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市东照地遗址发掘简报

2022-11-03 09:18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方文物 2022年2期
关键词:遗址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 东照地遗址位于长春市新湖镇西湖村。2020年10—11月,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东照地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800平方米,分东、西两区。西区未有遗迹发现,主要报道东区情况。东区共清理出房址1座、灰坑2个、灰沟1条。东区遗迹与遗物大致包含三个时期,占据主体的为夫余时期遗存,其次还有青铜时代晚期遗存和辽金时期遗存。

东照地遗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新湖镇西湖村内,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43°39′50.5″,东经 125°26′52.8″,海拔高度 253 米,东北距大顶子山约2.1千米(图一)。

图一 东照地遗址地理位置图

遗址现为耕地,其地表遍布夹砂红陶片。遗址大部分保存较好,小部分区域因常年耕地活动破坏严重。第一次文物普查和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地表均采集到桥状耳、陶罐底部、腹部残片、空心豆柄等器物残片。2020年,由于“长春市动物园搬迁一期工程”穿过遗址,会对遗址造成一定破坏,受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2020年10月16日—11月20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东照地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根据动物园搬迁工程规划,发掘区设定在动物园所占道路和温室植物园所在位置。道路所在位置为发掘区东区,温室植物园所在位置为发掘区西区,两区直线距离约203米。两区发掘面积共计800平方米。其中,西区(Ⅰ区)布设10米×10米的探方6个,自南向北依次命名为IT1—IT6。东区(Ⅱ区)布设5米×5米的探方8个,自南向北依次命名为T1—T8(图二)。由于西区地层较浅,未发现任何遗迹,本简报仅对东区情况进行介绍。

图二 东照地遗址东区(Ⅱ区)总平面图

一、地层堆积及遗物

(一)地层堆积

东区地层较薄。共包含2层堆积。以T1东壁为例进行介绍(图三)。

图三 ⅡT1东壁剖面图

第1层,耕土层。灰褐色,土质较疏松。厚6~10厘米,包含大量植物根茎、泥质灰陶片、夹砂红陶片。

第2层,文化层。土质灰黑色,土质较疏松。厚6~12厘米,其地层经过扰动,包含少量植物根茎。地层堆积较厚,包含辽金时期白瓷片及陶片、夫余文化陶片以及青铜时代陶片。F1即开口于此层下。

第2层,下即生土层。

(二)地层中出土遗物

出土陶器2件。

钵 1件。ⅡT5②∶2,夹砂黄陶,夹砂较多,陶色不均,局部呈褐色。敞口,方唇,斜直腹,平底。口径13.6、底径6.8、高5.4厘米(图四,1)。

环耳 1件。ⅡT5②∶1,夹砂黄陶,夹砂较多。环耳,不规整,耳身剖面及中间的孔均呈圆形。耳厚2.8、孔径1.8厘米(图四,2)。

图四 地层中出土陶器

二、遗 迹

东区共清理出房址1座、灰坑2个、灰沟1条。

(一)房址

ⅡF1,跨ⅡT1、ⅡT2、ⅡT3、ⅡT4共4个探方,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生土。方向330°,为带有火炕的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址。由于房址位于西高东低的斜坡之上,且坡度较大,仅在房址的西侧和南侧还保留有墙体,墙体紧贴炕道,深约0.25米,东侧仅见一小段墙体。居住面呈斜坡状,未经特殊处理。房址南北长6.7、东西宽4米。

房址西侧和南侧靠近墙壁的位置有曲尺形火炕。房址西南侧有一圆形灶址,直径0.85米,灶坑下的地面呈不规则浅坑状,浅坑底部有很坚硬的烧结面,周围有大量的红烧土,西侧连接火炕有3条烟道,但灶址底部较火炕底部低。外侧2条烟道呈曲尺形,最内侧烟道与中间烟道由一条东北—西南向的横向烟道相连,靠近灶坑一侧的3条烟道内部均有人工放置的碎石块,其余部位的石块较为稀疏。烟道宽约0.16~0.2米,深约0.1米。外侧2条曲尺形烟道连接至房址外的圆形烟囱,烟囱直径0.3米。在房址中部发现两个圆形柱洞,D1直径为0.18米,D2直径为0.16米(图五)。

