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涵(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00)
电影节研究现在已经成为当下电影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作为国际电影节体系核心的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更是这一研究的重点。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通过建立以奖项荣誉为中心的电影节声望体系,来推动全球艺术电影产业流通体系持续运行,同时也在竞争与合作之中进一步维持自身的地位。即使位于核心位置,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也通过革新策展评奖机制来完成声望的重建,而革新的内驱动力则来自对于电影节美学标准的输出。
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之外,金鸡百花电影节及“双奖”在当下的发展中面临诸多困境。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中国更是在202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产业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呼唤更加完备的电影配合机制,中国国内电影节展更是成为参与国际电影文化交流和全球电影市场流通的重要环节。
本文试图通过对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策展评奖机制的研究,来考察当下国际电影节的发展趋势。笔者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如何革新其奖项设置和评奖机制,如何输出电影艺术标准并塑造电影节美学,以及如何结合自身特色和宗旨来重建电影节声望体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对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重建声望体系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对我国电影节和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作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或称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的戛纳国际电影节(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举办时间即作为电影节日历中每个“电影年”的开始,由此可见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影响力之大。
2021年,第7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已于7月6日—17日举办。本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单元架构共包括主竞赛(In Competition)、“一种关注”(Un Certain Regard)、电影基石(Cinéfondation)、短片竞赛(Short Films)、戛纳首映(Cannes Premiere)、戛纳经典(Cannes Classics)、特别展映(Special Screenings)、非竞赛(Out of Competition)、午夜展映(Midnight Screenings)、海滩放映(Cinéma de la Plage)10个官方单元,以及国际影评人周(International Critics' Week)、“导演双周”(Directors' Fortnight)和独立电影推广协会(ACID)三个平行单元。共有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一种关注”单元评审团和短片/电影基石单元评审团三个评审团,分别颁出主竞赛、“一种关注”、电影基石、短片竞等四个竞赛单元共计20个奖项。其中,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是电影节最大奖。在官方竞赛单元奖项之外,平行单元和其他电影节合作机构也会设置奖项,例如,平行单元“导演双周”也会颁出金马车奖等四项大奖。
单元架构和奖项设立的改制与电影节艺术总监的更替有着紧密的联系。历任戛纳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在职期间,对电影节进行了多次改制,不断探索电影节的组织形式和电影节的本质意义。
1978年吉尔·雅各布(Gilles Jacob)出任艺术总监,他留给戛纳国际电影节的“遗产”包括官方次级竞赛单元“一种关注”、特别展映单元、午夜展映单元、针对最佳处女作影片的“金摄影机奖”以及增设平行单元“影评人周”。更加重要的是他改变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选片制度,建立了小型评审团自主选片的传统,这一举措对于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为世界最高电影奖项之一的最佳影片金棕榈奖,面对每年上千部报名的电影作品,由现任艺术总监蒂耶里·福茂带领的12名成员组成的选片团队和固定9人的主竞赛评审团从中选出20部进入主竞赛入围名单,最终评选出一个金棕榈最佳影片奖。这样大的竞争之下,全世界的电影人、媒体、影迷都尝试通过每年的主竞赛入围影片总结出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戛纳口味”。
