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 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学院
《中国音乐词典》记载:“湖北大鼓,曲艺的一种。旧称‘鼓书’‘打鼓说书’‘打鼓京腔’等”。1950 年鼓书演员王鸣乐倡用湖北大鼓,流行于湖北省黄陂、孝感、麻城、黄冈、武汉等地。相传清道光(公元1821—1850年)年间犁铧大鼓艺人丁海州(人称丁铁板)首先将大鼓引入湖北。清同治(公元1862—1874 年)年间艺人黄玉山(黄陂人)、赵保亭(孝感人)、李世雅(新洲人)、胡少甫(黄冈人)等为了便于当地听众接受,将北方语言音调分别改用当地方言俚歌说唱,并将伴奏乐器大鼓改为小鼓,以木质云板取代铜质梨花片,遂形成富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
根据史料记载,大约在清道光末年的时候,便有相关的鼓书艺人表演湖北鼓书,教授徒弟。根据师徒相承的关系可以推测出,在此之前鼓书就已经存在了。19 世纪中期,有一位从河南来的叫丁海洲(丁铁板),其为了养家糊口,几经周折来到了湖北武汉打鼓说书。只不过,丁铁板在表演的时候仍然操着带有北方的地方口音,一只手拿着木制的签,另一只手拿着两块月牙形的钢镰(或者是由铜、铁制作的),供湖北人民在闲暇时娱乐消遣。光绪年间,洋务派在武汉建立了大型的工业基地,并修建了京汉铁路,于是武汉三镇的经济、文化得到了繁荣发展。此时,湖北大鼓已经成为湖北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除此之外,20 世纪20 年代,打鼓说书的部分艺人弃铜镰与鼓槌,投身于评书。湖北大鼓与湖北评书就此在湖北生根发芽,成为了湖北地区的文化符号。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境内的湖北大鼓在文化馆修建了曲艺场(后随着馆舍扩建改为“曲艺厅”),还成立了鼓书队,相关部门参考了鼓书艺人王鸣乐的意见,正式将其定名为“湖北大鼓”。除此之外,当湖北大鼓传入黄冈时,黄冈人民将其命名为“黄冈善书”,大概的意思是击鼓说唱人的因果轮回与善恶报应,以此劝诫人做好事,积善德。
湖北大鼓作为湖北省的四大曲种之一,它借鉴并融合了湖北地区地方戏曲唱腔特点,并融入当地方言以及当地优秀的艺术精华,使大鼓艺人在演唱时更加朗朗上口,表演形式、题材、唱词、唱腔与伴奏上都有其独树一帜的艺术特点。
与许多传统文化早期的表演方式相同,湖北大鼓艺人的早期表演都是挨家挨户地上门进行演唱,即“拍门”。首先在每家每户的门前为招揽听众敲打鼓板,人们闻声便知鼓书艺人已就位,纷纷携家带口前去观赏。后来,由于鼓书受到了当地人民热切追捧,便采用了“点棚打场”的方式在现场演绎。艺人们根据人数的多少来选择场地的大小,他们立身于书坛或者圆场之中(当时并无伴奏乐器),人们围观在四周听曲艺。艺人们根据群众的意见选择书目,通常一唱便是几天,甚至半个月。
湖北大鼓由一个人说唱,也可以二人对唱或者由多人演唱,其中一人说唱的形式是最为常见的。作为一名曲艺艺人,各种知识都需要涉及一点,表现人物时常常一人需要分饰多角。根据剧情中人物塑造能够引人入胜的需要,根据男女老少的发声特点,表演者任意切换角色,忠奸善恶的形象分明。同时,他们还要一同带入手、身、眼、步法与神情,所以他们角色的塑造才能灵活多变、入木三分。例如在湖北大鼓传承人张明智代表作《恶媳妇》中,他一人分饰苦恼于婆媳关系的男人、得理不饶人的“恶媳妇”郭西娥,以及受尽媳妇欺辱的婆婆;《楼上楼下》中,张明智一人分饰了苦恼于邻里关系的男人,外号为“难得缠”的妇女和脾气直爽的沙太婆。这些作品除了在演绎角色之外,还加上通俗易懂的旁白,话里话外,道尽了老百姓生活中的辛酸苦辣。
湖北大鼓的题材内容非常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其唱词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常常能够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与反响。鼓书早期的题材包括了民间传说、英雄历史传奇和神话故事,题材内容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内容篇幅也较长。建国之前的代表作品有《宣讲大义》《规格十二锦》《封神演义》以及《响马传》等。新中国成立后的代表作品有《刘姥姥赴宴》《洪湖赤卫队》《三月三》等。
