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民性”话语的历史演进及当代价值

2022-10-31 05:03张丽丽
理论月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人民性话语建设

□张丽丽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人民性是无产阶级政党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和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彰显了党执政的深厚基础与最大底气。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民性”话语,贯穿于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由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的变化以及党对人民力量认识的深化,“人民性”话语在文本呈现和表达叙述上不断创新与发展。梳理“人民性”话语的百年演进历程,概括“人民性”话语的历史演变特点,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站稳人民立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需要具有重要价值。

一、初心不变:中国共产党“人民性”话语的演进历程

“人民性”话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不同阶段,“人民性”话语的提出背景、面临任务、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根据“人民性”话语的叙述背景与导向差异,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具有鲜明革命导向的“人民性”话语

对人民力量的重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源,也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党基于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的深刻分析,认识到人民力量之伟大,并形成了丰富的“人民性”话语。

人民之于革命的重要性,是形成“人民性”话语的前提基础。针对党内存在的只注重同国民党合作而忘记农民的右倾机会主义,只注重工人运动而忽视农民的“左”倾错误,毛泽东尖锐批评了这两种错误倾向,并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主张通过划分阶级成分来判断敌人和朋友,做到“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在这里,区分敌我的过程即确立人民的过程,认识到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者是农民。此后,他进一步强调:“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中国的老百姓……就是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人农民。”只有发动广大的工农大众,壮大革命队伍,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正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在发动、组织人民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关于“人民性”的话语论述。

“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是“人民性”话语的重要内容。1934年,毛泽东在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指出,要动员群众、依靠群众进行战争,就必须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实际生活问题,“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1942年,毛泽东强调,要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克服陕甘宁边区的严重困难,必须处理好向人民“要东西”与“给东西”的关系。他指出,为了革命,为了抗战,“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只有组织人民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问题与困难,在此基础上对人民进行思想教育,逐步提高人民的文化程度,增强其政治觉悟和革命热情。唯有如此,向人民要东西时,人民才愿意支持我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性”话语的标识性表述。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使然,是其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政治名片。1944年,毛泽东在著名的《为人民服务》讲演中,高度评价了张思德同志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崇高品德,并进一步强调“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有力阐释了“革命为了人民”这一根本问题,彰显了党的初心与使命。翌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明确要求,全党同志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并将其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全党取得共识。此次大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全党应该具有的精神追求写进党章。至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党的“人民性”话语的标识性表述。此后,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文革”时期召开的除外)将其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根本宗旨。总之,不论是重视人民力量,关心人民生活,还是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是党的“人民性”话语在革命实践中的生动体现,都是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斗争的需要。

(二)具有明确建设导向的“人民性”话语

“共产党从接管国民党政权的第一天起,就把眼睛盯住生产建设,不遗余力地抓好这一个中心工作。……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亟待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成这一时期党的话语的重要内容。

“人民”内涵突出建设导向,是“人民性”话语的重要元素。伴随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落后的农业国及其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已成为制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尽快把我国从落后农业国建设成先进工业国,成为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团结各方力量,毛泽东对“人民”内涵的界定发生转变,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此时,对于“人民”的界定,不再是出于革命斗争的需要,而是出于建设的需要。相应地,建设导向成为这一时期“人民性”话语的重要因素。

正确处理大小“仁政”的关系,是“人民性”话语的战略表达。实现国家工业化,使“中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行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关于如何推进国家工业化,当时社会上有一种观点:政府要“施仁政”,与民休息,而不宜搞重工业。对此,毛泽东尖锐指出,仁政是党施政的基本方向,但“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主张应妥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照顾人民眼前的生活,还要为人民的长远利益计。基于上述考量,中国共产党统筹推进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提出了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可以看出,无论是大仁政,还是小仁政,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些话语叙述生动体现了党在国家工业化建设中始终维护人民利益的坚定决心。当然,由于党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不足,加之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在建设中发生了“左”的错误,忽视生产力发展规律,最终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贯彻群众路线,是“人民性”话语的实践运用。1956年,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系统阐释了群众路线的内涵,强调“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这就要求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给人民群众以指导,帮助他们主动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同时,他非常重视群众路线工作,认为党的工作正确与否,关键在于是否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是否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针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些领导干部脱离人民群众的现象,毛泽东于1959年明确要求,“领导人员以普通劳动者姿态出现,以平等态度待人”,同时主张企业管理必须“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原则,强调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群众,与工人、技术人员结合起来,积极参加劳动。这些论述深刻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积极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注重发动人民群众搞建设,是党的“人民性”话语在建设实践中的运用。

