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月梅 李昭勇 金 浩
(1.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2.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贵阳550001;
3.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在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之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的边境地区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兴边富民行动”。时至今日,这场“行动”已持续20多年,给中国的边境和边疆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兴边富民行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民族平等,以及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的坚定决心。
世纪之交,根据边境和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和实际需要,结合国际国内不断发展变化格局,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适时开展“兴边富民行动”的战略对策。
1. 开展“兴边富民行动”是改变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需要。20世纪末,我国陆地边境从概貌来看,边境线长约2.2万公里,陆地边境9个省、自治区分布着135个县、旗、市、市辖区,其中有107个县属于民族自治地方,占比为79.3%。这些县、旗、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划土地面积约为180 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占比约为18.8%),有建制的乡镇约为1500个,村民委员会约为12000个,各民族人口共计2200多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近一半,有30多个民族跨境而居;从社会发展概况来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边境地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约有55%的村未通自来水,20%的村未通电,14%的村未通公路,43%的村未通电话,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占比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经济发展概况来看(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规模(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 826亿元,相当于全国总量的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983元,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低36.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约为43亿元,地方财政支出约为99亿元。至2000年,与全国相比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总体来讲,20世纪末,我国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因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其发展相对于内地尤其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较为滞后,加快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
2. 开展“兴边富民行动”是落实“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曾于1988年9月正式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对于何时开始解决第二个大局问题,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中国在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时,这个问题就要开始解决。20世纪末,中国改革开放蓬勃发展20多年后,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发达地区,而西部地区尤其是边境地区发展依然滞后。因此,开发西部,协调东西部发展,解决“第二个大局问题”恰逢其时。开展“兴边富民行动”也是解决“第二个大局问题”的题中之意。
3. 开展“兴边富民行动”是维护国家统一、安全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的需要。边境地区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安全稳定的前沿阵地,也是展示和维护国家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边境和边疆地区的治乱兴衰将会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费孝通先生在给“兴边富民行动”领导小组的一封信中就指出在中国历史上“天下未乱边先乱,天下已定边未定”这种普遍却重要的历史现象,进而强调边疆的稳定,开展“兴边富民行动”,促进边民富裕、边境兴旺,势在必行,十分必要。
1. 国际形势。20世纪末,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发生深刻变化,但总的来讲,“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主流,为我国“兴边富民行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政治和安全的角度来讲,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两极格局终结,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和平是时代主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在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生产各个环节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合作成为各国共识,中国复关(关贸总协定) 与入世(世贸组织) 谈判已进入非常关键的最后阶段(2001年12月,中国成功入世),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
2. 国内形势。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至20世纪末,我国改革开放成果丰硕,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关注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强。1998 年,结合国家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简称“国家民委”) 就发出开展“兴边富民行动”的倡议;1999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确定民族工作的重心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朱镕基总理在会上强调指出:“要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巩固祖国的万里边疆”。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意见》 (中办发〔2018〕52号) 提出要“大力实施守边、固边试点工程”;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要求;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着重指出“要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
1999 年底,在国家民委、国家发改委以及财政部的联合推动下,“兴边富民行动”得到进一步推进和开展,随后《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推动“兴边富民行动”的意见》于2000年1月4日发布。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开展“兴边富民行动”的目标在于着眼于加快边境地区县域经济建设,最终实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的。“兴边富民行动”的主要任务包括扶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文化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外向型经济开发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为顺利完成任务,实现既定目标,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要坚持“六动”工作方针,即一是组织发动,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地参与活动;二是政策推动,制定特殊政策、措施,取得工作实效;三是建设拉动,使边境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四是重点项目带动,建立支柱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改革开放促动,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六是社会各界联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2000年2月24日,国家民委正式宣布“兴边富民行动”启动。
