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丽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同时兼具国际性与地域性,一个是对外交流,一个是对内交流;在对内交流时,由于多国籍、多元文化,又形成了内部的“国际化”。平素无论是市井群体还是高端群体都有序运作的小社区生活,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全域静态管理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所有人被禁足于自己的室内时,微信群纵横交错的虚拟人际网应运而生。静态管理下仅存的两种动态便是核酸检测与领取物资。在前者中,不乏外籍人士走上前线担任志愿者的事例;在后者中,也出现了外国人“团长”积极组织国际社区生活的身影。
“海派文化”是上海近代化过程中的产物,而影响其文化构成的主要因素,一是中西文化的碰撞、认同与排拒,二是移民文化的融合。今日,当疫情遇到“海派”,又呈现出怎样的中西碰撞与融合?当国际文化大都市变成地域化社区,又呈现出怎样的国际性与多元性?
外国人在上海居住,已经十分普遍。不过,出于语言及文化习惯的差异,中外居民之间交往很少。这个泾渭分明的界限,被静态管理的模式打破了。
一方面是以楼栋为小单位、以小区为大单位的封闭式管理,让中外居民成为一个共同体,只有共同抗疫才能护得自我周全;另一方面,封闭式管理下的楼栋微信群、小区业主群吸收了不懂汉语、在中国没有熟人的外国人,让这些平时“游离”于社区之外的国际居民获得了重要的生活信息。例如,临港新片区方竹路789弄“馨香铂舍”小区迅速组建了“外籍居民志愿服务队”,建立了一个英文微信沟通群,用于发布信息、答疑解惑,解决外籍居民的迫切需求。
全域静态管理之下,虚拟人际网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并非只是上海单向对外国人的沟通,还有着双向的反应与回馈。
在共同守“沪”的日子里,虹桥友谊联盟成员纷纷行动起来,成为心系长宁的最佳“外援”。帕可柏仙地毯商业(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哈比(巴基斯坦籍,2019年白玉兰纪念奖获得者)在这里生活了13年,作为外籍志愿者,协助警方拨打双语电话,通过志愿者行动回馈这个第二故乡;上海和睦家医院外科医生阿思势(尼泊尔籍,2020年白玉兰纪念奖获得者)呼吁组建了外国人献血者团队;ZARA母公司爱特思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思伊文(西班牙籍,2019—2020年上海市优秀企业家提名奖获得者)协助志愿者做核酸检测;白马克(澳大利亚籍,2021年白玉兰纪念奖获得者)在回到上海完成隔离后紧接着就投身到志愿者工作中,他表示要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社区居民;日本人水田贤治表示,作为一名工作、生活在上海的外国人,他一直积极配合上海的疫情防控工作,并希望如常的上海、如常的生活早日回归;由新加坡人许菱娜发起的外籍人士中心(TEC)在长宁区外事办的指导下,邀请了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位在沪国际友人共同参与录制了“守沪长宁”短视频,鼓励大家在疫情中保持正面心态。
社区是居民共同的家园,无论是普通社区还是国际社区,每个居民都在为上海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物资不足、运力紧张的这个春天,最受欢迎的“团长”中也出现了外国人的身影。全职太太渡边亚沙子联络起小区里的日本住户们,组建起“日本妈妈团”。邻居们接连加入,规模迅速壮大至240余人,中国人和日本人各占一半——语言不通时,有精通中日双语的志愿者帮忙翻译;需要报备时,有中国邻居和物业沟通协调,“我的团长我的团”将中外人民紧密地联系起来。
2020年新冠疫情伊始,中外之间互相捐赠抗疫物资的新闻打动人心。“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话语在两年后的上海,依旧成为鼓舞士气的正能量。
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成为严峻的问题。尼泊尔医生阿思势偶然看到城市化伦理学家和媒体艺术家JT Singh在2016年创作的一段视频,巧妙地融合了上海的现代化和多元性,令他为之一振。于是他联系了原作者,向上海市民分享了这段视频:清晨浦东陆家嘴的现代化建筑,老弄堂里刷牙的大叔、烧饭的阿姨,地铁车厢里拥挤的乘客,小店铺里热气腾腾的包子,弄堂口欢笑的孩子、互相依偎的老人。阿思势说:“我之所以这么喜欢这段视频,是因为它不仅让我想起上海曾经是什么模样,而且也告诉我们,这一切结束后,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不仅是外国人喜欢的上海,这也是上海人民最思念的日常。同在上海屋檐之下,朴素的烟火气、正常的生活状态正是支撑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经历了疫情,从前不具备的风险意识加强了。对于居民来说,主要是囤货、囤冰箱等物资储备意识,而一些机构则走在了专业风险管理的前列。虽然国际局势风云多变,新冠疫情也在不断变化,但就是在危机之中才能有创新,创造能够让人民更安心的生活及事业环境。
2022年4月15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赤松秀一致函上海副市长宗明,称沪上1.1万家日资企业因防疫措施而受到了严重影响。根据拥有2300多家会员企业的上海日本商工俱乐部的调查,当时上海出现了国内及国际物流停摆、供应链中断等困难。日本《电子产品产业新闻》上海支局长黑政典善也在上海度过了这个春天,他认为2020年与2022年两次封控的差异在于,世界各国对于在中国开展商务以及与中国进行贸易合作,变得“敬而远之”。
不可否认,“敬而远之”是疫情之下出现的短暂的冲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世界已然是一个共同体。是逃离舍弃还是共同坚守,是全球化还是缩回地域化,这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国际化大都市金融商业发达,但从GDP的构成来看,上海最大的产业其实是工业:2019年,工业占比25.3%,金融则是17.2%。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是国家扶持的产业培养政策,着重于汽车产业等产业集聚。受疫情影响,世界各国的工业生产都有所减少,而物流运输的中断阻碍了从国外进口产品零件。在欧美,对于疫情发源地的猜疑引发了对中国的不信任及反感情绪,导致一些排他政策;在医药制药方面,也从“安全保障”的角度对依赖中国进口进行了重新审视。然而,“全球化利益的本质在于通过知识超越国境的普及而激发创造,从而将生产与供应分散于世界各地,以降低风险”。