图五 ⅡF1平、剖面图

房内堆积较厚,呈灰黑色,夹杂大量陶片及少量石器。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可辨的有罐、甑、鼎足、环耳等,还有少量的泥质灰陶片。居住面上未见遗物。

(二)灰坑

灰坑3座,编号为ⅡH1、ⅡH2、ⅡH3。

ⅡH1为椭圆形灰坑,位于ⅡT5西侧,一部分延伸至探方外,延伸部位未清理。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生土层。坑口长径约0.86、深约0.24米。坑内未发现遗物(图六,1)。

ⅡH2为圆形灰坑,位于ⅡT4北部,延伸至ⅡT4北隔梁,进入隔梁部分未清理。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生土。直径1.6、深约0.36米。坑内未发现遗物(图六,2)。

ⅡH3为不规则形灰坑。开口于第2层下,叠压在ⅡF1之下。长径3.8、短径1.3、坑深约0.5米。坑内出土算珠形纺轮1件、夹砂红褐陶器底1件、夹砂黑灰陶口沿1件(图六,4)。

(三)灰沟

灰沟1条,编号为ⅡG1。

ⅡG1,位于ⅡT8北部,为不规则形。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生土层。沟长1.88、宽0.4~0.64米。沟内有石块、灰色条砖、红色条砖块,还有少量辽金时期泥质灰陶片(图六,3)。

图六 东照地遗址出土灰坑及灰沟平、剖面图

三、遗 物

此次发掘出土的遗物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石器。

(一)陶器

根据陶质陶色不同,陶器可以分为两组。

A组陶器:共4件。均为较细腻的泥质陶,主要为灰陶,个别为黑灰陶。

口沿 1件。

ⅡF1∶7,泥质灰陶。卷沿,圆唇。残长5、厚0.4厘米(图七,2)。

纹饰陶片 2件。

ⅡF1∶4,泥质黑灰陶。仅余器腹残片,上有刻划而成的凹弦纹两组。残长约4、厚约0.5厘米(图七,3)。

ⅡF1∶6,泥质灰陶。仅余器腹残片。上有戳印篦点纹。残长4.4、厚约0.6厘米(图七,4)。

板瓦 1件。

ⅡF1∶8,泥质灰陶。仅余小块。一面为素面,一面为细密的布纹。残长8、厚约2厘米(图七,1)。

图七 A组陶器

B组陶器:共26件。以夹砂黄陶和夹砂红陶为主,少量黑灰陶。分夹粗砂和夹细砂两种。夹细砂的陶片陶质相对细腻,其陶土很可能经过淘洗。

口沿 12件。

ⅡF1∶5,夹细砂黄褐陶,砂粒较多。仅余小片口沿,敞口,方唇。残长5、厚0.5厘米(图八,1)。

ⅡF1∶19,夹砂黑灰陶,砂粒较多。仅余小块口沿。直口,方唇。残长4.2、厚0.6厘米(图八,2)。

ⅡF1∶22,夹粗砂灰褐陶。仅余小块口沿。直口,圆唇。残长5.2、唇厚0.9厘米(图八,3)。

ⅡF1∶20,夹细砂黄褐陶。仅余唇部。方唇。残长3.8、厚0.7厘米(图八,4)。

ⅡF1∶25,夹粗砂黄褐陶。仅余唇部。圆唇。残长4、厚约1.4厘米(图八,5)。

ⅡF1∶16,夹细砂红陶,砂粒较多。仅余口沿部分。直口,方唇。残长5.2、厚1厘米(图八,6)。

图八 B组部分陶器

ⅡF1∶10,夹细砂黄陶。仅余小块口沿。仅可看出为叠唇口,叠唇为泥条贴塑而成。残长4、唇厚0.7~1.2厘米(图八,7)。

ⅡF1∶17,夹粗砂红褐陶。仅余小块口沿。仰折沿,沿外贴塑一圈泥条形成叠唇,叠唇中部微内凹。残长7、厚0.5~1厘米(图八,8)。

ⅡF1∶9,夹细砂黄褐陶,陶色不均匀。仅余口沿及器腹残片。卷沿,沿外侧贴塑一圈泥条形成叠唇,唇外侧有指甲按压痕迹,弧腹。残长20、唇厚1.4、壁厚0.6厘米(图八,9)。

