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审美文化差异对美术作品评论影响探究

2022-11-01 03:19李焉果
河北画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西艺术

李焉果

(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文明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在信息化的今天,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传统的文字表达方式被现代化的媒体所代替,很多信息都要通过电脑和互联网进行,中西艺术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阔,这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本文围绕中西审美文化差异对美术作品评论影响进行探究,希望文中观点能给相关学习与工作者以启迪。

一、中西审美文化差异

(一)中西审美方式的差异

文化是人类的共有财产,因为人类以地域、国家和民族存在且得以发展的。因此,其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多样化特征。中西审美方式是在各自的文化环境下逐步形成的,但因其精神和心理状态的不同,其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这种表象的差异背后有深层的文化渊源。中西方审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与文化系统。中西审美是最古老、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两大审美学说。中国的审美思想主要有经验审美、伦理审美和社会审美,其中以孔子、老子为代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以理性审美、宗教审美和心理学审美为主要特征的西方审美。

(二)中西方美术作品针对的受众差异

中国绘画一直以来都是一种高贵的技艺。民间艺术尽管存在,但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境地。中国的传统画派多为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们的精神消遣。中国最优秀的古画往往是由皇室所珍藏。中国历代的画师大都为官吏,而绘画则是中国士大夫们抒发感情、抒发心志的最好方式。中国的古人也与文学息息相关,中国古画学里有一句话,即“诗画同源”。还有以诗词作画的习俗,比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踏花归去马蹄香”等。中国的诗词和绘画向来是一脉相承的,很少有人能真正脱离诗词的熏陶。西方的美术从诞生之初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到了中世纪,西方的油画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宗教和装饰品而设计的。许多艺术家出身于匠人,其创作的题材以反映神话、宗教等为主题,具有为民众的信仰和大众所设计的审美倾向。到了近代,他们的主要艺术作品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尽管很多名家的艺术作品都是天价,但是他们的艺术本质却是通俗的。

(三)中西创作主题的差异

创作的主题不尽相同。中国古画以山水、花鸟、走兽、鱼虫为题材,也有一些关于人物的绘画,相较而言,还没有进行深度的研究。中国的人物绘画从未达到解剖层面,更多的是追求形象性。而西方油画则多以人为题材,而山水则相对稀少。尤其是在文艺复兴期间,以“理智、形式主义、注重类型和寻求完善形态”为特征的西方绘画创作已发展至高峰。“诗画同构”是中国文学审美与文学评论的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但因为它所涉及的领域广泛,所衍生出来的论题也与中国传统的审美主旨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历代的理论界对其的理解和诠释也各有不同。中西两派“诗画合一”在美术理论上的不同之处,可以说是众说不一,难以统一。从艺术的哲学角度出发,立足于历史和文化的语境,指明其在艺术思想的规律性方面的特点,可以更清楚、更深入地领会“画本一律”的含义,进而对中西文审美趋向的认识更加深入。

二、中西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儒道思想的汉文化基本特质

从中西方两个民族的传统和审美理念的发展演变来看,儒、道思想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孔子所创立的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思想,对中国人的审美观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和之美”是孔子审美思想的核心理念,其突出的是以文权制度为核心的宇宙万物的普适性,而“中和”则是以实际的政治与伦理为核心的整体和谐的世界,其作为儒教的理念则是达到了“美”的极点,中国的皇宫以中轴为中心,左右对称地伸展,充分反映了儒家的“中和”之美。

而注重与人之间的和睦,又将中国审美心态引入了“玲咏情性”这一层面,从而使中国诗歌与绘画呈现出“抒情”的趋势。孔子审美最大的功绩就在于给中国士大夫们一个普世关心万物的精神,也就是这一精神,使中国诗歌与绘画具有“提神太虚”、“散点透视”的时空结构及其宇宙性。孔子主张以宗法社会的伦理精神为审美基础,以“教化人伦”为艺术的终极目的,将“外师化,中求心灵”的画技章法,使之成为一种追求完美的审美境界。道教是中国本土的一种文化产品,它与传统的儒学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联系。