(三)具有强烈改革导向的“人民性”话语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各领域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解决人民基本温饱问题并总体实现小康,构成了这一时期“人民性”话语的主题。

基于人民生活状况的反思而进行改革,是“人民性”话语的直接动因。1978年9月,邓小平在辽宁调研时指出:“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现在必须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可以看出,党站在人民立场上思考国家发展、谋划改革事业的迫切性。关于如何推动生产力发展,党中央深刻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主张对内搞活、对外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982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强调人民在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张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进改革开放。比如,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源于基层人民的伟大创造,始于小岗村村民“包干到户”的壮举,推广实施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反映了人民改变落后生活状况的迫切要求,代表着人民的最高利益,蕴含着深刻的“人民性”价值追求。

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是“人民性”话语的内在要求。1979年12月,邓小平在回答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关于“中国现代化蓝图构想”的提问中讲到,“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是‘小康之家’”,提出了“小康”的概念。“小康”,既是对中国现代化发展蓝图的描绘,也是对人民富裕生活的新期待。实现小康,必须消灭贫困,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使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对于小康目标能否实现、如何实现的问题,邓小平深入各地进行实地调研,提出了翻两番的战略安排,先解决人民基本温饱问题,在此基础上进入小康社会。在此战略指导下,党中央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活跃农村经济,推动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生产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在20世纪末如期实现小康。为解决小康“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问题,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胡锦涛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之中,注重改善人民生活。从提出“小康”概念到进入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蕴含着党深厚的人民情怀,是党的“人民性”话语的具体呈现。

将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是“人民性”话语的现实转化。1986年,邓小平答迈克·华莱士记者问时讲到,“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人民认为现行政策是正确的,谁要改变现行政策,谁就要被打倒”,肯定了人民是现行政策——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评判者,是各项改革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重要力量。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将“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项改革举措的重要标准之一。此后,江泽民强调,要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制定与执行各项改革举措。2003年,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把人民置于执政的突出位置,坚持执政为民,提出判断政绩和改革成效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从改革的出发点、目标要求及评判标准等方面彰显了人民之重要,强调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着力化解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冲突,积极回应人民所急所想所盼,努力维护人民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形成了具有改革导向的“人民性”话语。

(四)具有突出治理导向的“人民性”话语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深刻审视大变局下国情、党情、世情的重大变化,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思考人类社会发展问题,将“人民性”贯穿于国家治理、政党治理和全球治理的全过程。

国家治理中的“人民性”话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人民立场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方面,并落实于具体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表明了人民是国家治理的受益主体,国家治理的目的在于解决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保护人民最为关切的诸如教育公平、司法公正、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权益和合理利益,增强人民的获得感。此外,党充分尊重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主张不断发展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畅通人民利益表达渠道和机制,倾听民心、尊重民意,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事务的意愿与积极性,凝聚人民力量,“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无论是国家治理“为了人民利益”,抑或是“依靠人民力量”,都是国家治理中“人民性”话语的重要表达。

政党治理中的“人民性”话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一论述道出了人民之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深刻诠释了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守住人民的心关乎党的执政合法性与长期性。对于一个政党来讲,怎样才能守住人民的心?除了给人民以物质利益,还要永葆政党自身的先进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主张要开展自我革命,加强政党治理。这是新时代党坚守人民初心的必然之举。一段时间以来,党内的腐败问题尤其是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损害党的威望与形象,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痛心疾首地指出:“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提出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惩治腐败,维护党的民心基础。

