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城市研究进展及在城市空间治理中的应用

2022-11-04 09:25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周茜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城市信息模型CIM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CIM城市更新技术创新中心韩青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袁钏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19期

文|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周茜;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城市信息模型(CIM)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CIM+城市更新技术创新中心 韩青;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袁钏

1.引言

当前,全球灾害日益突显,气候变化问题、社会经济等风险突出。城市处在人与自然共处的复杂社会生态环境,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是人类生活生产、社会活动、政治经济交往等的重要场所,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城市时刻面临着各种人为或自然活动的影响和冲击。在我国,2021年7月的郑州洪涝灾害与2019年底开始蔓延的新冠疫情等灾害的发生,无一不暴露出城市的脆弱性、敏感性、不确定性的问题,城市亟需找到应对急性冲击和慢性压力,克服和化解“黑天鹅”与“灰犀牛”的方式[1]。在此背景下,韧性城市的建设被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以韧性角度展开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在逐年递增。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安全韧性城市是目前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新方向。

2.韧性概念内涵

2.1 韧性缘起

韧性(resilience)最早来源于拉丁语“resilio”,它的含义是“回弹、反弹”;在柯林斯字典(Collins)里的定义为:“物体在受到拉伸等行为后能够恢复到常态的形状。”

韧性一词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概念演变,工程韧性、生态韧性以及社会—生态韧性(社会生态韧性也叫演进韧性)。[2]韧性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八十年代以来,它逐渐扩展到社会、经济及灾害等领域。

韧性理论的演变是从系统受到外来冲击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观点转到系统具有一定的适应过程,保持自身性质、功能、结构不被破坏,具有适应学习的能力,强调系统应对外部干扰不一定回复到初始状态,而是具备接受一定扰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弹性、冗余性和多样性,即准备韧性[3]。韧性问题的研究由单一的生态角度转向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全面思考,探索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与动态平衡,关注其动态稳定的内涵[4]。

2.2 韧性城市

韧性概念进入城市领域最初便是基于城市防灾减灾的需要[5],传统的防灾规划单单关注物理系统,关注灾害本身而忽视了与城市间的互动逻辑,韧性城市理念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3]。联合国气候委员会(IPCC)最早提出和界定“韧性”为:用来形容一个体系在保持相同的基本架构和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吸收外界的干扰,并具有自我组织、适应压力和改变的能力。根据我国2021年发布的《安全韧性城市评价指南》定义:安全韧性(safety resilience)是指社会系统(城市、社区、组织等)在灾害环境中承受、适应和恢复的能力。安全韧性城市(safety resilient city)是在灾害环境中能够承受、适应和恢复的城市。

韧性城市包含物理系统和人类社会两部分内容,韧性城市规划具有多领域、多尺度、多系统、多主体的特点(图1)。物理系统是城市构建的自然环境组成部分,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的骨骼、动脉和肌肉,承载城市中产生的活动;人类社会是城市的社会和制度组成部分,是城市的大脑,发挥指导其活动的作用,响应其需求,并从经验中学习[6]。Michel Bruneau 等认为物理系统和社会系统的韧性由稳健性、冗余性、多样性、快速性四个属性组成[4,8]。李彤根据文献进一步整理出城市灾害韧性特征,包括自组织、冗余性、多样性、适应能力、独立性、相互依赖性、抗扰性、智慧性、创造性、协同性[7]。

图1 韧性城市特点(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已有的研究多为对韧性城市的理论研究,概念框架的整合,但缺乏概念与影响因素明晰的解释;部分研究对韧性测度、韧性评估作出了探索,对韧性城市的建设和城市治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3]。

3.我国韧性城市研究进展

在政策层面,当前韧性城市已经上升到我国国家战略,“韧性城市”这个理念已经被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提出“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建设韧性城市”内容;2021年11月26日,国家发布《安全韧性城市评价指南》(GB/T 40947-2021)标准,于2022年5月1日实施。安全韧性城市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围绕承受、适应和恢复特性,聚焦城市人员安全韧性、城市设施安全韧性、城市管理安全韧性这三个维度和公共安全三角形理论(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安全管理)进行评价[8]。

在学术领域,我国已积累了许多相关研究。通过中国知网CNKI 查询发现,我国对于韧性的研究开始关注的是材料、结构方面的韧性。在知网上对主题为韧性城市的文章进行精确搜索,排除相关度低的文章发现,国内的韧性的研究先是对城市基础设施韧性、管理韧性等层面的探索,而后出现应对灾害的城市韧性[9]、风险治理研究。孟海星、沈清基等对城市韧性作出了定义,表示城乡人居环境的各个体系和要素在受到干扰或改变时,在阈值范围内表现出如吸收、恢复、适应和转变的动态特征。仇保兴等对韧性城市的属性进行了总结,提出韧性城市包含主体性、多样性、自治性、冗余性、慢变量管理、标识这五个要素[10]。徐江、邵亦文通过全面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两个层面的韧性城市研究重点,解构社会生态系统与其面临的危机风险二者之间的关联互动,以及在面对复杂、不确定性扰动时,城市系统在采取的应对手段[11]。张明斗、冯晓青等从城市生态环境韧性、城市经济水平韧性、城市社会环境韧性、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城市韧性度进行综合评价[12]。

