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云南民族美术作品的调查与研究综述

2022-11-01 03:19张子昂赵星垣
河北画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抗战少数民族云南

张子昂 赵星垣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一、民族美术的研究对象与界定

(一)民族

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民族概念的形成是近代文化先驱们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而吸收西方民族思想而形成的结果。目前,学界基本上认同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在本文当中,民族这个概念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同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中华民族”,二是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

(二)民族美术

狭义的“抗战时期民族民间美术”:揭示用民族元素或题材来突出日本的侵略野心,记载和鼓舞我国人民奋勇反抗。本文采用广义的“抗战时期民族美术”概念:将富有民族特色表达民族情感、象征意味、歌颂民族精神、鼓舞五十六个民族爱国宣传以及当时反对战争、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创作都归入。

(三)云南民族美术

狭义上仅包括云南本土和定居、长时寄居云南的人士运用民族元素来创作的美术作品。本文采用的是广义概念,包括各地艺术家在云南游历期间创作或作品主题与云南紧密相关的民族艺术作品。

二、进行过与云南民族艺术相关研究的机构

(一)国民政府的调查活动

抗战期间,云南省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有关规定下,将云南省民众图书馆和云南省立博物馆合并为云南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为以后有关云南民族的相关调查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期间,云南省政府与中山大学研究院合作并组成团队,并著有作品《滇西摆夷研究》。滇西考察团出版了作品《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其成员江应樑还发表了《边疆》《西南边疆》等文章。

(二)学术机构的调查研究

由于战争,西南的战略地位陡增,抗战的目的也促使了对民族美术的学术研究的初步发展。

在此期间,国内的学术机构和组织对云南的民族美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其中云南的学术机构主要有: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社会学研究室、清华国情普查研究所;云南以外的高校和学术机构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山大学研究院、金陵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中国民族学会、中国边政学会等。

省内的学术机构及主要成果:云南大学创立社会学系后,成员许烺光有作品《滇西的巫术和科学》,以及田汝康的作品《芒市边民的摆》。在西南文化研究室成立后,《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概况》中明确了对西南文化艺术一般问题的研究。

省外的学术机构及主要成果:中山大学在迁至云南时,用边疆少数民族的便利条件,收集了当地民间民俗的内容。1941年组建了中国文化研究所,其中的研究就涉及到中国文化艺术的内容与发展问题,主要的出版物是《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中国民族学会是当时研究中国民族的主要学术团体,他的成立说明中国民族学已经有了最初步的发展,主要杂志有《西南边疆》和《边疆研究周刊》。中国边政学的杂志《边政公论》也是民族研究的重要刊物。在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成立后,对铁路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等做了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陶云逵的《云南碧罗雪山之傈僳族》,陶云逵、黎宗献的研究《纳苏宗教与巫术的调查》,马学良的研究《黑夷作斋礼俗及其祖筒之关系》,方国瑜的《孟孝琚碑跋》。

(三)国外学者的调查研究

在中国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外国人也曾进行过多次的考察活动。例如法国的传教士利埃达尔、保尔·博厄尔、夏瓦纳、路易·艾黎、顾·彼得,英国皇家地理协会成员柯乐洪、巴贝纳、温盖特等,澳洲学者C.P.费子智,奥地利美国人约瑟夫.F.洛克。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整理,到本世纪末,已有七十多篇有关西南少数民族的文献。毫无疑问,这些著作对我们今日研究云南少数民族艺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本文所列之内容,仅是研究当中的一部分,但从细枝末节来看,它是对云南地区艺术发展的一个全面、准确的总结,其研究范围之广、范围之深,所获之量与质皆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它也凸显了民族学是一个开放的学科,它具有包容和包容的特性,对当代边疆文化史和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三、云南民族美术调查的内容构成

抗战时期云南美术应有自己独有的“民族特色”,对此学界似乎没有异议,在这个民族情绪高涨的时期也不应该有异议。但是“民族”作为一个理论命题,远远比大众化的问题要复杂得多。根据笔者的整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在新闻出版行业中展现出的艺术作品;战争爆发后,云南作为中国的西南边区,新闻出版行业得到发展。笔者根据云南省图书馆收藏的报刊进行统计,并将报刊的图片,根据其内容主要分为三种,抗战宣传画、商品广告画、实地拍摄照片。其中抗战宣传广告画在云南艺术学院红帆老师的书中已经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笔者通过分析中央日报(昆明版)、云南日报、益世报等报纸中的商品广告画发现,许多商品通常运用的就是具有吉祥寓意的汉字、植物动物的纹样等来作为商品商标的主体形象。而在部分设计当中经常运用龙、凤、花生、石榴、太极、蝙蝠等符号。广告中运用的部分符号笔者认为与云南的少数民族图腾与信仰有关。例如出现的商标的边缘设计,整体的构图等,都可以看出商业发展的民族化倾向,在突出本土商业发展的同时,也具有云南美术的民族性,在商业中看到了云南民族美术的发展。

