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闰卿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1)
路易吉·博凯里尼在18 世纪的意大利出生,是著名的大提琴家和作曲家。博凯里尼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很高的音乐天赋,他热爱大提琴,跟着父亲在当地的教堂接受音乐教育。九岁时,博凯里尼在父亲的帮助下到瓦努西门下更进一步地学习大提琴。十三岁时,他第一次公开演奏大提琴,这代表他正式完成大提琴课程。他后来到罗马跟随大提琴家乔蔓妮·巴特斯达·科斯坦齐继续钻研大提琴。在那时,许多音乐家都想做维也纳的宫廷音乐家,而博凯里尼却作了一个令人很震惊的决定,他拒绝了这个大多数人做梦都想得到的机会,选择带着大提琴回到他的故乡路卡。博凯里尼虽然属于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的人物,但他的作品旋律性很强,风格非常明朗,有一些西班牙民歌的影子,内容很值得品味。
博凯里尼整个人生的前期一直在充实自己,刻苦钻研音乐本领。在博凯里尼所创作的一系列大提琴奏鸣曲和协奏曲中,纤柔和优雅的风格最为突出,他提出要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艺术见解。他认为大提琴和小提琴应该是平等的,在演奏上都追求自然美以及技法两方面,大提琴要像小提琴那样成为一个独奏乐器。在博凯里尼所创作的大提琴奏鸣曲和协奏曲中出现的重音奏法、快速弓法运作等演奏技巧就充分证明他这一观点。
博凯里尼推动了欧洲大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他一生创作了大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奏鸣曲、重奏曲、交响曲还有管弦乐组曲等许多不同类型的作品,但他的创作中最优秀的还是大提琴曲,其中奏鸣曲的第三首和第六首及大提琴降B 大调协奏曲至今仍为教学所用,并广为流传。
博凯里尼在创作大提琴曲上有很多的优点。在音区的选择上,优先考虑大提琴乐器本身的音响,选取最适合的音区演奏旋律、表达情感,同时不会让演奏者感觉到别扭和不舒服;在弓子的运用上,展现其音乐的歌唱性;在演奏技巧方面,运用双音、大幅度跳音、三连音、六连音、拇指把位等创作手法,充分展现演奏者的技术水平,将演奏者的技巧发挥到极致。博凯里尼的大提琴作品,在发挥乐器性能以及演奏方面做得十分出色,在展现技巧和表现力方面都有所创新,这都使得他的大提琴曲目越发出彩。
《降B 大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博凯里尼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770 年的马德里,1895 年由出版社出版,后来德国著名大提琴家格律茨马哈对这首曲子进行校订再次出版,就成了大提琴协奏曲中的精品。这首协奏曲与海顿的音乐风格略有相同之处,但三个乐章都有各自的特点,曲调非常明朗、大气,装饰音的点缀以及优美的旋律是最大的特色。笔者将以格律茨马哈的版本进行分析。
右手的运弓是大提琴发声以及演奏的基础。运弓主要是用弓毛与琴弦摩擦,使琴弦震动发音,通过手指与弓杆接触才产生运弓的压力,在运弓时讲究方向和轨道。拉琴运弓时弓子的压力、速度、方向、长短以及弓段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不论什么样的音乐表现形式,都需要呼吸,有呼吸的音乐才有灵魂,呼吸、运弓与大提琴的演奏相辅相成。在演奏大提琴时,很多人都会忽略呼吸的重要性,因为演奏者靠大提琴这件乐器发声。而歌唱家演唱通过声带发声,声带是人们身体的组成部分,歌唱家会更容易考虑呼吸。笔者认为,不要单纯地去拉琴,要多唱乐谱,乐谱中渐强、渐弱的音乐术语要唱出来,要有感情、有表现力地唱谱子,将大提琴这件乐器想象为人们身体中的声带,注重音乐中的呼吸来表现音乐的歌唱性。
