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
2016年《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矿山;2017年《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要求矿山领域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2018年出台智慧矿山信息系统技术规范,规定智慧矿山信息系统通用技术要求。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设智能矿山,推进企业高质量、高效益、安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是矿山行业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必然趋势。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标志是低成本、可持续。劳动密集型的矿山企业,人工成本在整个生产成本中占比逐年提高,以“无人化”为主线建设智能矿山,实现矿山企业数字化转型,高水平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核心竞争能力,为跃升式发展赋予创新动能,是企业可持续低成本运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随着马城、马矿、水厂等多个地采矿山的建设及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矿业公司面临着第三次大发展的战略机遇,亟须重点突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产产线、工艺工序流程、单体设备、能源管控等方面的智能控制技术。同时,新产业、新产线的投入面临着2000多人的人员缺口。通过建设智能矿山,及时释放现有产线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减少新产线的人员配置,是解决人力资源缺口的急迫需求。
矿业公司多年的数字矿山建设及对外服务,形成了一定的自主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培养了一批作风优良的高技能人才,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坚定了信念,厚积了建设智能矿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力量。
内涵:结合矿山行业实际,坚持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以打造行业标杆为愿景,创造性提出智能矿山建设目标、实现途径,确定企业标准,建立推进机制,形成顶层设计;对照智能矿山建设目标、标准,找准智能矿山建设项目,扎实推进智能矿山建设,提高生产效率,践行无人则安,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熔炼优势技术及产品,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拓展智能矿山建设成果;在智能矿山建设实践中,打造优秀团队,为持续建设智能矿山提供建设保障。主要做法如下:
2019年,矿业公司打破专业之间、专业与厂矿之间的界限,在公司范围内成立智能采矿、智能选矿、智能运输三个智能矿山课题研究小组,系统的研究智能矿山标志标准、实现途径,梳理现状,以无人化为主线,全面启动智能矿山建设。经过两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智能矿山建设顶层设计及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三大目标:设计智能矿山建设总体目标,即现场无人化、操控集约化、管理智慧化。
四大平台:构建智能矿山四大平台,作为扎实推进智能矿山建设的根本途径,即智能采矿、智能选矿、智能运输、智慧管理。
