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珺
博物馆作为集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场所,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大众的关注和亲睐。特别是在2015年《博物馆条例》的出台和实施以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在文博业界还是社会大众,人们对于博物馆能够提供的教育服务都有了更高的期待和更迫切的需求。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发现,博物馆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尤其是如何将博物馆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一以贯之的长效机制,是需要我们下大功夫去研究和探讨的。通常查阅相关的资料发现,就国内而言,除了少数几个大型博物馆有渐成体系的馆校合作教育项目及课程外,许多博物馆尚未形成有体系的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课程,有些博物馆甚至完全没有涉及此类工作。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梳理国内在馆校教育结合方面的政策背景、必要性和可能性、实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提出客家文化博物馆在进行馆校合作教育时应重点努力的方向和采取的相应举措,有利于充分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又能利用博物馆资源拓宽中小学的教育视野,为培养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作出应有的努力。
关于馆校合作教育,在国家政策层面就出台了多份文件,如:2015年,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并在主要任务中提出“将文物保护利用常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完善中小学利用博物馆学习长效机制”;2020年,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又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
此外,2015年3月20日起施行的《博物馆条例》也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学校结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博物馆应当对学校开展各类相关教育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
上述文件和法规对于博物馆与学校教育提出指导性意见,促进博物馆与学校教学、综合实践有机结合,推动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学习,为提高青少年思想与文化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又为进一步完善馆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以契合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国家战略提供了指导。
随着媒体综艺节目的推陈出新以及博物馆自身的营销推广,近年来“博物馆热”在中国各地持续升温,博物馆成为很多百姓的“网红打卡地”,乃至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这为馆校合作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也促使博物馆要在发挥教育功能上进行深度开发,满足社会和学校的需求。
2020年的新冠疫情爆发及其后的疫情防控常态化又给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因为疫情而导致的观众在心理、诉求、场景、行为、对象、内容感知以及与博物馆的关系上的变化都促使博物馆必须重新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其中的博物馆教育必是重中之中。因为“教育”是连接博物馆与观众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不论是通过线上还是线下的方式。在后疫情时代,博物馆教育会更加注重社交媒体,而社交媒体的参与者多为青少年(包括中小学生),因此博物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面向中小学的教育。
2021年“双减”政策的落地,又为以兴趣、特长和综合素质为培养方向的校外教育创设了更适宜的外部环境,这也给提供历史文化教育的博物馆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
以上种种情况表明,博物馆与中小学的合作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大有可为的。
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开展社会教育,中小学的主要任务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学校教育。两者既有共通之处,亦有各自的教育特征。因此,若能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深度合作,可以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成效,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1、博物馆的教育诉求和教育特征
从教育诉求看,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目的主要但不限于如下几种:
(1)让中小学生了解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增强中小学生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3)开发引导中小学生主动学习和知识探索的能力。
(4)对中小学生进行文化艺术、价值观念、道德精神等的熏陶。
博物馆教育具备“对象多元化、资源实物性、自由选择、非连续性和空间性”等特征,“很多时候学习出现在任何合适的日常环境中,且主要在校外环境,并以自由选择的学习经历获得”。这些特征既是博物馆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的地方,也是它的优势所在。如果从不足的角度来看,则博物馆教育缺乏学校教育的体系性和规范性。
2、中小学的教育诉求和教育优势
就教育诉求而言,中小学教育的目的在于:
(1)向中小学生传授基础学科知识,并使中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促进其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3)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中小学教育是让受教育对象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按照规定的教学内容完成特定知识的学习。因此,它的优势在于教育内容是成体系的,教育对象是明确的、可控的并受相关法律约束的,并且对评判教育成果具有完整的评价标准。但从另一方面看,由于中小学教育的约束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同时由于中小学教育注重理论学习,缺少实物的直观性,因此所学习的知识都较为抽象。
