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与反思

2022-11-01 01:38普丽春赵伦娜
贵州民族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爱国主义共同体

普丽春 肖 李 赵伦娜

(1. 云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4;2. 云南艺术学院 课程中心,云南·昆明650500;

3.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10087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硏究是近年学界研究的热点,体现了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发展趋势。纵观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呈现以下特点和不足:一是理论层面上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理论基础比较多,在实践上如何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调查研究不足;二是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在高校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讨,更多是关注对大学生开展教育,而对义务教育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注不多;三是研究地域上相对比较局限,主要涉及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广西等省(区),对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区的探究不够,特别是以西南地区为对象的研究更少;四是主要关注从微观民族团结课程、学科教学、提升教师素质等方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但从整体、系统地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寥寥无几,尤其缺乏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民族地区教育是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边疆安全。因此,通过深入研究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义务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按照各学段、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悉心栽培引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一、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成效

义务教育不仅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且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民族地区教育是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边疆安全。云南是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边疆民族地区,近年来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发挥义务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奠基作用已成为当地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通过认真抓好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在切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上取得可喜成绩,获得了一定经验。

(一)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合力

1. 课程育人。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充分融入课程教学。其一,保证德育课时量,且在实施中不被其他课程占用。其二,充分结合时政资源,将其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在关注时政热点中提高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度,在此过程中推动其道德实践进行。其三,挖掘各科课程中的德育资源。教师们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爱国主义要素,并运用到课程教学实践之中。如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勐腊县、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中小学在各科教学实践中,巧妙地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其中,用润物无声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 环境育人。充分利用学校公共空间的教育价值。其一,在显著位置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字。其二,系统开发学校空间的教育价值。在学校可见的公共空间进行环境渲染,如学校的宣传栏、教学走廊、公共空间的墙壁和地面等进行文化建设,悬挂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同时将学生的爱国主义作品展示其中。其三,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氛围。加强特色办学,形成共同的教育教学理念。如西盟佤族自治县打造党建自习室、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团结进步长廊等。其四,开展校园诵读活动,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定期向学生推荐经典书目。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鲁掌中学建设了国学室,每天晚自习前开展15 分钟的经典诵读,增强各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3. 活动育人。首先,开展系列仪式教育。严格升挂国旗制度。在重要的节庆活动,开展相关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中小学组织师生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以此增强学生对为国献身烈士的敬意,加深爱国情感。其次,推动当地红色资源课堂转化,结合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片马镇中心学校,每学期都定期组织师生到当地的两馆一碑进行实地教学,同时要求全校每班需会唱一首红色歌曲,并会讲当地的红色故事。再次,设置军营活动,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参军报国的爱国情怀。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在国门学校开展军旅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实地体验与感受戍边报国的爱国情怀。

4. 协同育人。在家庭方面,深化家校联系。如腾冲市建立家长学校,定期面向家长展开家庭教育课堂,同时指导家长如何在家庭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贡山独龙族自治县开展“山水家校”合作机制,推进家庭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尤其支持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在社会方面,由教育局牵头主动联系相关部门,推动建立多方共同育人机制。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教育局积极主动联系本地的宣传、政法、党群等部门,推动社会广泛形成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让学生在更健康有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二) 挖掘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1. 加强宣传,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学习民族团结进步的光辉历史,尤其在民族团结月,加强宣传并组织各项活动让师生深入了解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意义。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片马镇中心学校重点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开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和宣传;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曲水中学利用校园广播以及组织演讲比赛等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宣传。

2. 纳入课堂,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金平瑶族苗族傣族自治县在小学3至6 年级开设《中华大家庭》课程,主要介绍各民族风土人情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让学生从小就在民族团结进步的氛围中成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小学结合学校的主题班会活动,在1至3年级中至少开设8课时,5至6年级至少开设10课时的民族团结课程,在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则主要依托思想品德课程进行。

3. 融入民俗活动,整合民族文化资源。贡山独龙族自治县教育局联合民族文化工作队共同开展民族健身操(舞) 培训比赛活动,整合民族歌舞、民族传统体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仅增进了当地各民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

