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频发形势下的电动自行车产业共性问题研究

2022-11-03 09:27朱应陈
中国自行车 2022年2期
关键词:劣质充电器锂电池

朱应陈

(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无锡 214000)

2021 年,国内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频发,成都“5·10”电梯内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杭州“7·18”西湖景区电动自行车骑行爆燃等事故,均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数量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查找和研判行业共性问题,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刻不容缓。本文基于电动自行车产业深度调研,对整车和关键部件的生产、销售、维修、使用、标准和监管等方面的共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产业保安全、促发展的具体途径和措施。

1 近年火灾事故情况

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7 月20 日通报,2021 年以来,全国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6 462 起。据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通报,2020 年上海市因为电动自行车及配件故障引发的火灾421 起,造成20 人死亡、19 人受伤,火灾起数已超2017 年至2019 年3 年总和(302 起),亡人数也超过前3 年的总和(17 人),火灾起数、亡人数均呈现密集爆发态势。在杭州“7·18”电动自行车起火爆燃事故中,事故车辆原装电池为铅酸电池,2020 年当事人曾以500 元的价格将其更换为锂电池。据此初步判断,“铅改锂”行为可能是事故发生的导火索,非法改装极易造成电气系统的不匹配以及安全保护功能的缺失。此外,低价劣质锂电池的采用是爆燃的直接原因,该锂电池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可能是采用质量较差的电芯组装后在二级市场销售的。

通过质量安全事故汇总分析,近年电动自行车事故主要呈现如下特征:1)以往是交通事故较多,现今是火灾事故较多;2)车辆改装是引发事故的关键行为;3)电池和充电器是造成事故的重要源头。

2 近年产品质量情况

2.1 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GB 17761—2018 自2019 年4 月15 日实施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先后3 次组织对该产品实施了国家监督抽查:2019 年抽查80 批次,不合格发现率28.8%;2020 年2 季度抽查159 批次,不合格发现率15.1%;2020 年4 季度网售产品抽查42 批次,其中3 批次产品涉嫌无CCC 证书生产,其余39 批次的不合格发现率为25.6%。近年监督抽查的不合格项目普遍涉及车速限值、车速提示音、淋水涉水性能、电气装置、防火性能等。

2.2 充电器和锂电池

2019 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电动自行车的锂电池实施风险监测,共20 个批次,总体符合率65%,其中网售产品符合率为61.5%。其主要风险点为壳体阻燃性、过充电保护、短路保护项目。2020 年,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对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实施监督抽查,共抽查50 批次,总体合格率为72%,其中网售产品合格率为40%。涉及的不合格项目主要有:输入功率和电流偏差过大、空载直流输出电压大于42.4 V、机械强度冲击破裂、输出插头为家用电器通用插头、输出插头未标识最大电压和最大电流、缺少安全标志和说明书。

相关部门在近期网络采样过程中还发现:一是部分网络媒体还存在大肆发布锂电池组装教程,电商平台醒目宣传、定制和售卖劣质锂电池。二是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均有远低于市场均价的零部件在售。例如,某电商平台网售均价为760元的48 V/20 Ah 锂电池,网售最低价为450 元;在杭州“7·18”起火爆燃事故中,当事人曾以500 元的价格在线下购买了48 V/20 Ah 锂电池;正常售价数十元的充电器,网售最低价不到10 元。三是网售低价充电器存在利用二手元器件翻新的情况,通过拆解及检测发现,这种低价充电器内部器件有积灰、锈蚀、磨损、松动等情况,缺少超温保护、高低温切断、防错接等保护功能。

以上质量抽查和网络采样总体反映出:电动自行车整车和零部件总体质量合格率不高;网售产品质量较差,存在宣传定制锂电池、售卖低价劣质件等违法行为。

3 行业存在问题

近年,电动自行车行业进入了整合期,尤其是电动自行车新版国家标准的发布和CCC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制度的正式实施,都对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达标产品被改装现象时有发生

虽然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有防篡改要求,但部分消费群体为了追求“快(速度)”“省(成本)”“长(里程)”,通过隐蔽方式任意改装。从2021 年事故案例中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自燃事故都关联到改装或更换,产品“非标化”和降级使用劣质零部件,使达标产品“变性”成劣质产品。