《聚宝盆》借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一个宝物,讽刺了某些自作自受的贪官污吏;《三婿拜寿》是根据民间故事进行创编,讲述了一位农民与秀才斗智斗力的故事;《酒鬼》中讲述了一个爱酒如命的人,被亲人无情地扔进了大酒缸里,可他依旧想着喝酒的故事;《斗地主》 中讲述的是一位赌徒输光儿子的学费,离婚时才幡然醒悟的故事。这些题材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通俗易懂与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有着寓教于乐、令人茅塞顿开的效果,这些也都是湖北大鼓受到当地人们大力追捧的原因。
湖北大鼓特别注重唱词的节奏和音韵。首先,鼓书的唱词有二、四、六、八、十二句等(其唱词一般为双句),为了压板上句与下句必须同时出现;其次,鼓书一般分句的格式为有二三式(五字句)、二二三式(七字句),三三四式(十字句),三四三式(十字句),除此之外,还有不够规整的几种句式结构。最后,音韵上要求合辙押韵。合辙是全段的唱词用一道辙上的字(合撤的规律则来自“十三道大辙”,十三道大辙即规定唱词的首两句必须押韵);押韵是指下一句落的韵脚不仅要求合辙,同时还要讲究平仄。后面的句子则需要在偶数句押韵,即按照韵腹相同的原则归纳分类韵母。如此一来,鼓词不仅有了音乐的美感,还易于鼓书艺人们记忆与演唱。
湖北大鼓的音乐由湖北地区流传的“四平调”发展演变而成,音乐属于板腔体,俗称“四平”,它也是湖北境内各类唱腔的基础。“四平调”具有说唱化的风格,它是根植于湖北地区流行的采莲船调、高跷调等民间曲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调式、旋律、结构、板式等都反映了湖北地区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湖北大鼓的整个曲调是建立在五声调式基础上的六声徵调式,或者七声徵调式(即加变宫的徵调式或加变宫、清角的徵调式)。徵音(也是主音)和宫音、商音,这三个音在歌曲中起骨干作用。音乐结构上尽显我国民间音乐“起、承、转、合”的传统结构形态,板式上多为一板一眼(2/4 拍)。结构上有四个乐句或上下乐句两种形式,四个乐句的落音分别是2、5、6(或1)、5,其中第三句落音较为自由,可落“6”或者“1”上。以上两种结构的末句均有一个拖腔(有时拖腔可以省略)。
“四平调”的基本曲调比较平稳朴实,不仅能叙事,还能抒情。剧目中根据不同剧情内容、音乐情绪的需要,在“四平调”的基础上可以将板眼、节奏、速度加以扩充、减少等发展手法,变化出若干不尽相同的唱腔。如“慢四平”“快四平”“四平悲腔”“四平汉韵”“雅腔”“五字真”“快流水板”“四平散板”“懒腔碎板”等不同板式和腔调。
新中国成立以前,鼓书艺人们经常为了生计而走街串巷,所以他们演出的场次、地点、时间都不固定。他们常常随身带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一根尺余小杆子和三片木质云阳板,扁圆鼓和六根竹制成的三脚架。唱之前,右手持槌,左手握住云板,有节奏地击鼓,唱时则停鼓击板。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摆脱了封建社会的约束,湖北大鼓的音乐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了积极响应毛主席提出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湖北大鼓与时俱进的发展。文艺演出的团体以及业余的宣传队大多都改变了敲击鼓板伴奏的传统模式,加进了中国传统乐器琵琶、二胡、扬琴、古筝等,以及西洋大提琴、小提琴等伴奏乐器,还组建了小型的伴奏乐队,同时,还以新编创的前奏取代了传统打鼓板闹台。
其一,湖北大鼓的伴奏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伴奏,另一种是定谱伴奏。在此鼓书中,传统伴奏比定谱伴奏更为常见,且具有较强的即兴性,需要乐队与艺人之间有着高度的默契。定谱伴奏会以传统伴奏为基础,配合表演者在不同的表演场合或者剧中情感做出适当调整。其二,湖北大鼓的伴奏分为前奏、间奏和尾奏。唱词前后或中间用乐器演奏的“小过门”伴奏形式在此鼓书中较为常见。上句中的“小过门”常常较为灵活多样,下句“小过门”的形式较为固定。湖北大鼓的前奏与尾奏和过场一样,有固定模式,当尾奏旋律响起时就意味着大鼓的终止。