(三) 推进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促进各族学生全面发展

1. 民族文化纳入教学活动。近年来,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不断将当地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音体美课堂以及学校大课间之中,让各民族学生在学习民族文化中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曲水中学的美育教师创编了一套以哈尼族和彝族舞蹈为主要元素的课间操,让学生在课间不仅得到身体的锻炼,还学习了当地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在身体力行中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临沧市镇康县中心幼儿园把唱家乡和画家乡等作为学校教学常规,让各民族幼儿从小就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结合当地的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开发了《绿春县民族民间美术》 《绿春县民族舞蹈与音乐》等系列特色教材,同时结合哈尼族舞蹈元素,创编了《哈尼乐作舞》的大课间操,在全县中小学进行推广。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结合傣族的手工艺以及民族民间舞蹈的元素,编排了独具特色的课间操以及集体舞蹈。

3. 实施“推普攻坚”工程。云南省于2016年启动人口较少民族“推普”及素质提升工程,至今累计已投入资金4661万元,完成国家通用语言培训9.96万人次,发放定制手机2万台,通过手机APP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目前,云南的25个边疆县(市) 的中小学都已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

4. 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利用民族课间操、体育运动会以及文艺展演等形式展示各民族风采。基本将当地少数民族的各项具有代表性的文体活动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其更加丰富多样。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推行系列“七个一”工程,着力打造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现办学特色,在学校开展了系列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体活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小学开展《携手防控、歌唱未来》 歌咏比赛和“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增进了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反思

(一) 课程实施尚不够理想

1. 教育课时和校本课程开发存在不足。教育部规定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课时安排上要确保每学年12个学时的教学时间,尽管所有学校都开设了民族团结课,但是个别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每个班一个星期只有一节课,加上节假日占用的课时等,均难以保证所要求的教学时间。此外,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状况欠佳,学校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学校即使有校本课程,但由于缺乏相关教师,导致很难实施。

2. 教育内容时代性和系统性不够。尽管传统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但往往忽略结合时代特征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提炼,导致青少年较难将红色精神与自身所处的个体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甚至产生一定的陌生感和疏离感。在活动设计与组织方面的形式较为简单,内容缺乏一定的形式,通常而言就是简单地参观或以观看电影的形式来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在参观的活动中,一些学生参与其中较为被动,甚至以游玩的心态去参观烈士陵园,没有领会这些爱国主义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内涵与精神,在教育活动中,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脑和心灵没有汲取到应有的养分,达不到领会精神,不容易激发起爱国行动的教育效果。

(二) 教育载体形式不够丰富

1. 教育活动载体比较单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外,主要通过“民族知识、民族歌舞、演讲比赛”等活动来开展,相应的活动形式还不够丰富。

2. 教育形式缺乏联动性。在教育形式上,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与支持,共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尽管当前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实践也形成了3方共同联动的机制,但总体上依旧是以学校为主来展开爱国主义教育,缺乏家庭、社区和学校教育相互结合的联动机制。

(三) 教育经费较为紧缺

1. 缺乏资金支持。教育经费不足仍是目前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瓶颈。要充分开发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往往需要经费的支持。由于民族服饰笨重、会纺织的人非常少,使民族服饰制作工艺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建设一批专门队伍需要资金的投入。开发少数民族音乐,就需要购置相应的乐器,开发民族扎染、民族舞蹈以及多幕剧的民族话剧表演等,需要很多的学习器材甚至较为昂贵的服饰和道具等,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2. 新兴教育传播平台建设亟待加强。对推进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微视频、官方媒体直播等方式缺乏,不能充分满足当前民族地区青少年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需求。

三、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反思

(一) 在教育目标上,切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1. 形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更强调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这些实践无法离开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参与。因此,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形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让各族学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彼此感情,培养共同文化和价值的认同,更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适当增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时。2021年4 月,教育部等4个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 (教民〔2021〕1号) 通知明确规定:“在小学高年级、初中开设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教育课,各学段不少于12课时”。而民族地区有的学校课程安排不足,与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适当增加相关课程的课时量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3. 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载体和方式。要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载体和方式,就需要针对当前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时代特征,加强课程融合发展的研究设计,才能更好地提升教育效果。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教育部门应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目前关注的领域与兴趣爱好,进行严谨的问卷设计,做好样本的选择,进行分析调查。其次,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案,应注重知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尤其注重学生的现场观感,形成思想共鸣,激发青春热血。最后,要推进教学反思。进而有层次地创新与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载体与方式,打造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校园文艺精品。