申办企标:编制智能矿山企业标准36条,并向相关政府部门申请备案,为国内矿山企业发展智能矿山提供目标和基准。
规划蓝图:编制智能矿山建设“十四五”规划及三年行动方案,为中远期智能矿山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指导。
制度机制:制定《智能矿山建设管理制度》,明确智能矿山建设目标、建设原则、职责分工、建设标准、考评管理,建立智能矿山建设职责体系,规范智能矿山建设。
专项推进:对标对表智能矿山建设标准,梳理现状,明确差距和不足,循序渐进,每年形成“智能矿山建设专项方案”,确定具体项目并组织实施。
1.以井下无人、少人为目标,研发构建智能采矿平台
一是研发井下电机车无人驾驶,实现全自主运行。经近两年不断优化提升,杏山电机车由原井下无人驾驶、地面操控,升级为按智能配矿规则自主选择溜井,自动对位、自动装矿、自主控速、自动卸矿,已实现机车全自主运行,取消地表操控。
二是研发移动单体设备,实现远程操控。对杏山1400E铲运机实施远程操控改造,已实现行走、转向、制动、铲斗控制、大臂控制、灯光、喇叭等遥控调试,已投入现场实际运行;1354台车完成穿孔系统平移,仰俯,旋转盘旋转,推进梁延伸定位,钎杆库旋转,凿岩机上旋,下旋,机械手摆动等远程遥控试验;喷浆台车机组少人化控制取得突破性进展,无线遥控器能够实现点火着车,灯光控制、前进后退、转向、刹车制动及转罐动作等。试验成功后,每台可减少井下作业人员4人。
三是研发流程设备无人化,实现集中操控。马城铁矿1#副井提升机由1名监控司机集中监控运行,比传统模式节省司机、信号工58名,对比人工操作,省去了中间联系环节,提高了副井运行效率。实施杏山铁矿副井电梯式自助运行,取消各段面操作人员,乘梯人自助操作,主副井一体化控制,集控中心集中监控,释放现场操控岗位19人。实施杏山-428计量装矿无人值守改造,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识别大块、取消现场操作,现场岗位由2人调整为1人/班。实施通风、排水自主经济运行,供电系统集中操控,实施全产线集中操控,优化集控人员。
四是搭建露天采矿智能调度平台,实现一体化操控。以全球卫星定位、无线通信等技术手段,研发矿车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控矿车、电铲的位置及工作状况,自动向矿车、电铲下达作业任务,实现车铲动态配比、自动调度,搭建了可视化、智能化、一体化的露采生产管控平台。
五是实施对标对表,实现系统协同建设。为高水平建设新型地采矿山,针对马城铁矿建设,对照智能矿山建设标准,编制了《智能矿山对标分析表》,明确了对标结论和后期的管控重点及措施,有利于严格按智能矿山建设标准,落实设备选型及工艺配置,高标准组织项目建设。
2.以无人工厂为目标,研发构建智能选矿平台
一是实施现场无人操作。先后实施大石河粗、细破碎机远程控制,由现场岗位操作,改为主控室远程操作,释放现场操作岗位8人;水厂选矿新厂一键启停,实现磨选一键启动,释放现场岗位4人;干排砂圆筒筛远程控制,改由干排主控岗位操作,释放现场操作岗位4人;水厂尾矿无人值守优化升级,实现尾矿区域设备集控室远程控制,释放4名现场操控岗位;水厂新破碎智能监控,在线检测11台破碎机油箱液位、供油压力、进口油温等,实现异常预警,减少现场点检工作量,提高设备状况掌控时效性,释放现场岗位4人;水厂火车自动装车,集成火运装车精度控制系统,自动获取应装车量,自动检测车号,匹配应装车量,自动检测车辆位置,自动控制定量给料机按应装车量一键装车,释放人力资源5人;水厂干选矿自动装车,实现自动叫车、自动指挥对位、自动装料,取消装车岗位,释放人力资源8人;水厂破碎站自动监翻,实现3个破碎站与皮带系统一键启停,自动指挥车辆翻卸,取代现场指挥人员,释放现场岗位17人;水厂、实业公司通过搭建技防系统实现减少固定看护岗位,释放现场人员23人。
二是实施一个产线一个集控中心的集中控制。以“现场无人操作、一键经济启停”为目标,搭建裴庄、二马建材产线一张图操控系统。在取消现场操作的同时,实现按中间仓料位分段自主经济启停,减少人为调控,集成破碎机、除尘器、制砂楼等成套控制系统,避免设置分散控制室,最大限度压减集控人员。
