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降分,伤害的岂止是教育

2022-11-01 07:15苏北
教育家 2022年28期
关键词:施政公平正义优质

文 | 苏北

近日看网络,河南省偃师区的无访社区中考加分政策刚一出台,就激起轩然大波。

社会舆论直陈其弊:紊乱了教育秩序,破坏了教育环境,损害了教育尊严。

其实,更值得关注的,还是侵夺了公民的基本权益,冲击了社会的核心价值,损伤了政府的公共形象。

显然,中考降分的旨归,在于施压百姓上访。迈进法治社会的门槛,人们遇有不平之事,选择法律诉讼维护自身权益当是一条阳光大道。只是,由于门槛较高,成本较大,周期较长,许多人望而却步,转而直接向政府部门申诉以寻求公道。自然,这也是一个理性选项。于百姓而言,借助上访通道依法表达诉求,这本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对司法申诉的一个必要补充,不失为最终化解矛盾的一种便捷方式,怎能去轻易否定变相剥夺?对政府来说,建立信访制度,开辟一条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绿色通道,以期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深合民意,为何要自我扭曲自我封闭?当然,上访聚焦的问题往往错综复杂,下有访户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上有制度从严追责一票否决,基层政府压力山大。但是,处心积虑捂着盖着,社会矛盾就能自然消解?只知施压刻意防堵,民怨郁积的“堰塞湖”岂非越堵越高?

随意改变学校考录规则,还极大地扭曲了公平正义。

谁都知道,教育内卷已是当下社会焦虑的热点话题,努力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成了万千家庭倾心投入的头等大事,各地中考众目睽睽,竞争的激烈程度并不亚于高考。此时贸然出台降分政策,公然冲击广大家长的心理底线,直接影响众多学子的人生走向,社会心态如何平衡?

公平正义,既是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红线,触碰不得,也是社会进步的一项核心价值,动摇不得。当前教育的主要矛盾,正在于人们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现实落差。无论城市乡村沿海内地,优质名校都是稀缺资源,学区房、择校生,正是不同家庭为争夺这些稀缺资源生发出来的竞争制胜之道。各级政府为此殚精竭虑,迭出改革新招,如实施县管校聘,鼓励教师轮岗,助推集团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探索网络支教,并一再督促各地坚决清理各种项目加分优惠政策。这一切,都是为了把“公平”两字写大写好,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可如今,河南偃师区竟然背离政策导向,既扰乱了中考招录秩序,又颠覆了公众价值认知,谁赋予他们这样大的权力?

中考降分举措,伤害最大的还是政府形象。打造诚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这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最为坚实的根基,也是创新现代社会治理最可宝贵的资源。

可是,我们从偃师中考降分事件中看到了什么?

首先看到的是通过绑架教育来保障政府施政。以中考降分补偿的政策去奖励信访工作先进社区,将施政难题的化解与毫不相干的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挂钩,给教育附加了额外负担。这是什么行为?是庸政懒政,是急功近利,是任性妄为。同时看到的是通过制造对立来实现群体和谐。中考加分必然加剧不同社区不同家庭之间的利益对峙,这与社会和谐的施政取向何异于南辕北辙?纵使哪一个住户确实有沉冤要申诉,被侵害要上访,但当他们面对左邻右舍中那些考生家长热切祈盼和决绝坚毅的眼神,谁还能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地一意孤行犯众作乱?还能看到的是通过压抑矛盾来维护社会稳定。确实,从眼前看,如果没有舆论监督,偃师的这番作为可算“奇招”:简捷方便,省心省力,立竿见影。可是,掩盖着的矛盾并未缓解,纠缠着的利益并未理顺,郁积中的民怨并未释放,而政府信用、政府权威、政府形象却在无声无息中丝丝缕缕地流失,如此这般,我们距离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媒体报道,偃师的这一政策已因被网络曝光而很快叫停。只是,一事一策的纠偏容易,深层治理理念、施政思维的转换则颇为艰难。偃师自应及时警醒,其他地方也当深自惕励。

猜你喜欢
施政公平正义优质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道德愤怒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朱前鸿 刘伟: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