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榕
(商丘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农业在一个地区的文明发展历程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把各种自然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所需要产品的主要生产类别,而风景园林研究则是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进行研究的科目。从一定的意义上来看,两者都是对自然进行有目的的改造,所以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结合《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篇》一书,对农业要素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探析,以期能够为相关专业的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篇》一书是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园林规划设计经验,并借鉴国内外众多关于园林景观设计的专业学术研究编著而成的。该书对园林规划、旅游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和风景规划等众多内容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书中还收录了众多园林规划设计的实际案例,使得读者能够将理论知识学习与案例分析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增强实践运用的能力。该书作为园林设计、景观规划和环境艺术等多个专业的教学和指导用书,对于园林爱好者和绿化工作者而言,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该书共包括十三章内容。第一章主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入手,对城市绿地的效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中国风景园林、外国风景园林的相关内容,并对中外风景园林组织的架构及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三章主要对风景园林景观构成要素进行了阐释,在自然要素方面,作者对其中的山岳、水域、气象及生物景观进行了分析;在历史人文要素方面,作者分析了名胜古迹、文物艺术以及风物景观在风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作用;在工程要素方面,作者主要对山水工程、路桥工程、建筑工程等内容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作者对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相关的生物学原理、园林美学原理、环境心理学原理及人体工程学原理等众多理论内容进行了剖析。第五章到第十一章主要对风景园林景观规划中的部分具体内容进行了介绍,包括植物造景、城市绿地规划、城市公园规划、居住区绿地规划、生产企业绿地规划和单位附属绿地规划等内容。第十二章主要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包括规划设计的要求、规划设计的内容、规划设计的执行等。第十三章主要分析了观光农业园区和乡村人居环境规划的相关内容,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观光农业园区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逐渐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作者正是基于此种形势,对观光农业园区规划的相关理论、规划原则和步骤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乡村人居环境规划进行了论述。
园林规划设计主要研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绿地建设、园林造景等,主要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绿化服务。园林绿化建设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体现出应有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篇》一书对园林设计规划的相关理论及具体实践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使广大读者能够明确高校园林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一直以来,社会、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以及设计师对于传统、生态等问题的思考,都成为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意识的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了园林规划设计的领域,除了新型城市公共园林的规划、建设之外,城市景观的整治等也都属于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现代艺术的思想及其表现形式也使得园林设计的思想和内容更加丰富,同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很多园林设计内容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园林规划设计的多样性。当前,很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都开始从农业元素当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将农业元素当中的部分艺术形态进行提炼,并将其与城市园林设计进行有机融合,使得城市园林更加丰富多彩。例如,法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米歇尔·高哈汝就把自己在西班牙旅行时看到的农业景观与城市公园设计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高哈汝在对格勒布诺尔新城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在其中融入了西班牙的乡村元素,将乡村生态与城市园林进行有机结合,为格勒布诺尔新城公园注入了新的活力。高哈汝在园林设计中非常注重形式的艺术表现,在格勒布诺尔新城公园设计中,他在一块平地上设计了圆圆的山丘和成排的树林,这一灵感就来源于西班牙乡村的橄榄树种植园。从最终成型的设计作品来看,高哈汝在设计理念上不像是风景园林设计师,反而更像是建筑师,他采用了建筑的设计语言来实现园林景观设计。
该书在对园林规划设计元素进行探讨时,阐明了设计元素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不同领域的元素都能够成为园林规划当中的组成单位,多元化的设计元素也促进了园林规划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在农业元素方面,风景园林设计师不仅要关注农业元素的整体意象,同时,农业元素当中的一些景观特征也为设计师带来了创作的灵感。例如,耕作过的整齐的土地也是一种靓丽的风景,耕作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创造农业景观的过程,是一种生产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空间艺术,耕作景观往往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新鲜的视觉享受。在西方的历史花园中,花园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艺术化的耕作景观,并以此作为起点而不断地发展和演化,最终形成了现代的花坛布局。即便是在现代,一些西方的风景园林设计师也会在园林设计当中融入一定的耕作景观元素。例如,法国的波尔多植物园在进行园林规划时就采用了与传统植物园不同的形式,将重点放在了乡土植物和普通的自然环境当中,植物园中有展现不同作物的耕作田。在耕作田当中,高粱、水稻、亚麻等多种农作物按照不同的规则排列,每一块耕作田都建有自用的小型灌溉池,充分体现了设计师对乡村耕作景观的关注。通过这种设计方式,也使得游客对于农业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园林作为一种事物的存在,离不开物质构成。从早期原始人类在居住场所的周围制作菜圃花园开始,园林就与其所在地方的自然环境产生了不可分离的关系。在之后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不同地域的气候、资源等也为当地的园林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条件,它们是形成园林风格重要的物质元素。长期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人们,对于某种自然材料的认识不会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而是会对这种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包括材质、肌理、色彩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他们记忆和情感的深层内容。农业元素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是当地人对地域、气候、土地上的资源以及人文进行适应的一种过程。不同地区的人们会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及土地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农业形式,从而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农业景观。因此,在经过了漫长的积累和沉淀后,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要有意识地从农业景观当中提取可供参考的农业元素,并将其应用到园林规划设计当中去,使园林规划设计的作品能够传递出一种地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结合《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篇》一书内容可知,融入农业元素的园林规划设计在吸引游客、提高旅游知名度等方面有着较高的价值。首先,将农业元素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要做到传承与创新的结合。设计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业元素与风景园林规划的融合,需要对原有的农业元素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加以传承,真正地挖据出其中具有价值的元素,而不是仅仅从表面上进行模仿和融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历史和文脉实现更好的传承。另外,设计师也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农场设计的成功经验,将其与我国农业元素进行结合,不断加以创新,使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其次,将农业元素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还要尽量地保留原始的自然风味。当前,大规模的城市园林景观都在向着城市化的方向发展,处处都流露出浓浓的人工气息,园林建筑的各种结构设计都在精雕细琢后,丧失了原有的自然之美,如此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因此,园林规划设计师将农业元素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当中,将农业元素的形式进行保留,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相关的人工景色,如此能够使整个园林既能够有天然植物的生长空间,同时又有人工的精雕细琢,从而产生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再次,农业元素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不仅能够使城市居民了解到农业生产的相关内容,而且还能够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当前,很多城市居民对于农村、农业的了解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元素在城市园林中的传播。所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要将农业元素恰到好处地融入园林景观设计当中,让城镇居民能够更好地体验农业劳动的快乐。如果城镇居民不了解农业生产活动的困难,不了解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性,那么久而久之可能会对农业的认知更加模糊。而将农业元素融入园林规划设计当中,也给城镇居民了解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新的途径,居民可以亲身参与到农业活动当中,加深对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的理解,同时对儿童也具有较大的教育意义。另外,农业元素与园林规划设计的融合,还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最后,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要注意农业元素和城市园林的协调统一。设计师要根据城市园林规划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农业元素,使两者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而且相关的主题还要注意农业元素引入的独特性,避免重复和循环,从而导致失去后续景观设计的新鲜感。
综上所述,农业元素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园林规划设计师应当积极挖掘各种农业元素,利用良好的园林景观设计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当地的旅游知名度。《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篇》一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列举了许多实用的园林规划设计技巧,为农业元素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融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