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艺技法衍生语境中文化价值的认同范式
——以大方皮胎漆器为例

2022-11-01 01:49:21
贵州民族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大漆大方漆艺

唐 甜 钟 蕾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

近年来,随着民族复兴与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关伟大决策的提出和推行,我国社会取得巨大发展。与此同时,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指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显著提升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远景目标之一,这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战略信心和坚实的保障,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手工艺逐渐回归大众生活成为了必然趋势。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贵州三宝”之一的贵州大方皮胎漆器,逐渐得到大众的关注。其特点主要以牛、马、羊皮风干后作为底胎与天然漆结合制作而成。大方皮胎漆器的造型具有地域性特征,以古朴简约为主要元素,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性特色,但是由于近几十年对传统工艺的忽视,相关领域人员的流失较为严重,缺少与社会同步发展的更新措施,导致现阶段大众对漆文化认知深度不够,漆器工艺的文化价值、文化潜质被压制。如何有效地以设计引导文化价值和文化认同为主线,并结合时代特点、科技优势,重振皮胎漆工艺已成为时代必然。

一、大漆工艺的文化价值与文化认同

文化价值是在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发展时创造出来的社会产物,大众群体是文化价值的需求者同时也是承担者,因此文化价值是随着大众主观意识的变化而不断产生变化的,大众在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文化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求所产生的文化活动都是文化价值的体现。文化价值基本涵盖物质文化价值与非物质文化价值,物质文化价值可以理解为反映人类物质基础现状,非物质文化价值则反映的是人类的精神活动,以及意识、技法、艺术文学等方面的发展状态。而文化认同是以人为主体,表达人对文化的认可以及归属意识,是人在认知、意识、情感等方面对某一文化价值观念表达肯定的认可状态。

漆艺技法的文化认同,是大众在体验与感受当下漆艺产品后在主客观交织因素的作用下,认可漆艺文化的历史、技艺、精神等多方面的内涵,同时转换为本身的意识进行系列的社会活动。但市面上出现的漆艺产品多为传统的复刻,在精神需求逐渐超越物质基础追求的当代社会中,仅仅复刻传统器型、纹样、工艺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更多被认可的产品往往都是在满足基础需求的同时提升产品在消费者审美需求以及精神层面需求的新式文化产品,传统漆艺并未通过当下设计语境与消费者搭建文化认同方式,而漆艺文化认同的过程是大众对漆文化价值取向内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大众对其内涵观念的重塑过程。传统的大方皮胎漆器满足了小部分群体对于收藏等方面的需求,但市场上更多涌现的是对当代皮胎漆器有审美需求以及人文精神体现的大部分消费群体。为满足市场上大众对漆文化价值取向内化表达的漆艺产品空缺现状,则需要从业者在设计时更应该关注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代文化价值的相通点,以此为突破口进行设计。

二、影响大方皮胎漆艺文化价值的因素

(一) 客观因素

制作大方漆器的漆材料极为珍贵,所采用的大漆又称为天然漆,其原材料为漆树所割取的黑褐色半透明状胶质液体,经过加工炼制而成。一棵漆树的生长期至少为10年,长成后每采摘一年的漆树需要停止两年割漆进行自我修复。漆树大致分布在我国陕西、湖北、云南、贵州等地,实际产漆地有限,采漆时间大概为5—9月,属于一年中的最热时节,而割漆人需要在凌晨两三点钟上山割漆,一天大概能收取一斤生漆,因此也有“生漆贵如油”的说法。漆的采摘难度大导致其材料的稀缺与珍贵,从某种意义上讲也限制了其量化的发展。

(二) 人文因素

1. 工序繁杂且容错率低

传统大方漆器运用牛皮风干后来制作底胎,后来随着不断的发展开始使用牛、马皮胎、脱胎、木胎等来制底,配以高质量天然漆为表面髹饰材料。这也就决定了大方皮胎漆器具有耐酸碱、防脱落、不易蛀、不易开裂等特点。与其他漆器器物的制作工艺相比,大方皮胎漆器的工艺流程较为独特且繁杂。一件作品从材料炼制、底胎制作、髹涂生漆、黑漆打底、反复髹涂面漆,最后还要完成打磨、反复推光、擦漆等环节。这一系列过程都需要匠人极为精细化的操作,同时需要满足时间、温度等硬性条件,稍有差池,制作时间就会延长甚至直接失败。所以一件皮胎漆器的制作周期较长,制作连续性较强,工序也是相当繁复,整体生产条件要求较高,制作过程中容错率较低,因此产出周期较长。