三是实施流程产线自主调控。总结岗位操作规则,摸索调控模型,纳入自动控制,推进流程自主调控。大石河水源智能经济供水,实现全智能自主运行,取消人工操作,释放现场岗位11人;设置峰谷平启停泵水位,实现深井泵按电网时段智能经济运行,降低电价;按末端压力恒压供水,避免浪费出口压力,降低吨水电耗。水厂采区智能排水、生活供水智能运行、杏山井下排水智能运行项目,在取消人为操控、调整的基础上,实现了谷期多运行、峰期少运行的智能经济运行目标。实施二马、裴庄建材产线破碎机稳定给矿控制,有效减轻了集控岗位的劳动强度,破碎机台效提升约17%,避免衬板偏磨,衬板寿命提高15.6%,用电单耗由6.5kWh/t降为5.54kWh/t;裴庄产线依据制砂成品率,智能调节制砂楼给矿量,棒条筛、12#皮带等恒台效控制,均减少了集控岗位调整工作量。
四是实施智能联控,筑牢防风险屏障。大石河磁尾装车工控系统与智能计量联控,释放现场放料岗位4人,实现“非客户车辆不能计量—未经过皮计量不能放料—超设定装载量停止放料—未完成计重系统预警、不可出厂—完成计重关闭放料功能、防止计重后添加”的全销售流程智能管控;杏山、二马、水厂、大石河大采多个门卫纳入门卫管理系统,并与智能计量系统联控,实现非注册车辆进出场预警、客户车辆未计量或未完成计量不得出场、无货车辆出场预警等多项预警及物料品种核实、追溯功能,防风险能力全面提升。汽车仓自助装车项目,与智能计量系统联控,实现了非客户已过空车辆不能装车、物料品种不对应不能装车,规避了装车岗位取消后货物冒领及不计量风险。
3.以“一张图”智能调度为主线,研发构建智能运输平台
(1)研发运输一张图调度系统。2020年,运输部迁安地区运输总量突破5000万吨,相比“十三五”初的2500万吨/年,增幅达100%,面对高运量、快节奏的生产形势,生产组织各环节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运输体系面临四个不够用的问题:一是人不够用,二是车不够用,三是线路不够用,四是调度岗位脑子不够用。为解决上述问题,确定建设运输一张图调度系统,一期项目2021年8月份完成,实现了四大目标:
一是实现单乘制。通过搭建安控系统,实时监控机车周边运行环境;实时掌控机车运行状况,实现接近信号灯、道口、限速区域运行预警等,司乘人员由两人减至一人,释放人力资源40人。
二是调度指令直达机车。系统内下达调度指令后,可直接在机车界面直观显示,为一级调度创造条件。
三是搭建可视化、一体化、实时化运营管控平台。在一张图内,实时掌控所有机车的位置、运行状态、任务、所挂车辆、物料以及站场、道岔、信号、道口等信息。
四是实现运行能力智慧分析。可实时掌控分析铁路运输系统进出车辆、在矿车辆、运量、运行里程、设备状况、能源消耗、成本等情况。
下一步,要围绕以下目标将一张图调度系统升级为智能调度平台。
一是以行车任务自动调控道岔、信号、道口,取消线路设施的人工调控。
二是设置移动闭塞区间,实现跟车运行。即按机车设置闭塞区间,跟随机车进入闭塞区间后自动预警或制动,实现跟车运行,提高线路运力。
三是智能派车、智能调度。在系统内下达综合调度指令,实现自主选择机车、车辆,规划行车路线,安排运行顺序。
四是无人驾驶。完善机车自感知系统,实现自主操控、无人驾驶。
(2)实施附属运输系统集中操控。实施运输35个道口远程集控改造,减少8处有人看管道口,释放人力资源32人;卸车环节,实施翻车机集控改造,实现烧结1#、2#翻车机集中控制,迁钢2#翻车机与解冻库集中控制,释放集控岗位8人;装车环节,通过装车精度管控系统与现场工控系统联控,自动识别车号、下载应装车量、自动对车、定量装车,实现裴庄、水厂火车仓精准自动装车。
(3)实施GK1内燃机车遥控改造。迁钢区域GK1内燃机车用于铁水倒运等工作,原来由乘务员在司机室内操作机车,调车员负责指挥机车进行倒调作业,并负责行车安全。通过无线遥控改造,取消了现场调车员,释放现场作业人员28人;同时,实现乘务员在安全位置操作机车,远离出铁口、铁水翻卸区、鱼雷罐体等高温、高危区域,实现本质安全;在通过特殊点位、高危道口,乘务员在车下徒步引导、遥控操作,确保瞭望视线无死角,减少行车安全隐患。
4.以互联互通、共享协同为引领,研发构建智慧管理平台
(1)横向上,逐个专业系统搭建管理平台
以业务系统内处置、智能预警、智慧分析、辅助决策为目标,建设、完善专业信息系统,搭建数据源唯一、系统间互联、专业间互通、与ERP集成的专业管理平台。
