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紫婷
(黑龙江工程学院 体育教研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随着第13届冬残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的成功举办,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的道路。这不仅源于保障残疾人冰雪运动是确保残疾人享有体育权利的重要内容,还在于冰雪运动能有效提升残疾人身心健康、促进良好的社会融入。残疾人能参与冰雪运动意味着他们将以强者的身份站在世界的舞台,而并非生存在角落里的特殊群体。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能够为祖国赢得荣誉,更能展现残疾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起步较晚,之前未能引起相应的重视,但随着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在夏季残奥会上的出色表现和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申办成功,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开始快速发展。切实研究中国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策略,有助于拓宽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新道路。
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构成。但相对于夏季残疾人体育项目的蓬勃发展,残疾人冰雪体育项目发展却严重滞后。究其原因是我国残疾人冰雪体育的权利没有得到必要的保障。第一,健全人参与体育运动的制度法规比较完善,而针对残疾人冰雪体育项目的法律法规相对缺乏。第二,各级政府对残疾人冰雪体育项目发展重视不够,对残疾人冰雪运动成绩关注度不高。第三,我国南方地区冰雪设施欠缺,无法满足残疾人从事冰雪运动的需求,冰雪运动资源极度匮乏。第四,大众人群往往认为残疾人冰雪体育运动仅仅是竞技体育的问题,而并非残疾人群众性的体育权益保障,冰雪运动从业者从获利角度将更多冰雪体育运动资源投入到社会主流人群,进一步限制了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可能。第五,残疾人冰雪运动教育断层,只关注残疾人体育运动成绩,而忽视残疾人的体育人文教育。我国大力发展残疾人冰雪运动,目的是为丰富残疾人的生活,增强残疾人这一群体的体质。努力提高其参与冰雪运动的主观意识,让他们尽情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充分感受生命的意义。如果无法保障残疾人的冰雪体育运动权利,那么残疾人冰雪体育的开展必将是无本之木,无法健康成长。
健全人从事冰雪体育运动尚且还受到一定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何况冰雪运动的对象是残疾种类和等级差异的残疾人。目前,各级政府都亟需引入大量社会力量和资金参与冰雪运动的开展,而市场经营主体主要将健全人当作潜在的发展客户和主要的目标客户,而受责任、经济、人力等因素制约,很少将残疾人纳入到市场经营的主要范畴。相对于冰上项目,这种制约突出体现为越野滑雪项目的空白,雪上项目发展相对缓慢。市场主体经营者在建设冰雪运动设施时,往往不会为残疾人设计专门的冰雪运动场地和相关设施。即便是冬残奥会也是在冬奥会结束后,再对相应健全人的冰雪运动设施进行改造,才能符合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运动要求。那么其他冰雪运动赛事则更难关注到残疾人这个群体。况且,如果冰雪设施要同时满足健全人和残疾人的需求,也可能会引发二者的冲突,并带来相应的安全隐患。冰雪运动空间和设施的缺乏制约了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
残疾人冰雪运动的特殊性源于残疾人的特殊性,从事冰雪运动的残疾人从数量上毕竟是小众,冰雪运动器材企业在设计、制造残疾人冰雪器材时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不愿涉及这部分产品,多数冰雪运动场所没有为残疾人准备相应的运动器材,这就直接导致我国残疾人无法参与冰雪运动。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和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开展,这种局面有所改善,但残疾人冰雪运动器材的种类依旧不够丰富和完善,器材的研发以及应用无法满足残疾人的具体需求。另外,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冰雪企业在残疾人冰雪运动器材上的投入依旧偏低。因为受众群体数量较小,市场反应远远不如健全人,从成本角度看,势必要提高冰雪运动器材的价格,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受众群体人数。冰雪专业器材的缺乏,又进一步限制了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目前我国对残疾人冰雪运动研究的视野局限性很大,对残疾人大众冰雪体育运动研究很少,残疾人冰雪运动处于自主蜗行状态;对残疾人冰雪体育运动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匮乏,理论指导无法做到精准有效;对残疾人体育运动员的心理研究更是空白,无法对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提供有针对性的精神支撑和心理辅助。无论是残疾人冰雪专业运动员还是大众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训练时间短、比赛机会少的问题。另外,残疾人冰雪运动文化和社会学研究无法得到有效应用,不能有效支撑残疾人冰雪运动在更广泛意义上被认可。因此我们要广开门路,尽量选择具备训练、科研、场地条件的体育院校,对残疾人冰雪运动员进行专业的教育和训练。要对与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相关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辅助,否则,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就会更加举步维艰。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残疾人体育权益保障日趋完善,我国残疾人冰雪体育运动的推进得到了国家各部门和组织的重视。