既然全球化意味着带来创新和经济增长,那么就必然需要“扩大”,所以针对疫情后的世界市场,重要的是制定相应的“扩大”策略,例如通过价值链多样化分散风险,摆脱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制定国际规则,分割经济与安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多样化。
上海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途径有三:第一是吸引外国人来上海定居、学习、旅游;第二是进出口贸易;第三是外资投资。这三点在经历了疫情之后,显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我们看到,作为城市居民的外籍人士在疫情中的积极努力,呈现出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也看到作为上海经贸的重要伙伴,外企所陷入的困境以及他们对今后的考量,其焦点就在于经济的不安全感和民众的不信任感。
那么,就应针对这些不完善的方面进行改善并推进相应的政策制度。事实上,从今年6月开始,上海就集中力量帮助外资企业攻克复工复产中的难点堵点,加快推进外资企业复工复产。一度积压的集装箱,正从上海洋山深水港码头运往国内其他港口。马士基亚太航运运营中心太平洋航线总监蒲永佳称:“‘沿海捎带’的顺利推行是上海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稳定的体现”,其对中国市场将持续加大投入。位于闵行区的西卡公司,总部位于瑞士,这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专业化学品公司,疫情中一度停产。西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张烨炯表示,公司在疫情期间获得了包括减退税、缓缴五险一金、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费用、金融优惠等相关的经济扶持政策,公司对业务复苏充满信心:“中国市场依然是世界上最有活力、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我们没有理由不在这里继续深耕这样一个好市场。”此外,诸如特斯拉、欧莱雅、霍尼韦尔等跨国公司的高管,都对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保持长期信心。
疫情之下,数字技术在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且收效甚大。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大战略部署,在重构经济增长新格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吸引外资的综合竞争力。2022年7月12日,国际检验检测认证理事会(Testing Inspection Certification,TIC)上海代表处“重点领域专业工作组”成立仪式于上海成功举行,为助力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上海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提出了重要的支持倡议,其中有一条便是:共同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创新。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已然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消费数字化、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品牌化升级的趋势明显,这令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前景充满信心。据商务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2.6%,呈现增速高、结构优、项目稳的态势。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是上海的城市精神,近代以后,从改革开放到今日的全球化,上海“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形象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精英,推动着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疫情中,那些消失的与新出现的负面现象,对制度甚至人性都提出了严肃质问,但是,上海在“公正、包容、诚信、责任”这一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下,不断健全城市建设环境,坚定了外企和外籍人士对上海建设的信心。“开放、创新、包容”是上海的城市品格,城市功能有创新、制度有创新、管理有创新,如此才能建设一个“智慧城市”。
近代上海是中国的城市,也是西洋文化的展示场所。多元文化混杂而成的海派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力,成为世界各国“冒险家的乐园”。曾经,这块土地上没有统一的秩序,恰恰为有志者提供了通道。“各国国民既无法融入其他列强国家国民组建的居留民社会,也无法融入本地的中国人社会。他们在上海就像是生活在本国的一个城市里一样,严守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因此,近代上海就仿佛是一个拼图拼出来的城市。”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让上海加速实现了近代化。
21世纪被视为“都市的世纪”,可是都市遭遇了全球金融风暴,直面大量失业、地域共同体瓦解、环境恶化等难题,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日本都市文化研究者佐佐木雅幸认为,近代以后延续至今的“国家”集权式社会经济体系必须进行根本转型,而“创意都市”开拓了“都市的世纪”,创造了新的社会“场域”。他认为,所谓“创意都市”,是基于人自由发挥创意活动,在文化与产业领域富有创造性,同时具备脱离大量生产的、创新而又灵活的都市经济体系的都市。
“创意都市”的重点在于发挥人的主动性、自由性、创造性。当办公室、工厂等职场集中型大都市,转变为家、数字、无边界的分散型新城市时,正创造了社会的新“场域”,提供了更为自由、灵活的工作方式,也更容易兼顾工作与家庭,从而建设可持续性、更有韧性的社会。
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在今年春天尽管很像是一个个网格化的社区组建起来的城市,但从中可以看到每一个个体或企业都发挥了自身能力,积极地参与到抗疫之中,并在疫情平稳时,成为建设上海的新能量。这种多元合力、协作创新的精神,正是上海可贵的城市精神与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