生食物反流,加重烧心症状,所以需要少喝。

严格戒烟和减少饮酒。酒可刺激胃酸分泌亢进并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加剧食管下括约肌自发性松弛。同时,增加了食管同步收缩的概率,并影响其蠕动功能,导致食管酸清除能力下降,使反流次数增多,增强食管内环境的酸性程度。吸烟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肌张力、减少唾液分泌,导致胃和食管功能减退,从而引发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务必避免过多进食,每餐饭量要减少一些,宁可多吃几餐。一餐进食过多可能会增加胃内压力,延长消化时间,使反流发生的概率增加。有研究显示,少食多餐者的胃食管反流发生次数少于三餐饱食者,症状的剧烈程度也较轻。

睡眠时,将床头抬高10—20 厘米,这样可以减少夜间睡眠时胃食管反流的发生风险。须注意,并不是调高枕头,这样对缓解胃食管反流无益,还可能增加肩颈不适的发生风险。

另外,心理因素调摄十分重要。心理因素对此病影响大,焦虑、抑郁等,都会产生胃病及反流性食管炎不良反应,所以在心绪不佳、工作紧张之时,更应注意缓解压力,舒缓情志。

现在中医院和西医院都可以完成现代医学技术下的诊断和治疗,初步诊断与用药选择可以信赖的综合医院即可,胃镜、24 小时食管pH 监测等手段,大型的中医院、西医院均有开展。要强调的是,针对凡顽固性的病症,可以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凡病情较缓或西药不良反应明显者,又或西药治疗效果欠佳者,可选择中医治疗。

当然,无论是在哪种阶段,将中医方法应用上,都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即使西药有效,将中药用上,也可以巩固疗效,这样可以标本兼治。

猜你喜欢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炎流性
张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艾普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0例分析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常规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中药汤剂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临床观察
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用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研究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