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吉伟 药正声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山西晋中 030600
为保护、传承和弘扬山西省优秀历史文化,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建设文旅强省,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游山西·读历史”活动。2020年7月1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游山西·读历史”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开展“游山西·读历史”活动,推动山西省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挖掘,以山西悠久的文化底蕴,丰富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提升山西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作为中国古代的“北大门”,雁门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扼守着中国古代北方交通的要塞,是漠北草原通向中原大地的重要关隘之一,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雁门关旅游文化是中国长城旅游文化、关塞旅游文化的重要一环,作为中原汉民族的农耕文化与漠北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沟通融合的桥梁和纽带,经过历史长期的交融与碰撞,雁门关及其周围地区呈现出独特的边塞文化。本文以雁门关诗歌为研究对象,从新的视角充实雁门关旅游的历史文化内涵,为雁门关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雁门关,古称勾注山。据古籍记载,雁门关古为西隆之地,周围山峦叠嶂,山顶直插云霄,加之蜚雁常飞于此,故而称为雁门关。如今的雁门关位于山西忻州代县城北勾注山脊,以“险”著称,代县境内群山连绵,悬崖绝壁,道路盘旋崎岖。因此,雁门关被评价为“中华第一关”,有着“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美誉。关于勾注山的记载,《雁门关志》描述道:“勾注山原称陉岭,西面为西陉关,东面是东陉关,东西陉关联为一体,互为倚防。”雁门关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长城关隘,是古代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典型代表,其整体的规划布局与建造技艺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雁门关景区以明朝为界分两类。明朝以前称为古雁门关,古雁门关的景点有:关城、古官道、隘口、常胜堡、猴岭长城、勾注祠等,明雁门关的景点有:瓮城、围城、东西城、天险门、李牧祠、马公墓、长城等,这些文化内涵丰厚的历史遗迹不仅构成了雁门关旅游景区的主要景点,同样也是一个庞大而完备的边塞军事工程,在中国长城各关隘中无与伦比。雁门关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雁门关已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边塞军事文化和明清商贸文化旅游区,201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门关自古就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联系的必经之路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见证了历代中原农耕文明与塞外游牧文明的对抗、冲突与融合。
雁门关诗歌是以雁门关及其周边景象为依托,反映当地的地域风情、描述发生的历史事件和抒发情感为主要内容的诗歌。雁门关诗歌的时空界限可追溯至东汉,始于保土卫边,边塞往来,从东汉到清朝关于雁门关诗歌保留下来的大约有200余首。因雁门关的地理位置特殊性,诗歌作者既有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又有文人墨客、平民布衣。纵观雁门关诗歌的思想内容,大致分为三类。
描写边塞战场的残酷和建功立业的抱负是雁门关诗歌的思想主题之一。面对塞外少数民族的侵略,驻守边关的将士们征战沙场,与敌作战,表达的是忠君报主的爱国之志。南朝梁简文帝《雁门太守行》:“枥马夜方嘶,边衣秋末重。前师夜接战,略地晓摧锋。”描述了边关战士与敌作战,征战沙场的景象。唐代诗人杜审言《山鹧鸪词》:“雁塞何时入,龙城几度围。据鞍雄剑动,插笔羽书飞。”描述的是战争一触即发的边塞环境。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漫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描述了战事的紧迫性,反映了雁门作为边疆重镇的军事地位,同时表明了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宋代王安礼《赠别君重安抚太尉》:“平明受诏辞龙阀,霉圣分忧在雁口。”元代李俊明《李晋王墓》:“雄名凛凛振沙陀,为国功深奈老何。”以及明代李濂《雁门关》:“君不见,飞将军,当年刨竹长城下。弯弓射落雁门雕,挺身守夺匈奴马。”这些诗词表达的均是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由此可见,彰显建功立业,素写爱国情怀是雁门关诗歌的主要主题。