2. 传承守旧且匠性制约

传统大方皮胎漆器制作大都采用家族传承或拜师学艺的延续方式,主要以家庭作坊形式存在。这些漆器工艺的传承方式也是各有不同,有的将制作漆器的工序分为几个部分,不同的传承人只要学习自己的部分就行。还有一些方式需要传承人在每个环节进行长年累月的学习,当一个环节通过考核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需持续十余年。漆器的传承方式都较为传统,而且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口口相传的形式基本上没有过多的书面资料来进行参考,这种形式的传承可能会出现一些记忆错误或者口述的不准确性,进而造成漆器工艺制作环节的错误或缺失。

(三) 主观因素

1. 设计运用平直

漆器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满足群众对于基本生存物质上的需求,在历史的进程中,漆器制作的目的逐步突破固有的模式,从而满足新的社会需求。传统的大方漆器主要侧重于器物的实用功能,大多为古时传承下来的器型,更多适应于当时社会。其中大方漆器中皮胎漆器最具特色,设计多为生活类的小型皮胎漆碗、盘子以及皮胎漆杯,工艺品类的皮胎花瓶以及屏风等。其器物的主色调基本为黑、红、蓝、黄,色彩浓郁极具贵州地域民族特色,设计的纹饰多为本地传统民俗图形,整体风格给人以流畅舒适的视觉感受。设计的器型风格也带有强烈的民族气息,秩序性极强,皮质的可塑性也为其造型增添了丰富的款式,因此不同的漆艺师可以加入个人风格来完成制作。

而由于社会层面出现的文化断层导致目前漆艺的发展依旧停留在老一辈漆艺匠人上,传统匠人大多技艺精湛,制作精巧,但是其表现形式较单一,在造型基础上也复刻传统器型,进行新式设计的较少。目前市面产出的漆器产品大多是对传统纹饰器型的直接运用,部分进行再设计的漆艺产品以及装饰纹样都是在表面上进行一些浅显的设计,没有真正解读其民族文化进入到当代的过程演绎。因此市场大部分漆器产品设计模式老旧,风格较为固化,大部分漆艺制品与时代脱节,一味地盲目传承且不着眼于当代,缺乏新款设计的漆艺产品很难再流通于当代市场。

2. 质量良莠不齐

由于大漆材料的成本过高,市场竞争压力较大,有些漆工厂为了迎合市场,压低漆器价格,以此来提升竞争力。使用一些化学材料介入到其工艺流程之中,如化学漆、聚氨酯、广告粉等颜料,使大方皮胎漆器的品质大打折扣。本着降低材料和人工成本,缩短漆器制作时长的目的,部分工厂使用树脂材料代替传统漆器底胎,用化学涂料来替代大漆,在此基础上运用聚氨酯及腰果漆,生产出来的器物品质低劣,有的甚至对人体有害,此类做法弊大于利。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却忽略了皮胎漆器工艺本身具备的价值以及其传承问题,这些掺假的产品造成市场的恶性循环,让消费者对于漆器市场产生了怀疑和排斥。大方皮胎漆器产品的良莠不齐使得其之后的发展举步维艰,这不仅严重影响到大方皮胎漆器的品牌形象,也打消了漆艺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3. 背离消费诉求

在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步转变,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大众审美都有所提升且对美感的追求较为迫切。消费者对于漆器的需求逐渐脱离传统的使用层面,向艺术品和潮流设计作品方向转化。但当前依旧存在着大部分漆器厂家思想观念落后、研究借鉴其他艺术创作形式较少的现象,使得现阶段漆器产品样式陈旧,难以衔接当下市场。就目前现状来看,大部分生产商依旧沿用传统造型和纹样,对于传统技艺与当下文化潮流的跨界设计研发几乎为零。老旧样式及传统技艺无法迎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漆艺设计师不着眼于当下消费者的消费诉求进行创作,设计制作出的产品必将不被消费者认可,其漆艺的文化价值得不到认同,市场形势严峻,发展也就举步维艰。

