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娟,滑伟含
(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22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公布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及可持续增长的源泉逐渐从“要素驱动”转为了“创新驱动”。城市是国家创新系统中创新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城市协同创新网络是城市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在地理范围上以城市为核心形成,以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间关系为连接的协同互动社会网络。城市协同创新网络通过各种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促进城市创新系统的发展,从而推动城市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哈尔滨市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省会城市,其发展对东北振兴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2010年,哈尔滨市获批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但受限于东北地区整体状况,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缓于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面临着高质量发展转型、融入高效市场分工体系、融入新发展格局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坚持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大力发展协同创新,完善产学研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高质量就地转化是哈尔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基于本文的主要内容,对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和协同创新网络这两个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与评述。
社会网络分析法量化了网络中各主体间的联系,这使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的研究得到了发展。Ahuja研究了结构洞、中心性等个体网络指标对生物科学、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Wal和Anne通过网络密度、最短路径、聚类系数等整体网络指标探究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过程。国内对于创新网络结构特征与演化的研究对象大多为城市群。数据基本为两个来源,一是联合申请专利数量,二是合作发表论文数量。通过量化绘制创新网络拓扑结构图同时分析各结构特征的演化过程,并识别出小世界性等特征。
Serrano和Fischer将协同创新定义为以知识增长和技术水平提升为核心,以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Jones等指出通过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城市的整体创新质量得以提升,知识与技术的扩散速度加快,这对区域和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但近年来国内关于城市协同创新网络的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城市内部创新主体合作网络方面,代表性研究有吴素春和聂鸣对武汉市内部科研合作网络特征进行了研究,林卓玲和卜姝华对广州市环保产业技术合作网络动态演化路径进行了研究。但上述研究均未考虑外部创新主体参与创新型网络的情况。
综上,城市是创新活动密集的地理空间,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却少有研究将具体某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分析视角探究城市创新系统内部知识互动与外部创新联系的演化过程。同时,城市协同创新网络的建设不应是封闭的,而应是与其他区域、其他城市进行充分交流的;但现有研究对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网络研究仅局限于城市内部,未考虑市外主体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具体情况。
基于以上内容,将在考虑市外主体参与创新活动的情况下,聚焦哈尔滨市。从整体结构和个体结构两个方面对哈尔滨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演化进行研究。
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创新主体为参与创新活动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其中包括市内和市外两部分。市外创新主体的判断标准是其同市内创新主体建立协同创新关系。本文根据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之间通过专利合作建立起来的联系来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专利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主办的Patviewer数据库检索。
从网络结构出发,关注城市协同创新网络中关键创新者角色和网络结构特征,从而对城市协同创新网络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分析从整体网络与个体网络两方面展开。
1.整体网络结构
(1)网络规模
网络规模即网络中创新主体数量。网络规模的大小反映了城市协同创新活动中产学研主体的参与广度。
(2)最大片区规模
最大片区即网络中存在不间断关系的创新主体数量的最大值。最大片区规模的大小反映了城市协同创新活动中产学研主体的参与集中度。
(3)网络密度
网络密度即网络中实际关系数与网络中理论上最大关系数之比。网络密度的大小反映了城市协同创新活动中产学研主体的参与深度。若网络中创新主体数量为N,而网络中所包含的实际关系数为M。那么网络密度为:
2.个体网络结构
某一创新主体的个体网络即与该创新主体形成不间断联系的网络。城市协同创新的个体网络结构分析关注核心或主要主体的个体网络,这些核心或主要主体将对网络的发展与演化产生决定性影响。中心性分析与中间人分析是进行个体网络结构分析的主要手段。
(1)中心性
选用点度中心性进行分析,衡量点度中心性的指标是点度中心度,即创新主体直接相连的其他创新主体的个数。若某创新主体具有较高的点度中心度,则该创新主体居于网络核心。
(2)中间人
中间人是向一个位置发送资源,却从另外一个位置获得资源的行动者。在城市协同创新网络,尤其是较为稀疏的城市协同创新网络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中间人对网络资源流动与关系连接起到重要作用。根据中间人所扮演的角色及三者分属的群体关系,可以定义五类中间人的具体角色。
协调员从市内某一创新主体获取创新资源并发送给市内的另一创新主体,从而控制创新资源在市内的流动;守门人从市外某一创新主体获取创新资源并发送给市内某一创新主体,从而控制市外创新资源向市内流入;代理人从市内某一创新主体获取创新资源并发送给市外某一创新主体,从而控制创新资源从市内向市外流出。顾问从市外某一创新主体获得创新资源并发送给市外另一创新主体,从而控制市外创新主体间的创新资源流动,并在此过程中获取相关资源。联络人所联系的三个主体分属于三个不同的群体。由于本研究只涉及市内和市外两个群体,故联络人在本文中不会出现。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借助Ucinet6.0软件计算出哈尔滨市产学研协同创新整体网络特征的主要指标,如表1。同时使用Netdraw2软件绘制哈尔滨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拓补图,如下图。其中,各产学研主体节点面积和名称标签的大小使用点度中心度表示,即若某一主体直接连接的其他主体个数多,则该点的面积大、名称标签也大。
表1 整体网络指标
哈尔滨城市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图(2010年-2018年)