然而,“戛纳国际电影节从未公布过标准,每年的评委似乎也在遵循不同的标准,但这些标准可以通过电影清单来彰显”。电影清单就是戛纳输出的各个单元,单元所构建的正是戛纳的荣誉体系。每一年戛纳通过单元对电影的选择特别是奖项评选来完成声望体系的建立。
在2001年出任艺术总监的蒂耶里·福茂(Thierry Frémaux)对于戛纳的贡献不只在于“戛纳短片”等新单元的设立,还有对于戛纳国际电影节全球化程度的推进。一方面,他不断扩大影片的入选范围和增加电影的类型种类;另一方面,在他手中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成为欧洲最大的电影市场,并且他“非常关注入选影片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与宣传,因此,启动了多个‘官方评选’影片的巡回放映项目”,以此来进一步打通了艺术电影流通渠道。
因此,福茂治下的戛纳所面向的是全球性的电影艺术和艺术电影市场,它评选的不是“戛纳口味”,而是“戛纳美学”。也许其他电影节有各自的口味和倾向,但是戛纳国际电影节没有,这不仅与评奖制度息息相关,更是与戛纳国际电影节规模、它在电影节中的地位以及评奖制度相关。
戛纳国际电影节以其声望体系来制定影片准入标准,并以此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其影响力。它对电影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下电影艺术的风潮,甚至可以说是世界电影艺术发展趋势的引领者和记录者。
由于戛纳国际电影节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导演和片方的第一选择,因此,威尼斯或者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嫡系”导演往往会在取得一定成功后便前往戛纳,甚至甘心“降级”进入戛纳的次级单元。因此,电影节“嫡系”在实际意义上只有“戛纳嫡系”是符合其定义的。
戛纳国际电影节能够培养出“戛纳嫡系”与它的完善的荣誉体系是分不开的。首先,戛纳国际电影节在最高奖项金棕榈之外,设有评审团大奖和评审团奖作为主竞赛单元的二、三等奖项,是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第一个在主竞赛单元进行奖项层级设计的电影节。作为次级竞赛单元的“一种关注”单元相较于主竞赛更加侧重新人导演的发掘,这不仅是由单元自身定位决定,更是由戛纳单元架构和奖项设置所决定。
此外,戛纳国际电影节对于平行单元同样重视,发掘了诸多优秀导演和作品的“导演双周”单元在电影人中拥有着不亚于官方单元的认可度。并且由于多年来对自身品牌价值的良好维护,与定位较为相似的官方单元“一种关注”形成了抗衡之势。在采访中,前任艺术总监爱德华·温特罗普曾表示“导演双周”单元和“‘一种关注’的关系会更紧张一些,因为我们的选片方向在某种程度上常常重合”,并且“杜蒙也是自己想来双周的。他的处女作就是在导演双周展映的,每次他做出风格的转变,我们都有见证”,而布鲁诺·杜蒙(Bruno Dumont)此前已三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可见,戛纳国际电影节通过对“导演双周”单元和“一种关注”单元的长期建设,已经形成了横跨官方竞赛单元和平行单元、完整健全具有流动性的荣誉体系。
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市场如今已成为欧洲最大电影市场,并且对全球电影交易同样拥有极高的影响力,这样的地位也正是得益于戛纳成熟完善的荣誉体系,特别是全球电影人公认的电影艺术最高奖项金棕榈奖。无论是新人导演还是业已成名的大导演,在进入戛纳层级分明的荣誉体系后,他们还可以通过电影市场及相关建设来获得更多的宣发机会,在获得名望的同时反哺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声望体系。
戛纳国际电影节能够培养出所谓的嫡系导演,最为本质的原因就是戛纳对于导演的重视。在访谈中,曾经的艺术总监吉尔·雅各布提到“相比较‘嫡系’我更喜欢‘政策’这个词。是的,因为电影节交流的对象是导演”。电影节通过对优秀导演的发掘、培养和认可来服务于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因此,“戛纳嫡系”也就成为戛纳荣誉体系的象征。
换句话说,“戛纳嫡系”的本质也就是“世界电影节嫡系”,这也反映了电影节的本质正是要建立不同于好莱坞商业电影全球发行系统的艺术电影全球流通体系。因此,戛纳国际电影节才能够成为“电影艺术的盛会,以严肃认真的评选原则和选片制度稳固自身品牌影响力,吸引全世界最流行最具创造力的电影类型”。
创立于1951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中最后一个出现的,举办时间多为每年的2月,相较于已经拉开周期并形成对立之势的另外两大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在电影节日历中处于一个较为不利的时间节点。
作为冷战产物的柏林国际电影节,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意识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鼓励电影进行社会议题探讨,而且在单元架构设立和奖项设置中政治性也得以体现,可以说政治性贯穿柏林国际电影节声望体系的建立过程中。