(二) 在教育内容上,激发民族文化传承特殊功能

1. 深化民族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结合民族文化进校园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对促进各民族师生间交往交流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学校层面,推动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课程开发。首先,适当增加经费投入,深度发掘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创新民族文化课程体系。其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新时代的教师,不仅应具有相应的学历标准,同时也要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要求。尤其对于新教师,更要注重对其进行专门培训,不仅使教师尽快适应民族特色课堂的教学,也使其尽快掌握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尽早进入角色。最后,保障课时安排。在教师层面,提升专业能力。因为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运用,最终还是要落在具体的教师身上。一方面,教师可以广泛涉猎民族学、教育学、艺术学、美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领域,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在民族特色的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中不断提升技能。

2. 加强民族文化师资队伍建设。考虑到民族文化特点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的衔接,教师在上民族文化课时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来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既要考虑民族文化特点以及学生的审美基础,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因此,要重视对教师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的培训,提高教师将其融入到具体课堂教学实践的能力。

3. 构建民族文化传承“四位一体”教育机制。民族文化传承不仅仅只依靠学校这一个途径,还需要个体、家庭、社会等几方面共同形成有效的传承机制。在新时代民族文化传承实践中,要推进构建个体、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四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机制。

(三) 在教育方法上,建立爱国主义教育联动体系

1.牢牢把握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时代的新媒体技术,更新与增强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特征,使其不仅仅出现在课本的字里行间,也可以出现在新媒体的视野维度中。例如学校博物馆或者纪念馆可以在其网站上增加网上参观等功能,使学生能通过在线上进行参观了解。成立专门的红色团队,例如红色诗歌会、朗诵团队、主持团队或者音乐、舞蹈团队,专门编排展演红色主题的艺术作品,借助各项文艺比赛或展演,突出红色文化题材的文艺作品。可由学校的艺术社团专门编排具有鲜明爱国情怀的文艺作品,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升华爱国情感,增进文化自信,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的主动性。

2. 高度重视家庭爱国主义教育。家庭对于个体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应结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一是建立家长与教师组织的联合会,不仅可以激发家长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中,也有助于学校以及地方政府充分听取家长在这方面的意见。二是开发和建设学生网络平台。在这一平台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设置及时互动板块和定时通告板块,学校、教师、家长都可以即时互动,从而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双向联系,增强交流的实效性。尽管在当前的家校联系实践中,已经初步建立了微信群、QQ群等方式,可以即时交互信息,但这种即时的信息很容易造成信息湮没,容易造成大量的无关信息,降低家校联系的实效性。因此,在学校建立的网络公共平台上,可以设置小组联系或者定时联系等方式,及时有效与家长进行教育信息的交流交换。在定时通告板块,可以定期,如按周、旬或月为单位,定时通告班级或小组的学习要求与学习情况,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这一板块中留言。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的视频和图文资料,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3. 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为全面推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不仅只是学校自身的积极推动,还需要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来保障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实施,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不仅需要在政府层面提供课程实施的政策保障,还需要家长的充分理解与支持,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团体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力支持,形成积极有效的社会合力,共同推动民族地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有效展开。一是学校通过定期家长会、专家讲座以及制作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宣传手册发给家长或社区等,提高社会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关注度,能够清晰地了解学校目前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看到学校以及师生的努力。二是要争取社会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媒体对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背景、意义和举措的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对这方面的理解,发动社会各界形成关注、理解、支持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社会合力。三是建立开放日制度,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中来。

(四) 在教学评价上,完善评价监督体系

当前的大部分教育课程评价模式仅注重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而对于教学实施过程的效果来说并不关注。其中,自然探究模式比较强调在自然情境中开展,主要应用定性评价方法,倡导从事实中归纳理论,注重个案分析同时强调研究者是行动中的一部分,应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相吻合。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实施情况作为考核内容,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纳入中考考查范围。其次,实施“课程改革成果推广行动”,定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并且推广使用,“通过科学严格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各项专业制度的具体落实和完善。”

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时代要求下,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相关教育方案的设计和实践成为当务之急。与一般的学科课程教学不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结构比较复杂。结合云南的相关教育实践经验,针对以往的研究不足,于此建议:一是要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相关教育的实施成效,二是要结合相关教育现实需求的实践进行学理反思,这样不仅可以凸显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特性,还可以更要进一步地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学校实践。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爱国主义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