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质量控制及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2022-11-01 03:06张双
中国民商 2022年9期
关键词:审计局审计工作管控

张双

山东省东阿县审计局

审计局是履行国家监督控制工作的重要部门,审计工作质量和该行业的长久发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也关乎到社会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这也使得审计质量控制与风险防范成为了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在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审计局应当对内部结构予以不断完善,创新审计工作形式与方式方法,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质量控制意识与风险管控意识,以提升审计质量。

一、审计质量控制与风险防范概述

(一)审计质量控制概述

1.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就是审计水平,审计质量与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审计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同时也关乎社会经济发展与稳定。审计局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直接代表了国家审计质量,质量好坏会受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审计工作中财力、物力投入的大小,以及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相关独立性决定。而且审计质量并不单纯指某一项工作,而是涵盖了全过程。在实践中,被审计单位往往具有很强的复杂性,而且不同单位、不同人员对审计业务也会存在认知方面的差异,会对审计质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审计局而言,要严格按照审计质量相关要求开展工作,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效益最大化。

2.审计质量控制

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单位在审计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工作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来保证审计行为的规范性,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审计质量控制,是落实审计原则的必要手段,有关单位应当加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审计风险,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审计风险理论概述

1.含义与特点

审计风险由“审计”与“风险”两个词组成,所谓风险就是一些难以提前预测的危险,可以将审计风险理解为,审计领域方面难以预料的危险,会对审计单位的稳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之后,如果提出的审计意见,或是做出的审计决定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就会给审计单位造成一定损失。其含义看似比较复杂,其实很好理解,为了实现稳定发展,应当提前对风险因素进行预测,并采取合适的手段予以防范,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本质上来看,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偶然性、可控性等特点,换言之,虽然审计风险时有发生,但是也并非完全不可控,可以通过人为操控来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打造出全面、可行的风险管控体系。

2.成因与分析

只有找准风险的诱发因素,才能够以此为基础来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过去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审计人员对自身职责的认识不够全面,只是单纯的完成上级下发的工作任务,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也容易出现审计不全面、审计结果不具备参考价值的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审计领域也引入了审计风险这一概念,在审视时一定不能模糊,以免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风险构成要素

想要从源头上避免审计风险,就应当明确其构成要素,对各种情况予以深入分析。早在几十年之前,欧洲很多学者就对审计风险展开了研究,部分理论被沿用至今。其中比较有权威的理论是由美国学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的,这只是一种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利用如下公式对审计风险进行了表达: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一模型受到了经济学、金融学领域的广泛关注与热议,在极短的时间内风靡全球。随着国际经济与社会的稳步发展,很多外界条件都发生了变化,审计风险模型也是如此,应当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明确当前时代下风险的构成要素,并建立新的审计风险模型。

二、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

(一)审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才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也成为了审计质量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之一,如果审计水平不符合岗位要求,那么很容易引起审计风险。首先,从事审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业务能力还有待提升,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并不了解国家政策的调整情况,也没有关注行业动向。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应用不到位,只专注于某一两个领域,难以朝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很多审计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没有遵循制度规范,自主学习意识、能力不足,难以主动提升个人能力,跟不上时代发展。还有部分审计人员理论知识比较薄弱,同时还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审计过程中并不能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导致审计工作质量得不到合理控制,从而产生风险。其次,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也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岗位中没有坚守道德底线,在利益诱惑下并未保持绝对公平、严谨,无法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无法坚定个人立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现象比较普遍,无法保证审计质量。

(二)风险管理水平低

审计局应当承担起监管审计工作的职责,确保每个细节都按照要求进行,以及时发现各审计流程中的风险隐患。就实际情况来看,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风险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信息化建设薄弱、资金投入力度不足、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待提升,而且没有合理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风险管理应当贯穿审计业务开展的全过程,但部分审计局资源有限,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工作成效。

(三)缺乏强有力的审计管理

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虽然社会各界对审计质量管理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也通过实际行动进行了落实,但是受到内部环境、资金等各方面因素,审计管理水平仍然有待提升。对于审计局而言,要将重点放在强化管理力度方面,严格约束审计人员行为,针对现有问题制定可行的解决措施,确保实现审计质量管控目标。

(四)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有待健全

完善的制度准则可对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正面引导作用,健全制度体系对审计局而言意义重大。比如责任制度可以明确各岗位职工的权责利与具体工作内容,端正其职业态度,确保专业能力在线,但是由于无法为单位带来直观效益,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很容易被上级领导人员所忽视,审计人员在应对风险时,没有足够的认识与参考,不知道该使用哪种方法、该按照哪条准则去进行风险管理,行为准则并不规范。由此不难看出,只有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才是提升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而造成审计质量不达标,风险防范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没有按照要求对工作流程、审计方法、审计程序等进行记录,以至于后期没有完善的参考依据。制度改善力度不足,审计局质量控制体系并不健全,存在着较大漏洞,如果发现审计报告存在问题,要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手段予以解决,并追责到个人。