道教对中国艺术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使“虚静”与“空灵”成为其根本特点的审美领域。庄子提倡将自身融入到大自然的总体之中,其最高的艺术状态就是与大自然同在的一种空灵与充实,一种“超然物外,而万物皆从之”的状态。自唐以来,中国绘画的青山绿水逐渐被废弃,而水墨山水的出现,则与道教审美的关系密切相关。“玄”与“素”两种色彩是老子非常看重的,经常用“玄”和“素”来形容,用黑色来形容玄,用白色来形容素。后来的“玄”和“素”即为后世水墨画所依据的颜色。

(二)希腊文明、基督教文明展现出的西方审美价值

希腊文化给了西方艺术以其神性形态为核心的审美观念,而基督教文化赋予了以光明与颜色为主要特点的审美价值观,两者之间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形成了整个西方美术的整体风貌。希腊把整个世界视为一种完整的、神圣的秩序。这一神圣既是局限又是静态的,因而使希腊将“静穆”视为一种理想,而人体则是在宇宙这个大世界里的一个微小的秩序。希腊画家用人体雕刻来描绘他们心目中的上帝,并借此来代表宇宙的神性。希腊经典审美价值也体现在对形态概念的重视上。希腊审美认为美是一种“和谐”。希腊给了西方“古典美”的一个完美的范例,它的核心理念是,它包含了人体的特定形态,也包含了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抽象的形态法则,而这些审美的价值观总是基于数学和几何的测量。

在后世,以“形式”为核心的经典审美价值观逐渐形成了一种思想或典范,对西方艺术家思维起着指导的作用。在其熏陶下,一方面,西方美术趋向于以人体的比例与协调为主体的现实主义;而在人体之美的追求中,又从未放弃其对于宇宙中的神圣法则的即理式追求,从而产生了抽象派的绘画。两者在这方面存在相同的来源。基督教对西方艺术和文化有着深远影响,基督教认为在人类被驱逐出伊甸园以后,神为了拯救人类,将耶稣基督钉在十架之上。于是,人与神之间的巨大差距,最终由基督这个人神合一的形象所延续,即“道成肉身”。“道成肉身”以及神与人之间的一种全新的联系,突破了希伯来的禁止造出任何偶像的绝对法则,创造了一系列的基督教图像和符号。

例如:耶稣的十字架代表基督本人,基督代表着“道成肉身”,而葡萄酒和面包代表着耶稣的身体与血液,羊盖代表着信服基督的信徒。没有了这个符号意义,西方的艺术历史是不可能的,这就掀起了一场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因为上帝的永恒形象不能用特定的形质来描述,因此基督教常常把“光”比喻为“神”,而“光”则是基督教的最高审美价值的象征。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光线和颜色代表上帝的力量。因此,西方对光线、颜色的应用都抱有敬畏之心,并将之视为一种巨大的成就。这一点,促使了现代艺术产生了科学性、色彩性,并由此而产生了现代艺术发展的推动力。而在其他方面,由于对光的吸收和折射所产生的各种颜色的多样性,给了西方艺术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三、中西审美文化差异对美术作品评论影响

(一)中西审美文化反映出不同的宇宙观、人生态度

人们的审美风格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人文地理环境、哲学观念以及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这种审美形式具有一定的文化心理特征。中国的传统审美方法与西方的传统审美有很大的区别。从审美的思考和价值的视角来考察中西方的一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内容。这种特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独特风格。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三家都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崇尚自然,逃避现实,追求“清净”,希望能够实现“天人合一”,融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宁静、高雅、浪漫、优雅、朴素”的审美情趣。

中国人的“天道”观念,促使了他们对平和自然的追求,从而使中国人的重情审美观念得以发展。而西方审美思想与“主客二分”的哲学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西方人的观点则在于开阔生活与自由,在此基础上才有权利享受生活与自由。西方哲学倡导主客二分、天人相胜,提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关系。所以中西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宇宙观念和生活看法具有差异性。西方国家提倡用法律、法规来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科学认识实践来改造自然,使人与自然相对立。