“兴边富民行动”的开展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边境工作、民族工作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国内情形发展变化在治理边境和边疆方面与时俱进的重大举措,对于边境地区和边境各族人民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000 年7月13日, 《财政支持“兴边富民行动”试点实施方案》由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和财政部农业司在充分调研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联合发布,该方案本着“试点先行、重点突破、总结经验、逐步推进”的原则,结合边境地区区位和实际发展情况,在9个边境省(自治区) 首批确立了9 个用来作为试点的边境地区县(旗),积极探索边境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据不完全统计,“兴边富民行动”启动不到半年,全国已投入约4亿元帮扶资金。
2000 年10月,在《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国发〔2000〕33号) 中,国务院强调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力度,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
国家民委于2001年印发《全国兴边富民行动规划纲要(2001—2010年)》,该“规划纲要”明确了“五年初见成效,十年大见成效。通过努力,使广大边境地区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综合经济实力普遍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促进与毗邻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的总的奋斗目标;确立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边境间贸易、加快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卫生与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发展6 项重点任务;制定了建立健全行动实施的保障机制、向边境地区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各类建设性财政资金增加投入、设立专项财政资金予以支持、与国内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对外开放采取更加灵活务实的政策以及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政策7项保障措施;制定了生态环境建设、水利建设、农业发展和交通运输4项专项行动规划。至此,能享受重点支持的全国兴边富民行动的边境地区试点县(旗) 从9个增加至17个。
2001 年9月,在国办发〔2001〕73号文件中,国务院办公厅要求有组织地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重点支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边境县,抓好试点,把帮扶措施落实到基层。
2004 年1月18日,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意见》 (民委发〔2004〕1号),该“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力争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脱贫致富的步伐明显加快,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该“意见”明确了能享受重点支持的全国兴边富民重点县为37个(在边境县中的占比为27.4%),比原来的试点县规模扩大了1倍还多;该“意见”指出,继续设立兴边富民行动资金,旨在推进全国兴边富民重点县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该意见要求“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要继续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对外经贸合作、发展科技教育、特色县域经济等方面组织好兴边富民行动建设项目,建立项目库”,抓好项目建设落实;该“意见”还强调要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作为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战略任务之一。2004年2月21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回良玉就“兴边富民行动”作出批示,“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应该继续推进”扉页。
2004 年3月11日, 《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4〕6号) 由国务院下发,在这个重要指示文件中,党中央、国务院为支持边境地区加快发展而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对一些经济发展明显落后,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国防或生态位置比较重要的贫困地区,国家给予重点支持,进行集中连片开发。继续开展‘兴边富民行动’”。
2005 年5月,中发〔2005〕 10号文件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强调“保持边疆稳定,必须加快边境地区发展。国家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加强沿边(境) 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对缺乏生存条件但因守边固土又不能易地搬迁的边民,要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对边境县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完善边民互市政策,促进与所在区域和毗邻国家的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中央财政继续设立边境建设事业补助费”。
2005 年5月,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制定并实施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和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
随着“兴边富民行动”不断推向深入,该项行动从2006年开始进入整体推进阶段。2007年6月9 日,在经过多年实践和充分准备后,《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 (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 由国务院印发。“十一五”规划确立了“重点解决边境地区发展和边民生产生活面临的特殊问题和困难,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明显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较大提高,使大多数边境县和兵团边境团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达到所在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等以上水平”的总体目标以及“明显改善边境地区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使边境一线的危旧房、茅草房基本消除,保障贫困边民的基本生活,加快建立边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7个具体目标。“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突出解决边民的贫困问题,拓宽增收渠道;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5项主要任务。“十一五”规划制定了“对边境地区加大资金投入,对贫困边民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加大对区域经济合作和边境贸易发展的支持力度,使发展社会事业的优惠政策全面得到落实,加强建设边境地区人才队伍,动员社会力量加大支持边境地区开发建设,确保一批兴边富民重点工程落实”7项具体的政策措施。此外,“十一五”规划还制定明确了“统一领导,国家扶持,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方针。“十一五”规划意义重大,实质上使该项行动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