全球治理中的“人民性”话语。习近平总书记审视世界发展形势和各国遭遇的共同发展难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这一全球倡议有力回应了世界上千千万万普通人民对发展、稳定、安全的普遍关切,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必将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让各国人民从中得利、受益。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民性思想,是“人民性”话语在全球范围最有感召力和说服力的表达。习近平在国内外各种重要场合都全面阐述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出必须着眼于全人类的利益和福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兼顾各国的正当利益和合理关切,得到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理解,同时呼吁国际社会普遍参与,推动其由理念转化为现实,从而共同享有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美丽世界。

综上可知,话语反映实践,也诠释实践。党的“人民性”话语演进,再现了党的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体现了党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实践的与时俱进。

二、渐次递进:中国共产党“人民性”话语的演进特点

党的“人民性”话语,是对唯物史观人民群众观点的坚持与创新,是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中心任务进行的话语表达,将继承性、创新性、递进性融为一体。

(一)话语主体从强调阶级性走向关注经济权利、政治参与和精神追求的统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性”话语具有浓厚的革命性和阶级性。突出阶级性是为了区分敌友,团结革命的“朋友”以攻击革命的“敌人”,这是革命斗争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党对“朋友”的界定,主要依据其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毛泽东通过分析社会各阶级对革命的支持程度,认识到“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上述所说的“朋友”,都是革命应团结的对象,革命的依靠力量,属于“人民”的范畴。为正确解决土地问题,有效开展分田查田运动及土地改革,进一步壮大革命队伍。1933年,苏维埃中央政府通过了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文件——《怎样分析农村阶级》,进一步细分农村力量,将其分为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和工人,准确聚焦可以争取和团结的力量。因而,这一时期党的“人民性”话语所指称的“人民”这一主体,主要是基于阶级状况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目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增强革命力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阶级性。

“‘建设的需要’同时推动了人民形象的去阶级化,经济身份开始重新成为想象、界定和区分人民的主要方式”。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主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切支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都是应该团结的对象,都是“人民”的范畴,突破了以阶级划分的思维定式。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性”话语所指称的主体——人民的队伍更加宽泛,出现了用“各阶层”“最大多数”“最广大”等“共同”话语来代替带有严明阶级立场、敌我对立的革命话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新的社会阶层,如个体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等,都是“人民”的重要一员。“人民性”话语指称主体的经济属性不断增强,突出强调经济发展的权利和利益要求。

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广泛、多层次、多样化,不仅涵盖物质生活、精神追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这里的“人民”,即新时代“人民性”话语指称的主体,内涵更广泛,集经济、政治、精神追求于一体。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以维护和改善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核心,以社会多元主体参与为基础,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人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共享社会治理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总之,“人民性”话语经历了以阶级划分人民,到强调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的发展过程。

(二)话语内容从关注人民整体利益走向整体利益与个体多元诉求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最广大的受压迫的贫苦劳动人民的利益,把为人民谋解放作为奋斗目标与行动纲领。党的二大宣言提出“中国人民”的概念。这里的“人民”是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而存在,代指广大受压迫的穷苦群众。因此,大会宣言强调,“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任务是联合全体被压迫的民众,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实现人民彻底解放。可以看出,“人民解放”代表着广大受压迫民众的整体利益和共同要求,成为人民的强烈呼声。党顺应民众的利益需求,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着手,深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使农民获得切实的利益,赢得农民对革命的广泛支持。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党从中国人民乃至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一切抗日群众的“切身利益而斗争”,强调“共产党不但是工人阶级的利益的代表者,而且也是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的代表者,是全民族的代表者”。解放战争中,党领导新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激发农民的革命热情,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在许多地方出现父母送子、妻子送郎、兄弟相争、村干部带头踊跃参军的局面,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这一时期,党基于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多关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整体利益——争取革命胜利,实现人民解放。因此,每个个体的具体利益诉求没有被提出来。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解放”这一整体利益得以实现,有了政治上的获得感和满足感,物质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为人民多元诉求的满足与实现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阶层逐渐分化,出现了诸如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深刻改变,诉求多元、个性张扬成为现实课题。在此背景下,“人民性”话语聚焦的内容逐渐转变为整体利益与个体多元诉求的结合。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人民性”话语的这一特点更加明显。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党向全国人民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此后,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这一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政治判断,提出新的发展理念。比如,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政治判断。其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多样化、多层次性,深刻体现了人民诉求的日益广泛与多元。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提出,是对人民多元诉求的现实回应,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集中体现。无论是社会主要矛盾对人民美好生活诉求的关照,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守,集中体现了党在实现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诉求。