触景生情,怀古追忆是雁门关诗歌表达的又一个重要的思想内容。即各朝各代的诗人在游览雁门关古迹后有感而发。唐代大诗人骆宾王的《边城落日》:“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及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之六》:“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均表达了面对雁门关古迹,不禁让人想起为保家卫国、抵御外族的侵略,各朝各代的将士们表现出的视死如归的精神。赵秉文面对代州城时以发感慨作《代州书事》:“汉家战伐云千里,唐季英雄土一丘。”汉与唐均为中国盛世之典范,两朝都曾以雁门为基地,讨伐戎族,扩展疆域,万国来朝。诗人来此,触景生情,缅怀汉唐盛世与征战沙场的名将,不禁感慨万千。明代陈颢在其著名诗篇《长城》中写道:“马邑荒烟迷故堞,雁门残火照顽营。谁知在世归隆准,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中的“荒烟”“残火”写出了战后的破败,写出了战争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灾害。战后的荒凉使作者发出了“谁知”的感慨与“泪满襟”的悲伤,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还有焦如敏《谁楼远眺》、鲍照的《扶风歌》、罗隐的《边夜》、武元衡的《度东怪岭》和王庭靖的《八月十五日过泥河见雁》等均是诗人触景生情、怀古追忆而作。
登高望远,感叹风情是雁门关诗歌描述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这些诗词描述的是雁门关的自然地理景观、边塞风貌以及荒寒壮阔的景色。唐朝著名诗人崔颢在《雁门胡人歌》中写道:“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还有闵照的《初出雁门》、李白的《山鹧鸪词》、李言兴的《别易水诸公》等这些诗中所描述的雁门关边塞风光正是昔日雁门关风情的真实写照。元好问改编当时的歌谣而作的《雁门关外》:“雁门关外野人家,不植桑榆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那得杏桃花。”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凭高吊古,借用桑麻梨枣和桃红杏黄来反衬雁门关塞外自然的凄漠,感叹元初结束多年战乱和自己家乡的变化。明代汪渊元《奉使过雁门》:“剑骑翩翩出禁围,关河秋色照戎衣。云中路阻人来少,勾注天空雁过稀。”清代张瑜的《雁门八景》雁门紫塞、覆宿晴岚、凤山秋月、南楼夜雨、晋陵古柏、岩寺晚钟、滹水孤舟和古城残照。这些诗歌中描述的雁门关风光是雁门关景象的客观再现,刻画出不同时期的边塞风光。
受雁门关的地理环境与政治状况的影响,雁门关诗歌表达的主要思想内容经历了由颂扬建功立业报国之志到描绘雁门边塞自然风光的转变。在国家分裂、战乱频繁时,雁门关历来作为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边关要塞,成为中原农耕王朝与北方游牧政权的相交融合之地,因此诗歌内容多是建功立业、报国之情。在王朝大一统时期,即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下,雁门关丰富多彩的自然地理资源为文人墨客提供了赏略边塞自然风光的场所。
雁门关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战略地位。作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界地带,雁门关是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兵戎相见的地方,在多数时间内其军事作用尤为明显。在相对稳定时期,雁门关则成为茶马古道必经之路和边境贸易的场所,此时的雁门关诗歌多为文人墨客对塞外风光的感叹、对往事的怀古追忆。诗歌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构成了雁门关旅游的新视角,突出雁门关的旅游文化价值。
雁门关诗歌以描述边塞战场、烽火狼烟为主,其营造的文化气氛融入具体的景点中,可以增强景区的文化氛围,加深游客对此景点的印象。关城是雁门关军事防御体系的核心区域,也是雁门关景区的主要游览区域,位于勾注山顶铁裹门外,铁裹门因石峡呈黑褐色而得名,历代都将其看作战略要地。南北朝时期的梁简文帝作《雁门太守行》:“陇暮风恒急,关寒霜自浓。枥马夜方嘶,边衣秋未重”。该诗不仅描写了关城作为边塞战略要地的重要性,同时也绘制出了一幅了独特的塞外风光图。李牧祠是为纪念战国时赵国的守关大将李牧而建,位于关城的天险门东面。李牧守边十余年,威震塞北,使匈奴不敢越雁门半步,成为后世守关将士的楷模。宋代司马光谒李牧祠感慨而作《李牧祠》:“椎牛饷壮士,拔距养奇才。敌帐方惊避,秦金已暗来。”颂扬赵国大将李牧是能骑善射的忠勇将领,为保卫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广荫作《武安君祠附祀李左车》、冯云骧作《雁门关武安君祠》等诗歌通过描写李牧征战沙场的事迹,赞扬了李牧率兵屡胜匈奴的丰功伟绩。