由表1可知,哈尔滨市协同创新网络规模与最大片区规模明显扩大。这表明2010-2018年,哈尔滨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参与主体数量大幅提升,且较多新加入的创新主体与原核心主体(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协同创新活动更为频繁。根据上图可知,网络中最大片区是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整体网络满足脆弱—鲁棒特性,表现出核心—边缘特征。9年来整体网络最大片区规模与网络规模之比都在0.5左右波动,这表明约半数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活动都是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开展的,这进一步体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哈尔滨市协同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其核心影响力也在波动中小幅增加。网络密度的下降趋势明显。这表明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大量新创新主体携带单一关系或弱关系进入网络,形成链型、Y型和星型网络连接,网络闭合性差,连通性差,网络结构变得愈加松散。
与整体网络同理,继续借助Ucinet6.0软件计算哈尔滨市产学研协同创新个体网络主要指标,如表2。
表2 点度中心度(≥3,即主要创新主体)①
2010年至2018年期间,哈尔滨工业大学均为点度中心度最高的创新主体,且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其点度中心度也逐步提升。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个体网是整体网络中最重要的个体网。除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其他个体网络的规模有限。较具规模的个体网络基本上是以大型央企和研究型大学为桥梁建立起来的。
哈尔滨市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具有典型的外向型特征。2010-2018年间所有创新主体中市内主体占比均维持在0.5左右,约半数创新主体是来自哈尔滨市以外。在2013年后(除2017年外),主要创新主体中市内主体占比均小于所有创新主体中市内主体占比,表明哈尔滨市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市外主体所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
因为篇幅限制表格中只列举了2015-2018年间各创新主体扮演中间人次数最多的前三名,其中2010年仅有两位创新主体扮演中间人。由表3可知哈尔滨市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中,处于网络优势地位且能够有效限制创新资源流动的创新主体多为高校。在诸多高校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扮演各类中间人的次数最多,其中顾问出现的次数最多。这表明哈尔滨工业大学更惯于同市外创新主体展开合作,并从市外创新主体处获取知识、技术资源。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科特点与学校定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哈尔滨市内航空航天、材料科学与机械工程等相关行业的企业或研究机构难以满足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协同创新需求,迫使其同市外的单位开展合作。这也说明当考虑市外创新主体进行城际协同创新活动时,一些高水平主体的优势地位会提升。绝大部分扮演中间人角色的创新主体为市内主体,各年份占半数以上,甚至在部分年份,所有中间人角色都是由市内主体扮演的。这表明当考虑中间人的优势地位与限制创新资源流动的能力时,市内主体的重要程度明显上升。
表3 各创新主体扮演各类中间人的次数
第一,哈尔滨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在随时间演化的过程中网络规模逐渐增大,但网络密度较低,呈现出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绝对核心的单核网络。小世界特性并未显现,网络中的孤立片区数量多,网络连通性较差。
第二,哈尔滨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呈现出以市内高校为重要行动者,以市外大型企业为主要合作者,以其他创新主体为参与者的独特特点。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整体网络中的核心创新主体和个体网络中的主要中间人,占据着网络中的绝对优势地位。
第三,哈尔滨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中,市内创新主体与市外创新主体间建立了大量网络关系,但创新活动的主动权,尤其是创新资源流动的限制权是掌握在市内主体手中。市内外协同创新关系的维持与搭桥主要是通过市内创新主体实现的。
第一,提升网络密度,连接孤立片区。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为核心的网络最大片区外,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孤立片区。这使得整体网络密度较小,网络的小世界特征并未显现,创新资源难以广泛流动。提升网络密度,连接孤立片区是哈尔滨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政府应理顺创新的供给侧关系,扩大协同创新相关政策的受众,活跃技术市场,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新兴高技术企业等提供充分的创新资源。完善创新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网+”与大数据管理能力。各产学研主体也应主动扩宽信息获取渠道,实现技术信息在本领域创新主体间的高效流动。与此同时,政府还可直接建立协同创新重叠共生组织,如技术转移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园区等。在协同创新重叠共生组织、产学研创新基地中,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更高、交易成本更低。在此情况下孤立片区发展成为更大的网络片区的可能性明显提升,整体网络密度也有望提高
第二,培育双核、多核网络。作为网络核心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作用极其显著,但若剥离其个体网络,则整体网络结构将不复存在。创新网络的发展不能仅靠某一创新主体的单独成长、发展,而应是整体创新水平的显著提升。因此,培育双核、多核网络应是下阶段哈尔滨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发展的一项具体工作。参考国内外城市创新网络发展经验,双核或多核的培育应选择异质性主体,以保障协同创新主体的多元化。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一些代表性重点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具备成为创新龙头企业的基础。综上,哈电等重点企业技术水平、技术市场化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哈尔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工作,对城市协同创新网络的演化同样意义重大。
第三,除哈尔滨工业大学外的其他市内创新主体均应提升影响力与搭桥质量。9年间哈尔滨工业大学扮演各类中间人的次数远远高于网络中的其他创新主体。除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其他创新主体所扮演的中间人搭桥行为质量难以保证。各非核心片区的主要连接者可层层递进地发展自身的个体网络,逐渐将简单的网络关系复杂化,提升个体网络的闭合性、扩张性、中介性和传递性网络效应。而随着个体网络关系的复杂化,非核心片区主要连接者的点度中心度也会随之提升,其在网络中的影响力加强。具体地,除哈尔滨工业大学外的其他市内创新主体应避免长期内仅同某一创新主体,或某些创新主体开展协同创新活动,而是应通过公开技术需求、披露市场信息、联合研发项目、合作申请专利、共建研发实体等方式搜寻新的协同创新伙伴,争取在小范围个体网络中占据一定的优势位置,在某些专项领域内确立声望。
[注释]
①除哈尔滨工业大学外,2010-2018年其他创新主体的点度中心度上限依次为:2、4、6、4、5、4、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