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勤
(甘肃省泾川县第四中学,甘肃泾川 744300)
在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而对构建初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策略进行研究,是为了开辟一条新的教学路径,为信息技术课堂增添活力和新鲜血液,使得学生能够在“智慧课堂”中发展思维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下面就对构建初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和解读。
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学习设备的应用与普及,“智慧课堂”也顺势而生,为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了新的思路。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构建“智慧课堂”,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增强课堂的活力、启迪学生的智慧。
首先,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智慧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模式,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秉承“智慧课堂”的原则,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主参与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
其次,有助于增强课堂的活力。在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背景下,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会向着更为和谐和友爱的方向发展,课堂教学的氛围会愈加轻松和愉悦,这就使得信息技术课堂充满了活力与热情。
再次,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教师借助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手段,能够充分激活学生潜在的信息技术能力,以此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品质。
微课是构建“智慧课堂”的有效手段,作为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它的便捷性及所具备的优势,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这就说明将微课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所以,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展开指导和教学,为学生提供预习和自主学习的资源,让他们能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预习基础知识、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提炼重点信息的良好学习习惯,以此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发展。而在当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将教学局限在线下课堂,在发布预习任务时也以阅读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为主,既没有设计精简的导学方案,也没有制作科学合理的微课视频,这就导致学生在预习环节不能有效提高预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也很难破解重难点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学生的思维也会固化。
针对学生自主意识薄弱、思维灵活度不强的问题,在建设“智慧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自身制作微课视频的能力,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微课概念和知识,结合教学内容积极为学生的自主预习和课堂学习准备微课素材,以微课形式将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都表现出来,然后通过网络平台推送学习资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促使他们在观看和分析视频的过程中找准学习方向,让他们能够在微课的指导下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知识重难点等,最终在这种直观方式下内化知识内容。如此,有利于学生强化自身的预习效果和课堂学习效率,并为后期的探索做好知识储备。在这个过程中,“智慧课堂”会为信息技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灵活性也能够得到大大的提高,有效避免思维僵化的情况出现。
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导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它承担着激活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兴趣的重任。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增添趣味性和引导性的元素,那么“智慧课堂”的教学目标就能实现,反之,则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所以,为了构建高效“智慧课堂”,教师可以从教学导入环节出发,通过课件中精美的图片、动态的视频和优美的音乐等资源,让学生对后续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使他们能够在形象化素材的刺激下认识到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技的奥妙,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意识,从而让他们以积极思维为导向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由此,趣味性的导入环节也就发挥出其作用和价值。不过,通过对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性,也试图使用多媒体课件开启课前导入,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不足,对“智慧课堂”的理念认识不清,导致他们在课前导入环节中呈现的课件内容出现了两种极端,要么趣味性十足而教育性不足,要么教学特征明显但形式单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正确认识导入环节出现的教学问题,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融合在一起,制作出既能引发学生兴趣,又能完美契合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以教材为蓝本,高度概括教材中的知识,并借助情境创设、游戏激趣、问题设疑等多种导入形式,更为直观化和形象化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以便他们能够在教学导入环节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以饱满和高涨的情绪参与到正式的课堂教学中。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很快就能把握课堂学习的主题是什么,并饶有兴趣地参与到下一个课堂教学环节中。那些对信息技术缺乏兴趣的学生也能被这样的教学导入吸引,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信息技术教学向着“智慧课堂”的目标迈进一大步。
“智慧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它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依据教学内容设置具有深度的学习任务,那么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能深化思维品质,为“智慧课堂”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所以,为了深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将“智慧课堂”扎根于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学习任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使学生能够有目的、有方向地展开学习和探究,促使他们在难度层层递进的任务中不断拓展思维深度,由此,学生的学习潜力就能不断被激发出来。但是,在现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大多数教师都以口头讲解和学生练习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教师将口头讲解作为课堂的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而在练习环节也没有设定学习任务,学生只能漫无目的地操作计算机。在缺乏指导的课堂中,学生的信息技能得不到锻炼,他们的思维仍处于浅层阶段。因此,为了建设“智慧课堂”、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思维水平,设置层级递进的学习任务。课前,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或是网站教学视频设计学习任务单,通过定向的具体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智慧,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期待感。同时,学习任务既可以由主任务和子任务组成,也可以由具有前后联系的连续性任务组成,以便学生找寻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完成契合思维水平的学习任务中深化思维品质,由此,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迁移拓展,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被有效调动起来。
合作学习是构建“智慧课堂”的有效方式,它不仅能够推动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还能使学生掌握互助、合作的技巧和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所以,在建设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过程中,为了推动学生的深度思考,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构建合作学习小组,为学生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平等和互助的氛围中共同解决学习难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展开深度思考,进而完成深度学习的目标。不过,在以传统思想理念为主导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无论是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实操教学中,教师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将合作学习简单地定义为课堂讨论,所以会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展开互动讨论,既没有合理分配小组成员,也没有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是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合理分组,对于课堂教学中的一般性问题,应采取就近原则分组,让学生与同桌或是前后桌组成小组;对于具有辩论性特征的问题,应采取观点一致原则,将学生分成正方与反方。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组内找准自己的定位,让他们就探究问题展开讨论,在分工、整合、争辩等流程中交换信息、拓展思维深度,促使他们在思维的碰撞和信息的共享过程中共同破解学习难题,探寻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本质内涵。基于此,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够经常得到帮助,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能够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关系融洽的学习小组还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以此推动他们的深度思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智慧课堂”的终极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启迪学生的智慧,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换身份,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则是启迪学生智慧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真正构建起“智慧课堂”,启迪学生的智慧,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引导他们尝试从教师的角度看待问题,驱使他们在备课、教学等过程中深化知识印象、发展创新思维,由此,学生也就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所获益。然而,为了维持信息技术课堂的秩序、保证教师的权威性,大部分教师都不会在课堂中与学生互换角色,也没有给学生创造体验教师角色的机会,所以学生也就失去了多元思考的机会,在这样固化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很难发展创新思维。于是,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践行“智慧课堂”的理念,增强课堂的活跃度,教师要增强授课方式和方法的灵活性,利用课堂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互动交流、换位学习的模式,将课堂主动权真正交还给了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中多角度探析问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备课和教学技巧,更多地运用和展示自己的成果,从而实现知识从获取到吸收再到运用的全过程。这样,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在交换角色的过程中找寻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这样的“智慧课堂”可以有效摆脱教学形式化的困扰,全方位地实现“智慧课堂”对提高教学效率和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和“智慧课堂”都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以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开展活动,那么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在亲身实践中逐渐得到增强。所以,为了在“智慧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信息技术实操技能、增强信息素养,由此,学生就能利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可是,在当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操技巧,却没有在课堂中或生活中展开实践活动,所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也就不能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了。对此,为了体现“智慧课堂”的教学价值和意义,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信息技术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课堂上或利用社会活动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利用智慧平台常用的互动题板、随机抽取、抢答、成绩统计等功能来助学,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设计竞技类游戏活动,将知识学习与学生兴趣相结合,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记”,进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智慧课堂”才能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并深植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土壤中。
总之,在新课改进程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该随之做出改变,这就说明,“智慧课堂”的构建是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必然选择。所以,为了启发学生的智慧、激活他们的潜力,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互联网平台等创新信息技术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的学习资源,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锻炼计算机技能,提升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