综上所述,将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起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虽然方式方法上各有侧重,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等都是核心要义。
2008年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的观众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并倒逼场馆提升开放服务水平,创新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并逐步探索文化与教育部门的联动机制、共建基地,逐步构建均等化、广覆盖、多样化的青少年服务体系。具体体现在:
1、博物馆拥有了独立的教育部门(如“宣教部”“开放服务部”“教育研究部”等)和教育工作者(之前的讲解员逐步转变为宣教人员),并在近年来通过《博物馆条例》和“博物馆定级评估”等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2、博物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中小学教育的结合。既有中小学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参观展览、参加主题教育活动等,亦有博物馆将展览和讲解、主题宣讲活动送进中小学,还有博物馆通过开展小小讲解员夏令营活动、博物馆志愿者活动或举办专题讲座等吸纳中小学生参与,甚至开发教具、教学素材、教学节目等融入中小学教学中。
3、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将博物馆挂牌成为中小学的教育基地、校外实践基地等,逐步建立起馆校合作教育的长效机制。
如果从2015年国家鼓励开展馆校合作教育开始算起,至今已经经过了七八年的实践。从过往的经验和已有的成果来看,虽然已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我国尚未建立起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青少年参观和利用博物馆的长效机制。主要体现在:
1、博物馆教育弱势于学校教育,呈现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其实利用博物馆资源服务于学校教育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成为普遍行为并形成长效机制,但在我国尚属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其中大中城市的前进脚步比较快,中小城市的前进脚步缓慢。因此,两者还处于水土不服的磨合、适应状态。对于博物馆来说,在政策的加持和自身发展需求的推动下,它急需探索一条与学校教育结合的路径,并采取了多种方式来加强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但对于学校而言,由于现有教育体制及升学压力等的约束,它对于博物馆伸出的“橄榄枝”并不是那么热衷,因为从根本上看,目前的应试教育体系并没有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其中。
2、馆校合作教育内容与形式呈现同质化、低质化。在实行馆校合作教育时,虽然不同地区的博物馆都会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及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开发教育项目的形式和内容。总体而言,虽然各馆的形式和内容略有差异,但本质上也不外乎几种固有的模式,例如组织学生到馆参观、送展到校、开发馆本课程、举办小小讲解员培训及讲解志愿服务、开展研学旅行等,因此可供学校和学生选择的余地小、内容也不够丰富。这些教育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小学生的课外生活,但其实并没有真正成为学生教育的必修课程,也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质量。
3、馆方缺乏后续的市场反馈以及升级机制,使得投入与产出、需求与供给不吻合。或许由于上述所说的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博物馆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也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项目和长期实行的机制,更没有在活动完成后及时进行后续的反馈总结。这就造成馆方无法深入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教育需求,并通过改进和升级来不断完善教育项目,从而打造出真正适合中小学教育目标的活动项目来。如此循环往复,更加剧了博物馆教育投入与产出、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状况。
如果说以上现状和困境是国内大多数博物馆所面临的普遍性事实,那么客家文化博物馆因其文物资源的民俗特殊性及博物馆教育开发的滞后性而显得问题愈发突出。因此,在推动客家文化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工作上,我们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客家文化博物馆是以研究、展示、传播客家历史文化和客家民俗文化为职能的博物馆,因此,它所展示的实物和传播的信息均是以客家历史文物和客家民俗文物为主体的。可以说,这既是客家文化博物馆的主要资源,也是它不同于其它类型博物馆的优势所在。在当前及未来的很长时间,我们国家都会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而客家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客家文化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空间,既为客家文化博物馆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发教育项目。