改革开放以后,在现如今网络讯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奔向了小康生活。随着人们娱乐时间增多,各种娱乐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丰富多彩起来,同时,这些娱乐设施的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一样,湖北大鼓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首先,缺少观众,逐渐消寂。据有效数据显示,湖北大鼓的受众群体大多为中老年人。许多年轻人精神娱乐世界比较丰富,认为湖北大鼓是一门“曲高和寡”的艺术,从而不感兴趣;其次,传统文化难以传承。迄今为止,相关的湖北大鼓现共有12 个传承人,都为男性。其中50 岁以上的传承人大约占据其中的三分之二;再次,内容陈旧,笔者通过多个网络渠道发现,湖北大鼓曲目大多为传统的经典老文本,题材并未与时俱进,这一定程度上与传承人老龄化有关;另外,相关理论研究滞后。在知网中,有关湖北大鼓的文献大概有40 篇,理论性研究也是相对较少的,大部分涉及大鼓的文献记载了与湖北大鼓相关的活动,还有关于传承人的生平事迹和作品上,关于其他的理论研究是屈指可数的。总之,无法让人们真正走近并了解湖北大鼓。最后,缺乏宣传。笔者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北人,身边的同学朋友似乎很少有人知道并了解湖北四大曲种之一的湖北大鼓,这也说明有关湖北大鼓的宣传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在如今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湖北大鼓的传承将面临重重挑战,但同时也会有一定的机遇,发现并把握住机遇,有利于湖北大鼓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年轻人群体是文化消费的中流砥柱。现在的90后、00 后的群体不仅接受了国家更加全面与系统的教育,而且这些群体的大部分家庭愿意花费金钱投资他们学习各种各样的才艺,所以在此基础上他们接受了很好的艺术培养与熏陶。2020 年,中国青年报社在联合问卷网进行了一场对年轻人的调查,这项调查显示,57.5%的人平时常观看舞蹈,50.1%的人常关注并观看音乐会,38.1%的人关注并观看舞剧,其余的还观看曲艺、音乐剧等。种种调查迹象表明,年轻群体文化消费升级,且并不排斥传统曲艺。这些曾被称为“阳春白雪”或“早已过时”的文化,现如今已经得到年轻群体的热切追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湖北大鼓在现如今并无年轻人主动关注,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所以,湖北大鼓的创作者们应该深刻思考的是如何抓住年轻人的文化市场,将湖北大鼓的题材、内容等进行革新,提供更多引人入胜的表演内容与文化服务。首先,做好湖北大鼓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让其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和文化消费的种种需求。例如,将湖北大鼓的曲目进行更新,创造出贴近年轻人平日生活的题材作品(校园热点、社会热点、网络素材、生活题材),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其次,力求打造一些新型文化消费产品和文化消费的形态。例如,相关的曲艺艺人可在网络上开通付费的教程或者曲艺音频。总之,以年轻人文化消费的现象为一个契机,力求将湖北大鼓年轻队伍发展壮大。
传播的媒介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方式:其一,人际传播,人与人之间通过以线上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或者可以借助电话、互联网等进行传播;其二,组织传播,其媒介为“人”,或者一些非大众的出版产物,例如信息通知、传送文件等;其三,大众传播。即网络、电视、电影、书籍、报刊、广播等。充分利用好以上传媒渠道,湖北大鼓才能继续更好地传承并经久不衰。
通过传统媒介(包括电视、电梯、公交、报纸、广播等)宣传湖北大鼓是湖北地方政府与相关保护机构需要密切注意的。但笔者认为,最方便快捷的传播渠道便是互联网。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快最广的信息是大众乐意接受的,而且网络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其一,网络传播更快捷并且自由;其二,传播具有空间的无限性、全球性;其三,网络传播的方式多样,并且有着沟通的交互性。例如,相声演员陆鸣在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社交平台上开通了个人账号,迄今为止,他在这些社交媒体中通过结合时事自创的湖北大鼓视频收获了几十万粉丝,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中老年人密切地关注湖北大鼓。