三、大方皮胎漆艺文化价值的认同意义

大方皮胎漆工艺是在特定生态环境下本地民众通过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所产出的,它不仅是一种生产活动,更反映其精神文化内涵。皮胎漆工艺由于材质不腐以及可塑性极强的特性,导致其制作的器物极为坚韧,在潮湿的环境下也可以长久存留,实用性价值极高。材料工艺制作时呈现的自然状态,同样为其增加唯一性特点。大方漆器本身处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当地民俗文化影响下的民族美学极具研究价值,其所富含的美学性以及文化性都不可替代。大漆工艺富含极高的文化价值,但是由于当地漆艺产品并未表达出其所富含的历史性、人文性等因素,也没有通过产品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使其并未转化为本身意识,因此当下消费者对于固有的漆器并不能产生文化认同,造成市场经济呈现消极状态。通过文化认同新范式对漆艺文化价值进行设计上的转变,是探讨大方漆艺文化价值认同的意义所在,也是助力当地漆工艺产业经济的发展途径。

四、大方皮胎漆艺的价值转换

(一) 皮胎漆器材料的本真性及文化认同价值的转换

贵州皮胎漆工艺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融合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民族技艺与文化。皮胎漆器的文化形态极富本真性特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本真性可以理解为原始状态下自然存在,且特性不随人的意志变化而变化的客观存在留存至今的性质。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民的需求上升到精神层面阶段的同时,大漆工艺逐渐被发掘被大众认知。但是一味的复制照搬终将被时代淘汰,因此在不失去其本真性的同时遵循传统结合时代背景下大众的审美习惯以及生活习性上进行再创造,将大漆产品最终呈现的状态更加贴近当代生活。

文化认同价值的实质是本民族成员对其文化本身所涵盖的价值在当代社会中的接受程度,以及对文化的取舍做出价值标准并持续发展。文化认同价值实际上都是经过当代社会层层筛选并进行二次创造后的成果展现。因此当下贵州皮胎漆器材料在拥有本真性的同时,也应获得当代文化价值认同,才可以通过当代方式进行更好的传承。但目前的贵州皮胎漆器市场并没有对其文化进行积极的设计转化,由此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发生了矛盾冲突,制约了市场的漆器经济发展。

(二) 皮胎漆器工艺精细性及技术转化价值

皮胎漆器最早出现于商代,和其他漆器的区别在于,皮胎漆器的胎膜主要以皮质为主。皮胎漆器要先挑选较好的皮革,常见的为牛皮,羊皮等,经过剔除血肉、刮毛,然后浸泡,将含有水分的软皮包裹在内模上,进行敲打,直至表面平整,能够很好地与内模贴合,然后进行阴干、裁剪、压制成型、打磨胎体、补平皮胎上的裂纹气孔等工序,最后是上漆和绘制工序,一般漆器至少要上五到十遍漆,一些复杂的漆器制品甚至要上几十上百遍漆。中间还需大量时间进行阴干,系列过程的操作都极度精细化。

当代工业化产品基本完全覆盖了大众的生活,部分依托当代科学技术所产出的产品精密程度是传统手工所达不到的,同时也解决了生产周期等问题。但是由于其批量化的生产,导致了市场上个性化的人文性产品较少。解决市场上部分产品同质化的现状可以将制作精密的产品与同样需要高度精细化的漆工艺进行设计合作,二者看似冲突的关系,实则相辅相成,将其精细化制作的特点提取融合,通过设计手段在同一作品中体现二者关系,用设计完成价值转换的同时以当代制作经营的方式融入市场。

(三) 皮胎漆器的独一性及商业文化转化价值

当下皮胎漆器制作技法普遍沿用彰髹、镶嵌、描绘、金银平托等,决定漆器最终效果的关键步骤为起皱,即在底胎完成后,运用色漆打捻起皱,干燥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褶皱肌理。其效果由当时环境的温湿度以及漆材料不同的品质来决定,不同的肌理效果都是偶然产生的,具有独一不可复制性,干燥后由人工进行反复髹涂打磨,最终磨显推光,因此每一件漆器都是独一无二的。皮胎漆器产品独一性的特质与当代消费观念中所追求的个性标签极其符合,部分消费群体对个性化产品的追求在当代市场中达到了历史新高,这也是在产品同质化的消费主流中必然呈现的状态,因此将漆器独一性的特质融入到材质相吻合的产品中,在设计中进行融合,可顺应市场发展达到商业文化的转化。