揉弦在大提琴的音乐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加强音乐的歌唱性。臂揉是下手臂上下晃动,肘部配合;腕揉是手腕和下臂上下转动。不管你采用哪种揉弦,要均匀,要能控制快慢,音准不能超过按弦音的音高。比如G 弦第一把位按A 音揉弦,振动波音应该是6、#5、6、#5、6、#5、6、#5,不能揉成6、#6、6、#6、6、#6、6、#6 的效果,这会让人产生发抖的不安感。揉弦要用长弓、长音符,逐个手指单独地去练习,听觉上要追求美的音色。
博凯里尼《降B 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对运弓和呼吸要求非常高,要特别注意气息控制,弓子运动和呼吸要融合在一起。注意句法,每一部分结尾的音不要长,演奏者脑子中要重视休止符,长音符大幅度地揉弦以及休止符的谱写正是第二乐章伤感、抽噎音乐形象的体现,不能拖拉,要干干净净。呈示段和再现段,弱到强再到弱的力度表现,要求运弓时弓子在每根弦上的压力由小变大再到小,触弦点和弓段要有所变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力度弱,但弓子不要飘,要持续挂住弦。中段音乐要适当的提速,力度由pp 经过cresc.到mf,弓子要逐渐多用一些,但切忌猛抽弓子;这段音乐中的三十二分小音符较多,演奏者要唱谱子分析音乐形象,找好呼吸点并演奏清楚,加上适当地揉弦,用饱满、具有起伏的音响填充音乐,尽全力去表达博凯里尼创作的思想与味道。第二乐章的华彩乐段是大提琴的独唱,适当地对音乐在节奏、速度、力度上进行自由发挥,将音乐更动听地表现出来。
拇指把位、双音旋律的出现充分展示大提琴乐器的性能,使得大提琴作为独奏乐器可以相当出彩,带给观众一种新鲜感。
拇指把位是用大拇指外侧(外侧的指尖至第一关节处)从琴颈后移到指板上按弦,一般要同时按在两根弦上,刚好是纯五度音程,一般要求演奏者先掌握好拇指与食指保持一个大二度距离的拇指把位技术。演奏者的肩膀、手臂乃至全身都要放松,姿势要求自然,手背与下臂基本是直线,并同指板在一个平面。在演奏拇指把位时要注意触弦点,逐渐靠近琴码,留给琴弦适宜的振动空间,不可过于靠近指板。拇指把位通常出现在大提琴较高的音域,在演奏高把位时不要慌张,心理和身体都要以自然放松的状态去演奏。
拇指把位的换把有两种方式,一是整个下手臂一起移动,大拇指与食指保持着一个大二度的距离,这是常用的一种方式;二是大拇指不动,伸张其他手指,然后拇指再跟上或不动,下行换把时其他按弦指不动,由拇指往低把位的音按弦后才跟着移动。演奏者根据手的大小、谱子的音高选择换把方式,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指法。
笔者发现在大提琴协奏曲中经常会出现双音,演奏双音要求发音均匀,注意一弦(A)、二弦(D)同时发声,二弦(D)、三弦(G)同时发声,三弦(G)、四弦(C)同时发声,在这三个双弦平面上,要求运弓平稳,两个声部的音量要平衡。若双音的高声部是主题或旋律性较强,演奏者在演奏时可以稍微突出,但低声部要清晰。
博凯里尼《降B 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展开部的40-42 小节,正是拇指把位的双音演奏。演奏这三个小节时,演奏者左手拇指把位的拇指力度要大,但状态要放松,将拇指按在一弦、二弦的泛音处,要将琴弦按实,并且拇指同时按在两根弦上,充当大提琴的弦枕,减轻其余手指按弦的压力。在两根琴弦(A、D)上的弓压均匀、力度适中、弓速稳健,根据音乐术语由渐强到弱再到渐强,演奏者要有呼吸,逐渐改变弓速与弓压。旋律在低声部要稍微突出些,但高声部同音的持续进行要按照作曲家谱写的节奏,要求演奏清晰。
博凯里尼《降B 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18-30 小节,上声部是不同拇指的持续音,下声部是副主题旋律。演奏这一段副主题旋律时,演奏者必须首先掌握拇指把位的换把指法,首先拇指同时要按在二弦泛音D 和三弦泛音G 处,练习第七把位(小把位)三弦上的音,然后拇指向下小三度按住二弦的F 以及三弦的降B,拇指再向下大二度按住二弦的G 以及三弦的C,接着拇指再向下大二度按住二弦上的A 以及三弦上的D,最后拇指向下小二度按住二弦上的降B以及三弦上的降E,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可以保证音准。音准有保障后,演奏者再进行双音的练习,在保持持续音的情况下需要用拇指按实琴弦,其他手指灵活、及时、不拖泥带水地处理其他音符,右手运弓注意力度及触弦点位置。最后再加入音乐术语中的强、弱、渐强等变化,有表现力地去表达音乐。