ⅡF1∶13,夹粗砂红陶,陶色不均匀。仅余口沿及器腹残片。仰折沿,沿外贴塑一圈泥条形成叠唇,弧腹。残长15.4、唇厚0.6~1、腹厚1厘米(图八,10)。

ⅡF1∶3,夹细砂黄褐陶,表面较光滑,颜色不均匀,局部发黑。仅余口沿及器腹残片。卷沿,沿外侧贴塑一圈泥条形成叠唇,唇外侧有指甲按压痕迹,弧腹。残长7、唇厚0.4~1、腹厚0.6厘米(图八,11)。

ⅡH3∶2,夹细砂黄褐陶,内壁发黑,外壁呈黄褐色。仅余部分口沿及器腹,可以看出应为钵,敞口,圆唇,斜直腹。残长9.6、腹厚0.8厘米(图八,12)。

鋬耳 1件。

ⅡF1∶27,夹粗砂黄褐陶。仅余舌状鋬耳,耳较大,烧制火候不均,局部发红,局部发黑。耳长3.8厘米(图八,14)。

鼎足 1件。

ⅡF1∶21,夹粗砂红陶,砂粒较多。仅余残段,为上大下小的圆柱状,火候不均匀,芯呈黄色,外表呈红色。直径2~3厘米(图八,13)。

器底 5件。均残留小块器底及腹片。

ⅡF1∶1,夹粗砂黄陶,平底,弧腹。底厚1.2、腹厚1.2厘米(图九,1)。

ⅡF1∶2,夹粗砂黄陶,平底,弧腹。底厚0.9、腹厚0.8~1.3厘米(图九,2)。

ⅡF1∶12,夹细砂黄陶,陶色不均匀。平底,弧腹。底厚0.6、腹厚1厘米(图九,3)。

ⅡF1∶28,夹粗砂红褐陶,砂粒较多。局部发黑。平底,斜直腹。底厚0.7、腹厚0.7厘米(图九,5)。

ⅡH3∶1,夹细砂红陶,局部发黑。仅余小块器底及腹。平底,斜直腹。底厚0.8、腹厚1厘米(图九,10)。

甑 1件。

ⅡF1∶24,泥质黄褐陶,局部发黑。仅余小块甑底及腹,底部可见圆形单面钻孔4个,腹部有规整的绳纹,下腹部有一个圆形焗孔(图九,4)。

图九 B组部分陶器及石器

环耳 4件。环耳剖面均呈圆形,较粗壮。从茬口均可以看出泥圈套接的痕迹。

ⅡF1∶11,夹细砂黄陶,砂粒较多。陶色不均,局部发黑。中间的孔近圆形。耳直径3~3.2、孔直径2.4~2.6厘米(图九,6)。

ⅡF1∶18,夹粗砂红褐陶,砂粒较多,仅余环耳残段,烧制火候不均,局部发红。耳直径1.8~3.2厘米(图九,7)。

ⅡF1∶23,夹粗砂黄褐陶。烧制火候不均,局部发红。耳厚3~3.6厘米(图九,9)。

ⅡF1∶29,夹细砂红褐陶,夹砂较多。局部发黑。耳厚2.2~3厘米(图九,8)。

纺轮 2件。

ⅡF1∶26,夹粗砂黄陶,砂粒较多。残,平面呈圆饼形。直径约5.6、厚1.4厘米(图九,12)。

ⅡH3∶3,夹细砂红陶,夹砂较多,局部发黑。整体呈球形,较规整。最大腹径4.2、孔径1.2厘米(图九,13)。

2.石器

刀 1件。

ⅡF1∶14,仅余1小段。利用自然石块简单打制而成。直背直刃,单面刃,刃部较粗糙。刀身残长7、宽6厘米,刀背厚2厘米(图九,14)。

镰 1件。

ⅡF1∶15,已残。利用自然石块加工而成,对刃部进行了简单打制,可以看出是镰。残长18、宽6厘米(图九,11)。

四、结 语

此次发掘的区域,面积虽小,但内涵丰富。东照地遗址所在区域均为现代耕地,房址扰动较大。从出土遗物看,遗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F1中出土的A组陶器,均为泥质陶,灰色为主,烧制火候较高,这种陶片及布纹瓦普遍见于吉林省辽金时期遗址中。因此,应属于辽金时期遗存。