2011 年6 月5 日, 《兴 边 富 民 行 动 规 划(2011—2015)》(即“兴边富民行动‘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由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规划将“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特色优势产业较快发展,沿边开发开放水平显著提升,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睦邻友好,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和边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6项内容确立为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促进民族团结和边防稳固,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5项主要任务,并首次针对主要任务设立了“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工程、沿边开放重点工程、民族团结和边防稳固重点工程、改善和保障民生重点工程”五项重点工程以及“沿边(境) 等级公路建设工程、边境村寨便民工程”等17项配套子工程。“十二五”规划制定了“实行积极的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边境地区的资金投入,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加大支持扶贫开发的力度,促进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加强建设各类人才队伍以及加大对口帮扶的支援力度”7项具体政策措施。此外,在继续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工作方针的基础上,“十二五”规划还提出要研究部署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工作和重点任务,建立兴边富民行动部际协调机制。
2012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兴边富民行动协调小组,这个小组的主要任务在于加强兴边富民行动的组织与实施,进而健全兴边富民行动的工作机制。
2014 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同年12月22日,《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意见强调指出,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继续编制并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规划。
2017 年6月7日,国务院印发《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相比于“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制定得更为详尽和具体。“十三五”规划在指导思想中强调“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指出要坚持“边民为本,改善民生;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改革创新,活边富民;军民融合,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十三五”规划确立了“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条件全面强化,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特色优势产业较快发展,沿边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实现生态良好绿色发展,确保边防安全边疆稳固”7 大发展目标。“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围绕强基固边推进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民生安边全力保障和改善边境地区民生,围绕产业兴边大力发展边境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围绕开放睦边着力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围绕生态护边加强边境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团结稳边通力维护民族团结和边防稳固”6项主要任务,并针对任务设立了“强基固边工程、民生安边工程、产业兴边工程、开放睦边工程、生态护边工程、团结稳边工程”6大工程以及“沿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边境交通脱贫攻坚工程”等34项配套子工程。“十三五”规划制定了相应的“边民扶持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土地政策、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补偿政策以及对口支援政策”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规划明确规定了国家级部门单位与这些任务、工程以及各项政策措施挂钩,并明确责任分工。
2018 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意见》,有力推动了“兴边富民行动”进一步深入开展。
2019 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实施好兴边富民行动等规划。
2019 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要“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工作,党中央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明确了“兴边富民行动”的重要战略地位。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实施的“兴边富民行动”经历了重点突破试点阶段、重点突破阶段和整体推进阶段,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社会影响广泛,深受边境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拥护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施行的“兴边富民行动”这项重大举措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边境地区发生巨大变化,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边境各族人民生活奔向小康,边疆稳固边防巩固不断加强,睦邻友好关系不断发展,高质量完成了“兴边富民行动”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有力推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兴边富民行动”实施以来,以加大对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改造力度为抓手和突破口,尤其是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3个五年规划的指引和带动下,140个陆地边境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大踏步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突破了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了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同时配以一系列重大工程,带动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扶持兴边富民行动资金达4.8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2 年底,全国投入到兴边富民行动中的各类资金金额超过150亿元,兴建各类兴边富民项目达2万多个,取得明显成效”。以云南省为例,在2005 年至2010年期间累计投入资金425亿元。“十二五”期间,“边境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不断增加,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04%,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7.8%的增速”。以新疆为例,“截止到2013 年,新疆边境县市GDP为1480亿元,该比重同2005 年相比提高了4.2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通过边境地区转移支付、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持续加大对9个省区的140个陆地边境县(市、区、旗)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边境团场的支持力度。以西藏为例,“‘十三五’以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兴边富民) 共计47.1029亿元,全部统筹整合用于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和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