我国对于韧性城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在复合型灾难频发的背景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各界将对“韧性城市”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分析的问题趋向于多种类型的综合研究。

4.国内韧性理论在城市治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4.1 研究现状

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利用高级检索方式,检索主体或全文中包含“韧性”和“城市治理”的文章,检索表达式为“主题=治理AND 主题=韧性” (精确匹配),检索得到与“韧性治理”相关的学术期刊共556 条,发表年度1988年至2022年,对文章进行人工剔除,排除与主题相关性低的文章以及报纸、咨询等文章,最终得到412 篇有效文章并针对其分析,作为韧性与治理关系研究的基础数据。研究成果涵盖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发现,有关韧性与治理关系的研究大致从2013年起始,近几年热度开始剧烈提升,表明学界对于韧性治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图2)。

图2 韧性治理研究文献年度分布情况(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利用CiteSpace 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图3)。图谱包含231 个网络节点和496 个连线数量,节点数代表关键词数量、连线数代表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性,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频率,节点越大,关键词出现的频率也就越高[13]。

图3 热点关键词共现图谱(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中显示,主要的研究关键词为“韧性”“韧性城市”“韧性治理”,除此之外,还有“社区治理”“疫情防控”“应急管理”等次要关键词。根据关键词时间序列分析(图4),在韧性治理领域中,2013年始,我国逐渐意识到公共危机的问题,“韧性城市”研究热度开始上升;2016年后,“空间治理”“生态立市”等成为热点研究对象;2019年至今,研究的关注点越来越全面和广泛,对于“共进治理”“应急治理”“防灾治理”等等展开了多样的研究,并从城市和社会、组织与基层、体系与路径等角度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索。

图4 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2 应用与实践

城市的健康发展包罗万象,但尤以气候与环境、经济与治理、社会与创新最为重要;因此在重视气候适应、经济增长、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应该协调环境友好、治理有效与社会共融三者的关系,提升城市与地区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核心能力。

目前,我国的韧性城市建设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国家和地方多个层面都开展了各样的韧性城市建设活动。2011年起成都等城市先后参加联合国减灾署发起的“让城市更具韧性“行动。2013年,洛克菲洛基金会启动“全球100 韧性城市“计划,我国的义乌、黄石、德阳、海盐四座城市入选。2016年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出台《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要加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和提升城市韧性;2018年《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建设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选择了天津等36 个城市进行了城市体检项目,并把“安全韧性”列为八大重点考核指标之一。

5.存在问题

在对文献研究现状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总结出四个主要问题:

(1)快速城市化暴露出我国城市韧性不足和城市治理问题

回顾我国城市化的历史,许多地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其城市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都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城市安全为代价的[8]。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位置风险也不断增加,城市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14],对于风险的不确定性缺乏系统的应对准备[15];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是城市体系健康运行的巨大挑战。

(2)实践中城市韧性概念的简单引入,忽略了本土化和因地制宜

国内对于韧性城市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相比于国外,中国对城市韧性的研究相对滞后,建设实践也缺乏明确的规划地位与操作体系,在实践中尚未实现理论的本土化。由于基本国情、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管理架构等方面的根本性的差异,中国城市难以简单套用西方对韧性城市分析的理论及框架[16]。另外韧性理念存在多样化阐释,不仅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对于韧性理论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学术领域以及不同的部门都对韧性城市的关注侧重点不同[5]。

(3)城市韧性定量研究不足,评价标准不完善

当前对城市韧性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的描述形研究,缺乏定量分析,评价标准有待完善。城市灾害的偶发性、不确定性,使得我国的一些评价研究还在摸索阶段,还缺少成熟的理论模型和明确评价体系。城市韧性的具体实践需要丰富的定量研究和完善的评价标准作为支撑,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但其评价体系缺乏系统化、具有操作性的综合整理[17]。

(4)韧性城市建设尚未形成系统的制度安排与明确的规划方法

韧性理念已经成为全球环境变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和分析依据,然而以往的研究多从单一维度评价角度来分析城市的韧性,缺少系统性思考,注重物理设施,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灾害恢复,轻灾害预防;且现有的各种韧性专项规划缺乏有机的结合,忽视了各个灾害防御子系统的相互关联。我国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在韧性城市的建设方面还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欠缺整体理论框架的构建[18],缺少清晰的规划定位与运作指南。

6.总结与展望

城市韧性是我国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韧性城市的治理思路适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本文在回顾已有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韧性城市的研究进展、理论应用并探讨了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韧性视角为城市治理和城市空间治理提供新思路,是现在及未来研究的重点[18]。

(1)因地制宜融入空间治理体系。对我国来说,应用中国本土治理实践中灾害应对方面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发掘适合中国城市语境的韧性城市建设模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韧性城市构建技术体系。

(2)构建系统的韧性评估体系。建立系统完善、分类指导的韧性城市指标评估体系和明确的评价标准。

(3)强化多元共治的规划网络。加强各系统、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的同时,建构公众参与和社会支持的机制。

(4)提升韧性城市建设智慧化水平。在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构建“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等推动韧性城市建设变革与创新。

总的来说,未来在城市治理领域中,城市韧性研究与应用将顺应新时代发展,更趋于创新性、综合性、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