F1中出土的B组陶器,均为夹砂陶。占据主体的是夹砂红陶片,分夹细砂和夹粗砂两种,主要见于平底器器底、环耳、部分口沿,普遍烧制火候不高,陶色不均匀,局部发黑。底部有多孔的圆孔绳纹甑,在东北地区主要出土于汉代遗址中。圆柱状的环耳从断茬处能看出泥圈套接的痕迹,中间的实心与外层器表有明显的黏合痕迹,这种环耳在帽儿山墓地中有较多发现,3条烟道的火炕设施在东团山汉魏时期房址①中亦有发现。汉代的长春属于夫余族活动区域,这种夹砂陶片普遍见于东照地遗址中,因此,可以认为东照地遗址占据主体的应是夫余文化因素。

B组陶器中,还有一些手制的贴塑叠唇口沿,舌状鋬耳。这种叠唇口沿多见于东辽河流域②及叶赫河流域青铜时代晚期遗址③(如高丽坟∶2,瓜地沟∶2,刘家坟∶12、13)中,舌状鋬耳与叶赫河流域青铜时代晚期遗址④(如转山子∶1,刘家坟∶27)同类器相似。由此可知,这种叠唇口沿及板状鋬耳应属于青铜时代晚期的孑遗。

东照地遗址地层较薄,耕土层下直接为第2层,即文化层,文化层里包含有辽金时期遗存、夫余时期遗存、青铜时代晚期遗存。由于此遗址所在地被开垦为耕地,经过长期翻土,辽金时期地层已经荡然无存。第2层占据主体的文化因素应是夫余文化因素,其包含辽金时期陶片,应是翻地扰动进入的。这从第2层地层中发现了若干条犁沟的痕迹也可得到印证。可以肯定的是,东照地遗址在辽金时期仍有人类在此活动。

根据ⅡF1房内堆积中的出土器物可知,ⅡF1占据主体的是夫余时期遗存,至于房内堆积中出土的辽金时期遗物,很可能是因为此地辽金时期仍有人类活动,后期人为翻地时扰动进入房址内的。

对ⅡF1烟道中的炭样(标本号DZD01)进行实验室检测,碳十四年代测定结果为公元177±30年(经树轮校正)。因此,ⅡF1应为夫余时期遗存。

火炕在东北地区最早发现于黑龙江省东宁团结遗址的房址中,房址碳十四测年为距今1925±80年⑤,其年代稍早于东照地ⅡF1。东照地ⅡF1火炕比东宁团结遗址火炕形制更为完备,其火炕的发现,为研究东北地区早期火炕的发展历程提供重要的考古资料,也是第一次有明确年代可考的属于夫余时期的火炕遗迹。

ⅡH3叠压于ⅡF1之下,可见其相对年代应早于ⅡF1,但从其出土陶器看,其陶质及器形与ⅡF1同类器均相似,推测其年代应相差不远,应亦属于夫余时期遗存。

从ⅡG1仅出土辽金时期泥质灰陶片来看,其年代应属于辽金时期。

ⅡH1、ⅡH2因为没有出土遗物,其年代不明确,但不能晚于辽金时期。

附记:本次发掘领队为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文荣,执行领队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余静,参与人员有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傅佳欣、孙力楠、张礼艳,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林世香,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马江飞、于瑞雨、高航、郝华民。文物修复由林世香负责,器物图由马洪绘制,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魏天旭、张雪微博士协助了考古测量工作,东照地遗址AMS碳十四测年由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介冬梅教授及其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共同完成。

执笔:余 静

注 释:

① 唐音:《东团山遗址》,《田野考古集粹》,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43、44页。

②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双辽市文物管理所、双辽市郑家屯博物馆编著:《后太平——东辽河下游右岸以青铜时代遗存为主的调查与发掘》,文物出版社2011年。

③④隽成军、梁会丽:《叶赫河流域先秦遗存考古调查与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年,第26、102、117页;第134页。

⑤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东宁团结遗址发掘报告》,吉林省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会议材料1979年。

猜你喜欢
遗址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黑水城遗址出土F20:W63a文书研究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中国文明的前夜
——石峁遗址
澳矿业巨头炸毁4.6万年历史岩洞遗址
针对大遗址的挖掘与保护措施研究
寻找丝绸之路遗址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