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视角下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对策

2022-10-31 09:58:49耿文娟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物流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电商

耿文娟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发展变成中高速增长发展,经济组织也得到持续改进及升级,推动力由要素、投资变成创新。县域经济也随之出现了进一步组合。县域经济基于新形势必定会进行经济转型,以适应新发展趋势。县域经济现阶段日渐和国家粮食及生态的安全、小城镇建设以及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支撑保障结合在一起。特别是电商融入农村,县域经济因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带动得到了发展,在整体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发展及振兴县域经济起到了促进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1 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

1.1 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国务院扶贫办在2014 年已经将电商扶贫工程确定为2015 年精准扶贫的十大工程之一。2018 年,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一号文件”) 中指出要进一步贯彻电商走进农村的措施,加大现代化在农村的渗入,充分规划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全面规划,国务院与商务部等制定了各种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按有关统计下发的有关电子商务的文件高于120 件,农村电子商务机制逐步得到健全。

1.2 基础设施改善明显

得益于国家从政策方面对农村电子商务支撑度的进一步增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基础设施随之有了显著优化。中央在2018 年颁布的“一号文件”中指出应该加大农村的宽带网络与第四代移动网络的涵盖范围,加强普遍性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填补城乡数字上的差距。政府与有关企业争相加强了对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农村宽带网络的涉及范围获得显著增强。针对农村的交通物流设施,中央及地方加大对村村通公路工程的建设,持续健全及增强农村的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在交通上的缺陷,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

1.3 农村电商平台功能呈多样化趋势

从农业部在1994 年第一次提出金农工后,我国在财、物、人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增强了农村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我国现阶段涉及农村的电商平台已经高于3 万家,而农产品电商平台超过4 000 家。通过网络调查,国内农村网民进行网络购物中,淘宝、天猫是他们最常用的购物平台,人数占比达73.6%,而在京东等自营平台上进行购物的农村网民占比18.8%。农村网店消费者大多通过淘宝、拼多多、苏宁和云集等平台购物,其中,阿里巴巴平台的农村网商高达100 多万,云集的网商分布在我国的31 个省市自治区。得益于有关政策的持续颁发及促进,阿里、京东及拼多多等电子商务平台和农村之间的关联日渐良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功能也日渐丰富。各电子商务平台借助自身优势,来挖掘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电子商务扶贫方式。

1.4 农村电商业务结构失衡

农村电商发展虽迅速,但其下行出色、上行疲乏问题十分突出,业务组成不平衡的问题极其显著,买容易、卖困难,农村互联网购物量远超线上销售量。我国农产品互联网销售额在2018 年有2 305 亿元,在1.37 万亿元的农村互联网销售总额中仅占16.80%。农村电子商务的上下行业务在很多地区的购销逆差都在1∶10 甚至更高的倍数。农产品互联网销售总额较低,无法为地方提供税务收入,并让传统经济面临极大的挑战,存在抽干农村经济的风险。

2 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当前,我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依然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不能满足新时期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一是欠缺完善的信息网络。只有具备健全优质的信息网络,农村电商才会获得快速及安全的发展。我国农村现阶段已经大致构建了网络村村通,不过,农村网络相对单一,网络的信号、速度、资费、安全以及保障基础等还无法与迅猛发展的电商需求相适应。二是当前的交通环境不足以为农村物流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保障。农村的道路与城市相比更窄、路况更差、运输更难,养护也更不科学,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三是农村物流技术有一定的滞后,缺乏专业的配套设施。农村物流的投入高,回报率低,无法完成规模化经济,物流单位通常不愿意进行农村物流设施的投入。物流运输基本是利用农用三轮车与卡车等老式车辆,工作效率不高,单个产品的物流费用较大。物流仓库的建设投入资金少、体量小,专业度不高,冷链体系的发展迟缓,最终造成生鲜农产品的损耗率居高不下。

2.2 农村物流体系不完善

农村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良好、便利的农村物流机制。与城市相比,农村现阶段的物流机制还有些单薄,所有的环节没有进行有效的结合。四通一达和顺丰等民营快递公司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其配送的区域基本上已涉及到国内的所有城市。不过,快递公司各自为政,欠缺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同时因农村人口小而散的居住模式,运输的总量低但距离长,物流的成本相对较高,盈利少,快递公司基本上没有在农村设置快递网点的意愿。我国乡镇现阶段的物流网点普及率已经高于90%,但配送终端基本停留在乡镇级,村级快递网点较少,农民只有到乡镇网点才能收取快递,农业产品网上销售后,快递企业上门收件的服务困难,村民快递的取与送都很费事,由此让物流配送的成效大幅减少,成本提高,让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极大影响。

2.3 主体间信息不对称

我国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受到制约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信息的不对称。其指的是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各地因其信息技术发展质量的不同,各主体之间缺乏进行信息传播的途径,农村电子商务和物流公司无法进行信息的相互融通,因信息获取力的差异造成了信息了解度的区别,出现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的不对称将带来如出现逆向决定、更改客户意愿、出现外部连带性等市场交易方面的问题,由此将导致信用风险大幅上升最终减少交易率,提升交易成本,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4 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亟待完善

