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的地下管网生态管理探索实践
——以杭州市临平区东湖街道为例

2022-11-05 02:42:58杭州市临平区东湖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范愈迅杭州市临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胡茂伟浙江越歌科技有限公司庞璐渲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20期
关键词:管网管线数字化

文|杭州市临平区东湖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 范愈迅;杭州市临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胡茂伟;浙江越歌科技有限公司 庞璐渲

1.前言

近年来,国内部分城市发生了燃气泄漏爆炸、积水内涝、道路塌陷等突发事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生命线的安全运行。为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下管网的规划、建设、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建城〔2020〕111 号)、《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浙委改发〔2021〕2 号)等文件,要求“运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从摸清底数、科学布局、提标改造、系统提升、规范管理等方面推进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建立地下管网数字化生态管理系统。

2.地下管网管理难点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杭州市临平区地下管网体量每年上升超过11%,地下“毛细血管”日益错综复杂。为推进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该区以工业重镇东湖街道作为试点,划定75 平方公里试点范围,探索建立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体系。管网管理难题如下:

(1)地域面积大,管线数据庞杂。试点范围内拥有河道118 条、总长198 公里,雨污管网长达497 公里,雨污井12 万余个。地下管网包含燃气、雨水、污水、电力、给水、泵站等多种类型,数据庞大复杂,且分散在各个部门,在纳入东湖统一管理过程中,存在底账不清、数据缺失、查阅困难、管段与周边管网关系不明确等问题[1]。

(2)权属单位多,标准不统一。管网管理工作涉及的部门众多,包含管线权属单位、建设单位、管理部门等,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各管各线”,数据采集、入库标准不同,数据资料较为混乱。

(3)更新维护工作量大。城市不断建设发展,地下管线亦在持续更新,在城市建设、运营、管理过程中会新增大量管线数据,加工处理量大,维护成本较高。

3.数字孪生与地下管网

数字孪生是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引领性技术,其运用到城市中,即在城市建筑信息模型(CIM)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把物理城市的人、物、事件及各类要素数字化,在网络空间里再造一个与之完全对应的“虚拟城市”,形成物理维实体城市和虚拟数字城市的同生共存、虚实交融[2]。数字孪生若运用到地下管网管理中,则具备如下特征:

管网实体的精准映射。数字孪生是现实世界的数字克隆体,因此地下管网的数字孪生需精准映射现实管线信息,在虚拟空间中搭建管网模型,并确保管网及其附属设施信息与现实世界的一一对应。

管网运行的实时感知。物联网是支撑数字孪生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可以汇聚物理世界的实时运行信息,帮助洞察城市运行态势。通过安装在城市地下管网中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管网运行情况,实现感知异常、提前预警,促进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置。

管网管理的智能决策。数字孪生的核心能力包含模拟仿真、分析挖掘。在地下管网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可以运用数字孪生的模拟仿真与分析能力,通过全面、精准的分析计算,预演管线各阶段情况,促进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危险,以未来视角对地下管网的建设发展进行智能干预,辅助相关单位的科学决策[3]。

4.地下管网生态管理的实践

东湖街道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推进地下管网闭环管理,通过构建城市地下数据资源库、推进业务重构与流程再造、完善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地下空间数据全要素归集、全方面运用、全流程治理、多触角监测,助力提升地下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

4.1 基于数字孪生底座平台

以数字孪生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孪生”镜像为实现方式,在城市数字孪生管道燃气安全平台的基础上,迭代更新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将城市运维信息纳入系统管理,采用以“1+N+4+1”的模式打通部门交互环节,形成综合型系统。“1”即1 个数字孪生系统,“N”为多个行业部门的数据接入,“4”是根据应用对象与场景,分为应用场景页面控制中心、PC 端应用场景页面、现场工作人员应用场景页面、数字政府场景页面,“1”是建立一个样板工程,推进城市管网管理智慧化、治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为杭州乃至全国建设数字孪生城市积累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

图1 东湖街道地下管网生态管理实践

4.2 全方位汇聚数据,构建地下管网数字化综合场景

图3 虚拟开挖分析

图4 淹没分析

图5 管网大数据看板

(1)数据归集,形成数字档案。构建城市地下管网“一件事”,以多维、多源、多态数据为基础,以统一标准规范为依据,以海量智能算法为支撑,通过“基础数据+实时运行+智能监控”模式,形成集雨水、污水、弱电、泵站等管网于一体的综合性电子档案,助力精准发现问题、对接需求、研判形势、预防风险。转变“信息孤岛”理念,按照跨部门多业务协同思路,全面梳理区水务集团、供电公司、港华燃气以及住建局、综合行政执法局、镇街等部门提供的管网及设计规范数据,结合统一地名、地址库,将新建管网、传感器以及应用系统,全部纳入“地下管网数字化生态系统”应用场景。目前已归集11 个部门近2.3 亿条数据,有效支撑核心业务。

