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训心理服务工作 提升新兵心理健康素质

2022-11-06 05:59臧茂枝王芙蓉
政工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新兵心理健康心理

臧茂枝 王芙蓉

新训阶段是新兵从地方青年成为合格军人的“第一适应期”,在当前的“两征”模式下,前一批刚刚结束“第一适应期”,下一批又迎来了“第一适应期”,风险叠加问题显著。因此,在新训阶段紧贴新兵心理特点,提升心理服务效果,对维护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兵在新训阶段常见的心理问题

新兵入营到新兵下连前统称为新训阶段,新训阶段是新兵从普通公民向合格士兵的过渡阶段,同时新兵又处于由青年向成人过渡阶段,心理发育尚不成熟,面对部队封闭的环境、严格的纪律、单调的生活、艰苦的训练,容易产生不良心理状态以及心理困扰。

(一)忧郁心理。忧郁心理是指生活状态发生重大改变,个体不能很好适应而产生一种情绪低落、遇事多虑的心理。新兵入伍前基本上就读于高中或者大学,处在校园里的他们始终在家长、老师和学校的关注爱护之中成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入伍后需要独自面对来自生活、训练、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容易使其产生孤独无助的情绪,并且由于得不到亲友及时的鼓励支持与关心疼爱,容易导致他们对过去的生活产生怀念,易产生忧郁心理。

(二)封闭心理。封闭心理是指由于个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引起个人的焦虑从而与外界隔绝,缺少社交活动。大多数新兵入伍前一直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生活环境优越,生活阅历匮乏,对他人依赖感较强,缺乏自我解决问题和抵抗挫折的心理准备与经验。当新兵在新训阶段学习、训练进步缓慢,或者受到上级批评教育时,便会产生心理落差,感觉自己不如别人,而且身边的战友来自五湖四海,文化背景差异大增加了新兵间的沟通障碍,结交新朋友困难,久而久之易形成封闭心理。

(三)叛逆心理。叛逆心理是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反抗心态。新兵入营时往往都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强烈,加之大部分新兵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当作“小王子”“小公主”,在家人的呵护关爱下,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惯,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入伍后,对于部队的集体生活适应困难,不能处理好与战友的人际关系,不能理解部队严格的管理制度,不能心甘情愿地服从上级命令,易产生严重的叛逆心理。

(四)焦虑心理。焦虑心理是指由于对当前事件的恐惧和对预期事件的担心,而对某些事物或时间产生非理性的恐惧心理。对于大多数新兵而言军营是一个崭新的环境,也是他们初入社会的第一站,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能不能很快地融入部队集体生活,能不能跟上班级的训练节奏,能不能在军队里学到本事,担心前途、自信心不足导致他们表现出一定的焦虑。还有的新兵在入伍前通过新闻媒介看到了军人的英勇形象,却不了解这背后需要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当自己想要成为一名革命军人需要经历高强度的军事训练时,也容易因为怕苦怕累怕受伤而产生焦虑心理。

二、心理服务工作在新训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心理服务是指运用心理学及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或减少各类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在新训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服务工作,解决新兵的实际问题,有助于提高新兵心理健康水平,顺利度过“新兵期”。当前,新训阶段心理服务工作受到各级高度重视,普遍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一些单位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心理测量不专业。心理普查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或问题。一是测验选择方面。部队普遍使用自陈测验进行心理普查,一方面量表题量大,新兵很难有耐心做完;另一方面量表题目结构明确,不可避免会使部分新兵产生防御心理,刻意隐瞒或伪装自己的真实状态,从而降低测验效度。二是施测过程方面。通常心理普查安排在新兵入营后两周内完成,由于刚入营新兵还处于适应期,会面临诸多应激事件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低,此时测量容易高估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并且测量组织者多由缺乏心理测试资质的干部骨干担任,也会影响心理测试过程的规范性。三是结果处理方面。心理普查结果反馈时,若缺乏专业的解读会导致结果解释不准确,若缺乏保密意识,可能会对部分疑似心理问题新兵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教育内容不灵活。新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完全融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内容也仅局限于与思想政治相关的心理问题及现象,况且,严肃且以说教为主的课堂氛围会使新兵接受度降低;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方式不够灵活多样,教育内容主要通过集体上课进行知识灌输,课上没有讨论交流,课后缺少反思运用,导致教育内容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新兵的心理困惑;三是心理健康教育严格按照教育计划落实,没有针对新训不同时期新兵的具体心理变化、存在不同心理困惑进行教育内容的修改与完善,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由于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涵盖不够全面,使得教育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在新训适应期解决新兵心理问题的辅助作用。

(三)服务方法不规范。心理服务涵盖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训练等,在新训阶段开展心理服务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层部队尚无统一的服务方法使用规范,致使各单位心理服务建设存在差异。如,心理测量量表多杂,缺乏权威的评价体系和衡量标准,导致各单位新兵心理健康筛查评价标准各异;团体心理训练模式缺乏有效的团体心理训练标准及流程,各单位新兵团体心理训练的安全性及全面性得不到保障。二是各种心理服务方法使用尚未得到有机结合,没有充分发挥心理服务的效能。通常,对于心理测量筛查出来可能存在心理疾患的新兵,只是单纯地向上级汇报一个数据,而没有进一步准确评估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或治疗,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心理困扰,积极适应融入部队的生活。由于基层单位心理服务建设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不仅导致各单位建设差异,更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心理服务的效能。