一是建设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全面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推动设备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变革。第一,实现设备运行参数实时监控,提升了管理精细化水平。目前四个主业厂矿16大类752台套设备的4033个运行参数已实现自动采集、系统内监控、预警,搭建了现场化可视化管理环境,实现设备管控由看表象到观内在的转变;设备状况由周期性点检升级为不间断实时诊断,实现了结果管控向过程监控的跨越。第二,实现设备健康自诊断,提高了管理的智慧化水平。组织创建75个健康评价数学模型,自动分析监测数据、评价健康指数,初步实现了设备状况趋势预测、设备隐患早期预警,提升了预知维修能力。数学模型固化了优秀管理者的经验和量化标准,解决了判断结果因人而异问题,减少了对人的依赖,推进经验型管理向智慧型管理转变。第三,实现多系统集成,搭建了一体化管控平台雏形。系统集成了SAP设备隐患管理、厂矿工控系统,初步形成了互联互通的一体化专业管理平台雏形。第四,丰富管理内涵,扩大管理外延,提升了管理效能。系统在管控设备健康状况的同时,还扩展到设备效率、设备能耗等经济运行领域,也为其他专业提供了信息化支撑。
二是建设智能计量平台。物资计重在远程集中计量管理系统基础上,应用自动识别等技术,研发智能计量系统,实现了无人干预的智能计量。第一,系统勾稽购销订单,并自动归集、核算订单执行情况,超订单量不能派车,规避无订单发货、超订单发货风险,取消了人工核对、归集订单。第二,通过手机APP,实现了客户在系统内、自己的订单下派车,规避了货物冒领、错结风险,取消了手工填制、录入提货单。第三,通过车号识别,自动勾稽客户及订单,通过上磅状态监控、自动计量,形成磅单,取消了人工录入车号、客户及计重,提高过磅效率,规避作弊风险。第四,通过装卸车岗位系统内确认,规避了错装物料、计重后添加、不在指定位置卸货等风险。第五,便捷的报表、分析及预警功能,为客户、司机、生产单位、销售部门等各相关方提供了便利,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
三是建设全能源管控系统。涵盖水、电、油、气四部分,分为用电管控、用油管控、用水管理、用气管控四个模块,构建了水、电、油、气全能源费用管控体系,形成了自机台、班组、车间、厂矿至公司的自下而上的能源管控全覆盖。第一,全面整合公司及各单位水、电平衡系统,将水、电、油、气等能源数据实时采集至公司服务器,实现了数据集中化,确保数据不落地。第二,全面优化结算功能,通过优化结算频次、缩小结算单元、输出各类结算报表,结算深度由厂矿延伸至各车间、成本中心和重点机台,满足了精细化结算需求。第三,全面规范能耗、技经指标、能源费数据统计,各类统计报表数据来源以结算数据为准,实现结算与统计的无缝对接,各项能源费用指标按照能源费专项管控方案分类统计,全面规范统计数据。第四,通过智能辅助功能,实现数据异常报警、单耗对比分析,提升分析效率。进一步挖掘能源消耗数据与相关生产技术指标的关系,提升能源费分析智能化水平。
四是建设一体化采购供应管理平台。将管控范围扩大至马城矿业、唐首马矿、化工公司、兴矿实业、首矿建材、首矿建等法人单位,强化集团化管控,构建内部组织流程一体化、管理工作一体化、外部合作一体化的物资采购供应管理体系,实现管理流程从需求计划、供应商、采购组织、合同管理、物资出入库、废旧回收全线贯通,形成集中采购、分权制衡、终身管理的一体化采购供应体系,支撑共享采购渠道、共建采购标准、共赢采购效益。第一,计划管理统一物料编码规则,对一体化采购供应实施单位采购物料纳入集中编码管理,为采购分类寻源、信息管理平台数据归集、库存厂际间调剂、跟踪与回收等管理需求实现奠定基础。实现了“查库存、查消耗、查在途、查未清”计划审核,拓展了采购资金预算管理,强化了过程分析与监控,定期开展评价,优化储备定额,降低总体库存资金占用。第二,采购管理统一供应商准入、开户、评价、淘汰标准,设置供应商准入审查端口,审核通过供应商信息全部录入平台,实现集采、自采供应商资源共享。