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国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2-11-04 15:56张鸣天王若晨
国际人才交流 2022年7期
关键词:资格工程师群体

文/张鸣天 王若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我国自2010年起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产业工程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职业化、国际化工程师队伍尤为重要。

工程师是我国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作出巨大贡献的职业群体,创造了南水北调、高速铁路、5G通信、北斗导航、特高压输电等一大批重大工程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工程师群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国际视角出发深入研究这一群体的成长规律、分析其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不断加强我国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

何谓工程与工程师

“工程”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到了北宋,欧阳修在《新唐书·魏知古传》中写道:“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其中的“工程”是指金仙、玉真两个道观土木构筑项目的施工进度。因此,“工程”一词最早的含义主要是对“带技巧性”工作进度的评判或工作行进的标准,用来表示劳作的过程,后来也指工作的结果。18世纪,欧洲创造了“engineering”一词,其含义原本是有关兵器制造、具有军事目的的各项劳作,后又扩展到建筑屋宇、制造机器、架桥修路等其他领域。在洋务运动时期,英国人傅兰雅及其合作者在译著《井矿工程》《行军铁路工程》《工程器具图说》等书籍过程中,用“工程”一词来翻译英文的“engineering”,赋予了中文“工程”一词新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工程”的定义是:土木建筑或其他生产、制造部门用比较大而复杂的设备来进行的工作,也指具体的建设工程项目。这也是现代社会对工程概念的普遍认识。工程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伟大创造,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程师”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为:“技术干部的职务名称之一。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专门技术任务的设计、施工工作的专门人员。”根据现行的职称制度,狭义上的“工程师”只是工程技术人员系列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称号。此外,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总是将“工程师”与“科学家”的概念相混淆,存在将我国取得的一些工程成就宣传成科学成就、将工程师宣传为科学家的情况。简而言之,科学家研究事物,发现真实世界,工程师建立事物,实现所有可能。工程师作为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的群体,需要兼具科学家的前沿与抽象思维和一线工人的操作本领。

“工程师”一词是由英文“engineer”翻译来,该词汇来源于古拉丁文“ingeniator”,最早出现于中世纪的欧洲,当时被用来称呼指导和操作破城槌、抛石机和其他军事机械的人,后来也用来指从事建筑活动的人。1760年,英国爱迪斯顿灯塔的设计者约翰·斯米顿(John Smeaton)第一次称自己为“civil engineer”,这一命名一方面将“国民工程师”与传统的“军事工程师”相互区分,另一方面也将真正的工程师与自称为工程师的石匠、木匠、铁匠以及其他行业的“技师”区分开来。随着近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出现,手工业慢慢被大机器生产取代,“工程师”逐渐成为一种社会职业。由此可见,广义的工程师是“工程的设计者”,具有其他人所不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专业领域内从事工程设计、制作、操作、管理、评估等工作。

工程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从国际上来看,许多国家(地区)都建立了注册工程师制度,在管辖范围内面向工程师群体建立统一标准,通过认证来判断工程从业人员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符合条件的可向其颁发证书并在相关组织注册,使其获得在本工程技术领域的执业资格,拥有规定的权限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一方面明确了工程师群体的职业成长要求和发展通道,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获得工程师资格的条件,维护了“工程师”称号的权威性。

为推动解决工程服务贸易全球化进程中遇到的工程师资格互认问题,世界上逐渐形成了《国际职业工程师协议》《亚太工程师协议》《欧洲工程师认证体系》等工程师资格多边互认协议,这些协议普遍将工程师资格的形成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接受合格的工程教育。工程教育的作用在于为工科学生获得工程师资格提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目的是培养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应用和管理工作的工程师后备力量,这是工程师成长的基础环节。二是经过工程实践并通过认证后获得工程师资格。工科学生在毕业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形成性发展,从担任辅助角色开始逐渐承担更多个人和团队责任,最终通过认证来证明自己已经具备令人满意的能力水平,从而在相关组织注册以获得工程师资格,这是工程师成长的核心环节。三是进行持续职业发展活动。获得工程师资格的人员必须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参加所在工程技术领域的知识培训、技术咨询、课题研究等活动,在保持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能力提升,必要时还需要在相关组织进行再注册以保持其资格的有效性,这是工程师成长的重要环节。

加强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尊重工程师成长规律,建立更加完善的工程师制度,营造有利于工程师职业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团结广大工程师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是加强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的努力方向。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工程师群体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但是,我国在工程技术领域没有建立全面的注册工程师制度,使得我国工程师资格不被国际上承认,同时对于来中国工作的外国工程师,缺乏相应的注册制度对其管理。此外,当前我国工程师制度表现为多种管理形式并存的特点:一是由政府主导的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但仅在城乡规划、建筑、勘察设计等领域实行国际通行的注册工程师制度;二是由用人单位内部面向工程技术人才开展的工程岗位聘任制,但评价结果往往仅在本单位内部有效;三是由社会组织面向本领域工程技术人才提供的社会化人才评价,参照国际通行规则进行工程师资格互认探索。

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注册工程师制度是促进工程师国际流动的基础,也是与其他国家(地区)进行工程师资格互认谈判的关键。中国科学技术学会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探索推动工程师国际互认”的有关要求,自2018年起以建立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师能力评价体系为抓手,通过社会化人才评价的方式,协同所属全国学会探索建立注册工程师会员制度。一方面从评价标准体系入手,基于工程师成长的三个阶段,对教育背景、工程实践和素质能力提出要求,从工程技术硬实力和职业道德、合作交流、项目管理等软实力方面考核工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从质量保障体系入手,以全国学会注册工程师会员的方式对获得工程师资格的人员进行管理,督促他们保持并提高自身工程能力。这种参照国际通行规则构建的工程师能力评价体系,既是对完善我国现行工程师制度的有益探索,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工程师的国际流动。

由于我国没有像律师、医师等职业一样对“工程师”称号进行法律保护和明确界定,使得这一称号在社会上往往被狭义化,再加上许多并未从事工程实践或没有具备工程师资格的人也通过用人单位岗位聘用等方式拥有了工程师称号,直接影响了工程师群体的质量和信誉,从而导致我国工程师未能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和认可,福利待遇也低于其他职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一群体积极性的发挥。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工程科技、崇尚创新文化、尊重工程师氛围,大力弘扬工程师精神、宣传工程师文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中国工程师精神的内涵凝练为“爱党报国、敬业奉献、自立自强、大力协同、严谨规范、坚忍不拔”,工程师群体是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师精神”将与“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共同组成我国新时代科技人才的精神体系,提升工程师群体的自我认同,提升各界人士对工程师的社会认同,引导工程师涵养良好职业操守,用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工程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哲匠熙百工,日月被光泽。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近代以来更是涌现出以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吴良镛、朱光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际著名工程师。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外部环境更趋不稳定不确定,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要进一步凝聚广大卓越工程师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2021年3月18日,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正式成立,作为我国综合性工程师组织,联合体需要广泛凝聚工程科技界、产业界、工程科技社团等社会各方,团结号召广大卓越工程师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投身工程科技创新,充分激发工程师的创新创造活力,激励更多才俊投身工程,最大化发挥工程师群体的智慧,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资格工程师群体
环保工程师:生来为了“拯救地球”
江苏海外新华商群体探秘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没资格的证人
中间群体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第二道 川菜资格人
川菜资格人
开心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