傅山亲笔为李牧祠题联:“重台唱法祥云遍覆菩提树,莲台传经瑞口光临极乐天。”表达自己对李牧的崇高评价。诗歌与具体的旅游景点相结合,赋予了景点深厚的旅游文化内涵,营造了历史文化氛围,可以加深游客对此景点的印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从先秦到明朝,雁门关都是边疆重镇,是历代农耕民族防御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历代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在此游览,欣赏美景,缅怀名将,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例如,唐代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写道:“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唯留汉将功。”燕然与大漠、雁门有着紧密的联系。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漠北封狼居胥。东汉永元元年窦宪击败北匈奴,登燕然山,由班固撰写《封燕然山铭》文,刻石纪功而还。作者引用“燕然”和“汉将”的典故,不仅激励好友杀敌立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怀。唐朝的李靖以及北宋的杨业等名将都曾在雁门作战,保家卫国,抵御外族入侵。常胜堡在白草口的西边高地上,古时称作西陉镇。常胜堡南与古关道相连接,和太和堡遥相呼应,北则是大漠草原,与广武古城相对。杨雪先生围绕常胜堡而作的《鹧鸪天·咏雁门关》一词写道:“常胜堡,义骨碑。马公弑虎誉边陲。旗杆撑起民族业,誓保江山战鼓擂。”该词描绘的是常胜堡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表达的是作者的爱国情怀。把爱国诗歌与旅游景点相结合,使得雁门关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既可以提升游客的民族自豪感,又可以激发其爱国热情。
旅游与文化相融合,是提升旅游品质的重要手段,推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融通是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愿景。旅游文化品牌是在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相融合的前提下,通过创新、宣传和营销的手段形成的。它立足于当地特色,是旅游景区特有的文化资源的凝练和提升,是旅游业保持持久发展的根基。要丰富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必须把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诗歌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与旅游相融合的过程中,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旅游的文化精髓,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雁门关诗歌的数量相当可观,清朝乾隆时期的《代州志》记载了从东汉时期到乾隆时期的雁门关诗歌有241首,为雁门关景区打造独特的旅游文化品牌创造了条件。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雁门关古关道战时是军防戍守之关卡,平日则为商家营输之必经,行人往来之通衢。金代元好问《雁门道中书所见》:“盘盘雁门道,云涧深似阻。”描绘出古关道作为军事咽喉的地形险要。明代方逢时的《塞上谣》写道:“雁门东来接居庸,羊肠鸟道逢崇墉。”写出古关道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突出其商业贸易的作用。通过利用雁门关诗歌中包含的边塞文化、民族融合文化、英雄文化、乡土文化和商贸文化等,丰富雁门关旅游文化的精神内涵,将景点与诗歌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雁门诗歌文化品牌,做到旅游文化品牌的创新,提高雁门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雁门关作为中国古代的“北大门”,为塞北高原通向华北大地的重要关隘。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古今兵家必争之地,更是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雅士登临凭吊、借古鉴今和抒情言志的重要场所,同时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围绕雁门关发生的英雄业绩和生动故事为主题的诗词歌赋构成了雁门关旅游的新视角。将雁门关诗歌与旅游相结合,采取“旅游+历史”“历史+文化”方式,突显出雁门关旅游的历史文化底蕴,从新的视角充实雁门关旅游的历史文化内涵,为雁门关旅游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提升雁门关旅游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