琶音分解和弦主要是加强音乐的紧张感以及推动音乐的进展。琶音分解和弦通常需要通过三根弦之间的换弦进行演奏,需要注意三根弦的角度与力量,在听觉上给人和谐、统一的感觉。而半音进行的和弦连接是大提琴演奏中的一大难点。半音进行的连续换把,要注意换把音的音准,同时在切换和弦时不能有棱角。
博凯里尼《降B 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47-53 小节非常典型。大提琴连续的三十二分音符琶音分解和弦,运弓需要在G 弦、D 弦、A 弦之间,还要注意运弓的角度和力度。弓段的选择上,通常使用中弓靠近弓尖的位置,随着音乐强弱的进行,渐渐向中弓移动,然后再回到弓尖。由于这几小节全部是三十二分的音型,容易给听众带来听觉疲劳,所以要强调每一组琶音的第一个音,给人强调感和语句感。每组琶音的第一个音就是换把音的音准,演奏者把单个音练熟后,再进行每组琶音的练习,需要保证音准,最后加上强弱变化。
博凯里尼《降B 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第一插部的71-83 小节同样出现了分解和弦、琶音,但这次是三连音的音型节奏。演奏者在演奏时左手手指高抬,来提高音符的颗粒感,在变换琶音时快速换把尽量不留痕迹。右手运弓,不论是三音一弓、六音一弓还是九音一弓,在换弦时都要干净,做到不蹭弦。连续的琶音以及上升音阶,一方面充分展示大提琴的演奏优势,另一方面将音乐的紧张气氛推向高潮。
器乐协奏曲的华彩乐段通常用来升华作品,这时乐队不演奏,只由独奏者进行演奏。华彩乐段非常引人注目,它在演奏上比较自由,但难度比较高。起初,华彩乐段是由独奏者即兴创作,但是后来由作曲家写作,现今华彩乐段已经是独立的段落,是作品中的有机部分。
博凯里尼《降B 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华彩乐段,开始时低音主题旋律安静隆重,接着音阶和音型使得音乐变得非常华丽。演奏者在练习时要准确表达音准与节奏,有很多换把但要减少痕迹,句子间要留有空隙,均匀演奏相同连续的音型。在华彩乐段的后半部分有许多的变化音,要注意音准,演奏出神秘感,将对和声进行起决定性作用的变化音演奏出重音,突出旋律和声的走向。弓子要一长两短地去拉连弓和分弓。演奏者在可以很好地完成技术的前提下,要注意整个第一乐章华彩乐段的音乐流动性,体现娴熟的技巧和自然的音乐感觉。
博凯里尼《降B 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因为主题在演奏时追求自然、轻松、简洁、明快的音乐感觉,切忌掺杂矫揉造作的成分,所以本乐章的华彩整体上要延续同样的音乐风格。第三乐章的华彩经格罗兹马赫改编后演出使用,自从大提琴演奏家卡萨尔斯重新编写出极为出色的华彩乐段并演出后,以前的华彩乐段便不再使用。这一华彩乐段极度出色是因为极度炫技,双音、三连音、六连音都有出现,演奏者在练习时要将每个音都拉清楚,尤其是小音符,对音乐的连接很重要。谱子上还有大量的跳弓,跳弓是整个第三乐章的重要弓法,表达特定的音乐形象。跳弓要求干脆短小,每杆弓子都有一个弹跳最好的部位,自然跳弓的这个部位是在弓子重量的平衡点上再往弓尖方向移动一些的位置上,利用弓杆弹跳惯性的规律,让弓毛离开弦跳起来,通常自然跳弓的跳动频率比较快,而控制跳弓触弦点在弓子重量的平衡点上,用手指、腕、臂的控制动作使弓毛离开弦跳起来,控制跳弓的跳动稍微慢些。第三乐章运用的是第一种自然跳弓,演奏者先在空弦上进行自然跳弓的自由练习,然后进行有节奏的空弦跳弓练习,当掌握熟练后再加上音高,完整地去表达跳弓。
从上面演奏技法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博凯里尼的大提琴作品,在乐器性能以及演奏方面做得十分出色,在演奏技巧和表现力方面都有所创新,这都使得大提琴作为一种独奏乐器来表演可以相当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