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倩仪
母亲节快到了,何英蓄势待发,做好跟富康小区里的阿姨们“拼儿女”的准备了。她一辈子都在暗暗跟人较劲,年轻时比谁的工作更好,谁的丈夫更优秀,谁的孩子更聪明。如今,大家都比谁家的子女更孝顺。
崔阿姨是个例外,她比何英、梅凤等人年长几岁,不爱聊天,更不爱谈论自己家里的事。大家常常看到她跟老伴一块散步,看起来两人感情不错。不过,她们从未见过崔阿姨的孩子。传闻,崔阿姨只有一个女儿,在搬来富康小区之前就因病去世了,也不知是真是假。
可谁能想到,母亲节过后第三天,崔阿姨竟然穿着一条崭新优雅的长裙出现在众人面前。最令人震惊的是,崔阿姨笑盈盈地说,这是她女儿送给她的母亲节礼物。
那是一条刺绣裙,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荷花、莲叶、游动的鱼儿,就连波纹都别有情趣。最令人惊叹的当属袖口处的刺绣,用的是双面绣,正面是一只漂亮生动的金凤凰,反面是银凤凰。也就是说,把袖口折起来,就能露出银凤凰,裙子又是另一种味道了。裙子整体绣工细致,色彩清雅,一看便知价格不菲。
何英看得眼睛都直了,羡慕不已,想起女儿在网上给自己买的衣服,觉得自己输得一塌糊涂。大家围着崔阿姨,看了又看。梅凤看得最仔细,大叫起来:“崔阿姨,你这裙子的刺绣是苏绣吧!苏绣很有名的,做工这么好,肯定很贵。”
崔阿姨温和地笑着,承认是苏绣,但具体多少钱就不得而知了。
梅凤听罢,拍着手跟阿姨们讲起了苏绣的传说。“据说,苏绣有两千多历史了。古时候,吴国有文身的习俗,吴王觉得这种习俗不好,就跟大臣们商量怎么去除。正好被一个补衣服的女人听到了,女人听得入神,不小心被针扎到了手。手指的血就滴了一滴到衣服上,血迹弄得衣服不好看,她就在那上面绣了一朵花。结果,吴王看到后,立马想到了一个主意,把图案绣在衣服上代替文身。慢慢地,就发展成苏绣了。”梅凤说得头头是道,众人无不佩服。
末了,梅凤还高声补充说,清朝时期最流行苏绣,皇宫的刺绣服饰和摆件,用的基本都是苏绣。
大家都夸梅凤懂得多,她则笑吟吟地瞟了何英一眼。以往,在阿姨们的较劲中,她就是何英的最强敌手。何英看着梅凤得意扬扬的表情,似乎在对她说:“这回的母亲节礼物确实败给崔阿姨了,但我起码凭借学识和口才扳回了一局。”
何英不高兴了,因为她输得太彻底了。回家后,她不由得琢磨,不是说崔阿姨的女儿去世了吗?怎么突然冒出来了呢?还带来了碾压集体的苏绣。
于是,何英好奇地四处打听崔阿姨的女儿是怎么回事。很快,从崔阿姨邻居的口中,她听到了个大概。听说,这是二十年来,女儿第一次回来看崔阿姨,所以以前大家都没见过她女儿。何英立即嗤之以鼻,喃喃自语:“走了二十年才回来一趟,送苏绣裙子也是应该的。”
一个月后,何英上街买菜,正好碰见了崔阿姨的邻居王阿姨。王阿姨眼里冒着光,环视一周后,把何英拉到身边来,一边警惕地看着周围,一边小声问:“崔阿姨女儿的事,你听说了吗?”何英心里纳闷:“不是前不久你告诉我的吗?”
不料,王阿姨一拍手,说情况有误。崔阿姨的女儿又回来了!原来,她并不是崔阿姨的亲生女儿。二十多年前,她只有六岁,跟崔阿姨住在同一个小镇上。有一天,她在池塘边玩水,不小心掉下去了。是崔阿姨眼疾手快,把她给救上来的。
女孩一直把崔阿姨看作再生母亲,但没过多久,崔阿姨就搬走了,从此失去了联系。直到最近,她才打听到崔阿姨住在富康小区,了解到崔阿姨曾失去过一个女儿,赶在母亲节登门拜访。她叫崔阿姨把她看作亲女儿,以后她常到家里来坐坐。
“原来是这样……”何英喃喃自语,“那她送苏绣裙还真是应该的。”
回去的路上,何英还在消化有关崔阿姨的事情,心里不免生出一丝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