在“兴边富民行动”的带动下,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2000年至2018年,边境县(市、区、旗) 的生产总值从871.25亿元突破到9264.15亿元。全国范围内总体而言,兴边富民行动确实非常显著地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兴边富民行动”在推动边境地区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使边境各族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发起“兴边富民行动”,很重要的一方面考虑就是要改变边境地区各族群众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兴边富民行动”施行几个轮次之后,边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发生巨大变化。在收入方面,2000 年至2018年,边境县(市、区)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0.18万元上升到1.2万元;在生活设施保障方面,饮水安全、住房安全保障有力,交通、通信等的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以西藏为例,“十三五”期间,截至2019年5月底,西藏自治区已完成小康村建设投资72.96亿元,民生设施改善显著;在社会保障方面,教育、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学生上学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低保制度达到全覆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至2018年,边境县(市、区) 的普通小学在校生每万人平均有695人,普通中学在校生每万人平均有444人,已逐渐接近全国741人和504人的平均水平。边境县(市、区)小学教师负担比平均为14.47,中学教师负担比平均为11.81,优于全国16.97和12.89的平均水平。边境县(市、区) 每千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平均为4.63张,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平均为4.84人,已逐渐接近全国6.02张和6.83人的平均水平。从2010 年到2018年,边境县(市、区) 城镇居民人均最低生活保障年均支出从2233.80元提升至5359.55元;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基本实现,2018年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
目前,140个边境县中的69个贫困县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居住在边境地区的独龙族等18个人口较少民族实现历史性摆脱绝对贫困,实现整族脱贫奔小康。
边境是边疆之边、国境前沿,边境地区是否稳固对于国家的治乱兴衰,对于国家是否强盛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边民富,才能边防固,“兴边富民行动”的大力实施解决了边境地区和边境各族人民群众最为迫切和最想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边民生活贫困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变,与内地的发展差距不断缩小。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边民建设边疆、安心戍边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以西藏为例,公安边防总队先后创建爱民固边模范县5个、爱民固边模范乡(镇) 58个、爱民固边模范村(社区) 390个、爱民固边模范小学2所。由此极大地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稳固,为国家安心搞建设保驾护航,进而不断推动国家的繁荣富强。
“兴边富民行动”是党和国家践行民族平等观和落实民族平等政策的具体体现,有力地促进了边境地区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事实上的平等,维护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提升了国家的凝聚力,增强了国家对边境地区各族人民的吸引力,边境地区各族人民对国家的向心力不断加强。
首先,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带动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地的面貌焕然一新,树立了良好的国门形象,为与邻国进一步加深交流和往来创造了良好条件。例如,每年有几千列中欧班列进出的霍尔果斯口岸已成为中外皆知的明星口岸,东兴口岸2018年出入境旅客人数高达1219 万人次,瑞丽、满洲里等大批边境城市已逐步发展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其次,在“兴边富民行动”带动下,边境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双边经贸往来不断加强,互利共赢格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2019年底,边境地区共建立了17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2017 年底进出口总额约为1053.60亿元,2018年底,边境地区口岸年过货量约为28787.55万吨,比上年增近10%,边境地区这些开放平台不仅是带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我国同邻国友好往来的重要载体。
再次,“兴边富民行动”带动我国与邻国友好关系再上新台阶。以广西为例,2017年8个边境县(市、区) 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633亿余元,占全国的74.4%,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836亿余元,占全国的31.9%。“兴边富民行动”不仅带动了国内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边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给边境地区邻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邻国的边民也在交往中从我国边境地区的发展中得到实惠,从而推动我国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不断提升。当前,广西的“中越边关旅游节”、云南的“中缅胞波狂欢节”、黑龙江的“中俄文化大集”等就是我国与邻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典型写照。
“兴边富民行动”重大举措实施20多年来,根据时代要求和条件变化,不断对该项行动进行调整和完善,在实践中取得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做好边境工作和民族工作,对于进一步扎实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兴边富民行动”重大举措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领导作用。自“兴边富民行动”发起,党中央和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该项行动的开展,将其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的配套工程,并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在重要场合和重要决策中强调该项行动的重要性,充分保障该项行动得以顺利实施。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先治边”的重要思想,高度重视边疆治理,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总之,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是确保“兴边富民行动”得以长期顺利施行并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兴边富民行动”重大举措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展示出了优越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兴边富民行动”的目标以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相契合,有力推动了“兴边富民行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该项行动是一个长期的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党和政府各级各部门,涉及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涉及边境各民族群众,全党全社会统一协调行动是保证该项行动多年以来能够持之以恒、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得以充分显示。