除此之外,让湖北大鼓进校园是其传播的重要选择。众所周知,学生群体对湖北大鼓的喜爱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会推动大鼓的发展。所以,在湖北地区相关的小学、中学、普通高校开设湖北大鼓相关课程,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多元化,而且能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许还能从中输送湖北大鼓相关人才,这是一举多赢的方式。
湖北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因为它是中部地区最中心的城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位于南北大动脉京广线中间。武汉也是中部地区少数的几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更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武汉的普通高校数量放眼整个中国城市都是屈指可数的,其中本科学校共计46 所,专科学校共37 所。所以武汉不仅在历史文化上,还是在文化研究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中国知网中,与“湖北大鼓”相关的文献大概有48 篇。其中学术期刊论文共43 篇,学位论文2 篇以及报纸3 篇,与“湖北大鼓”相关的著作仅三部。总之,学术界对于湖北大鼓的关注力度还远远不够。湖北大鼓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也需要相关的政府机构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扶持。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培养大鼓的创新型人才,加大投资力度,并设立专项基金,为湖北大鼓的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经济后盾。只有这样,湖北大鼓才可能被更多的人才密切关注到。
2020 年,由于一场疫情让中国乃至世界密切关注到武汉这座城市,许多网友通过各个社交平台都表示疫情后愿意来这座城市旅游观光。2021 年11 月26 日在武汉举办了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各个项目活动一共吸引了298.8 万人参加。基于此,笔者认为湖北大鼓在湖北有一定的平台空间进行发展,例如,建立相关的博物馆,突出湖北大鼓文化内涵;增加大鼓的相关线上表演平台;参照以戏曲为主题的谭鑫培公园(位于湖北武汉江夏区),建立以湖北大鼓主题的公园,供市民休闲娱乐等。同时,顺应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落实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支持云计算、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如此以往,湖北大鼓才会得到良好的传承与保护。
湖北大鼓不仅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湖北人民心中最具湖北代表性的说唱艺术之一。湖北大鼓在湖北地区植根了近200 年的历史,作为湖北地区优秀的说唱艺术,它借鉴并融合了当地地方戏曲唱腔,融入当地方言,以及当地优秀的艺术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表演形式、题材、唱词、唱腔特点,在湖北人的心中占据着无法撼动的地位。总之,对于湖北大鼓我们应当继承并且发展,让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绚丽多姿。在此,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能够关注到湖北大鼓,并且进行更多的探讨与研究,使之发扬光大,为我们的后辈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