五、实现漆艺技法文化认同新范式

(一) 数字模式,助力大众漆艺认知

当代科技疾速发展为一些传统工艺的文化带来了新的文化认同构建方式,通过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资源保存,对传统手工艺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与传播,可让更多人了解到传统工艺,激发公众的文化认同感。

信息化时代,人们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很少有时间去通过文字了解一种传统的工艺形式。而可视化信息,能够更加吸引人们对未知事物的了解。将传统的文字信息通过图片或者影片的形式告诉人们会更加直观、便捷,能够加深人们对漆器工艺的了解。通过对数字化信息技术发展的运用将漆器的发展历史,地域人文特色,工艺技法,图案花纹,代表作品以及生存发展现状等进行展示,可增强观者的体验感,让人们随时随地了解漆器工艺文化,使漆器工艺文化更加方便,更加生动地呈现在消费者的视野里。并且依托数字化虚拟的呈现方式,对展示的内容框架加以完善,同时定位精确的目标服务人群,进而满足用户的市场需求,并以此推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助力大众对漆艺文化的基础认知度,大力助推漆工艺品的后续发展。

(二) 智能发展,完善漆器生产闭环

在对漆工艺文化价值进行文化认同转化的同时,不能一味依赖传统手工艺自身,需要完成活态化转变。大漆的传统工艺可与现代化的工业科技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产业链,筛选其中可部分替代传统工艺步骤的当代生产的方式进行制作,从而生产出更多种类的产品,在最大化市场的同时扩大经济效应与影响力。可利用智能化制造发展与传统结合的方式探索出更符合当下生产文化价值认知的实际转化,达到高效完善的生产闭环。

目前,在一些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中也有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先例,可以将制作过程中相对简单的环节融入科学管理。例如,在漆液收集环节,可以采用数字化种植技术,通过电脑实时观察漆树的生长情况及漆液的采集情况,及时将收集的漆液进行加工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工成本且达到更精准的操作。在漆器髹涂部分也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来检测和把握髹漆流程,利用控温控湿的环境来稳定大漆干燥的状况和漆面厚度,合理安排髹漆间隔时间,减少人工反复查看的繁琐工序。当然,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并不是完全脱离人的作用,漆艺更加如此,漆材料的不可把控性导致漆制作过程中漆艺师占据不可或缺的主导性作用。因此在漆器工艺者的全面主导下,有效地将人员进行分配,优化工艺制作中的各个环节,可提升漆器工艺的制作科学性和效率性。

(三) 交互体验,增强漆艺情感链接

当前漆器工艺虽然由来已久,但是人们对漆器的认知,大多停留在漆器成品给人的直观印象,很少有人会去询问漆器制作的流程以及与漆艺进行互动。人们对于漆器的认知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实际上缺少了人与漆器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应启动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的交互体验,打开大众对于漆艺文化认同的新路径。交互式体验模式的关键就在于关注用户的情感体验。大方皮胎漆器在传统意义的线下体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情感体验则是触感体验,以漆材料、皮材料的独特天然质感对当代生活在大中型城市中的青年人具有强烈的温暖情感互动性。为突破地理环境的时空限制,因此具有时代特性的线上交互式体验模式需要参与其中。

以数字化模式为特点的线上交互体验模式对服务群体具有更多样化的满足方式。较之与传统线下交流,它不仅可以实现低成本的视觉体验模式,还不受线上参阅人员数量以及时空的限制。同时用户在虚拟空间中,不仅可以直观感受到大漆实物的真实效果,还可以将大方皮胎漆器中最具有特点的制作环节进行更加细致的、科学化的线上展示与“虚拟参与”。用户在参与互动过程中,不断增强参与者对大漆产品的深入了解度,这样延长了消费者对大漆产品的情感依赖的空间维度,增强消费者与产品之间情感黏合度,进而增强对大方皮胎漆器的宣传力度和深度。