电商平台是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中关键的环节之一,其可让交易流程化,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我国农村电商平台的构建比较晚,有不少需要健全和完善的地方。一是欠缺有关法律法规,针对农产品电商平台的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二是欠缺对农产品电商的大力推广,不少村民的互联网基础知识匮乏,对于农村电商平台功能不清楚。同时农村经济与技术有一定滞后,无法有效帮助农村电商平台快速发展,由此让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迟缓,级别低,潜在危险因素较多,欠缺带动力,不能建立规模与品牌效果。三是欠缺自建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缺乏符合本地农村电子商务的自主革新的电子商务形式,无法给予高品质和健全的物流及资金服务,让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受到直接影响。

2.5 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缺乏

电子商务物流业专业性很强,必须具备大批优秀电子商务物流专业人才。农村各种电商物流技术及运营的专业人员匮乏的现象目前在我国广泛存在,而且,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也较低。从2002 年起,我国开始贯彻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不少大学增开了电商和物流管理的专业,但很少有把教育目标放在对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的培养上,使农村物流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了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同时基于农村的经济与文化背景环境所制约,很多电子商务与物流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没有去农村工作的意愿,造成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欠缺。因此村民成为主要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人员,普遍欠缺规范化专业教育,只利用单纯的复制和仿效既有方式来进行电子商务物流工作,无法通过持续变化的市场及环境构建随机应变的运营措施,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

3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物流的对策

3.1 补齐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短板

农村电子商务要得到良好发展,必须拥有健全的物流配套设施。政府有关机构应该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的贯彻力度,增强对农村电商物流配套设施的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的相互融通。一是政府应该增强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加大对农村网络的整体辐射步伐,主动促进三大信息运营商的三网通,整体推广4G、5G 网络,增强农村互联网运行的速度,建立科学的收费规范,增强信息服务能力。二是应该进一步增加投入,优化农村的交通运输现状,充分进行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提升,解决农村物流在最先与最后一公里上的困难。三是政府应该颁布激励措施,统一规划,解决农村物流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加大指导与保障企业对产地仓储与冷链专线相结合方式的建设,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储存设施的高效化建设,提高生鲜农产品的营销质量与收入,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及冷链等配套设施。

3.2 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机制是确保电商进一步发展的前提。相关机构要通过相应的措施与资金投入对配送中心进行科学设置,切实建立与农村电子商务特征相符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机制。政府应该科学带领四通一达和顺丰等快递公司对物流资源及快递网点进行重组,减少资源耗费,增强服务质量。我国的邮政服务网点在国内占首位,物流配送能达到村、乡,大致建立出健全的邮政农村物流服务机制。物流公司利用和邮政的战略协作,通过邮政业已建好的物流配送整体服务设施,减少农村物流建设的投入成本,增强物流服务质量。同时,借助行业间的协作,在各地建设共同的配送中心与物流仓储设施,打造生鲜农产品的专用配送途径,实现信息、场地及设施等资源的共享,建设高效顺畅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增强物流业的整体经济收益,使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获得深入发展。

3.3 消除交易主体信息不对称

借助互联网等技术,努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最大限度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损害。一是国家应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公开机制。相关单位要加快制定对市场诚信评价及管理办法,统一市场信息的传输、监督、警示及惩罚体系,加大物流市场监管工作,推动市场各参与主体增强对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诚信运营,构建相互信任的交易氛围。二是政府应该对大数据及云计算的技术探索与运用提供政策指导与资金保障,打造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信息平台,对信息的充分利用提供支持,推动电商和物流公司的共同成长。三是应充分发挥物流业的影响力,建立物流业有关技术标准,对电子商务物流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技术上给予解决,促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3.4 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平台

我国目前虽建立了很多农业网站,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开展农村电商物流工作的不多。我国应加强对电商的推广及相关知识培养,增强农民在电商应用方面的认识与水平。完善电商物流的法律法规,统一交易规则,让农村电商物流平台发展拥有政策的良好支撑。各级政府应增强资金投入,并进行资产的重组,主动帮助影响力较大的大型电商或涉农电商展开战略性合作及探索,倡导优势电商对农产品专用服务平台进行打造与设置,促进企业借助各类高校的科研小组一起解决打造电商物流综合平台的有关技术问题,推动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稳定性、良好性、持续性。

3.5 加快农村电商物流人才培养

影响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团队的匮乏,因此我国应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发。政府不但要制定完善的人才管理鼓励机制,倡导电商物流人才进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鼓励具有城市阅历的思想活泼、精通网络且具乡土情怀的新型农民返乡创业。同时,还应该对人才培育方式加以改革,主动研究村校企三方面对电子商务物流专业人才的共同培育体系,此体系是经政府统一规划,着眼农村,贯彻相应的人才培育措施。地方政府应加强村校企选择不同模式培养农民的电商物流相关知识与能力的指导,提高他们的电商物流能力,使其发展成具备特长技能新农人,改进电商物流欠缺专业人才的问题。

农村电商推动了农村与城市资源之间互融互通,让农民的购物习惯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让他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促进农业产业的优化,推进城乡综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电商企业发展与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所以应该加快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扶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物流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4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9
电商下乡潮
机电信息(2015年28期)2015-02-27 15: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