(五)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审计项目、内容持续增长,任务量日益繁重,加重了从业人员工作负担,同时也为审计质量管控与风险防范带来了更多考验。为了全面提升审计质量,促进社会与经济的稳步发展,应当针对审计质量管控与风险防范展开全过程监管。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任务量比较大,而审计专业的人力资源有限,为了尽快完成任务,部分人员精神懈怠、态度散漫,并未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来开展工作,为后续审计的顺利开展埋下风险隐患。比如审计人员在进入到被审计单位之后,没有利用足够的时间来了解单位背景,而是粗略浏览账目,并未和领导人员、财务人员进行约谈,虽然审计时间大大缩短,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而且无法从整体上进行风险评估,严重影响工作成效。

三、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及审计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强化审计人员思想观念与职业素养

对于审计局而言,想要做好审计质量控制工作,尽可能避免工作中出现的各方面风险,就应当全面强化审计人员业务能力,转变传统思想观念,真正意义上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更好适应当前社会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树立风险防范与管控意识,加强细节管控,推动审计工作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要求。在实践中,审计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审计风险防范必要性的宣传,让审计人员了解其重要性,端正工作态度,树立坚定的思想观念。其次,培养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和普通工作不同,审计性质较为特殊,既需要和被审计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同时也要保证其独立性,让审计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审计人员应当坚守职业道德底线,爱岗敬业、认真负责,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升级。最后,审计局可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工作,提升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各部门应当加强交流沟通,组织业务研讨会议,针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邀请业界专业人士前来举办讲座,为审计人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分享工作经验与心得体会。要了解国家在审计政策方面的变化与修订情况,及时更新法律法规知识,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树立风险管控意识,强化业务能力,从而实现质量控制目标,推动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审计工作的内部管理

做好内部管理,是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也可避免出现审计流程混乱、方法使用不合理等情况。首先,对于审计局而言,应当建立健全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从而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约束与引导作用,对质量管控内容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可按照工作需求来打造出科学、可行的质量控制准则,对审计流程、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如果出现问题可第一时间解决。其次,在内部管理制度中,增设科学合理的评估系统,这是审计质量管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接触到审计业务开始,直到最后出具审计报告,每个流程都应按照要求进行,保证审计的规范性,尽可能避免因工作方式、内容不当而引起的风险。内部管理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了解具体的工作内容,对质量控制流程、规范、制度等进行严谨指导,在必要的情况下可设置量化标准,让监督管理开展的更为顺利。

(三)贯彻落实全过程管理原则

审计质量控制与风险防范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审计工作中不利因素的影响,以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首先,审计人员应当对被审计单位、业务内容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以此为依据来确定合适的审计方法,编制可行的审计程序,让后续工作开展的更为顺利。其次,在分配工作任务时,要考虑到审计人员业务能力、擅长的领域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以保证审计效果。再次,在每一项审计任务开展之前,应当确定好大致的步骤与目标,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比如在制定审计规划时,可以根据现有资源做好合理分配,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或不利因素,制定全面的应对方案。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一定要加强沟通,促进交流,实时反馈信息,针对现存问题来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突出风险防范的重要价值。审计人员要具有正确的工作态度与观念,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各种突发情况。最后,审计单位还可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根据实际需求来打造信息化审计系统,将审计各环节的数据信息上传到系统中,便于各部门实时共享和交流,这是落实全过程管理的重要途径。信息时代背景下,要充分意识到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优势,提升信息化审计系统功能的多样性,保证所有审计数据的真实、准确,以提升审计质量管理与风险防范水平。

(四)建立审计风险防范与监管模型

应当对审计风险的主要构成因素展开深入分析,评估当前审计风险分析模型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从西方学者最早提出风险模型至今,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年,世界经济已经得到了飞速发展,国际经济结构、审计领域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政府部门也面临着全新的工作内容,传统审计风险评估模型已经不再适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重新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研究,明确其主要构成要素,目前我国现行的审计制度具有浓厚的政府内部监督色彩,独立性有待提升。审计局是政府的组成部门,由国家和政府部门赋予其权限,对政府及其所属的各部门、各单位的财政预算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直接对政府负责。这种工作现状,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各种审计风险,比如容易受上级政府部门的影响与干预,无法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要以现有的理论基础为主,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与保障机制,从制度和管理两个方面来搭建上层建筑,注意严格管控。

(五)完善审计质量管控与风险防范制度

针对审计工作,制定健全的质量管控与风险防范制度十分有必要,这是提升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首先,针对质量防控出台量化考核标准,对审计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管控,提升质量管理的规范性。其次,突出质量控制、风险防范的重要地位,审计局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内部工作氛围,力求全员参与到审计风险防范中。再次,将绩效管理与考核纳入到质量管控体系中,突出管理内容的层次,明确各方职责,对于在风险防范、质量管理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予以适当奖励,提升其工作积极性。最后,明确审计流程以及方式方法,让审计个程序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确保审计方式无误,从源头上避免风险发生。此外,还应当完善责任制度,明确规定权责利,一旦审计环节出现问题,要追责到个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审计质量管控与风险防范关乎到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也是国家审计水平的重要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审计质量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审计方式等,想要提升审计水平与效率,应当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正确意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加强对审计质量控制的认识。要准确把握当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将有效的内部管理作为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制度体系,确保各环节不出现纰漏,让审计工作开展的更为顺利,推动审计局的长久、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审计局审计工作管控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九江市审计局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庆“七一”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理财杂志社2019年度优秀通讯员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失控还是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