3.2 电商平台伪劣品流通乱象层出

网络销售因方便快捷,已成为时代的潮流。但从近年监抽数据和近期质量摸排看,网售产品质量低下,锂电池定制泛滥,充电器翻新再售,销售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网售产品生产源头较为隐蔽,整车无CCC 证书、装配劣质件、非法改装、缺失充电器保护功能、采用二手元件、回用电芯定制电池等极端现象时有发生,一旦被发现,下架快、处理难。电商平台是劣质品流通的高速通道,重点整治网售伪劣品行为应该是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3.3 销售和维修环节质量隐患严重

电动自行车销售普遍采用整车和电池分离销售的模式,电池安装均由经销点实施,容易造成电气系统不匹配和劣质电池的使用;为迎合客户所需的超速、超载等要求,销售/维修点私自改装整车,甚至更换不同类型或容量的劣质电池;当使用过的车辆需要维修时,消费者往往购买低价部件(如锂电池和充电器);部分销售点还存在套用库存的“临牌”销售新生产的电动摩托车(或超标电动自行车)的现象。销售/维修点普遍规模小、分布广,是整车非法改装、套(临)牌车销售、劣质零部件线下流通等现象泛滥之地,销售/维修点亟待系统治理。

3.4 整车及部件违规生产屡禁不止

第一,国内部分企业无证生产或者以“借壳”方式违规生产依然存在。第二,行业的低端整车及零部件存在着低价竞争的现象。相关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且追求低价,产品质量根本不能保证。第三,为了迎合市场,尤其是快递和外卖行业需要,部分产品会留有篡改空间,包括加大电池安装空间、更改座垫和后衣架、通过手机APP 或者后台取消限速等。

3.5 关键部件安全标准缺乏强制性

电动自行车用电池和充电器现行采用的是推荐性标准,多个标准内容规定不一,标准执行缺乏强制性,各企业质量管控要求不尽相同,不同品牌产品质量在出厂之初就存在技术差距。锂电池安全指标不匹配实际应用需要,暴露于综合老化环境(如涉水、雨淋、震动、过载等)持续腐蚀引发的危险、热失控的危险预控等均没有相关规定。

3.6 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缺位

目前,市场上还普遍存在着所谓的“梯次利用”电池,主要来源于近年大规模退役报废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杭州“7·18”事故中,当事人仅花了500 元就购买了一组正常售价在1 000 元以上的48 V/20 Ah 锂电池,且目前电商平台仍有标价450 元的超低价销售情况。这些低价电池极有可能采用二次回用电芯,组装工序简单、技术门槛低、利润空间大、安全保护功能缺失,一旦流向电动自行车领域,极易引发安全事故。目前,国内对于废旧锂电池的回收情况尚缺乏管理,未设置专门的电池回收网点、未建立有效的电池回收方法。

3.7 大众缺乏对锂电池危险性认知

根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规章范本》的规定,锂电池被列为第9 类危险品予以管控。然而,国内部分网络媒体还在大肆发布组装教程,电商平台仍在定制锂电池、售卖劣质充电器,老百姓和危险品仅一网之隔,却无感知。老百姓对私自改装、入户充电、使用不当等行为的危险性认知不足,给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带来极大风险隐患。

4 解决方案建议

电动自行车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相关企业和产品鱼龙混杂,随着装载锂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持续放量,会暴露出更多安全问题。之前,手机行业和电动汽车行业也都是在经历了重大的安全事故后,才警醒。成都电梯电动自行车起火和杭州电动自行车爆燃事件,已经敲响了警钟,加速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淘汰劣质产品刻不容缓。具体有如下7 个方面的建议:

4.1 完善标准体系,强化生产监管技术依据

目前,电动自行车主体标准为国家强制标准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另有两个国家强制标准草案(《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和《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已结束征求意见。本文建议:加快相关标准的发布进程;启动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安全国家强制标准的制定,尽早为锂电池安全质量监管提供技术依据;在锂电池新标准中强化环境可靠性要求,研究热扩散乘员保护功能,增加热管理报警功能,从设计上给消费者留有警示和逃生的时间;开展电动自行车智能化标准的研究,防控企业从后台篡改车辆参数的隐蔽行为,保障车辆数据安全及用户信息安全。

