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爽
[摘 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基于习近平总书记自身丰富的地方环境治理经验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而提出,从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出发,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理论构想以及实践路径,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引正确方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逻辑;核心要义;实践贡献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09-0047-07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出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论述,科学剖析、辩证看待新时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提出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观点、新理念、新思想并加以实践,使得我国生态环境发生了较为良好的转变,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更优质的环境资源并最终促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确立。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论逻辑、核心要义以及它在实践领域所带来的贡献对进一步建设我国生态文明事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不仅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思想,更包括其早期的地方治理经验,这是一个由探索、形成到完善的过程。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都十分重视生态环保问题。在地方主政期间,他把生态环保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从陕北梁家河建设沼气村、河北正定重视绿化建设,到福建的“生态强省”、浙江的“绿色浙江”打造等实践,都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探索,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打下坚定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看待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发生转变——开始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思考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生态文明思想逐渐形成科学体系,并更具有实践性。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报告中总结了以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并从全局战略角度出发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具体提出体制机制改革、美丽中国建设等内容,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标志着这一思想迈入成熟与提升阶段。本文将从理论逻辑、核心要义和实践贡献三个方面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分析,以揭示其理论内涵和科学意蕴,以及这一思想对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所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所以,要深刻理解和认识这一思想,必然要对支撑其的理论逻辑进行追本溯源。具体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逻辑包括以下三部分。
(一)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理论基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深入研究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其中,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构的直接源头。马克思、恩格斯较早地意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的观点。他们指出,自然界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延续的根基。同时,他们还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践活动的最基本关系之一,以此为前提,马克思认识到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进而揭示出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实际情况的剖析,认识到彻底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并强调要通过调整社会关系来解决环境恶化。所以,要消除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环境观。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认识到先前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已形成对我国现阶段持续健康发展的威胁,要辩证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并强调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刻不容缓,要给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环境。
从主体层面来看,人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具有自身的需要、目的和意志。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过程中,人带着自身的意志通过劳动实践的手段,不断推动原生态的“自在自然”转向“人化自然”。同时,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活动同时受到客观事物的外在尺度以及人固有的内在尺度的制约。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既要尊重自然界及其运动法则的客观性,也不能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马克思看来,生态异化是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必然结果,消除这种异化状态是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的异化是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呈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异化可理解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甚至在人类的观念或生产活动中处于对立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于劳动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主体客观化和客观主体化的统一。但是,如果不能够合理处理两者的关系,则会产生异化的状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情况,多措并举地推进一系列实践活动,不断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人与自然的异化状态,使得两者保持平衡协调,进而构建良性循环的人类生存和发展对象世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积极倡导新发展理念尤其是绿色发展理念,并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全面协调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原则,并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科学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力倡导尊重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建立健全消解生态危机和协调关系的融洽机制。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为理论资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源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正是以大历史的视野探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律,传承和汲取前人优秀的生态文明智慧,为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传统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所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对人与自然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即自然界的运行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人们要认知、认同和接受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传统儒家思想中强调人类活动应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等观点,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站位于人类生存的制高点,用最基本最朴素的话语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超越了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支撑。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述,这一论述既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其的升华和更深层次的认知,它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两者关系不仅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涵盖着绿色发展、系统治理、以人为本、多边主义、共同但有区别等原则。
(三)以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为理论支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源于对中国共产党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中经验的认识和运用。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演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情况,始终重视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平衡,从“绿化祖国”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一系列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已认识到生态保护是必要的,在建设过程中推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诸如消灭荒地、加强林业建设、绿化祖国等内容,说明党对生态建设已有初步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情况,始终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倡导全民植树造林。他曾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一件大事,要在全民中树立起绿化祖国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邓小平还强调要对环境保护进行法制化管理,制定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保障产业生态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同时,我国也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如环境污染、资源高消耗。江泽民就此提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认为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之后,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生态文明建设由一般性的思想上升为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蕴含的环境生产力、生命共同体、全球生态治理等内容,正是借鉴和创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绿化祖国、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理念,进而形成了独具新时代的特征和风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实践,形成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中,并引领着人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客观改造自然环境的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领域制度建设的成果卓见成效,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逐步建立起来,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内容,更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它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也传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理念,更汲取和充实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和理论认识。新时代,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的决策部署和顶层设计,包括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理论构想与实践路径三个问题的深入阐述,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人类化解生态危机的客观要求、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从人类化解生态危机的客观要求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1]3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2]211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嵌入社会关系中进行思考,认为人—社会—自然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进而决定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时,不能脱离社会和自然,三者要表现为和谐发展的关系。就此,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认识到了当前我国资源环境仍存在一些短板,诸如总量需求大、结构不合理、利用欠科学等,提出我国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3]。