实现网上招标竞价,系统自动询价、报价和归集报价信息;逐级定价审批意见系统留痕,追溯招标、比价过程更为便捷;采购询价和报价环节实现由人防到技防变革,廉政风险防范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采购价格分级管理,规范采购行为;付款“三统一”,促进采购高效协同。第三,物资供应管理依托成熟的物资终身管理与核算系统,构建一体化采购供应信息管理平台物资供应管理模块,将一体化采购流程订单收货数据下载至物资终身管理与核算系统,并将数据传递至废旧物资管理系统中,实现系统功能整合。物资的入库、储存、使用、回收交旧等,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第四,数据处理自动化,在业务操作中,自动更新库存数据,库存各项信息一键调取,实现库存的可视化、透明化管理。
五是建设协同办公平台。主要包括统一用户及认证管理、信息门户、流程中心、移动办公、档案管理系统、邮箱系统等核心功能。着重解决办公在集成、协同、移动、效率、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实现办公更便捷、效率更高、协同性更好、安全性更可靠的目标。第一,构建信息门户,为各个层级用户提供完善的办公门户,满足内部办公综合需求,包括登录前门户、登录后门户、个人门户。第二,构建流程中心,基于工作流,具有配置性强、功能丰富、操作友好等特点,能够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实现了公文管理及文件送审签等办理过程的自动化,自动进行流程跟踪、催办、查办。事务审批流程的使用可以固化日常办公过程中的相关制度,使日常工作网络化、规范化,杜绝传统不按照工作流程办事的事情发生。第三,实现移动办公,主要功能包括:消息、新闻、工作、通讯录等模块,实现新闻、通知、公告查看,公文审批、流程发起与审批。第四,档案自动归集管理,流程中心内发文、收文、请示报告等公文流程审核、审批结束后,将表单、附件、正文、流程跟踪等内容自动归档到档案管理系统中,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
(2)纵向上,逐条产线搭建实时监控分析系统
深度融合产线自动化系统,逐产线搭建网络版实施监控及分析系统,实时掌控各产线运行状态,以及产量、设备、质量、消耗、销售、成本等情况,开发实时分析与预警,形成纵向到产线、横向到专业的智能监控、分析能力,提升对产线的可视化、一体化管控能力,为搭建产线集中管控平台奠定基础。一是实现流程量分析,数据来自现场自动采集,实时监控当班、当日、当月各种产品产量、产率及流程输入输出平衡情况,服务生产调控。二是实现能源消耗分析,集成现场及全能源管控系统数据,实时掌控产线当日、当月、上月的电力、柴油消耗及费用情况,监控经济用能。三是实现设备情况分析,集成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及现场数据,可实时掌控各设备当日、当月的转车时间、台效、作业率、设备健康状况、预警情况,监控设备处于连锁自控、远程手动、现场手动状态的时间。四是产品销售,集成智能计量及产量数据,实时监控当日、当月产品销售情况,比对生产数据,实时掌控库存变化,平衡销售、防控风险。五是成本情况,按主要成本要素监控当日、当月、上月成本情况,其中电费、柴油费来源于全能源管控系统,备件费、材料费、人工费、其他费用来源于ERP系统。目前已完成裴庄、二马产线的开发,进入试运行阶段。
矿业公司在不断推进智能矿山建设的同时,致力于将应用成熟的产品、技术产品化,服务于矿山行业,助力行业智能化水平提升。井下电机车无人驾驶技术产品,在云南普朗铜矿、紫金矿业等21个矿山得到成功应用;GPS调车系统在赞比亚卢安夏铜矿、海螺集团等国内外29个矿山落地生根;MES、智能计量等信息化系统服务于中色非矿、西部锌业等30余家矿业公司。矿业公司智能矿山建设的理念、方式、方法得到行业认可,先后为西部矿业、华夏建龙等公司提供智能矿山建设整体咨询服务。2020年以来,累计签订对外合同80多个,合同总额突破6亿元。