在我们看来,客家文化博物馆的资源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以客家历史文物、客家民俗文物为主体的实物资源;二是基于文物的文化诠释,例如通过文物可了解到关于客家的历史渊源、语言、民俗、建筑甚至由此反映出的信仰、观念、心理等;三是通过博物馆展览体现出的学术观念和价值取向。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如若挖掘整理的客家文化资源是为馆校合作教育服务的,必须根植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相关性来开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之间的紧密关系,成为中小学教育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例如在宣传和诠释客家文化时我们通常会感觉非常空泛,但其实它表现在以下几种子文化中,如耕读文化、山地文化、祠堂文化。所谓耕读文化,是指客家素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即既依靠田地耕作以养家糊口,同时也勤奋刻苦地读书以求取功名,祈盼以此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地位和命运。山地文化是指客家地区多地处山地丘陵,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客家人无论在民居建筑的营造上,饮食、服饰、文艺的特色上,还是信仰观念上,都受到山地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地文化。而祠堂文化是指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让客家人形成了敬祖穆宗、敬畏神灵的心理特点,客家人对天地神灵与祖宗神明有着发自内心地崇拜。这体现在客家民居建筑上,则形成了特有的“宅祠合一”。不仅供奉祖先牌位的祠堂与家庭成员居住的住房在同一个建筑中,而且还要在各个重要节日祭拜祖先,向祖先汇报家族重要事项。通过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居住方式、群体心理等的密切相关性。进一步延伸到古代传统文化或其它地域文化时,也就能更加容易理解和解释不同文化现象及其背后的文化动因之间的关系了。
许多博物馆在开发教育活动时都带有随意性、不定期性,这就很难产生博物馆的教育品牌效应,因而也就难以树立起人们对于博物馆教育的信任和期待。因此,客家文化博物馆要在馆校合作教育中获得主动权,就要首先在自身教育活动项目中下功夫,努力打造出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教育目标的系列品牌教育活动,这样既能提高博物馆的辩识度,又能受到学校和学生的认可和积极参与。在设计教育项目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项目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充分围绕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心理特点,设计能引导中小学生在其能力范围内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教育项目。
2、分众化的教育设计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点,因此需采用分众化的教育设计进行活动策划。
3、针对学校需求设计客家文化教学产品包
学校的需求是博物馆教育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应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了解学校与学生的需求,设计出相应的客家文化教学产品包。
4、重视后疫情时代下的教育项目开发
在后疫情时代,由于受疫情防控的影响,许多教育活动的开展也会受到限制,这时博物馆尤其要重视数字化教育项目的开发,加之如今的中小学生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与数字化教育也是具有天然的联系的,因此一样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博物馆教育来说,数字化技术是手段,要将数字化技术与教育目标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对优秀线下教育项目内容进行数字化改造,另一方面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并根据用户特点制作专门教学内容。”
作为博物馆教育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宣教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决定了教育活动能否取得成效。所以说,如今的博物馆宣教人员已不再是单纯的讲解人员,更多地是履行教育职能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不仅要熟悉掌握本馆的教育资源,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如何把现有的资源转化为中小学生可以接受并对学生的知识提升有帮助的技能。具体到提升宣教人员的教育水平的方法上,一是鼓励宣教人员通过自学或培训考取教师资格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二是通过项目负责制鼓励宣教人员策划组织教育活动或设计教学产品;三是在职称评审或职位晋升上给予支持。只有把宣教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提升上去了,才能切实提升博物馆教育的质量。
后续的调查反馈相当于产品的售后服务,通过及时的反馈总结能更好地了解产品是否符合客户的需求、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从而帮助博物馆调整之后的教育项目,不断打磨出更具可操作性、更具教育效果的教育产品。因此,调查反馈工作在整个教育项目中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达成:一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受教育者反馈项目效果,收集意见和建议;二是以考核或考察的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测试,从测试结果推断项目的教育效果;三是以座谈讨论的形式听取反馈意见;四是由第三方机构作反馈调查,统计调查数据,形成调查报告。
教育无止境,馆校教育结合的有效实施需要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运行机制,方能保证教育项目达到预期效果。而这个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从国家到地方一以贯之的统筹规划及资源调配,通过制度设计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到基础教育体系中,并匹配一套成熟的教育教学系统及相应的考核标准。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可参考和借鉴国外已有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加以考量,逐步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馆校合作教育的道路,让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
馆校结合的制度化、均等化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间涉及的问题、关系错综复杂,需要逐一化解、通盘考量。作为博物馆(客家文化博物馆)既要主动抛出橄榄枝,也要找到与中小学教育深度结合的契合点。只有上下一心、求同存异,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联姻”,为培养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注释:
1.周婧景.博物馆教育专题主持人语[J].文博学刊,2021(4):45.
2.宋向光.“后疫情时代”博物馆教育:新理念和新疆域[J].文博学刊,202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