2020年,柏林国际电影节迎来70周年之际,前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卡洛·夏特里安(Carlo Chatrian)带领团队进入柏林国际电影节,与此同时,德国电影公司董事总经理玛丽埃特·里森贝克(Mariette Rissenbeek)出任柏林国际电影节新一任执行董事。在官方声明中,两位新的领导者将“更年轻、更国际化、更开放地进行试验”,柏林国际电影节也将“成为一个以观众为导向的电影节,以政治焦点和雄心勃勃的电影计划为导向并继续发展”。
目前,柏林国际电影节共设置有主竞赛(Competition)、特别展映(Berlinale Special)、“奇遇”单元(Encounters)、短片单元(Berlinale Shorts)、“全景”单元(Panorama)、论坛及论坛延展单元(The Forum and Forum Expanded)、“新生代”单元(Generation)、德国视点(Perspectives on German Cinema)、“回顾”(Retrospective)、“致敬”(Homage)和“经典”(Berlinale Classics)等官方单元。
其中主竞赛、“奇遇”、短片各自拥有一个官方评审团进项奖项评选,“新生代”单元则拥有四个评审团。此外,电影节也设置了GWFF最佳处女作奖(GWFF Best First Feature Award)、最佳纪录片奖(Berlinale Documentary Award)和金摄影机奖(Berlinale Camera)等诸多官方奖项。
在短短两年之内,柏林国际电影节就针对电影节的荣誉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制。首先,整个电影节的单元架构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在政治性的维度之上艺术性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奇遇”单元的增设。
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官方表述中,“‘奇遇’单元是一个旨在培养独立、创新的电影人在美学和结构上的大胆作品的平台。它的目标是支持电影的新视角,并在官方评选中为各种叙事和纪录片形式提供更多空间。作为竞赛单元的对立面和补充,‘奇遇’单元是一个专门针对新电影视角的竞赛单元。入选影片将挑战传统形式,并要求观众重新考虑他们与之相关的立场。作为21世纪电影不同制作方式的一面镜子,‘奇遇’单元反映了这种活力。它将成为电影艺术家、制片人、策展人、影评人、影迷和电影节爱好者的一个交会点”。
“奇遇”单元作为柏林国际电影节的第二个竞赛单元,对于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单元架构和奖项层级的完善有着重要作用。在电影节结构层面,“奇遇”单元可以看作是对标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改制举措,但是从单元自身层面来说,“奇遇”单元的独立个性使得它并非只是作为主竞赛的补充。
在采访中,柏林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卡洛·夏特里安将“奇遇”单元的定位描述为一个用来展示可能在电影节其他单元中找不到一席之地影片的空间。因此,如果说曾经的柏林国际电影节被贴上了政治性的标签,那么设置“奇遇”单元的意义就在于重申柏林国际电影节对电影艺术性的追求并未停止。
其次,官方竞赛单元奖项设置也进行了调整。主竞赛单元从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开始取消最佳男/女演员奖,改为最佳主演奖并增加最佳配角奖。近年来,性别议题成为全球电影的重要议题之一,不仅影响到了电影的创作,作为电影节体系的中心,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目前下设八项大奖,基本是按照电影制作过程职位分工来进行设立,但只有表演奖分为男女双奖,以性别作为前提对演员进行再区分。因此,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改变并非对性别议题的过犹不及,而是对长久的性别不平等进行反思的结果,并且对于今后演员这一行业发展和全球男女平等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当表演奖不再以性别为准则,回归到对于表演本身的考察和评选。柏林国际电影节正是通过对这一举措来实现表演奖的艺术纯粹性,同时电影的政治性和艺术性在电影奖项的设置中形成了较为理想的平衡状态。
同时也有奖项因政治性被取消。由于涉嫌曾为德国纳粹工作,以电影节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鲍尔(Alfred Bauer)名字命名的“阿尔弗雷德·鲍尔银熊奖”(Alfred Bauer Prize)从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开始停止颁发。
此外,柏林国际电影节将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导演银熊奖也进行了区分,明确金熊奖获得者是获奖影片的制片人。这一举措无疑是参考了奥斯卡金像奖的做法,表面上是对奖项进行了更加明确清晰的分类和规定,将金熊奖打造成为具有电影工业属性的奖项,但是改变的背后,指向的却是电影节体系的核心价值所在。