政府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能力,通过立法出台一系列的措施,确保其有序发展,确保残疾人冰雪体育事业的建设有法可循、有法必循。另外,为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对冰雪运动的需求,我国体育管理部门及残疾人主管部门实施了“两步走”的策略。一要大力推进我国残疾人冰雪竞技体育运动,培养大量从事专业冰雪运动的残疾人运动员,并发挥其带动作用;二要大力拓展群众性残疾人冰雪体育运动,既使残疾人能享受更好的体育权利,也能为专业运动队输送冰雪运动人才。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举办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各部门对残疾人冰雪体育发展的重视程度,“北冰南展”的国家整体布局也会让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残疾人同样享有感受冰雪、体验冰雪魅力的权利,使他们同样有机会参与更多的冰雪体育赛事。
当前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项目虽然与冬残奥会实现了接轨,但却不能满足我国不同类型残疾人的运动所需。只有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建造更多适合残疾人进行训练和比赛用的场馆,制造出更多适合残疾人从事冰雪体育运动的器材。过去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之所以在冬残奥会上成绩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的冰雪器材落后,不能因人而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我国从事残疾人冰雪运动训练的教练员无法全部进行有效合理的安置,他们在经济收入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这就直接导致极少有人愿意从事冰雪运动这类课程,专门从事残疾人雪上项目训练的教练员和工作人员更是寥寥无几。国家每年应用在残疾人群体上的专项资金有限,这就亟需发挥社会力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给予社会资本相应的政策利好,吸纳社会各方参与到残疾人冰雪项目中来。在政府引导下,可以采用“政府—企业”合资共建的形式,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和资本的参与,这不仅会有效促进该项目的发展,也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促进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不能仅仅靠建设和完善场馆等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大批专业的残疾人冰雪体育训练人才。首先,基层社区和街道要帮助残疾人找寻能够并且愿意充任帮助残疾人从事冰雪运动的相关人员,从而保障残疾人冰雪运动软实力。其次,残疾人冰雪运动作为一种新兴项目,普及面不够广泛,很多残疾人对冰雪运动项目内容、规则缺乏认识,训练方式更无从谈起,对从事冰雪体育运动能给自身带来哪些变化和提高缺乏了解,这更需要专门的人员加以辅导。对于残疾人群体,我们在冰雪运动训练上更要小心谨慎,对于特殊人群必须要安排优秀教练员,用高效科学的训练方法帮助残疾人在冰雪运动中克服心理障碍。同时,“训”“科”结合,才会有利于提升我国残疾人运动员的冰雪体育竞技能力,并且减少其在运动中损伤的发生。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尤其是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必须要在培养残疾人冰雪运动教练员上下大力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的残疾人冰雪运动训练理念、方法,借鉴和制造使用国外残疾人冰雪运动器材,大量聘请国内外优秀的冰雪运动教练员,提升残疾人冰雪运动训练水平。国家各部门要形成阶梯式残疾人冰雪教育人才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全面发展。
主观因素是促使一个人发生变化的主导原因,当我们能够使残疾人在主观上意识到参与冰雪体育运动对自身具有重要意义时,推广残疾人冰雪运动就会变得相对容易。因此,要加大对残疾人体育和相关教育的投入,使他们获得相应的冰雪运动知识,提高其人文素养。冰雪条件不利于运动员的管理,这也是我国残疾人运动员管理体制滞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就更需要我们增加对残疾人冰雪体育运动的投入,设置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或者班级、开设相应课程增强他们的文化修养,使他们明确自身的价值所在,明确自身进步就是社会进步的意识。法律部门也应当在现行法规中明确解释残疾人冰雪运动相关权利,如责任主体、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目的是通过让残疾人冰雪运动员和普通残疾人冰雪运动爱好者了解自己应该享有的权益,参与冰雪运动是法律赋予他们的应有权利。各级媒体也要通过不同形式关注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树立残疾人冰雪运动员自立、自强的典型,以优秀榜样带动残疾人群体的奋发有为,同时引导全社会关注残疾人冰雪运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以冰雪运动为手段促进残疾人强身健体,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组成部分。大力推广残疾人冰雪体育活动,就是要帮助残疾人实现独特的自我价值,让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他们生存的内核。我们应该将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水平作为一项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残疾人关注程度的重要指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健康、文明、有序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