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犹如雨后春笋迅速大量涌现,媒体竞争异常激烈。信息发布呈现出信源个人化、手段多样化、交互自由化和传播匿名化的特点,各类信息纷至沓来,真假难辨的信息充斥着社会和网络空间,虚假新闻如影随形、层出不穷。
虚假新闻就如同一个个“毒瘤”,腐蚀着人们的肌体,扭曲着人们的认知,破坏着人们对媒体的良好印象,必须要铲除。
伴随着今天信息传播的快速裂变式发展,虚假新闻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甚至还出现在部分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中。
早些年就有“纸馅包子”“千年木乃伊怀孕”“华南虎事件”“史上最恶后妈”等荒诞的虚假新闻,一时间吵得沸沸扬扬,让人莫衷一是。
2014年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报了2013年的虚假新闻调查结果和处置情况。其中,“村里一半是我娃”“老汉开房见网友竟是儿媳”等,社会影响非常恶劣。
一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以及新闻界不遗余力揭露和惩戒虚假新闻。数据显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底,仅仅一年半间,直接主导查办的新闻出版行业违法违规案例699起,其中,160起是虚构新闻案例。从2002年开始,《新闻记者》杂志每年都要梳理集纳上一年度的虚假新闻,并评选出年度十大虚假新闻,进而对虚假新闻典型案例特点、原因、危害进行深度剖析。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4年开始自主设计与编纂媒介伦理案例库,库内“虚假新闻”栏目,也披露了大量虚假新闻典型案例,反映出虚假新闻是现代传播领域的一大公害。
从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各省市查处的大量虚假新闻报道,以及新闻媒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梳理披露的大量虚假新闻案例看,每个时期,虚假新闻都会乘机而入,产生新的变种,呈现出新的特点。如2021年5月22日关于袁隆平逝世、《支付宝、微信支付收款码将于明年3月1日起被禁止商用》等典型案例,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虚假新闻五花八门,不断涌现,令人触目惊心。
虚假新闻作为一种传播现象,不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一直存在着,并将长期存在,且随着时代的前进,其形态也会不断演进。进入新媒体时代,从传播数量和传播速度上看,虚假新闻往往具有更强的病毒式传播力。
一是涉及的媒体种类越来越宽泛。虚假新闻过去的高发区、重灾区一直存在于城市都市类报刊。伴随互联网应运而生的大量新媒体平台现在沦为虚假新闻的高发区、重灾区。新闻“客里空”现象也屡屡在全国各地权威主流媒体出现,部分多年以来享有良好口碑的地方新闻主流媒体,也难免陷入其中。
二是媒体融合特征越来越鲜明。一些主流媒体的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公众号等也被卷进虚假新闻事件中。近年来,互联网上媒体的稿件发布呈现同质化现象,某个热点事件爆出后,各大媒体之间相互转载。一些热点事件由于首发媒体存在把关不严造成虚假新闻,带动转载媒体多米诺骨牌式的连续错误,造成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崩塌。
真实,是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魂”和“神”,是不可逾越的底线。虚假新闻其本质上是严重背离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与新闻传播基本准则,其假、丑、恶的表征,与真、善、美的报道品质相背离。它侵蚀着我们的肌体,败坏我们的形象,损害了新闻媒体与普通受众之间的互信关系,损害了新闻事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损害了安全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
从每起虚假新闻个案发生察其性状、析其机理,大体都是新闻产品生产的某些环节存在弊端和纰漏,甚至是犯了毛病。
其一,从新闻观层面上看,之所以出现虚假新闻,主要是有的新闻从业人员在主观上放弃了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原则而“创作”“炮制”出虚假新闻,表现为:道听途说、无中生有、数据造假、图片造假、细节失真、夸大事实、网络拼料、偷梁换柱、旧闻翻新等。
其二,从新闻伦理层面看,之所以出现虚假新闻,主要是有的新闻从业人员主观上责任缺失,在利益诱惑和多重压力下放弃了基本的职业操守。如为个人私利而策划虚假新闻、主观塑造典型而随意拔高制造虚假新闻、有意进行商业炒作编造新闻等,都是在利益驱动下丧失理性而“生产”出的虚假新闻。
政府是创新体系构建的主导者,目前我国公共服务模式比较单一、陈旧,难以适应社会大众不断发展的需求,时刻保持创新公共服务理念尤为重要,做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政府需要担当起创新体系构建主导者的重任,在努力为公众、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不忘创新,不忘引导创新的直接参与者之一 ——大学及其研究机构等。
其三,从新闻采编层面看,之所以出现虚假新闻,主要是由于采编管理流程的疏忽以及采编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的局限所造成,主要表现为采访内容不真实、不认真核查、理解错误、编校有误、断章取义、对资料源头伪造缺少甄别、对社会来稿缺少核校机制、对境外媒体报道内容不经识别而转载大量不真实报道,等等。
价值观念的错位、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媒体采编管理流程的紊乱、新闻监管机制的不健全、违法违规处罚的不力等,为虚假新闻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真实,是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魂”和“神”,是不可逾越的底线。虚假新闻其本质上是严重背离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与新闻传播基本准则,损害了新闻媒体与普通受众之间的互信关系,损害了新闻事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损害了安全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
新闻不真实,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有悖于党的新闻事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党的百年新闻事业史,揭露和打击虚假新闻,一直在路上。
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不断修订完善颁发了“禁止有偿新闻”“虚假失实报道处理”“严防虚假新闻报道”“不良从业记录登记”等一系列文件,明确要求,对虚假新闻进行防范以及相关责任追究。《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从1991年颁布实施已经30多年了。期间,《准则》数次修订,但贯穿于其中的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强调遵纪守法等主题始终未变。
新闻贵在求真、贵在求善、贵在求美。
在数字信息时代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内容为王”“内容为魂”仍然是金科玉律。必须持之以恒扎紧思想和制度的“笼子”,形成让虚假新闻无所遁形的态势,多管齐下铲除虚假新闻这颗“毒瘤”。
一是坚持自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采编实践,严格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完善新闻从业者专业精神和新闻伦理培养体系,进一步加强媒体自律。
二是加强监督。进一步强化监督舆论的管理监督机制设计,全面建立虚假新闻问责制度。
三是建立技术监管体系。利用数字手段,利用大数据分析和区块链技术进行预警、核查与监督。
四是行政处罚。建立媒体公信力红线管理制度,对违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果断处理。
五是司法处理。虚假新闻酿成严重后果,司法机关依法介入,对相关违法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理。
六是建立严密、完善的采编制度体系。规范稿源选取,把好源头关;规范稿件签发,按程序操作;规范导向把关,按层级负责。
新闻工作者担负着特殊使命,应该自觉担当起社会责任,积极传播主流价值,坚决守住新闻的“真”,用手中的笔写出浸润“四力”蕴含“三有”的优秀作品,传递温暖和力量,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持之以恒把揭露和打击虚假新闻的大旗扛到底,守护“新闻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