“兴边富民行动”得以顺利、有效实施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遵循“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探索和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
“兴边富民行动”开展初期,因边境地区条件和实际情况差别很大,而能够用于该项行动的资金又很有限,齐头并进开展工作很难做到。因此,开展此项行动,采取选择试点,上下联动,总结经验,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是非常合理和十分必要的。通过抓试点和解剖麻雀的方式,不断发现和研究各边境县在开展该项行动中的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发现和总结具有普遍性、根本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在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经验后,“争取将使之变成各级政府部门的具体行为,加强领导,加大力度,从点到面,全面地、整体地推进这项工作,进而由边境到边疆,完全融入西部大开发之中”。
事实证明,遵循“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兴边富民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和教训,摸索出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较为合适的方法和路径,在“整体推进”阶段能够使各边境县少走弯路,提高了该项行动推进的速度和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第一,“兴边富民行动”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融合发展。1999年10月3日,朱镕基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就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兴边富民行动”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配套工程和重要载体,率先实行,为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开了个好头。而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制定的其他政策、措施,反过来又为“兴边富民行动”的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从而有利于推动该项行动向纵深发展。
第二,“兴边富民行动”与“脱贫攻坚”和建设“小康社会”战略融合发展。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小康社会”战略构想后,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12 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小康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兴边富民行动”的开展,对于边疆与边境地区小康社会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边疆地区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与建成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党和国家在全面建设和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高度重视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边疆地区的扶贫脱贫、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一系列优惠和帮扶政策,例如“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等,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并实施了精准扶贫方略,这些扶持和帮扶政策措施与落实“兴边富民行动”的政策措施形成了良好的政策集成效应,把它们紧密结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发挥政策合力的优势,因而带动和促进了边疆和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兴边富民行动”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融合发展。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 重大倡议。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看,该倡议涉及我国诸多边境县市。过去“边”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劣势已转变为优势;从倡议实施的具体内容来看,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贸以及产业合作等各方面,这些与“兴边富民行动”的建设目标高度契合。“一带一路”倡议为“兴边富民行动”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和战略纵深,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四,“兴边富民行动”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兴边富民行动”实施20多年来,我国边境地区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丰硕成果。2021年2 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接下来,党和国家将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兴边富民行动”与“乡村振兴”战略二者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着较强的内在逻辑关系,都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都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战略定位、时间节点、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基本原则等方面存在一种共通性、互构性的关系”。加强“兴边富民行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和融合发展,发挥二者合力,相互促进,有利于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高水平发展。
“兴边富民行动”首先从物质层面着眼和着手,不断完善和提高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水平、增加边民经济收入为目标。经过20多年的努力奋斗,边境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得到改变,边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边境兴旺、边民富裕的初衷基本实现。边境各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共同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全民利益共同体。这些从物质层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基础。
“兴边富民行动”在注重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着力打造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条精神纽带,促进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从而不断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推动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通过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五个认同”的教育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边境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稳固。
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结合国内外具体形势,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将“兴边富民行动”作为重要的配套工程,实现了“兴边、富民、强国、睦邻”的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1 周年之际,认真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兴边富民行动”重大举措的提出背景、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效和宝贵经验,对于深刻认识我们这个百年大党如何坚守初心和使命,如何坚持民族平等原则、落实民族平等政策,如何治国理政,如何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