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让教育、科技、人才形成“系统性硬实力”

2022-11-03 13:18中国经济周刊孙冰二十大现场报道
中国经济周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东林电磁实力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冰 | 二十大现场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独立组成板块,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个第一,强调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苏东林代表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她感到十分振奋。

苏东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北航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所所长,同时,更是一名有着近4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

作为北航的第一位女院士,苏东林先后主持完成30多项重大装备电磁兼容工程任务,相关成果已在20多种装备规模化应用。作为我国电磁兼容领域学术带头人,她创立“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学科,带领团队打破国外封锁,破解国家“卡脖子”难题,为我国实现电磁兼容核心技术上的自主可控作出了重大贡献。

除了在科研领域硕果累累,她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科研人才,她的很多学生都奋战在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国产航母等国家重要科研领域和重大工程一线。她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为新教职工做培训、坚持为本科生上基础课,还会去B站、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做科普工作,把一名科技工作者和共产党员的热情和信念,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教育、科技、人才要形成“系统性硬实力”,作为国家战略统筹部署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苏东林认为,三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即,实现强国目标,科技是实力,人才是保障,教育是根本。“三个第一”之间是辩证有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科技、人才必须融为一体,作为国家战略,统筹部署实施。”苏东林说。

在她看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做到科技自立自强,使我国科技拥有系统性“硬实力”。而“硬实力”的铸成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靠“以德育人”的教育,使优秀的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都“聚集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

而聚焦到电磁领域,苏东林认为,当前,电磁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新领域,作为基础性学科,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等不来的,只有脚踏实地做好基础研究,才能实现科技自强,形成电磁兼容的“中国力量”。“我们要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通过教育、科技、人才有机融合,实现电磁强国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她说。

据苏东林介绍,电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小到各种电器、电子设备,大到航空、航天、航母,电磁几乎无处不在。而苏东林和团队数十年钻研的是电磁兼容,是解决让不同电磁源在同一空间内相互不干扰的问题。

多年来,苏东林和团队破解了多项电磁兼容技术难关,被誉为“电磁女侦探”“神奇的电磁医生”。是什么产生了电磁干扰导致故障?这需要有侦探一样的慧眼去发现干扰源;也要像医生一样,发现问题后解决“病因”,实现电磁兼容和电磁安全。

苏东林介绍,作为基础学科,电磁兼容的需求和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比如航空、航天、航海等重大科研领域,都需要电磁兼容提供技术支撑,这就需要打造一批专业能力强的“硬核电磁人”。因为一边是国外的技术封锁,一边是加快重大科技项目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国只能依靠自己去实现技术突破,甚至赶超对手,实现技术引领。

2020年,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电磁安全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被列入重大安全防卫领域。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各个行业和各类装备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电磁安全问题。

“国家把电磁安全与太空安全、网络安全等并列为国家战略安全领域,意义重大。”苏东林表示,随着技术进步,电磁的应用会越来越多,而电磁兼容的研究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电磁领域的人才也会更加紧缺。她希望,能够继续推动电磁安全一级学科的建立,为国家培养更多电磁人才。

科技工作者要有家国情怀,培养更多“战略科学家”和“红色工程师”

苏东林表示,从“两弹一星”的老一代科学家开始,中国科技工作者就有为中国之强大和中华民族之复兴而奋斗的伟大梦想。“今天,我们对科技人才培养同样要有这样的目标:爱党报国、敬业奉献、为人民服务,要把优秀人才都聚集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她说。

苏东林认为,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有家国情怀,要培养更多有梦想的“战略科学家”和“红色工程师”,“敢为人先,科技报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尤其是报告在谈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时,提到了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苏东林对此也感受深刻。

“科技创新不是虚的,它的目的一定是要使我们国家的实力得到提升,要使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要能帮助国家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加速奋进。”苏东林说。

苏东林认为,新型举国体制就是要发挥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势,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行各业步调一致地去完成重要任务和伟大使命。无论是成功举办双奥还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其实都体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以科技创新为例,科研人员做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研发,行业、企业利用新技术进行应用开发,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共同推动技术落地,让我们国家的科技实力真正强起来,让老百姓日子能过得更好。”苏东林说。

苏东林1979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之后一直在北航学习、工作。她说,是北航培养了自己,也是北航的精神引领和鼓舞了自己。“空天报国、电磁强国”,这是北航赋予她的理想和信念,她也将为此奋斗终生,做别人不敢做的事,甚至做别人没想到的事,为中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东林电磁实力
军用电磁屏蔽方舱的电磁屏蔽效能测试研究
电磁频谱战在悄然无息中激烈展开
咱们明天比蜜甜
Functions of Etymology in Vocabulary learning
我们的搞怪实力,真的不容小觑
凭实力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救妻又杀妻,“好男人”走火入魔为哪般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
一滴血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