通过内外部项目的实施,锤炼了一支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智能矿山建设团队,代表人物马著被评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首钢工匠等称号,马著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北京市级创新工作室、北京市工人先锋号;在2019、2020年度唐山工匠大赛中,自动化团队包揽仪表维护前5名、7人进入前10名,信息化团队斩获APP设计第一名,宋波、满玉宝荣获仪表维护和APP设计“唐山工匠”,提升了矿业公司的行业影响力。近年来,矿业公司自动化信息化专业取得专利5项、著作权16项;“露天转地下高效转型建设大型数字化金属矿山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阶段运输在超大规模充填矿山的研究与应用”获冶金矿山协会科技一等奖,“智能远程集中计量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获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三等奖,“露天矿燃油智能管控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获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三等奖;83人取得专业职级的晋升,专业系统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达到102人。
近两年,矿业公司智能矿山建设累计实施项目超过100个,合计释放现场岗位350余人。智能矿山建设有效缓解了矿业公司人力资源缺口压力,提高了矿业公司生产智能化水平,提升了本质安全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助力矿业公司入围国务院国资委管理标杆企业名单,为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取得较好的效益效果。
1.释放人力资源效益
近三年来,通过智能矿山专项方案项目实施,累计释放人力资源350余人,按照矿业公司全口径人工费平均16.75万元/年,经济效益超过5860万元。
2.指标、效率提升效益
实施运输一张图、磨球自动化改造、水厂选矿一键启停、破碎自动监翻等项目,在释放人力资源的同时,生产效率提升,能耗等成本下降,累计产生经济效益2880万元。
3.市场推广创造利润
成熟技术产品化,对冶金、煤炭、有色等矿山行业客户提供技术服务,创造利润总额超过1500万元。
4.智能精准管控效益
马城铁矿通过工艺配置管控、智能化项目规划,有效降低人力资源配置。1#副井已经实施完成,减少人员配置58人,3套副井可降低174人,电机车无人驾驶计划实现1人操控2台机车,减少人力资源配置28人,部分铲运机、中深孔台车等设备计划实现1人操控2台设备,减少人力资源配置56人。通风、排水、供电、斜坡道信号指挥、充填、选矿等流程按照现场无人值守进行工艺配置和建设。
1.打造智能矿山生态
打造精益化、数字化、智能化“三化融合”企业内核,搭建了智能矿山建设管理体系,明确了业主主责、业务部门主导、专业部门支撑的管理模式,形成智能矿山建设生态体系。
2.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实施流程自动化改造、单体设备远程遥控、自主运行,减少井下和现场作业人员,提高本质安全管理水平,降低职业健康风险。
3.助力企业管理能力提升
运用数字化思维提升管理效率,助力矿业公司入围全国国有重点200家管理标杆企业。
“副井电梯式自助运行”落实了国家应急管理部推进的“副井提升机机器人替代工程”,为国内首创,处于地采矿山领先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井下电机车无人驾驶,处于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成功应用到国内有色、冶金等矿山企业;GPS智能调车,在国内外煤炭、冶金、有色、水泥等行业推广应用;MES、智能计量等信息化系统服务于多家矿业公司;为行业客户提供智能矿山建设整体咨询服务。2人参加矿山行业标准制定。矿业公司智能矿山建设成果,提升了矿业公司的行业影响力,为矿山行业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