从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6,这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进步是大势所趋,是人类文明演进规律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业文明虽然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由于资本逐利的本性驅使生产能力和消费欲望无限扩张,使得人们不会顾及资源浪费和发展失衡,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产生了生态危机。然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已逐渐显现出弊端。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提出“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4。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出发,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结合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有理论依据的必然。马克思指出:“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阶级的对抗上……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4]104这说明文明在对抗中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是相较于工业文明,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阶级对立,主要矛盾不再表现为对抗性。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能够站位于全局视角,来创造一种新的和谐发展的文明形态。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即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两者的坚持原则是统一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充分发挥其优势,消除人与自然隔离的社会根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想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两方面展开了详细论述:一是生态文明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二是生态文明应兼具科技发达、道德高尚以及法治完善等因素。
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人类文明的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规律,高级阶段汲取低级阶段的要素,同时又孕育出新要素。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文明形态,体现为对工业文明的扬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5]91对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他提出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6]。这一论述,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两者关系是具体可控的,但又受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影响。所以,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还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要试图征服老天爷。”[1]24
另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生态文明应当是科技发达、道德高尚、法治完善的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新文明形态,必然兼具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而也应当具备较好的伦理道德环境以及完善的法治治理体系。从科技发达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的水平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建设具有较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态文明,需要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性的战略支撑。要突破我国自身发展的资源环境制约瓶颈、解决深层次的供需矛盾,关键就在于创新,依靠科技的力量。“单纯依靠财政刺激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增长不可持续,建立在过度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得不偿失。我们既要创新发展思路,也要创新发展手段”[1]21,无论是大气治理、水专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等项目,还是重点区域的水、气、土、固废等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等都需要科技创新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从道德高尚角度来看,生态文明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这种关系要将其置于社会发展中,将人类自我关爱延伸到自然关怀。这就需要人们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能够把保护自然环境内化为自觉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切实增强生态意识。就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1]122要多对人民群众开展宣传教育,让他们具有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节约资源、绿色低碳生活中来。从法治完善角度来谈,法治是确保社会稳定运行的主要力量,生态文明的有序推进需要完善的法治体系来提供支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加强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99,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制度和法治,使得生态文明成为一种刚性要求,能够更好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得生态文明建设能更为顺利地推行下去,就此“要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作用”[1]100,提升国家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坚持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用良好生态环境普惠民生、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四个方面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思考。
1.坚持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3],同时面临资源环境制约问题的日益突出,就更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設中充分发挥关键性带头作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亲自统筹协调、监督审查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地落实,“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3],促使生态文明建设能够真正落地推进。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队伍建设,组织和开展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培养其生态文明意识,强化其处理突发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其协同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能力,建设一支敢于和善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队伍。
2.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点是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使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实现其绿色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我们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1]30,这充分说明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环境,只有两者协同发展,才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由此,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做大做强绿色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诸如“要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1]34等,推进“绿色化”与“现代化”的共进。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绿色生活方式,“要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1]122,使得良好的生活环境成为人民的增长点。
3.用良好生态环境普惠民生。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直接体验,尤其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品质的需求更高。面对这样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123,同时他还明确强调要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为出发点,来治理和保护环境。习近平总书记还谈及具体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如“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细颗粒物(PM2.5)、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1]84。这些内容直接回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为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指明方法,也为评价和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提供了尺度。
4.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并未局限于国内,而是基于全球视野,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发,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8]525,不仅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为各国之间相互合作提供了实践指南。世界是一个相互连接的世界,唯有各国携手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就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1]127。习近平总书记还具体提出了如何协作应对环境治理的办法,如“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改善环境”[1]138,以此积极参与到全球环境治理中,在其中不断贡献中国力量。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贡献
(一)过程中的实践贡献:从单一到全面的制度设计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出发,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思维的落实,需要一定的制度来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攻坚期,生态环境领域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的建设面临着从单一到全面的过渡,在保证平稳前提下加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改革需要一个过程。从2015年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的试行,2016年制定目标评价考核办法,2017年推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2018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深入开展,到2020年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的建立,这一过程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完成由单一到全面的制度设计。这不仅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体系,还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一方面,从单一到全面的制度设计,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方略,利于加快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完善的制度能够促使各个主体不断增强其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真正身体力行参与到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利于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从单一到全面的制度设计,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更为明确地指出了着力解决的关键点,使得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更好地落地生效。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更压缩了其发展空间,而逐渐健全和完善的制度,能够更好地助推消除环境恶化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形式上的实践贡献:从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的蜕变
一直以来,党都认为保护自然环境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保护环境就等同于发展生产力。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都深知环境保护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基层工作的数十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努力探索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为深刻认识到推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结合地方治理经验,丰富和创新性地诠释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从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的蜕变,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民族发展联系起来,从文明维度、社会维度、经济维度、政治维度丰富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使这一理论体系更为系统化、科学化,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提升到了新高度。比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加快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破除了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误区,使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形成共同协作的局面;把生态文明作为系统工程,加强顶层设计,逐渐完善制度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倡导各国共建美好家园,向世界传递中国的理念和方案;等等。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道路、新规划上,应遵循生态文明建设历史进程的规律,始终把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放在首要位置,深刻认识、把握并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肩负起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使命,把“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3]作为一个命题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奋斗,2019(3):1-1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5]深入學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辅导[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6]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0-01(3).
[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丛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