(三)话语叙述由单一、多元逐渐走向全方位

哪些阶级属于人民的范畴?人民在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如何团结广大人民?中国共产党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相应地,关于“人民性”的话语叙述也经历了逐步发展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基于革命斗争的需要,在区分革命的敌人中明确了“人民”的内涵,在对中国革命的道路及革命战略策略的探索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性”话语。毛泽东深刻分析社会各阶级状况,认识到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深入农村组织动员农民参加革命。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主张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民众,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一阶段,“人民性”话语主要是从革命斗争的角度出发进行叙述,具有单一性。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获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的地位明显提升。党关于“人民性”的论述明显增多,在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经济发展、国家工业化、党的领导等方面都有论述,“人民性”话语日渐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关于“人民性”论述的频次增多、角度多维、视野更广,在党的战略目标规划、战略举措实施乃至战略倡议中有所体现,可以说,“人民性”话语呈现出全方位辐射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述中国梦的内涵及实现路径时,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明确表达了中国梦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价值旨归,彰显了党在战略目标层面的“人民性”话语叙述。有了战略目标,必然有战略举措与战略行动来保障其实现。为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满足人民的各项利益要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党着眼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利益问题,深入推进诸如收入分配、户籍制度、教育问题、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住房保障、司法领域、行政体制、反腐倡廉等改革,不断缩小收入差距,让更多人享受更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让更多人实现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让更多人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性”思想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践行,是“人民性”话语在各领域改革中的生动表达。此外,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当今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共谋和平发展、共建美好家园。这一倡议,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的共同愿望,将“人民性”话语由国内舞台拓展到国际舞台,实现了“人民性”话语对内对外的统一。

党的“人民性”话语演进的特点,反映了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形成与巩固的过程,体现了党对“人民”身份识别变迁的认识,对人民利益需求变化的把握,彰显了党执政为民的不变初心。

三、实践自觉:中国共产党“人民性”话语的当代价值

总结历史在于启迪现实。考察党的“人民性”话语,重要的是将话语背后蕴藏的价值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更好地夯实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民心根基,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认同基础,凝聚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人民伟力。

(一)站稳人民立场以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民心根基

话语,是一种沟通的符号系统,其背后承载着特定主体的价值、立场和态度。“人民性”话语,暗含着党维护人民利益、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表达。“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时代,实现“人民性”话语的实践转化,有助于站稳人民立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人民性”话语,是对党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初心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一脉相承性。回顾党的百年发展史,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局部执政到执掌全国政权并已执政70多年,根本在于能够解决人民诉求,带领人民求得独立解放,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并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历史充分表明,正是党坚持了“人民性”话语,才获得了执政地位。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党坚持运用和发展“人民性”话语,并将其转化为实践自觉,深入农村“打土豪分田地”,解决农民最关切的土地问题,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实现人民的独立与解放,赢得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在全国范围执政。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离开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不可能成为执政党。

历史还深刻表明,正是党始终坚持“人民性”话语,才巩固了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党运用“人民性”话语,正确处理“大仁政”与“小仁政”的关系,积极推进国家工业化建设,改变人民穷困的生活状态。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创造性发展“人民性”话语,先后提出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富的致富之道,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谋划科学发展等论断,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国家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使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中组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党员人数为9514.8万,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48.8万相比,增长了约20倍,基层党组织数为486.4万个,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万相比,增长约24倍。党员人数的增长、党组织队伍的壮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受拥戴的重要表征,表明了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壮大。着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跳出兴衰更替的历史周期率,守好红色江山,长期执政下去,必须始终坚持“人民性”话语,站在人民立场上谋事、做事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上,下功夫切实了解人民的所急所想,下力气解决人民的难事难题,做人民的知心人和主心骨。