一直以来,电影节所倡导的就是相对好莱坞商业电影更为纯粹的艺术电影,并且通过对电影作者式导演的培养、发掘和认可助推艺术电影发展,同时也完善自身的声望价值体系。因此,当金熊奖发生改变之后,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电影节奖项是否仍然承担为艺术电影和电影艺术性服务的使命,和电影节艺术性取向与政治性取向的平衡关系。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制片人地位的强调不仅是明确电影节奖项对象的结果,更是在全球电影市场面临重重危机之时艺术电影市场已然无法支撑电影节的良好运营之际,对于除了戛纳国际电影节之外的其他所有电影节而言如何继续维持运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疫情当下面临历史的分岔口的电影节体系本身。
金熊奖的改变并非艺术性让位于政治性,而是柏林国际电影节在当下的困境中,将电影产业属性纳入声望体系之中寻求电影节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毕竟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与电影展映、竞赛单元同等重要的电影节组成部分,而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做法将会进一步加强电影节整体架构的联系。
在现有的电影节体系中,戛纳国际电影节凭借长期经营的声望体系和全球性的电影市场已经处于核心位置,同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的柏林和威尼斯在现阶段很难实现超越。因此,柏林选择在加强政治化属性的同时通过对电影艺术性和产业性的平衡,来打造本世纪20年代新的差异化声望体系策略,在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竞争中实现进一步发展。
作为“世界电影节之父”,威尼斯国际电影节(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inematographic Art of the Venice Biennale)于2021年9月1—11日在威尼斯丽都岛举行第78届电影节活动。
电影节的官方竞赛单元包括了主竞赛单元(Competition)、“地平线”单元(Orizzonti)、虚拟现实(简称VR)单元、经典单元(Venice Classics)和“双年展电影学院”(Biennale College-Cinema)等官方单元,以及“影评人周”(International Critics'Week)和“威尼斯日”(Venice Days)两个平行单元。并由三个评审团分别进行包括主竞赛单元各奖项、“地平线”单元各奖项和“未来之狮”(Luigi De Laurentiis Award)的评选,经典单元的最佳修复影片奖则由意大利的电影专业应届毕业生组成评委会进行评选,虚拟现实单元奖项则由三位艺术界人士进行评奖。“未来之狮”单元将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各竞赛单元(包括官方竞赛单元和平行单元)评选出一部最佳处女作长片颁发“未来之狮”奖。非官方奖项则由与电影节相关的国际组织进行自主评奖,如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酷儿狮奖和积家电影人荣誉奖。
第7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宗旨为“电影节的目的是以自由和对话的精神,提高人们对国际电影的认识,促进国际电影作为艺术、娱乐和产业的一切形式。其中一部分将致力于加强经典电影的修复工作,以增进年轻观众对电影史的了解”。对比往年的宗旨,可以看出因为疫情,世界范围内许多电影项目受到了资金、制作和发行等不同方面的影响,因此,本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对宗旨进行了部分改变。
在疫情影响下,传统的电影院模式受到冲击,不仅流媒体迅速崛起,游戏等多种大众娱乐产品也与电影艺术直接展开了激烈的观众争夺战,特别是对年轻观众的争夺。因此,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将对于年轻观众的重视态度作为本届电影节宗旨的重点。因此,设有最佳修复电影奖和最佳纪录片奖的经典单元意义倍增。
以经典回顾单元来取代过去的意大利经典电影主题式回顾展,策展思路的开放和电影修复主题的加入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渴望通过突出全球化策略来参与世界电影史的改写,同时利用竞赛奖项的设置提升它在世界电影节体系的地位,以此作为打造电影节差异化的手段之一。
自2013年阿尔贝托·巴贝拉(Alberto Barbera)担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开始,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通过对电影节架构、单元设置甚至电影节宗旨进行改制来重建电影节声望体系。在这些变化中,奖项所构成的电影节荣誉体系成为巴贝拉时代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改制策略执行对象。
首先在奖项设置上,2013年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改革后,阿尔贝托·巴贝拉先是将主竞赛单元和“地平线”单元两个最为重要的官方竞赛单元的入围名额统一限定为至多20部(第77届官方规定的表述中调整为21部),尽管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数并未增加,但增设的评审团大奖及地平线单元的新奖项则为入围电影提供了更多获奖机会。