4.2 加强电商管理,规范电商平台经营秩序

电商平台是劣质零部件流通的重灾区。本文建议:开展电商平台专项整治,关停定制电池宣传和售卖行为,下架低于成本价销售的电池和充电器,加大网售产品质量监测频度和力度,严格追溯生产源头,严厉查处制假售劣行为;采用“白名单”制度对锂电池流通进行管理,淘汰不具备生产资质和能力的企业,优选有资质企业和产品进入销售平台,促使消费者能择优、优势企业能做强,带动产业和消费提质升级。

4.3 整顿售后市场,推进售维体系生态建设

销售/维修点是整车违规销售和非法改装的关键场所。本文建议:一是采取特定的资质资格管理。主管部门要将销售/维修点纳入管控重点,建立管控体系,严格监督经营状态,严厉查处改装行为,切断二次电芯回用和劣质零部件流入市场通道。二是人员持证上岗。主管部门针对售后技术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三是推行“售后服务认证”,更好地净化售后服务市场生态,维护终端市场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利益。四是行业出台电动自行车售后服务规范,延长电池质保期,取消非法改装车辆的质保,让用户在享有售后保障的基础上不能改装。

4.4 严格出厂要求,保证生产环节产品质量

主管部门要坚决取缔违法违规生产电动自行车整车的企业,采取全国性的统一行动,彻底拔除毒瘤。本文建议:严格执行一车一电(池)出厂,不将电池安装过程纳入经销商处控制,对于换电类型车辆,通过规范电池尺寸、接口、协议等方式进行电池匹配管控;增加通信协议防篡改方式,落实新国标中“软硬件均应当具有防篡改设计”要求,让非法更换电池后的整车无法正常使用;推动充电器产品实施CCC 强制认证,试行锂电池生产企业“白名单”管理体系,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和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长效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4.5 建立回收体系,切断二手电池回流路径

本文建议:倡导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的一次利用,暂停梯次利用;布局电池回收网点,便于消费者在有资质的网点回收;提高消费者的参与积极性,如以回收押金或补偿的方式鼓励电池回收;提升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拆解回收企业发展;落实整车制造企业和电池生产企业的相关责任,设定相应的电池回收指标,对不达标企业予以惩罚;加强回收工作的系统管理,同时加快先进回收技术的研发,避免废旧电池再次回流。

4.6 提高各界认知,营造安全便利用车环境

本文建议:首先,随着锂电车的普及,全社会要重视锂电池的安全使用。消费者要注意用车安全,不用高压水柱冲洗,不在楼上充电,不乱用充电器,避免过度日晒雨淋,避免随车充电器剧烈震动,一旦锂电池浸水必须尽快更换,一旦锂电池冒烟应尽快弃车远离;整车上增加随车安全警示书或警示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维修和更换后,能不断得到提醒;全社会要利用公益媒体,宣传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私自改装等不良行为的危害,普及安全用车常识、提升消费者认知;利用交警道路抽查方式,严查改装车,督促安全用车。其次,主管部门要强化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管理,为社会提供更多便民充电设施。《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于2021 年8 月1 日实施,主管部门应将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纳入城市建设改造总体规划及旧城改造内容,明确责任单位,制定推进计划,运用智慧城市管理手段,强化电动自行车的集中停放和安全充电管理,尽最大可能减少安全隐患。

4.7 推动行业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安全

本文建议:一是整车防篡改模式的升级。进一步研究网联车云管理模式,将车辆状态信息传入互联网管理平台,作为篡改监控的新手段,同时为可靠性验证、故障预警和事故追溯提供技术依据。二是新型储能技术的替代,如先进能源(氢燃料等)、钠离子电池的应用改变了能量类型或储能载体,规避了原来的风险。三是售后服务的保障升级,如智能车的故障和维修提醒、道路救援、公共充电区域指引、非机动车险保障等。四是产品性能的设计优化,如提升整车和部件防水性能,增强电气安全等级;研发安全快充技术,减少无人值守过充风险;开发电池热扩散乘员保护功能,预置逃生时间。

猜你喜欢
劣质充电器锂电池
专注生活美学的充电器设计
充电器混用伤手机吗
武汉书, 毁掉了多少中国人的阅读
如何更好设计锂电池充电器恒压控制电路
如何更好设计锂电池充电器恒压控制电路
劣质面粉颜色差
如何鉴别海参品质
锂电池里装微型灭火器:再也不担心手机电池起火等
悬浮转动的充电器
Elan R X2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