二是通过传统绘画方式,在作品中着重表现云南少数民族的风格和生活;此类画家主要有关山月、周霖、董希文等。关山月,曾在昆明举办抗战画展,并深入云南边陲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表现少数民族的作品主要有《苗胞猎手》《苗族少妇》。周霖,纳西族。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云南人,他的创作更多表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他创作表现纳西族风情的作品,如《云岭牧归》《纳西妇女拉松毛》等。李霖灿,师从林风眠、潘天寿、李苦禅,因参加西南联合大学的队伍到达昆明。他的研究《大理国梵像卷和云南剑川石刻》[为当时云南民族美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冯法祀,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在云南期间有完成作品速写《持枪的傣族男人》、油画《彝族男青年》。他的作品当中都有表现出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形象。他所完成的战地写实风景不计其数,能够真实反映出战火的余晖。董希文,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现代美术教育家。有作品《苗女赶场》《昆明圆通街速写》,他能够合璧中西绘画之长,来表现自己的民族性。雷圭元,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家。雷圭元作为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创始人之一,为了完成对专业图案分科教学的改革,他还亲自到昆明实地考察民间艺人的劳动场面,设计并制作了四十多幅装饰画。庞薰琹,工艺美术家。他曾数次前往昆明受命对少数民族服饰图案进行调查与收集。来到云南后亲身体验到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人民的纯朴和善良,对民族服装的精美和精美感到惊讶,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以少数民族为主题系列作品。袁晓岑被誉为云南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云南新美术的开创者。1938年首次在昆明举行个人作品展,其后进入东陆大学(后改为云南大学)。他的民族艺术作品在抗战时期几乎没有,但在抗战胜利后有《彝族饲养员》《傣族小女孩》等表现少数民族题材的艺术作品,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多种原因,这些作品大多丢失或毁坏。

三是画家本人为云南少数民族,运用绘画来表现云南的生活和所见;此类艺术家主要有白族的张烈、纳西族的木桐等。张烈,白族,云南剑川人。张烈的楷书尤为精妙。在绘画方面,善画山水、花卉。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溪林闲游图轴》《雪景图轴》。欧阳桐,白族,云南剑川人。尤善画墨梅,作品《墨梅图轴》是其代表作品。赵螽绳,白族,云南剑川人。他学习西方绘画,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画风独树一帜,代表作品有《玉龙晴雪图》《古画图轴》。段鹏瑞,白族,云南剑川人。喜爱诗书画,尤善画屏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剑川的艺术发展。田秋年,回族,云南腾冲人。早年他追随孙中山,受其影响,酷爱金石书画,曾举办过个人画展,主要作品有《玉台山图轴》。木桐,纳西族,丽江人。和周霖、桑文浩组成了“雪社”,对丽江的文化艺术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主要作品有《十分春色图轴》《山水图轴》。桑文浩,纳西族,丽江人。“雪社”成员。画风受岭南画派的影响,主要代表作品《银海生花图轴》。何志坚,纳西族,丽江人。他的书法朴实无华,富有雅致之感。他也擅长画山水、花鸟等,主要作品是《溪山茂林图轴》。贺季希,纳西族,丽江人。善画花鸟、山水等,在技法上擅长用粉彩和大笔皴擦来表现在云南的所见之景,代表作品《寒云江郭图轴》。

四是认为艺术为大众服务,不但要适应大众更要起到教育民众、鼓动民众的作用。这里的民族概念与上一段的少数民族概念不同,这里的民族重在表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个概念,用艺术鼓舞民众的抗战信心。从类艺术家主要有张善子、叶浅予、沈逸千等。叶浅予,抗战漫画宣传队领队。曾与丁聪、张文元等人在昆明举办“漫画联展”,与廖冰、余所亚等人举办漫画与木刻展,其作品《海之荒鹫》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突出了自己的民族意识。沈逸千,中国现实主义创作实践者。他带领抗战前线战地文艺工作者前往云南,在云南鼎新街青年会举办画展,为云南带来300多件抗战作品。其作品《寸性奇将军的人物像》《中条山机枪手》是反映中国抗战的真实写照,也是抗战研究的首要史料,他因此被赞誉为抗战宣传的美术工作者。张心聪,云南人,在《云南日报》上发表大量作品。根据云南艺术学院红帆老师的整理,1935—1936年刊登其作品200多幅,真实描绘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残酷行径,展现了人民生活在苦难中的景象,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萧士英,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云南昆明人,其作品有《枫鹰图》《胜利之花》。马力生,回族。云南少有的少数民族画家,抗战期间完成作品《德意日三国同盟》《轰炸图》,以此表达自己的抗战情怀。李珩,云南昆明人。受教于李代英和李世清,开创了云南近代美术教育的先河。他在《南风》发表了大量作品,通过作品反映云南人民的生活,通过作品鼓舞云南人民坚持与恶势力抗争的决心。丰子恺,师从李叔同。在云南腾冲期间,他创作了大量漫画作品,存于滇西抗战纪念馆中。江小鹣,曾担任上海美专西洋化教授,在昆期间有作品《龙云青铜骑像》《刘甫澄骑像》等。他的雕塑,造型十分严谨,手法洗练,可以体味作品中的民族特色。张善孖,张大千的二哥,作品当中有受到张大千的影响。在昆期间与张大千共同完成作品《群虎图》,为国人抗战起到了积极的鼓舞和宣传作用。此外在他举办的相关展览当中有展出作品《还我山海》《中国怒吼了》等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徐悲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曾来到云南三次,三次举办展览。在云南期间的绘画作品有《鸡足山全景图》《翠竹寒林图》等。这些作品不仅仅具有真实性、审美性,也是他具有坚韧不拔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

四、结语

纵观云南抗战民族美术作品,既呈现出学科间相互渗透的特征,又显示出当时国内学者研究的不足,以及当时资料收集的不足。笔者虽已尽力对云南抗战民族美术的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但也存在很多遗憾,比如一些重要图片、具体的文献资料难以找到等问题。也只希望我进行的工作能够推动这一时期对于云南民族美术的认识与了解,通过抗战民族美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昂首挺胸、奋勇前行。

猜你喜欢
抗战少数民族云南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云南图片库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