同时,取消了最佳技术贡献奖,在评审团特别奖之外增设了评审团大奖——银狮奖。由此最佳影片金狮奖、评审团大奖银狮奖和评审团特别奖分别作为主竞赛的一、二、三等奖,使得主竞赛单元形成了更加良性的层级设计。
同时,2005年开设的“地平线”单元于2013年和2016年分别增设了最佳导演奖、评委会特别奖、最佳短片奖和最佳男/女演员奖等奖项。在本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官方网站中,“地平线”单元被描述为“专门放映致力于代表国际最新电影美学趋势的电影,特别关注处女作、尚未成名的新人导演、独立电影和其他鲜为人知的电影,以及针对特定类型当前制作的电影作品,旨在创新和展示创造性的原创性”。在新的时期,新人新作属性得以明确,不仅作为对标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次级竞赛单元来完善电影节的荣誉体系,同时也体现了电影艺术的多样性。
继2020年柏林国际电影节增设“奇遇”单元,2021年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也增设了一个全新的单元——“地平线之外”(Orizzonti Extra)。“地平线之外”作为一个格外强调观众的非竞赛单元,它所选择的是“最多十部不同类型、长度(大于60分钟)和目标的作品,可能包括艺术电影、类型电影、实验电影、艺术家电影、电视剧和跨界艺术作品,在放映之前将会为观众提供与导演、演员和艺术与文化界人士的见面会和对谈活动”。并且,“地平线之外”的非竞赛也只是相对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由评审团主导的官方竞赛而言。“地平线之外”的观众将会被要求看完单元内所有作品并进行单元内奖项的评选。这意味着观众的地位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对于传统权威性明显的荣誉体系进行革新的手段。在艺术总监阿尔贝托·巴贝拉对本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介绍中,“地平线之外”单元被描述为“全新”的并且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官方单元中“第一次由观众授予影片奖项”的创举。
作为“地平线”单元的补充,同样是作为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补充,“地平线之外”不仅意味着电影节在世界艺术电影的前沿继续探索,更是对电影节机制自我革新的重要节点。在此过程中,青年与观众成为“世界电影节之父”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重新焕发生机的重要态度。
作为国际性的电影节,如何处理国际与本土的关系同样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进行探索的方向。作为意大利最大规模的国际电影节,意大利电影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似乎并未获得偏爱,在过去20年中,只有两部意大利电影《巴阿里亚》()和《婚姻联系》()成为开幕片。但是这并不能作为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忽略意大利本土电影创作的证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对于本土电影节的意义可以借用艺术总监阿尔贝托·巴贝拉对本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介绍中的一句话来说明,“不是为了尊重我们国家的电影产业,也不是为了给予特殊待遇以支持这个国家的困难时刻;相反,在电影产业如此困难的时刻,我们仍然可以从被选择的意大利电影中看到已经得到肯定的电影制作人还在尽其所能地表达自己,而其他人则足以证明是当今和未来电影的重要力量”。
当威尼斯主竞赛单元的入围影片在结束威尼斯之旅后,又有许多影片前往了北美颁奖季,循着奥斯卡颁奖路线开拓进一步的商业发行市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沦为奥斯卡的前哨战。造成这种结果是因为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在举行时间上恰好在奥斯卡之前,留出了近半年的时间可用于影片的公关发行。并且,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在电影节日历上作为电影年下半年的开始,基本上以下半年档期为目标的全球范围内优秀的艺术电影都会选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展开竞争。因此,出于商业考虑,威尼斯和奥斯卡的名单有所重合并非特例。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也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增加了对商业类型片的关注,通过链接奥斯卡扩大了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体系的覆盖面,同时让电影节和商业电影全球发行两大体系之间进行更加多元紧密的互动。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通过每年定期组织举办,在合作和竞争中巩固和发展电影节自身声望体系,并以电影节奖项评选打造电影节荣誉体系向世界输出艺术电影标准,最终推动电影艺术在不同于好莱坞的文化场域下发展。在整个电影节体系中,竞赛和评奖仍然是整个机制运行的核心和关键,就像柏林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卡洛·夏特里安所说,“竞赛仍然是增加电影曝光率的最佳工具,这最终是电影创作者们感兴趣的”。