(二)中国审美注重实用性,西方审美注重理论性、科学性

中国古典审美注重实用性,但是审美理论缺少严谨的论据以及审美范畴。这一点不及欧美国家,欧美具有严谨的审美观和学术论著,很多审美观思想分散于多样化的艺术评论中,如随笔、诗论、乐论、画论等。西方审美是“理性审美”,其核心是对审美的本质进行抽象化的剖析。西方古典审美并非以实用性为终极目标,其首要目标在于是否合理。它的审美范围不像中国那样宽广,但在审美领域上更为严谨,“美本质”、“崇高”、“悲剧”、“滑稽”等等,这些都是西方审美范畴科学性、理论性地体现。在论证的方式上,古欧审美学者也表现对形式逻辑的尊敬。提倡逻辑思考,善于细致地剖析,并有较为系统化的哲学论著。西方古典审美是理论与思辨的,因为其抽象、深奥、宏阔、严密,其论述家普遍具有深厚的哲理基础,因此往往从整体的哲理架构出发,提出某种命题与构造。

查询中西美术史,翻看古今中西方艺术的典籍,我们会看到古中西方在审美上存在巨大差异。中国的审美思想主要有宗教审美、理性审美和体验审美,其中以孔子和老子为代表。中国古典审美是以鲜活的审美体验为基础,以丰富的实务内涵为基础,也就是要把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实现“经世致用”。而对审美范畴的考察发现,审美的范围通常不具有严格的内在和外在意义,而是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中国文学理论中最常见的一些观念,如“意象”、“气韵”和“风骨”等,缺少一个明确的定义。这些都表明了中国古典审美的非理性与非科学性。中国古典审美的辩证方法,并不仅仅是判断和推理,而是直觉和体悟,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境界。中国的古典审美主张一般不依赖于证明,而在于描写、比喻等,使人们去猜测、把握、理解和感悟。

(三)中国审美评论注重整体性、全面性,西方注重分析和实证

首先,中西审美风格的不同体现在对整体和个性的掌握上。中国人对一切的看法都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天人合一、天人和谐是整个思想的主要特征。“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种重要理念,它把天道与人道、天与人、天性与人性等诸方面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内在的和谐与统一。从当代哲学的角度来看,即人与自然的统一、主客体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等。这种统一是辩证的、关联的、完整的。西方国家的思想倾向于局部和个体,强调分析与实证,侧重于特定领域的具体、准确的调查。其根本特点是分析性、多元性和发散性。黄金分割、多样统一、天人相分等一系列的“形而上学”思想,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其次,中国古代的审美心态偏向于表达,在语言和情感的影响下,中国的传统审美因追求美的愉悦感而淡化了现实主义的内涵,无论是写意还是表达,都有充分的前提倾向于创造“意境”,也就是“表达”说。西方古典审美心理学以“临摹”为依据,强调“临摹”的现实主义,增强了写实性,同时又丧失了许多“仿效”和“再现”以及审美情趣,有充分的理由倾向于艺术典型理论即再现理论的形成。在中西文化方面,“美”是西方审美的至高境界,也是西方的最终审美形态。亚里士多德宣称,秩序、匀称和清晰是美的主要形式。丹尼尔·贝尔曾经说过,理性与非理性、理性与意志、理性与本能之间的矛盾,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无论它的特点是什么,理智的判断力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更高的思维方式,它在西方文明中占据了大约2000年的地位。中国的艺术认为“韵”是最高的审美范畴。范温在《潜溪诗眼》中说道:“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艺亡其美。”中国艺术不求美,不求形式美,但求其内蕴之韵与节奏,其“韵”之意,乃其本质之所在。

四、结语

中西审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站在宏观角度来看待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建设,以中国的文化和国际的互动性来看待现代审美的建构,而不能以一己之力去审视。尽管中西两种审美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但其对美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对中西审美的差异进行剖析,以充实自己的艺术心灵,充实自己的创作。

猜你喜欢
中西艺术
中西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欧式花边的中西宫廷时尚表现
艺术家笔下的中西差别
纸的艺术
中西结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