(四)服务体系不科学。在新训阶段各级更为强调重视的是新兵体能素质、训练成绩的提升,对于新兵的心理健康关注较少,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心理服务体制建设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心理服务管理体制权责不明不统一。各单位新训工作主要由训练部门负责,因此很多单位心理服务工作归训练部门管理,而有的单位心理服务工作则是由政治部门或者卫生部门负责,各部门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制订的计划无法顺利落实。二是心理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基层心理服务工作主要由只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军医及骨干实施,他们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人员能力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开展的新兵心理服务工作收效甚微。三是心理服务工作缺乏评价环节。虽然用于改善新兵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但是对于心理服务的使用方法不够系统、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致使针对新兵新训阶段心理特点的服务模式不够完善。

三、完善新训阶段新兵心理服务工作的措施

(一)提升心理测量的可信性。一是测量技术的选取。心理测评作为心理健康筛查的重要环节,应当根据不同的测量目的选取不同的测量技术。需要大规模取样时可以采用问卷测验技术,若要避免文化背景影响同时减少被试的防御性则可以采用投射测验技术,若要评估被试的某一特定心理特质时采用情景测验技术更好。二是测量时机的选择。新训阶段新兵出现心理、精神行为异常多集中在入营30天左右,而且在《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中也将心理异常退兵时限明确为45 天,因此新兵的心理健康筛查应选择在入营后一个月较为合适。三是测量人员的选用。心理测量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应当安排专业人员组织实施,可以减少无关因素对测量过程的影响,提高测评结果的可信性。专业心理工作者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会更加准确,可以避免误诊误断情况的发生。

(二)重视心理教育的针对性。一是将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等教育,可以通过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促使新兵多角度了解,更易于接受。二是部分心理教育单独备课授课。应将针对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如适应心理、正念放松、生涯规划等,从政治教育内容中分离出来单独备课,并由专业心理工作者负责辅导授课。三是灵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上的时间和内容,在新兵训练和业余时间都可以进行自训自学,使新兵根据自我需求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心理知识。四是科学制订教育计划。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应按照新训不同阶段新兵的心理特点制订,在相应的时间进行相应内容教育。在新训初期应以心理适应为主,重点是教育新兵如何尽快融入并适应军营生活;在新训中期要以心理强化为主,重点是教育新兵如何提高自我教育与调控能力;在新训末期则以心理发展为主,重点是教育新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使自己在未来的军营生涯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增强服务方法的规范性。一要制定心理服务方法的操作规范。如,在心理测量方面,使用自陈量表对全体新兵进行心理普查,对于筛选出的可能患有心理疾患的新兵再统一进行投射测验,可以排除部分在前期普查中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新兵,对下一步的治疗或者访谈起到节省时间、提供线索或者辅助精神疾病诊断的作用;在团体心理训练方面,既要根据不同新兵群体的心理特征构建不同的心理训练方法模式,针对性改善不同新兵群体的心理问题,也要将团体训练向实战化倾斜,通过在高度仿真的战斗环境中进行演练,提高新兵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战场环境适应能力;在心理咨询方面,可以灵活应用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网上咨询等多种模式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二要明确心理服务方法有机结合的流程。首先由卫生队专业的心理医生负责心理普查,然后针对普查结果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扰,精心制订修改教育方案,通过面对面辅导教育使新兵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最后将普查中有心理问题倾向的新兵通过复查、访谈进一步筛查,遴选心理咨询师和优秀政工干部组建心理服务队伍,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一对多的团体辅导,帮助他们消除不良情绪、排解心理压力。特别是针对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新兵,应将他们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采用骨干包干负责、专业咨询师结对、地方专家问诊的方式,适时跟进疏导,定期检查评估,确保不延误治疗,不影响正常工作。

(四)优化服务模式的系统性。新兵的心理服务工作是新训阶段的一项系统性工作,应该构建一个以新兵为中心、部队为主体、辅以家庭和社会两大力量,部队、家庭、社会多元整合化的心理服务队伍,从而提高心理服务工作的完整性、系统性。一是形成全营区统一指挥、分工协作、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组织管理和工作体系。部队应在团以上级别的新兵单位成立新兵心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领导,训练、政治、后勤部门共同参与,统一领导、规划、协调、组织新兵的心理服务工作;在新兵营设立心理服务工作站和心理服务室,心理服务工作站负责组织新兵搞好心理知识普及教育、抓好基层心理骨干培养、做好新兵心理问题的疏导与调适,心理服务室包括心理宣泄室、心理放松室等供新兵自行使用,放松调节自己的不适心理;在新兵连成立心理服务工作组,负责配合上级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定期研究分析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发现新兵心理异常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做好相关工作;在班排设立心理联络员,实时和动态监控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异常问题及时报告并做相关处理。二是将社会和家庭两大保障力量联动起来,与部队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新兵的心理服务工作。一方面社会要创造好的社会舆论,帮助社会认识军人的价值,帮助新兵端正入伍动机;部队要协调好驻地医院、心理咨询机构可以每半月对新训期间新兵心理健康进行巡回服务,对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新兵提供专业援助。另一方面部队与家长要经常互通新兵的心理情况,让家长配合部队做好新兵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新兵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三是设立心理服务评价系统,完善心理服务全过程。新兵的心理服务评价体系应包括上级部门抽评、本级内部自评、同级单位互评,通过评估有助于增强部队对新兵心理服务的重视程度,进一步了解新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及时对心理服务工作进行整改和完善。

猜你喜欢
新兵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立正!新兵们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新兵跳伞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