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仲夏之始,万物并秀,我国迎来了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这是科技界的盛事,也是党对全体科技工作者的厚爱。在这个节日,我们也迎来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一周年,神舟十四号接续发射……一大批国防科技创新成果取得突破。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回应了我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紧迫需要,为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战略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广大军工科技工作者新的使命担当。
实现高水平国防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更加重视前沿基础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国防科技基础研究是国防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是事关我国国防科技长远发展的根基。要持续增强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真正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大幅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夯实国防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厚根基。
实现高水平国防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力量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是提升军事竞争力的关键支撑,是为世界一流军队建设提供持续创新力的重要源泉。国防科技必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依托重大科技任务和创新基地,优化国防领域实验室体系,不断强化国防科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和带动科技创新体系效能整体提升。
实现高水平国防科技自立自强,必须造就国防科技战略人才。人才引领发展,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谁就能在国防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必须加快国防科技人才培养,提升国防科技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营造良好的创新与竞争环境,培植好人才良性竞争的沃土,让国防科技战略人才在竞争中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