(四) 多元跨界,创新设计漆艺传承

现代设计随着社会进程的大发展与大变革,逐渐从为大众设计发展成为多元化、个性化的设计。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同时,出现了品牌化设计、私人订制等设计形式,以此来满足人们差异化的心理诉求。许多产品为了满足大众心理,将一些传统工艺融入其中,带来了更加有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产品。皮胎漆器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与当代多元化设计相结合,不仅能够带来创新性的设计理念,还能够有效地将皮胎漆器工艺的文化背景传达给人们,满足人们的物质及精神价值的追求,提高人们对皮胎漆艺文化价值的认同。多元化的跨界设计是当下提出的新式概念,通过设计实现文化的跨界,以产品为载体,打开文化认同的新范式。漆工艺的多元跨界主要表现为地域元素跨界和大漆工艺与文创产品跨界两种方式。

其一,地域元素跨界大漆工艺是通过不同地域涵盖的文化元素及其生活方式下所产生的不同种类的工艺与大方漆艺形成跨界合作,设计出时下主流趋势的中式漆器文化产品。南京的云锦传统丝质工艺与云南鹤庆银饰工艺跨界设计就是依托这一设计理念,产出的手镯产品一经上市就获得了极大的好评,消费者对打破传统框架的设计极其喜爱,往往出现抢购一空还要等预售的情况。同样传统的大方皮胎大漆工艺也可以搭载时下趋势进行地域元素的跨界融合,提炼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符合设计思路的可以是图案、工艺或者人文精神,将其与大方漆工艺进行跨界设计,设计出符合时下趋势的漆艺创新产品。

自2020年起,笔者参与了内蒙古文化与大方漆艺跨界合作的产品设计,选取了内蒙古独特的饮食文化以及皮革文化,用大方漆艺的设计工艺完成跨界合作,设计出系列跨地域元素的皮胎大漆餐具产品。系列设计包含碟、盘、碗三种产品,其设计形态满足了内蒙古饮食文化中的“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人文情怀,将内蒙古热情好客且豪放的生活态度融入其中,同时也呈现了传统优秀的大方漆艺,实现了内蒙古与贵州文化的碰撞,达到双赢的设计局面。因此整合各种文化资源以及跨地域公艺进行设计混搭,可以多方面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场景,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横向纵向的发展,多方位地提升对大众文化的认知度。

其二,文创产品跨界大漆工艺的设计路径。由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被正视,被大众所吸纳,也由此出现了搭载传统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创产品。经过调研发现,民众对于文创产品的需求较高,故宫博物院的文创销售额逐年递增,由此可证实大众对文创产品的喜爱。

搭载文创产品的潮流趋势同样适用于大方漆艺,笔者在设计宫廷文创餐具时,就选取了宫廷文化为设计依托,同时选取大方漆艺为呈现路径进行设计实践操作。漆的色彩、质感可以更好地呈现出宫廷餐具华丽润泽的视觉触觉双感,满足消费者对文创产品内在外在以及实用等多重需求。多元跨界的设计趋势将传统以全新的状态呈现给消费者,实现文化与工艺的双重共鸣,更大限度地满足民众多元需求且以现代的方式融入大众认知。

综上,大漆的文化价值更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是特定时期下为解决人类需求的社会性产物。为解决持续性发展难题,漆艺从根本上要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并且与大众建立文化认同。因此在发掘其本身文化价值的同时结合时下设计语境为大众文化认同提供新的实践路径是必然趋势。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大漆文化价值的认同性构建,把其构建方式联系当下数字虚拟技术、交互体验模式以及多元文化发展趋势提供实际操作路径,同时实现漆艺从民俗传统文化发展向当代潮流文化的转变,对漆艺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大漆大方漆艺
大漆世界:变·通
——2023湖北漆艺三年展作品选
2021,可爱一点不好吗?
女报(2021年2期)2021-03-28 02:31:21
蒲美合作品选
漆艺和现代家装的结合
OFFICE LADY之精美大方型美妆必备单品
中国化妆品(2018年3期)2018-06-28 06:21:14
奇妙的漆艺之旅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20
爸爸不大方
一种新的大方管铝型材挤压模结构
青年漆艺师夫妻的幸福生活:悠闲着坚持
海峡姐妹(2017年3期)2017-04-16 0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