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编辑部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hú)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山高半片月
春晓一声鸡
字形演变:
豆苗儿们,我们今天来聊聊鸡。你知道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鸡的数量大约有200多亿只。即便将世界各地的猫、狗、猪、牛全加在一起,也没有鸡的数量多。这个庞大的数字足以证明,鸡与人类的关系有多密切。
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类,鸡很早就来到我们身边。东周时,我国最早的养鸡场——“鸡坡”出现了。汉代刘向在《列仙传》中描写了一位“养鸡专业户”——祝鸡翁,说他养鸡上百年,养的上千只鸡都很有名。
古人觉得鸡是一种德行非常好的动物,认为鸡有“五德”:
头戴冠者,文也。古人认为头上戴帽是文雅的表现,且“冠”与“官”同音,所以古人眼中的鸡不但文雅,还有升官和获取功名的吉祥寓意。
足搏距者,武也。“距”是指鸡脚后方突出似脚趾的地方。因为足间有“距”,鸡走起路来气势昂扬,还可以在搏斗中重伤敌人,所以在古人眼里,鸡又成了武将的象征。
敌在前敢斗者,勇也。鹞鹰或其他强敌袭击鸡群时,母鸡会把小鸡护在翅膀下,高声尖叫;公鸡会竖起羽毛,鸣叫迎战。公鸡与母鸡的表现能把敌人吓到退避。这种敢于拼搏的勇气赢得了古人的赞誉。
见食相呼者,仁也。公鸡找到虫子后,会唤母鸡来分享;母鸡找到小虫或米粒,也会送到小鸡跟前。鸡表现出的仁爱无私,得到了古人的肯定。
守夜不失时者,信也。古代没有钟表,人们的作息全靠“鸡时钟”。从“鸡声茅店月”到“鸡窗夜静开书卷”,一声声鸡鸣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伴。鸡这种守时报时的美德,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古代帝王以鸡为侯,鸡还有“知时畜”“司晨”等别称。
下面是一些与鸡相关的知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鸡会飞。鸡是陆禽,有一双强壮的腿,奔跑是它们的基本技能,但它们也会短距离飞行(从小就被囚禁在笼子中的鸡除外)。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健康的成年鸡从4楼扔下,鸡不但可以靠扇动翅膀缓缓降落,且还能借势飞出数十米。受到惊吓时,鸡跑飞并用,爆发力更是惊人,所以在空旷的地方,徒手抓鸡是很难的。
鸡会游泳。羽毛完整的成年鸡在落水后,可以浮在水面上,借助双脚的力量划向岸边。虽然跟鸭、鹅这类水禽相比,鸡的游泳技术不值一提,但短距离自救完全没有问题!鸡平时不下水是因为羽毛上的油脂少,长时间待在水里,羽毛会被浸湿,并非不会游泳。
鸡喜欢吃“活物”。一旦遇到体形不大的“活物”,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大有不把对方吃掉誓不罢休的劲头。鸡的嘴巴特别硬,动作特别快,蜘蛛、壁虎、青蛙甚至小蛇,都可以成为它的食物,就连带毒的蜈蚣、蝎子,也难逃它的尖嘴。
杂七杂八的知识就说这么多,故事时间到!
孟尝君慷慨好客,门客众多。一次,他受齐王的指派出使秦国。秦昭王听从大臣的建议,将他囚禁起来,打算把他杀掉。孟尝君向秦昭王的宠妃求救,宠妃提出要他的白狐裘袍作为酬劳的条件。此袍天下无双,刚到秦国时就已献给了秦昭王,这可怎么办呢?
孟尝君的一位门客说:“我有办法。”此人有个特殊技能——善于假扮成狗去偷窃。天黑后,他将自己装扮成狗的样子,偷偷溜进了秦宫,偷出了白狐裘袍。
孟尝君在秦昭王宠妃的帮助下被释放了。他知道秦昭王很快会反悔,便改名换姓、日夜兼程地往齐国跑,终于在半夜到达了函谷关。孟尝君想立即出关,可当时的法令规定,鸡鸣后才能开城门。就在他担惊受怕的时候,一位门客模仿起鸡叫。附近的鸡听到鸡叫声都跟着叫起来。关吏以为时辰到了,便开了城门。当秦昭王派出的追兵赶到函谷关时,孟尝君早就逃走了。
这就是“鸡鸣狗盗”的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这个词语现用来借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泛指小偷小摸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