(2)技术赋能,实现一网统管。紧盯新建市政地下管线项目及未来规划,始终坚持数字化改革理念,分筛采用IOT、CIM、数据库等贴合性较强的技术应用,依托北斗、5G、IC(集成电路)数字芯片技术建立地下管网大数据云平台,配对智能硬件,实行“一网统管”。

(3)流程重塑,构建工作闭环。应用地下管网数字孪生系统驾驶舱,推进全生命周期管理,统筹地下管网“数据监测-研判分析-任务分解-数据反哺”子功能,形成“实时监管-自动预警-自动派单-及时反馈-监管考核”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城市风险自动发现、城市运行规律主动洞察、运维养护过程追踪回溯、决策分析仿真推演、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4.3 全流程综合治理,强化地下管网运行安全

(1)改变巡查方式,实现“点线巡查”向“长效管理”转化。管网运维中人机协同,依托地下管网数字化孪生系统,通过系统数据可主动发现、准确定位地下管网堵塞、溢流、高负荷运行等问题,诊断问题成因,就近调动移动技术设备车辆,高质量实现定位识别、精准修复,大幅缩减时间与施工成本,做到“修必准、准必快”。2021年3月,新天路大开挖工程在该系统的助力下,整体成本和施工时间由100 多万元20 多天缩减至65万元3天,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2)改变预警方式,实现“事后响应”向“事前预警”提升。利用地下管网内设置的传感设备,对排水、供水、燃气管网等生命线进行实时监测,敏捷掌控各类突发事件,并根据不同的问题类型、等级、所需费用等快速确定处置方案。在污水治理期间,监测各污水泵站的实时液位、流量、机组运行状态,自动感应、自动推送、协调处理各站点运行及作业人员工作情况,通过远程调控实现水量平衡,防止污水满溢。

目前,累计发现并处置相关问题1246个。2021年汛期及台风“烟花”期间,该区以地下管网高程信息为依据,通过水文水动力模型推算降雨量,结合管网及井盖端的液位器,实时报警水位水量,为防汛作战部提供决策参考。

(3)改变统筹方式,实现“末端治理”向“综合管理”深化。发挥数字档案优势,实时记录、监测、更新地下管网管线规格、建设施工、数字芯片植入、竣工验收全过程,形成大数据库。通过端口即时传输至规划、住建、城管、水务、管线运维等部门,实现资源共享、行动升级。目前,东湖街道地下管网数字孪生系统已建立横向联动各职能部门,纵向贯通街道、村(社区)的管理体系,整合相关系统5 个,涉及14 个部门和150 余家企业,实现数据录入、施工审批、项目建设、运维管理、档案查询等基层治理“一步到位”。

4.4 多领域优化服务,提升地下管网应用效能

(1)实现用户办事“最多跑一次”。地下管网数字化变革之前,纳管施工单位在处理污水满溢、道路积水、管道修复等工作时,需要查阅道路管网档案,再由工作人员现场放样比对,整个审批流程历时5个工作日才能全部完成。目前,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系统已上架至“浙里办”服务端,施工审批、项目建设、档案查询等日常业务“网上可办”,纳管施工单位5 分钟内便能获取管道位置、标高、管径、流向等信息。

(2)实现技术修复“最多修一次”。通过应用场景及数据模型,建设前开展模拟建造,做好风险预测,规避实际风险;建设中可以做好对工程项目从质量、安全、绿色施工、进度等方面的数字化动态监管,避免重复施工。如地铁九号线荷禹路段管线迁改项目施工过程中,提前发现原有图纸的管线位置偏差及管道流向错误,港华燃气、水务集团、供电公司、四大运营商依托平台,及时做好燃气、给水、弱电、雨水、污水等管线的衔接,提升了开挖建设安全性,减少了工程变更。

5.结语

数字孪生的实现需要构建精准模型、融合全要素数据、全面感知物理实体、实时信息交互和按需智能服务。东湖街道在实践中积极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地下管网数据的深度融合与数字化治理,借助物联传感设备,精准把握地下管网运行脉搏,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管线运维精准高效、决策分析有据可依。打造了贯穿地下管网规划设计、综合审批、施工建设、运维养护全流程的生态治理体系,让隐蔽的地下管网管理暴露在阳光下,汇聚至系统平台里。在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方面是一次重要的探索创新,可为地下管网管理提供有益借鉴,为其他领域的智慧化应用积累经验,为构建城市治理现代化体系增添助力。

猜你喜欢
管网管线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能源(2018年8期)2018-09-21 07:57:20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能源(2018年8期)2018-09-21 07:57:20
管网改革虚实
能源(2018年8期)2018-09-21 07:57:18
织起一张共管网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夹套管线预制安装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电子制作(2017年10期)2017-04-18 07:23:00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电子制作(2017年9期)2017-04-17 0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