虽然威尼斯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并列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但是三者之间同样存在竞争,不仅是对影片世界首映权和优秀导演的争夺,甚至也曾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竞技场,在戛纳电影节官网的戛纳历史中,“与威尼斯电影节抗衡,以抵抗法西斯威胁”被作为历史回顾第一部分的标题。即使在当下日益紧密且成熟的国际电影节体系中,电影节仍然是作为意识形态机器的外延而存在。
但是,在竞争之外也会有合作。整体而言,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无论是对不同策略的执行、自身定位的调整还是每年奖项和单元的竞争,本质都是向世界输出电影节电影维度下的一种电影艺术等级和标准。因此,竞赛单元的设立既是作为电影节自我架构完善的措施,同样也可以作为一种电影节之间的交流手段,共同对世界电影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发挥作用。
在对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策展及评奖机制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结合金鸡百花电影节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大众电影百花奖的特点和问题,可以对“双奖”在本世纪20年代新的发展提供一定的镜鉴启示。
首先,金鸡百花电影节需要加强“双奖”的竞赛属性。在奖项准入机制上可以采取增设新奖项、扩大入围标准和增加提名名单的方式来搭建层级分明的荣誉体系。并进一步明确“双奖”各自的属性和目标,将作为“专家奖”的“金鸡奖”和作为“群众奖”的“百花奖”紧密结合,缩小奖项名单重合度,重振“双奖”声望,真正将“双奖”打造为金鸡百花电影节甚至华语电影的最大奖,才能充分发挥金鸡百花电影节对中国电影艺术性和产业性的双重导向作用。
在此基础上完善“双奖”以外荣誉体系的平行设计,增设“观众选择奖”“影评人奖”等平行奖项以增强电影节与奖项的黏合度。同时注重电影节单元架构的完整与丰富,建立次级竞赛单元,在新人新作、实验电影、电影新技术等不同维度逐步开展对电影节其他奖项和展映单元的建设,完成对“双奖”的补充,最终形成完整合理的奖项层级设置。
在评奖模式上,“金鸡奖”的专业评审制与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制度较为类似,只是在评委构成上有所区别。因此,应该在强化专业性的基础上将“金鸡奖”的职能进行拓展,而不只是作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年度表彰。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之所以能够拥有极高的含金量和认可度,原因在于最高奖往往具有新电影推手这一职能,通过评选来推动优秀的新电影更好地进入全球电影市场,而奖项的竞赛属性从中也得到了加强。在依托于金鸡百花电影节后,“金鸡奖”可以参考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职能定位,在对中国年度优秀电影进行表彰的同时可以兼顾未进入院线的新片,在奖项评选标准的范围内将“金鸡奖”打造成为表彰与推手兼具的“专家奖”。
而作为“群众奖”的“百花奖”,其评选机制已经非常完善。但是在强调观众与产业两大属性之外,也要重视电影的艺术质量,避免“百花奖”成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观众选择奖”一般定位的奖项。“观众选择奖”在奖项设置中往往位于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荣誉体系的次级地位,并且常作为非官方主办的补充设置,因此,在声望上无法与官方竞赛形成同等效应。所以,“百花奖”需要对输出片单和评奖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革新,避免电影艺术性的“缺席”,真正反映观众的喜好和评价,才可以与“金鸡奖”一起作用于金鸡百花电影节声望体系的建设。
注重“双奖”在电影政治性、艺术性和产业性三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对金鸡百花电影节的改制,来实现最优解。拓宽电影节的策展思路,结合中国电影产业需求和中国民族电影艺术发展趋势进行单元架构和奖项设置的革新,营造更加多元的电影节单元生态,尝试打通对新人新作的发掘、认可和助推的完整链条,形成“双奖”的新生力量,作为中国电影的推手来发挥作用。
此外,重视电影市场板块等“双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以产业作为整个“双奖”进一步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双奖”的产业意义,并且保证奖项所体现出的艺术水准。而“双奖”也会助推金鸡百花电影节电影市场的规模化发展和中国打造亚洲最大电影交易市场目标的实现。最终,在与其他电影节展和奖项的竞争中实现对中国优秀电影价值的输出,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在未来实现以中国电影为主导的亚洲电影产业共同体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