(二)消除话语隔阂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认同基础

话语是国与国交流沟通的重要媒介,是影响一国对他国认知与认同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处于话语弱势地位,往往会陷入“有理说不出,或说了传不开”的不利境地,加剧了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误解与误读,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在此背景下,实现“人民性”话语的实践转化,有助于引起国际受众的共鸣,消除话语隔阂,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社会的认知与认同。

一方面,就话语内容来讲,运用“人民性”话语,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人民是中国故事的“主角”,讲中国故事归根结底是讲中国人民的故事。坚持“人民性”话语,讲述普通百姓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奋斗故事,比如在小康社会建设、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中涌现出的优秀人物、先进事迹、感人故事等。透过普通百姓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圆梦、创造美好生活的点滴故事,体现人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面貌与责任担当,反映我国在解决世界共同面临的安全与挑战中的大国担当与责任,展现了我国在解决人类贫困问题、推动全民全面小康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而旺盛的生命力。这些都是对国际上“那些妖魔化、污名化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言论”的最好揭穿,有利于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种种偏见和误解,真正全面认识中国、观察中国,重塑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形象。

另一方面,就传播方式而言,运用“人民性”话语,有利于打造国际社会易于接受的新表达。“人民性”话语具有共情性,能够打造出引起国际关注与讨论的新概念,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越来越成为一个具有国际意识的话语表达。把“人民性”话语由“中华民族共同体”扩展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美好诉求结合起来并表达出来,以增进人类社会福祉为目标,因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在国际社会各领域合作中衍生出更多的“共同体+”概念,如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全球生态共同体等。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举全国之力,采取最严格的举措防控疫情,为世界各国疫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同时,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政府积极加强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治理的国际交流合作,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和有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物资援助,分享疫情防控经验,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赢得了有关国家和媒体的高度赞誉。例如,“美国《斯坦福日报》刊发美国青年学者的文章称,‘这次危机充分展现了中国治理能力,中国是抗击疫情的典范’”,展现了美国民众对中国抗疫行动的高度赞扬,驳斥了一些政客和媒体借疫情妖魔化中国的不实言论。总之,“人民性”话语为中国大国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强大的他力量,提升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三)激发主体意识以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民伟力

话语是思想观点的外化呈现,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人民性”话语,表明了党对相信人民深厚伟力、激发人民主体意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深刻认识。新时代运用“人民性”话语,有助于形成团结一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广泛共识,汇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回顾党的历史,从“为人民服务”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坚持“以人为本”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同时期“人民性”话语表述不同,但不变的是,“人民性”话语在党的话语体系中始终占据核心地位。正因为党在长期实践中,注重运用“人民性”话语,以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为根本追求,始终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关切融入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从而激发人民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性,赢得人民对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拥护和支持。没有人民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性,不可能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就没有革命建设事业的成就,也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推进。

站在新的起点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求党仍然坚持“人民性”话语,把落脚点放在人民身上,做到现代化建设必将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同时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一方面,人民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主体,也是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享有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将保障人民权益、实现人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构成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说,现代化建设追求让人民意识到个人的主体价值、个人活动的社会意义,意识到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每一个人,从而自觉将个人活动与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体人民广泛参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国家,不是某一个人、某一群体或某一集团的现代化,而是14亿人民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建才能共享,才能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全民参与其中。这就必然要求党运用“人民性”话语,让人民认识到现代化建设不仅是政府的职责,更是全体人民共同的责任,增强全民参与意识,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现代化建设,增强现代化建设合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话语是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一个个概念或叙述再现某段过去的“实际经历”,表达某一思想观念。考察党的“人民性”话语的演进过程,展现了人民身份识别的变迁、人民利益需求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凝聚力、感召力不断扩大,反映了党人民至上、执政为民的理念。审视当下,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的变化发展,以更接地气的表达增强“人民性”话语的亲和力,以更有针对性的举措增强“人民性”话语的现实关怀,激发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现代化国家建设。

猜你喜欢
人民性话语建设
画与理
寒露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价值探索
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